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

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

IPC分类号 : B60G13/14,B60G13/04,B60G13/08,F03G7/08,F16F15/023,F16F15/04

申请号
CN201711014658.8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7-10-25
  • 公开号: CN107599774B
  • 公开日: 2018-01-19
  • 主分类号: B60G13/14
  • 专利权人: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减震座内设置有减震活塞,减震组件为排列设置的多个,减震组件的下部固定在减震座上,减震组件的下端伸入连接在减震活塞上,减震座的下端为液压油腔,减震座的下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连通的接油孔,接油孔通过接头与能量再生组件连接,能量再生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入端,能量再生组件内设置有再生活塞,再生活塞的朝向油腔的表面积小于减震活塞朝向油腔的表面积的十分之一,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汽车振动的减震效果,可实现对振动能量的再生利用,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油耗,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最大化的实现能量的再生与利用,本发明设置多个减震组件,大大提高减震的平稳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其包括能量再生组件、减震组件、减震座和减震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内设置有减震活塞,所述减震组件为排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减震组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减震座上,且所述减震组件的下端伸入连接在所述减震活塞上,所述减震组件的上端采用连接件连接设置在汽车悬架上,所述减震座固定在汽车底盘上,所述减震座的下端为液压油腔,且所述减震座的下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连通的接油孔,所述接油孔通过接头与所述能量再生组件连接,所述能量再生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入端,其中,所述能量再生组件内设置有再生活塞,所述再生活塞的朝向油腔的表面积小于所述减震活塞朝向油腔的表面积的十分之一;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杆、支撑筒、上弹簧座、减震弹簧、下弹簧座和内导套,其中,所述支撑筒的下端设置有下嵌入头,所述减震座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供各自的减震组件的下嵌入头伸入的伸入孔,所述下嵌入头伸入设置在所述伸入孔中,所述支撑筒内的中部设置有所述内导套,所述支撑筒内同轴伸入伸出设置有减震支杆,所述减震支杆沿着所述内导套滑动设置,所述减震支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件,所述减震支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减震活塞上,所述内导套的上端位于所述支撑筒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下弹簧座,所述减震支杆上位于所述下弹簧座的上方设置有上弹簧座,所述上弹簧座与下弹簧座之间设置有所述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支杆上设置有限位肩,所述限位肩的横截面大于所述下嵌入头处的内通孔的横截面积;所述能量再生组件包括能量再生外壳、再生活塞、辅助导向座和回收杆,其中,所述能量再生外壳为缸式结构,且所述能量再生外壳内可滑动设置有所述再生活塞,所述再生活塞连接所述回收杆,所述能量再生外壳内还设置有辅助导向座,所述回收杆穿过所述辅助导向座内可滑动设置,所述回收杆通过传动组件连接发电机或者蓄能器;

所述再生活塞处的所述回收杆上设置有限位簧,所述限位簧为两端直径小中间直径大的弹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内的上部还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上设置有阶梯的嵌入阶梯孔,所述下嵌入头的形状与嵌入阶梯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下嵌入头嵌入设置在所述嵌入阶梯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板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连接座,所述辅助连接座连接固定在所述减震座的内上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为齿轮与齿条传动组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 ,属于汽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这种减震器一般只能实现汽车的减震,并无法实现对汽车颠簸所带来的能量的再生与回收利用。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 ,以便实现汽车减震的同时实现能量回收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其包括能量再生组件、减震组件、减震座和减震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内设置有减震活塞,所述减震组件为排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减震组件固定在所述减震座上,所述减震组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减震座上,且所述减震组件的下端伸入连接在所述减震活塞上,所述减震组件的上端采用连接件连接设置在汽车悬架上,所述减震座固定在汽车底盘上,所述减震座的下端为液压油腔,且所述减震座的下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连通的接油孔,所述接油孔通过接头与所述能量再生组件连接,所述能量再生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入端,其中,所述能量再生组件内设置有再生活塞,所述再生活塞的朝向油腔的表面积小于所述减震活塞朝向油腔的表面积的十分之一。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杆、支撑筒、上弹簧座、减震弹簧、下弹簧座和内导套,其中,所述支撑筒的下端设置有下嵌入头,所述减震座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供各自的减震组件的下嵌入头伸入的伸入孔,所述下嵌入头伸入设置在所述伸入孔中,所述支撑筒内的中部设置有所述内导套,所述支撑筒内同轴伸入伸出设置有减震支杆,所述减震支杆沿着所述内导套滑动设置,所述减震支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件,所述减震支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减震活塞上,所述内导套的上端位于所述支撑筒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下弹簧座,所述减震支杆上位于所述下弹簧座的上方设置有上弹簧座,所述上弹簧座与下弹簧座之间设置有所述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支杆上设置有限位肩,所述限位肩的横截面大于所述下嵌入头处的内通孔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座内的上部还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板,所述固定支板上设置有阶梯的嵌入阶梯孔,所述下嵌入头的形状与嵌入阶梯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下嵌入头嵌入设置在所述嵌入阶梯孔内。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能量再生组件包括能量再生外壳、再生活塞、辅助导向座和回收杆,其中,所述能量再生外壳为缸式结构,且所述能量再生外壳内可滑动设置有所述再生活塞,所述再生活塞连接所述回收杆,所述能量再生外壳内还设置有辅助导向座,所述回收杆穿过所述辅助导向座内可滑动设置,所述回收杆通过传动组件连接发电机或者蓄能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板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连接座,所述辅助连接座连接固定在所述减震座的内上壁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再生活塞处的所述回收杆上设置有限位簧,所述限位簧为两端直径小中间直径大的弹簧结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为齿轮与齿条传动组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为棘齿轮式传动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汽车振动的减震效果,还可以实现对振动能量的再生利用,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油耗,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最大化的实现能量的再生与利用,本发明设置多个减震组件,大大提高减震的平稳性,此外,由于减震活塞比再生活塞大,可以保证能量回收的效率,限位弹簧的设置保证了能量再生组件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的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的能量再生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减震座,2、减震活塞,3、减震支杆,4、连接件,5、支撑筒,6、上弹簧座,7、减震弹簧,8、下弹簧座,9、内导套,10、限位肩,11、下嵌入头,12、固定支板,13、辅助连接座,14、液压管,15、能量再生外壳,16、再生活塞,17、接头,18、辅助导向座,19、限位簧,20、回收杆,21、齿条,22、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其包括能量再生组件、减震组件、减震座1和减震活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1内设置有减震活塞2,所述减震组件为排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减震组件固定在所述减震座1上,所述减震组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减震座1上,且所述减震组件的下端伸入连接在所述减震活塞2上,所述减震组件的上端采用连接件4连接设置在汽车悬架上,所述减震座1固定在汽车底盘上,所述减震座1的下端为液压油腔,且所述减震座1的下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连通的接油孔,所述接油孔通过接头与所述能量再生组件连接,所述能量再生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入端,其中,所述能量再生组件内设置有再生活塞16,所述再生活塞16的朝向油腔的表面积小于所述减震活塞朝向油腔的表面积的十分之一。

其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杆3、支撑筒5、上弹簧座6、减震弹簧7、下弹簧座8和内导套9,其中,所述支撑筒5的下端设置有下嵌入头11,所述减震座1的上端设置有多个供各自的减震组件的下嵌入头伸入的伸入孔,所述下嵌入头11伸入设置在所述伸入孔中,所述支撑筒内的中部设置有所述内导套9,所述支撑筒5内同轴伸入伸出设置有减震支杆3,所述减震支杆3沿着所述内导套9滑动设置,所述减震支杆3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件4,所述减震支杆3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减震活塞2上,所述内导套9的上端位于所述支撑筒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下弹簧座8,所述减震支杆上位于所述下弹簧座的上方设置有上弹簧座6,所述上弹簧座6与下弹簧座8之间设置有所述减震弹簧7,所述减震支杆3上设置有限位肩10,所述限位肩10的横截面大于所述下嵌入头处的内通孔的横截面积。

所述减震座内的上部还固定设置有固定支板12,所述固定支板12上设置有阶梯的嵌入阶梯孔,所述下嵌入头11的形状与嵌入阶梯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下嵌入头嵌入设置在所述嵌入阶梯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再生组件包括能量再生外壳15、再生活塞16、辅助导向座18和回收杆20,其中,所述能量再生外壳15为缸式结构,且所述能量再生外壳15内可滑动设置有所述再生活塞16,所述再生活塞16连接所述回收杆20,所述能量再生外壳内还设置有辅助导向座18,所述回收杆穿过所述辅助导向座内可滑动设置,所述回收杆通过传动组件连接发电机或者蓄能器。

所述固定支板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连接座13,所述辅助连接座13连接固定在所述减震座的内上壁上。所述再生活塞处的所述回收杆上设置有限位簧19,所述限位簧为两端直径小中间直径大的弹簧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为齿轮22与齿条21传动组件。

作为更佳的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为棘齿轮式传动组件。

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汽车振动的减震效果,还可以实现对振动能量的再生利用,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油耗,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最大化的实现能量的再生与利用,本发明设置多个减震组件,大大提高减震的平稳性,此外,由于减震活塞比再生活塞大,可以保证能量回收的效率,限位弹簧的设置保证了能量再生组件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汽车能量再生减震器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