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IPC分类号 : C01G3/04

申请号
CN201610201049.2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6-03-30
  • 公开号: CN105858711A
  • 公开日: 2016-08-17
  • 主分类号: C01G3/04
  • 专利权人: 淮北师范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在室温条件下,将单质碘、硫酸铜、丙酮、水、乙醇和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一锅混合,搅拌反应;然后对所得反应产物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反应原料一锅法制备技术,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温度低,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的优势。

权利要求

1.一种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质碘溶解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浓度为0.075~0.30mol·L-1的碘溶液;

(2)将硫酸铜溶解在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浓度为0.050~0.20mol·L-1的硫酸铜溶液;按照每100mL硫酸铜溶液中加入0.1g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加入量,向所述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充分搅拌并超声分散5分钟,得到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

(3)将所述碘溶液和所述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等体积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中硫酸铜和单质碘的摩尔比为2:3;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加入密闭容器内,在室温下连续搅拌24小时,所得产物通过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真空干燥,即得到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丙酮和水的体积比为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真空干燥是在80℃下真空干燥4小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uI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物质,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树脂改性剂、人工降雨剂,以及加碘盐中的碘来源。其中,CuI作为催化剂,可以催化一系列卤代烃参与的偶联反应,例如Heck反应、Suzuki反应及Ullmann反应等。目前,CuI的制备方法较多。比如:元素直接反应法(Yaqing Liu,et.al.Synthesis of nano-CuI and its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thermaldecomposition of ammonium perchlorate,Res.Chem.Intermed.,2015,41:3885–3892),电沉积法(Takeshi Takeda,et.al.Copper(I)iodide-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allylation ofα-(2-pyridylthio)allylstannanes.A new route toδ,ε-unsaturated ketones,Tetrahedron Lett.,1997,38,2879–2882),水热法(L.P.Zhang,et.al.Growth and shape evolution of octahedral CuI crystalby a SC-assisted hydrothermal method,Mater.Res.Bull.,2006,41,905–908),脉冲激光沉积法(P.M.Sirimanne,et.al.Characterization of transparent conducting CuI thin films prepared bypulse laser deposition technique,Chem.Phys.Lett.,2002,366,485–489),真空蒸发(K.Tennakone,et.al.Deposition of thin conducting films of CuI on glass,Sol.Energy Mater.Sol.Cells,1998,55,283–289),等等。现有的制备方法虽然可以制备出CuI,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制备过程中,有的需要使用复杂昂贵的设备,有的需要使用添加剂,有的需要高温条件,有的产生毒性较大的副产物,或有的所得产物粒径分布范围较宽。

此外,2004年Geim等人发现石墨烯(Graphene),由于石墨烯作为独特的二维结构的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强度高等特点,能与很多纳米粒子形成复合物,这些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物在催化、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石墨烯将是一种很有应用潜力的催化剂载体材料。以石墨烯为载体、以CuI为催化活性成分,制备高比表面积、强吸附性的CuI-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有望进一步拓宽CuI作为催化剂的应用范围,提高其催化反应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简便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节约成本、节能环保的优点。

本发明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在室温条件下,将单质碘、硫酸铜、丙酮、水、乙醇和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一锅混合,搅拌反应;然后对所得反应产物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质碘溶解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1)中,制得浓度为0.075~0.30mol·L-1的碘溶液;

(2)将硫酸铜溶解在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丙酮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4)中,制得浓度为0.050~0.20mol·L-1的硫酸铜溶液;按照每100mL硫酸铜溶液中加入0.1g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加入量,向所述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充分搅拌并超声分散5分钟,得到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

(3)将所述碘溶液和所述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等体积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其中,硫酸铜的浓度为0.025~0.10mol·L-1,单质碘的浓度为0.0375~0.15mol·L-1,纳米氧化石墨烯含量为0.05g/100mL);在所述混合溶液中硫酸铜和单质碘的摩尔比为2:3;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加入密闭容器内,在室温下连续搅拌24小时,所得产物通过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真空干燥(优选为80℃下真空干燥4小时),即得到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本发明在室温条件下利用丙酮的碘化反应原位产生碘离子,实现均相沉淀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沉积负载CuI纳米粒子,制备出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发生的反应如方程(1)和方程(2)所示。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低,产物CuI纳米粒子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分布均匀,是一种简单且不会产生污染的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制备方法。

CH3-CO-CH3+I2→CH3-CO-CH2I+I-+H+ (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中,与铜离子(Cu2+)发生沉淀反应所需要的碘离子(I-)不是外在加入的,而是由丙酮的碘化反应原位产生的,整个溶液中I-浓度均匀,可实现均相沉淀并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沉积负载,制备出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保证了CuI纳米粒子粒径分布范围窄,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分布均匀;且本发明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模板剂等,提高了产物纯度。

(2)本发明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制备过程,采用反应原料一锅法制备技术,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温度低,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2、3和4制备的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所用原料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TEM图像;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TEM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制备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1)将1.50mmol单质碘溶解在20mL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0.075mol·L-1的碘溶液。

(2)将1.0mmol硫酸铜溶解在20mL体积比为1:4的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0.050mol·L-1硫酸铜溶液;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0.02g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充分搅拌并超声分散5分钟,得到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

(3)将碘溶液和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在碘量瓶中合并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其中,硫酸铜的浓度为0.025mol·L-1,单质碘的浓度为0.0375mol·L-1,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0.05g/100mL)。

(4)将混合溶液在室温下连续磁力搅拌24小时,所得产物通过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再在80℃下真空干燥4小时,得到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对产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Scherrer公式进行计算,得到了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中CuI平均晶粒尺寸为19.1n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1)将6.0mmol单质碘溶解在20mL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0.30mol·L-1的碘溶液。

(2)将4.0mmol硫酸铜溶解在20mL体积比为1:4的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0.20mol·L-1硫酸铜溶液;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0.02g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充分搅拌并超声分散5分钟,得到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

(3)将碘溶液和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在碘量瓶中合并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其中,硫酸铜的浓度为0.10mol·L-1,单质碘的浓度为0.15mol·L-1,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0.05g/100mL)。

(4)将混合溶液在室温下连续磁力搅拌24小时,所得产物通过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再在80℃下真空干燥4小时,得到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对产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Scherrer公式进行计算,得到了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中CuI平均晶粒尺寸为15.7n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1)将3.0mmol单质碘溶解在20mL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0.15mol·L-1的碘溶液。

(2)将2.0mmol硫酸铜溶解在20mL体积比为1:4的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0.10mol·L-1硫酸铜溶液;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0.02g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充分搅拌并超声分散5分钟,得到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

(3)将碘溶液和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在碘量瓶中合并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其中,硫酸铜的浓度为0.050mol·L-1,单质碘的浓度为0.075mol·L-1,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0.05g/100mL)。

(4)将混合溶液在室温下连续磁力搅拌24小时,所得产物通过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再在80℃下真空干燥4小时,得到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对产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Scherrer公式进行计算,得到了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中CuI平均晶粒尺寸为18.2n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按如下步骤制备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1)将4.5mmol单质碘溶解在20mL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0.225mol·L-1的碘溶液。

(2)将3.0mmol硫酸铜溶解在20mL体积比为1:4的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0.150mol·L-1硫酸铜溶液;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0.02g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充分搅拌并超声分散5分钟,得到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

(3)将碘溶液和硫酸铜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在碘量瓶中合并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其中,硫酸铜的浓度为0.075mol·L-1,单质碘的浓度为0.1125mol·L-1,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含量为0.05g/100mL)。

(4)将混合溶液在室温下连续磁力搅拌24小时,所得产物通过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再在80℃下真空干燥4小时,得到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

对产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通过Scherrer公式进行计算,得到了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中CuI平均晶粒尺寸为17.3nm。

性能测试:

X-射线衍射分析(XRD分析):分别将实施例1、2、3和4制得的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进行XRD分析,结果见图1。由Scherrer公式计算得到:反应原料中硫酸铜(单质碘)的浓度分别为0.025(0.0375),0.050(0.075),0.075(0.1125),0.10(0.15)mol·L-1时,所得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中CuI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19.1,18.2,17.3,15.7nm,表明反应原料中硫酸铜和单质碘浓度的变化对CuI的平均晶粒尺寸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硫酸铜和单质碘浓度的增加,产物CuI的平均晶粒大小稍稍减小。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反应原料的浓度来控制CuI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分析):分别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原料和实施例2制得的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进行TEM分析,结果见图2、图3。可以看出了CuI纳米粒子粒径分布范围窄,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分布均匀。

一种CuI-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