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离合器的门锁,它包括第一锁孔、安装腔、把手孔、第一合叶槽、第二锁孔、第二合叶槽、卡死块、第一导轨、第二导轨、驱动圆环、驱动轴、复位弹簧、第三导轨、限位圆盘、导轨支撑、导轨槽、磁性导轨柱、U形分口、把手、离合器、离合器支撑、门本体、合叶、门框,当位于外侧的人在开锁时会转动把手;把手转动就会使得磁性导轨柱绕着导轨槽摆动;进而带动卡死块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移动;当磁性导轨柱移动到第四弧形导轨上的直线段时;卡死块正好移出第二锁孔;此时门会打开;当磁性导轨柱移出第四弧形导轨时在两个回位弹簧的拉力作用下第一导轨就会被拉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离合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锁孔、安装腔、把手孔、第一合叶槽、第二锁孔、第二合叶槽、卡死块、第一导轨、第二导轨、驱动圆环、驱动轴、复位弹簧、第三导轨、限位圆盘、导轨支撑、导轨槽、磁性导轨柱、U形分口、把手、离合器、离合器支撑、门本体、合叶、门框,其中门框的一侧具有两个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二合叶槽;门框的另一侧具有第二锁孔;门本体的一侧具有两个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一合叶槽;门本体的另一侧内侧开有安装腔;安装腔的两侧具有两个对称的把手孔;安装腔的另一侧具有第一锁孔;门本体通过两个合叶与两个第一合叶槽和两个第二合叶槽的配合安装在门框上;第一锁孔与第二锁孔配合;第二导轨的两侧具有两个对称的导轨槽;第二导轨通过导轨支撑安装在安装腔内侧,且位于安装腔中间位置;两个离合器分别通过两个离合器支撑安装在安装腔的上侧,且位于第二导轨两侧;两个把手的一端均与离合器的输入轴连接;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离合器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导轨两侧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侧,驱动圆环安装在驱动轴上;第三导轨的一端与驱动圆环连接;卡死块安装在第一锁孔内,且卡死块的一端穿出第一锁孔;卡死块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分口;U型分口的U形口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轨;两个第一导轨与两个第三导轨配合;两个第一导轨下端的侧面与安装腔的壁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复位弹簧;两个磁性导轨柱的一端均具有一个限位圆盘;两个磁性导轨柱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导轨和两个第三导轨位于导轨槽内,且两个磁性导轨柱在相互吸附力的作用下在第一导轨、第三导轨和导轨槽内处于平衡状态;此状态能够保证两个磁性导轨柱在移动过程中不会脱离第一导轨、第三导轨和导轨槽;导轨槽与磁性导轨柱配合;导轨槽与第一导轨和第三导轨配合;
上述离合器它包括输入轴、触发机构、回位机构、离合器外环、第一轴孔、第一安装槽、支撑槽、第二轴孔、驱动环壳、弹簧避让孔、驱动片槽、离合器内环、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第一圆形孔、第二圆形孔、安装块、触发槽、驱动片、第二触发杆、导块、导槽,其中离合器内环的一端具有第一圆形孔;离合器内环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圆形孔;第一圆形孔与第二圆形孔相通;第一圆形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形孔的直径;离合器内环上开有第二圆形孔一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六个第二安装槽;六个第二安装槽中每个第二安装槽的两侧面上均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六个第二安装槽中每个第二安装槽的下侧均开有一个触发槽;六个触发槽的下侧均与离合器内环上的第二圆形孔相通;安装块的上侧面开有第三安装槽;安装块的两侧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导块;六个安装块分别通过与其对应的两个导块与离合器内环上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六个第二安装槽内;六个第二触发杆的上侧分别安装在六个安装块下侧,且六个第二触发杆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六个触发槽内;六个第二触发杆的下端均穿出六个触发槽位于离合器内环上的第二圆形孔内;驱动片的下端为圆弧面;六个驱动片的下端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安装在六个第三安装槽内,且六个驱动片中每个驱动片下端的圆弧面均与对应的第三安装槽配合;驱动环壳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具有六个弹簧避让槽;驱动环壳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具有六个驱动片槽;驱动环壳一端与外侧相通;驱动环壳另一端的端面上具有第二轴孔;驱动环壳安装在离合器内环的外圆面上;驱动环壳上的六个驱动片槽分别与六个驱动片配合;六个驱动片的上端穿出六个驱动片槽位于驱动环壳外侧;驱动环壳上具有第二轴孔的一端位于离合器内环具有第二圆形孔的一侧;六个驱动片的上端与离合器内环上具有第二圆形孔一端的外圆面之间安装有六个对六个驱动片起到回位作用的回位机构;离合器外环一端的内侧具有支撑槽;离合器外环另一端的内侧具有第一安装槽;离合器外环上具有第一安装槽一端的外侧端面上具有第一轴孔;离合器外环通过支撑槽与离合器内环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离合器内环的外侧,且离合器外环位于驱动环外侧;六个驱动片的上端均与离合器外环上的第一安装槽配合;输入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上;输入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触发机构且触发机构位于驱动环内侧;触发机构对六个第二触发杆起到触发作用,使得六个第二触发杆可以沿着触发槽向靠近离合器外环的一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卡片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六组导槽的最下端均位于对应的六个第二安装槽最下端上侧;六个安装块在初始状态下通过对应导块与导槽的配合使得导槽对安装块起到限位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卡片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触发机构包括触发导向杆、第一触发杆、方形槽、触发板、V形触发槽、V形触发弧面,其中触发板的一端具有V形触发弧面;触发板的另一端安装在输入轴的一端;触发导向杆的一端位于第一圆形孔中;触发导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触发杆,且第一触发杆上与触发导向杆的连接端具有环形斜面;环形斜面与六个第二触发杆配合;第二触发杆的另一端具有方形槽;方形槽上靠近触发导向杆的一端具有V形触发槽;V形触发槽与触发板上的V形触发弧面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卡片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方形槽的宽度小于触发板的长度;触发板上V形触发弧面的深度小于方形槽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卡片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回位机构包括安装板、拉伸弹簧,其中六个驱动片的侧面上均安装有一个安装板;六个安装板与离合器内环的外圆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拉伸弹簧,且六个拉伸弹簧均穿过六个弹簧避让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弹性卡片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片为弹性驱动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合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导轨槽包括第一弧形导轨、第二弧形导轨、回位导轨槽、第三弧形导轨、第四弧形导轨,其中第四弧形导轨的下端具有直线段;第一弧形导轨上端与第二弧形导轨上端相通;第二弧形导轨下端与第三弧形导轨下端相通;第三弧形导轨上端与第四弧形导轨上端相通;回位导轨槽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弧形导轨下端和第一弧形导轨下端相通;第一弧形导轨的最高点、第二弧形导轨的最高点 、第三弧形导轨的最高点和第四弧形导轨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合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上述位于门外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小于位于门内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位于门外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与第一弧形导轨的最高点配合;位于门内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与第三弧形导轨的最高点配合。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离合器的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门锁一般为普通的门锁;人们在外侧就能将门打开,如果陌生人持有钥匙就 有可能对主人家造成经济损失或者人们的健康带来影响;安全性能较为低下;所以设计一 种必须在门锁的内外两侧同时有人操作才能打开的门锁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离合器的门锁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离合器的门锁,它是采用以 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离合器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锁孔、安装腔、把手孔、第一合叶 槽、第二锁孔、第二合叶槽、卡死块、第一导轨、第二导轨、驱动圆环、驱动轴、复位弹簧、第三 导轨、限位圆盘、导轨支撑、导轨槽、磁性导轨柱、U形分口、把手、离合器、离合器支撑、门本 体、合叶、门框,其中门框的一侧具有两个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二合叶槽;门框的另一侧具有 第二锁孔;门本体的一侧具有两个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一合叶槽;门本体的另一侧内侧开有 安装腔;安装腔的两侧具有两个对称的把手孔;安装腔的另一侧具有第一锁孔;门本体通过 两个合叶与两个第一合叶槽和两个第二合叶槽的配合安装在门框上;第一锁孔与第二锁孔 配合;第二导轨的两侧具有两个对称的导轨槽;第二导轨通过导轨支撑安装在安装腔内侧, 且位于安装腔中间位置;两个离合器分别通过两个离合器支撑安装在安装腔的上侧,且位 于第二导轨两侧;两个把手的一端均与离合器的输入轴连接;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离 合器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导轨两侧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侧,驱动圆环安装在驱 动轴上;第三导轨的一端与驱动圆环连接;卡死块安装在第一锁孔内,且卡死块的一端穿出 第一锁孔;卡死块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分口;U型分口的U形口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 轨;两个第一导轨与两个第三导轨配合;两个第一导轨下端的侧面与安装腔的壁面之间分 别安装有一个复位弹簧;两个磁性导轨柱的一端均具有一个限位圆盘;两个磁性导轨柱的 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导轨和两个第三导轨位于导轨槽内,且两个磁性导轨柱在相互吸 附力的作用下在第一导轨、第三导轨和导轨槽内处于平衡状态;此状态能够保证两个磁性 导轨柱在移动过程中不会脱离第一导轨、第三导轨和导轨槽;导轨槽与磁性导轨柱配合;导 轨槽与第一导轨和第三导轨配合。
上述离合器它包括输入轴、触发机构、回位机构、离合器外环、第一轴孔、第一安装 槽、支撑槽、第二轴孔、驱动环壳、弹簧避让孔、驱动片槽、离合器内环、第二安装槽、第三安 装槽、第一圆形孔、第二圆形孔、安装块、触发槽、驱动片、第二触发杆、导块、导槽,其中离合 器内环的一端具有第一圆形孔;离合器内环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圆形孔;第一圆形孔与第二 圆形孔相通;第一圆形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形孔的直径;离合器内环上开有第二圆形孔一 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六个第二安装槽;六个第二安装槽中每个第二安装槽的两侧 面上均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六个第二安装槽中每个第二安装槽的下侧均开有一个触发 槽;六个触发槽的下侧均与离合器内环上的第二圆形孔相通;安装块的上侧面开有第三安 装槽;安装块的两侧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导块;六个安装块分别通过与其对应的两个导块与 离合器内环上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六个第二安装槽内;六个第二触发杆的上侧分别安装在六 个安装块下侧,且六个第二触发杆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六个触发槽内;六个第二触发杆的下 端均穿出六个触发槽位于离合器内环上的第二圆形孔内;驱动片的下端为圆弧面;六个驱 动片的下端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安装在六个第三安装槽内,且六个驱动片中每个驱动 片下端的圆弧面均与对应的第三安装槽配合;驱动环壳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具有六个弹 簧避让槽;驱动环壳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具有六个驱动片槽;驱动环壳一端与外侧相通; 驱动环壳另一端的端面上具有第二轴孔;驱动环壳安装在离合器内环的外圆面上;驱动环 壳上的六个驱动片槽分别与六个驱动片配合;六个驱动片的上端穿出六个驱动片槽位于驱 动环壳外侧;驱动环壳上具有第二轴孔的一端位于离合器内环具有第二圆形孔的一侧;六 个驱动片的上端与离合器内环上具有第二圆形孔一端的外圆面之间安装有六个对六个驱 动片起到回位作用的回位机构;离合器外环一端的内侧具有支撑槽;离合器外环另一端的 内侧具有第一安装槽;离合器外环上具有第一安装槽一端的外侧端面上具有第一轴孔;离 合器外环通过支撑槽与离合器内环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离合器内环的外侧,且离合器外环 位于驱动环外侧;六个驱动片的上端均与离合器外环上的第一安装槽配合;输入轴的一端 安装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上;输入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触发机构且触发机构位于驱动环内 侧;触发机构对六个第二触发杆起到触发作用,使得六个第二触发杆可以沿着触发槽向靠 近离合器外环的一端移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六组导槽的最下端均位于对应的六个第二安装槽 最下端上侧;六个安装块在初始状态下通过对应导块与导槽的配合使得导槽对安装块起到 限位的作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触发机构包括触发导向杆、第一触发杆、方形槽、 触发板、V形触发槽、V形触发弧面,其中触发板的一端具有V形触发弧面;触发板的另一端安 装在输入轴的一端;触发导向杆的一端位于第一圆形孔中;触发导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 一触发杆,且第一触发杆上与触发导向杆的连接端具有环形斜面;环形斜面与六个第二触 发杆配合;第二触发杆的另一端具有方形槽;方形槽上靠近触发导向杆的一端具有V形触发 槽;V形触发槽与触发板上的V形触发弧面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方形槽的宽度小于触发板的长度;触发板上V形触 发弧面的深度小于方形槽的深度。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回位机构包括安装板、拉伸弹簧,其中六个驱动片 的侧面上均安装有一个安装板;六个安装板与离合器内环的外圆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拉伸弹 簧,且六个拉伸弹簧均穿过六个弹簧避让槽。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驱动片为弹性驱动片。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导轨槽包括第一弧形导轨、第二弧形导轨、回位导 轨槽、第三弧形导轨、第四弧形导轨,其中第四弧形导轨的下端具有直线段;第一弧形导轨 上端与第二弧形导轨上端相通;第二弧形导轨下端与第三弧形导轨下端相通;第三弧形导 轨上端与第四弧形导轨上端相通;回位导轨槽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弧形导轨下端和第一弧形 导轨下端相通;第一弧形导轨的最高点、第二弧形导轨的最高点 、第三弧形导轨的最高点 和第四弧形导轨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位于门外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小于 位于门内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位于门外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 与第一弧形导轨的最高点配合;位于门内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与第三弧形导 轨的最高点配合。
相对于传统的门锁技术,本发明设计门锁必须在门内外两侧同时具有人操作时才 可以打开,其作用是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性。
本发明中门本体通过两个合叶与两个第一合叶槽和两个第二合叶槽的配合安装 在门框上;第二导轨通过导轨支撑安装在安装腔内侧;两个离合器分别通过两个离合器支 撑安装在安装腔的上侧;两个把手的一端均与离合器的输入轴连接;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 两个离合器的输出轴连接;驱动圆环安装在驱动轴上;第三导轨的一端与驱动圆环连接;卡 死块安装在第一锁孔内,且卡死块的一端穿出第一锁孔;卡死块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分口;U 型分口的U形口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轨;两个第一导轨与两个第三导轨配合;两个第 一导轨下端的侧面与安装腔的壁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复位弹簧;两个磁性导轨柱的一端 均具有一个限位圆盘;两个磁性导轨柱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导轨和两个第三导轨位 于导轨槽内,且两个磁性导轨柱在相互吸附力的作用下在第一导轨、第三导轨和导轨槽内 处于平衡状态,且此状态能够保证两个磁性导轨柱在移动过程中不会脱离第一导轨、第三 导轨和导轨槽;导轨槽与磁性导轨柱配合;导轨槽与第一导轨和第三导轨配合;第四弧形导 轨的下端具有直线段;第一弧形导轨上端与第二弧形导轨上端相通;第二弧形导轨下端与 第三弧形导轨下端相通;第三弧形导轨上端与第四弧形导轨上端相通;回位导轨槽的两端 分别与第四弧形导轨下端和第一弧形导轨下端相通;第一弧形导轨的最高点、第二弧形导 轨的最高点 、第三弧形导轨的最高点和第四弧形导轨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当位 于外侧的人在开锁时会转动把手;把手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两个驱 动圆环转动;由于离合器的原理;所以位于门外侧的驱动圆环转动不会对位于门内侧的驱 动环造成影响;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摆动;第三导轨摆动会带 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一弧形导轨摆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一弧形导轨摆动就会带动对应的 第一导轨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移动;当磁 性导轨柱移动到第一弧形导轨的最上侧时;位于外侧的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把手;把手 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会分别 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摆动;第三导轨摆动会带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二弧形导轨摆动;磁 性导轨柱绕着第二弧形导轨摆动就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导轨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进一步 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移动;当磁性导轨柱移动到第二弧形导轨的 最下侧时;此时位于内侧的人会转动把手;把手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 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摆动;第三导轨摆动 会带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三弧形导轨摆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三弧形导轨摆动就会带动对 应的第一导轨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进一步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 移动;当磁性导轨柱移动到第三弧形导轨的最上侧时;位于内侧的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把手;把手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两个驱动圆环转 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摆动;第三导轨摆动会带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四弧形导轨 摆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四弧形导轨摆动就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导轨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 进一步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移动;当磁性导轨柱移动到第四弧形 导轨上的直线段时;卡死块正好移出第二锁孔;此时门机会打开;当磁性导轨柱移出第四弧 形导轨时在两个回位弹簧的拉力作用下第一导轨就会被拉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本发明中位 于门外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小于位于门内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 度;位于门外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与第一弧形导轨的最高点配合;位于门内 侧的离合器的输入轴能转动的角度与第三弧形导轨的最高点配合。其作用是保证如果只有 门外侧有人转动把手时;如果把手在摆动过程中磁性导轨柱移动到第二弧形导轨下侧时; 位于门外侧的把手转动的角度不会使得磁性导轨柱移动到第三弧形导轨的最高点;进而提 高了门锁的安全性。
本发明中安装块的上侧面开有第三安装槽;六个安装块分别通过与其对应的两个 导块与离合器内环上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六个第二安装槽内;六个第二触发杆的上侧分别安 装在六个安装块下侧;六个第二触发杆的下端均穿出六个触发槽位于离合器内环上的第二 圆形孔内;驱动片的下端为圆弧面;六个驱动片的下端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安装在六 个第三安装槽内;驱动环壳安装在离合器内环的外圆面上;驱动环壳上的六个驱动片槽分 别与六个驱动片配合;六个驱动片的上端穿出六个驱动片槽位于驱动环壳外侧;六个驱动 片的上端与于离合器内环上具有第二圆形孔一端的外圆面之间安装有六个对六个驱动片 起到回位作用的回位机构;离合器外环通过支撑槽与离合器内环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离合 器内环的外侧,且离合器外环位于驱动环外侧;六个驱动片的上端均与离合器外环上的第 一安装槽配合;输入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上;输入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触发 机构且触发机构位于驱动环内侧;触发机构对六个第二触发杆起到触发作用,使得六个第 二触发杆可以沿着触发槽向靠近离合器外环的一端移动;上述六组导槽的最下端均位于对 应的六个第二安装槽最下端上侧;六个安装块在初始状态下通过对应导块与导槽的配合使 得导槽对安装块起到限位的作用。上述触发板的一端具有V形触发弧面;触发板的另一端安 装在输入轴的一端;触发导向杆的一端位于第一圆形孔中;触发导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 一触发杆,且第一触发杆上与触发导向杆的连接端具有环形斜面;环形斜面与六个第二触 发杆配合;第二触发杆的另一端具有方形槽;方形槽上靠近触发导向杆的一端具有V形触发 槽;V形触发槽与触发板上的V形触发弧面配合。方形槽的宽度小于触发板的长度;触发板上 V形触发弧面的深度小于方形槽的深度。上述六个驱动片的侧面上均安装有一个安装板;六 个安装板与离合器内环的外圆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拉伸弹簧,且六个拉伸弹簧均穿过六个弹 簧避让槽。当输入轴转动时;输入轴会带动驱动环壳转动;由于此时离合器内环处于静止状 态;所以驱动环壳转动会带动六个驱动片绕着与其对应的圆弧面轴线摆动;在六个驱动片 转动过程中;六个驱动片的上端与离合器外环上第一安装槽的内圆面之间的间隙就会增 大;同时在输入轴转动时;输入轴会带动触发板转动;由于触发板不会横向移动;而第一触 发杆上的V形触发槽与触发板上的V形触发弧面配合;所以触发板转动就会使得第一触发杆 沿着第一圆形孔向靠近离合器外环上支撑槽一端移动;由于第一触发杆上的环形斜面与六 个第二触发杆配合;所以第一触发杆移动会使得六个第二触发杆沿着触发槽向远离输入轴 的一侧移动;第一触发杆移动会带动安装块移动;安装块移动会带动驱动片移动;通过驱动 片的移动来补偿六个驱动片的上端与离合器外环上第一安装槽的内圆面之间的间隙;使得 六个驱动片与离合器外环上安装槽的内圆面接触;此时驱动环壳在带动六个驱动片转动就 会压缩六个驱动片;同时在此过程中触发板继续推动第一触发杆;最后使得第一触发杆的 环形斜面与离合器内环上第一圆形孔正好接触;同时触发板上具有V形触发弧面的一端在 旋转过程中正好与第一触发杆上的方形槽侧面卡死;所以此时触发板转动就会带动第一触 发杆转动;第一触发杆转动带动离合器内环转动;此时离合器内环的转动速度与驱动环壳 的转动速度相同;所以离合器内环转动就会带动六个驱动片绕着离合器内环的轴线转动; 六个驱动片转动带动离合器外环转动;本发明中驱动片的下端为圆弧面;六个驱动片的下 端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安装在六个第三安装槽内;当六个驱动片在驱动环壳带动下转 动时;六个驱动片通过球下端的圆弧面可以防止驱动片在转动过程中与安装块发生干涉; 本发明中方形槽的宽度小于触发板的长度;触发板上V形触发弧面的深度小于方形槽的深 度。其作用是保证了在初始状态下触发板在转动时可以推动第一触发杆移动并且不会与第 一触发杆脱离;同时在第一触发杆的环形斜面与离合器内环上第一圆形孔正好接触时触发 板转动能够顺利带动第一触发杆转动;本发明中驱动环壳会先带动驱动片转动一定角度; 其作用是保证了离合器内环在带动驱动片转动时;驱动片能够顺利带动离合器外环转动; 本发明中在初始状态下离合器外环转动时;由于驱动片与驱动片和离合器外环安装槽内圆 面的接触点的切线方向之间成九十度夹角;所以离合器外环在转动时不会带动驱动片转 动;即不会带动离合器内环转动;进而不会带动离合器输入轴转动。本发明中当离合器输入 轴停止转动时;第二触发杆在重力和驱动片的弹力作用下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同时触发 片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当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门锁时;当位于外侧的人在开锁时会转动把手;把手转 动就会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转动;由于离合器的原理;所以位于 门外侧的驱动圆环转动不会对位于门内侧的驱动环造成影响;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会分别带 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摆动;第三导轨摆动会带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一弧形导轨摆动;磁性 导轨柱绕着第一弧形导轨摆动就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导轨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移动;进而 带动卡死块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移动;当磁性导轨柱移动到第一弧形导轨的最上侧时; 位于外侧的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把手;把手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 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摆动;第三导轨摆动 会带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二弧形导轨摆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二弧形导轨摆动就会带动对 应的第一导轨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进一步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 移动;当磁性导轨柱移动到第二弧形导轨的最下侧时;此时位于内侧的人会转动把手;把手 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会分别 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摆动;第三导轨摆动会带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三弧形导轨摆动;磁 性导轨柱绕着第三弧形导轨摆动就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导轨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进一步 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移动;当磁性导轨柱移动到第三弧形导轨的 最上侧时;位于内侧的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把手;把手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 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两个驱动圆环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摆动;第三 导轨摆动会带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四弧形导轨摆动;磁性导轨柱绕着第四弧形导轨摆动就 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导轨向远离第二锁孔的一侧进一步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向远离第二锁 孔的一侧移动;当磁性导轨柱移动到第四弧形导轨上的直线段时;卡死块正好移出第二锁 孔;此时门机会打开;当磁性导轨柱移出第四弧形导轨时在两个回位弹簧的拉力作用下第 一导轨就会被拉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卡死块安装示意图。
图5是第二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三导轨安装示意图。
图7是第一导轨安装示意图。
图8是磁性导轨柱安装示意图。
图9是把手安装示意图。
图10是离合器安装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导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2是第一导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3是离合器外观示意图。
图14是离合器外环结构示意图。
图15是驱动环壳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离合器内环结构示意图。
图17是触发板安装示意图。
图18是触发板结构示意图。
图19是驱动片安装示意图。
图20是拉伸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21是驱动片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整体部件剖视示意图。
图23是驱动片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4是第一触发杆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输入轴;2、触发机构;3、离合器外环;4、第一轴孔;5、第一安装 槽;6、支撑槽;7、第二轴孔;8、驱动环壳;9、弹簧避让孔;10、驱动片槽;11、离合器内环;12、 第二安装槽;13、触发槽;14、触发导向杆;15、第一触发杆;16、方形槽;17、触发板;18、V形触 发槽;19、V形触发弧面;20、安装板;21、驱动片;22、第二触发杆;23、拉伸弹簧;24、第三安装 槽;25、导块;26、导槽;27、回位机构;28、安装块;29、第一圆形孔;30、第二圆形孔;31、第一 锁孔;32、安装腔;33、把手孔;34、第一合叶槽;35、第二锁孔;36、第二合叶槽;37、卡死块; 38、第一导轨;39、第二导轨;40、驱动圆环;41、驱动轴;42、复位弹簧;43、第三导轨;44、限位 圆盘;45、导轨支撑;46、导轨槽;47、磁性导轨柱;48、U形分口;49、把手;50、离合器;51、离合 器支撑;53、门本体;54、合叶;55、门框;56、第一弧形导轨;57、第二弧形导轨;58、第三弧形 导轨;59、第四弧形导轨;60、回位导轨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第一锁孔31、安装腔32、把手孔33、第一合叶槽34、第二锁孔35、 第二合叶槽36、卡死块37、第一导轨38、第二导轨39、驱动圆环40、驱动轴41、复位弹簧42、第 三导轨43、限位圆盘44、导轨支撑45、导轨槽46、磁性导轨柱47、U形分口48、把手49、离合器 50、离合器支撑51、门本体53、合叶54、门框55,其中如图3所示,门框55的一侧具有两个上下 均匀分布的第二合叶槽36;门框55的另一侧具有第二锁孔35;如图2所示,门本体53的一侧 具有两个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一合叶槽34;门本体53的另一侧内侧开有安装腔32;安装腔32 的两侧具有两个对称的把手孔33;安装腔32的另一侧具有第一锁孔31;门本体53通过两个 合叶54与两个第一合叶槽34和两个第二合叶槽36的配合安装在门框55上;第一锁孔31与第 二锁孔35配合;如图5所示,第二导轨39的两侧具有两个对称的导轨槽46;如图8所示,第二 导轨39通过导轨支撑45安装在安装腔32内侧,且位于安装腔32中间位置;如图10所示,两个 离合器50分别通过两个离合器支撑51安装在安装腔32的上侧,且位于第二导轨39两侧;如 图9所示,两个把手49的一端均与离合器50的输入轴1连接;驱动轴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离 合器50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导轨39两侧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一侧,驱动圆环40安 装在驱动轴41上;如图6所示,第三导轨43的一端与驱动圆环40连接;卡死块37安装在第一 锁孔31内,且卡死块37的一端穿出第一锁孔31;卡死块37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分口;如图7所 示,U型分口的U形口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轨38;两个第一导轨38与两个第三导轨43 配合;如图4所示,两个第一导轨38下端的侧面与安装腔32的壁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复位 弹簧42;两个磁性导轨柱47的一端均具有一个限位圆盘44;两个磁性导轨柱47的另一端分 别穿过两个第一导轨38和两个第三导轨43位于导轨槽46内,且两个磁性导轨柱47在相互吸 附力的作用下在第一导轨38、第三导轨43和导轨槽46内处于平衡状态;此状态能够保证两 个磁性导轨柱47在移动过程中不会脱离第一导轨38、第三导轨43和导轨槽46;导轨槽46与 磁性导轨柱47配合;导轨槽46与第一导轨38和第三导轨43配合。
如图13所示,上述离合器50它包括输入轴1、触发机构2、回位机构27、离合器50外 环3、第一轴孔4、第一安装槽5、支撑槽6、第二轴孔7、驱动环壳8、弹簧避让孔9、驱动片槽10、 离合器内环11、第二安装槽12、第三安装槽24、第一圆形孔29、第二圆形孔30、安装块28、触 发槽13、驱动片21、第二触发杆22、导块25、导槽26,其中如图16所示,离合器内环11的一端 具有第一圆形孔29;离合器内环11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圆形孔30;第一圆形孔29与第二圆形 孔30相通;第一圆形孔29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形孔30的直径;离合器内环11上开有第二圆形 孔30一端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开有六个第二安装槽12;六个第二安装槽12中每个第二安 装槽12的两侧面上均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26;六个第二安装槽12中每个第二安装槽12的下 侧均开有一个触发槽13;六个触发槽13的下侧均与离合器内环11上的第二圆形孔30相通; 安装块28的上侧面开有第三安装槽24;如图21所示,安装块28的两侧安装有两个对称的导 块25;六个安装块28分别通过与其对应的两个导块25与离合器内环11上导槽26的配合安装 在六个第二安装槽12内;如图20所示,六个第二触发杆22的上侧分别安装在六个安装块28 下侧,且六个第二触发杆22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六个触发槽13内;六个第二触发杆22的下端 均穿出六个触发槽13位于离合器内环11上的第二圆形孔30内;驱动片21的下端为圆弧面; 六个驱动片21的下端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安装在六个第三安装槽24内,且六个驱动片 21中每个驱动片21下端的圆弧面均与对应的第三安装槽24配合;如图15所示,驱动环壳8的 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具有六个弹簧避让槽;驱动环壳8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具有六个驱 动片槽10;驱动环壳8一端与外侧相通;驱动环壳8另一端的端面上具有第二轴孔7;如图22 所示,驱动环壳8安装在离合器内环11的外圆面上;驱动环壳8上的六个驱动片槽10分别与 六个驱动片21配合;六个驱动片21的上端穿出六个驱动片槽10位于驱动环壳8外侧;驱动环 壳8上具有第二轴孔7的一端位于离合器内环11具有第二圆形孔30的一侧;如图19所示,六 个驱动片21的上端与离合器内环11上具有第二圆形孔30一端的外圆面之间安装有六个对 六个驱动片21起到回位作用的回位机构27;如图14所示,离合器50外环3一端的内侧具有支 撑槽6;离合器50外环3另一端的内侧具有第一安装槽5;离合器50外环3上具有第一安装槽5 一端的外侧端面上具有第一轴孔4;离合器50外环3通过支撑槽6与离合器内环11外圆面的 配合安装在离合器内环11的外侧,且离合器50外环3位于驱动环外侧;如图18所示,六个驱 动片21的上端均与离合器50外环3上的第一安装槽5配合;输入轴1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轴孔4 和第二轴孔7上;输入轴1的另一端安装有触发机构2且触发机构2位于驱动环内侧;触发机 构2对六个第二触发杆22起到触发作用,使得六个第二触发杆22可以沿着触发槽13向靠近 离合器50外环3的一端移动。
上述六组导槽26的最下端均位于对应的六个第二安装槽12最下端上侧;六个安装 块28在初始状态下通过对应导块25与导槽26的配合使得导槽26对安装块28起到限位的作 用。
如图17所示,上述触发机构2包括触发导向杆14、第一触发杆15、方形槽16、触发板 17、V形触发槽18、V形触发弧面19,其中如图18所示,触发板17的一端具有V形触发弧面19; 触发板17的另一端安装在输入轴1的一端;触发导向杆14的一端位于第一圆形孔29中;触发 导向杆14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触发杆15,且第一触发杆15上与触发导向杆14的连接端具有 环形斜面;环形斜面与六个第二触发杆22配合;第二触发杆22的另一端具有方形槽16;方形 槽16上靠近触发导向杆14的一端具有V形触发槽18;V形触发槽18与触发板17上的V形触发 弧面19配合。
上述方形槽16的宽度小于触发板17的长度;触发板17上V形触发弧面19的深度小 于方形槽16的深度。
上述回位机构27包括安装板20、拉伸弹簧23,其中六个驱动片21的侧面上均安装 有一个安装板20;六个安装板20与离合器内环11的外圆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拉伸弹簧23,且 六个拉伸弹簧23均穿过六个弹簧避让槽。
上述驱动片21为弹性驱动片21。
上述导轨槽46包括第一弧形导轨56、第二弧形导轨57、回位导轨槽60、第三弧形导 轨58、第四弧形导轨59,其中第四弧形导轨59的下端具有直线段;第一弧形导轨56上端与第 二弧形导轨57上端相通;第二弧形导轨57下端与第三弧形导轨58下端相通;第三弧形导轨 58上端与第四弧形导轨59上端相通;回位导轨槽60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弧形导轨59下端和第 一弧形导轨56下端相通;第一弧形导轨56的最高点、第二弧形导轨57的最高点 、第三弧形 导轨58的最高点和第四弧形导轨59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上述位于门外侧的离合器50的输入轴1能转动的角度小于位于门内侧的离合器50 的输入轴1能转动的角度;位于门外侧的离合器50的输入轴1能转动的角度与第一弧形导轨 56的最高点配合;位于门内侧的离合器50的输入轴1能转动的角度与第三弧形导轨58的最 高点配合。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门锁必须在门内外两侧同时具有人操作时才可以打开,其作用是进一步提 高了人们的安全性。
本发明中门本体53通过两个合叶54与两个第一合叶槽34和两个第二合叶槽36的 配合安装在门框55上;第二导轨39通过导轨支撑45安装在安装腔32内侧;两个离合器50分 别通过两个离合器支撑51安装在安装腔32的上侧;两个把手49的一端均与离合器50的输入 轴1连接;驱动轴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离合器50的输出轴连接;驱动圆环40安装在驱动轴41 上;第三导轨43的一端与驱动圆环40连接;卡死块37安装在第一锁孔31内,且卡死块37的一 端穿出第一锁孔31;卡死块37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分口;U型分口的U形口上对称地安装有两 个第一导轨38;两个第一导轨38与两个第三导轨43配合;两个第一导轨38下端的侧面与安 装腔32的壁面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复位弹簧42;两个磁性导轨柱47的一端均具有一个限位 圆盘44;两个磁性导轨柱47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导轨38和两个第三导轨43位于导轨 槽46内,且两个磁性导轨柱47在相互吸附力的作用下在第一导轨38、第三导轨43和导轨槽 46内处于平衡状态,且此状态能够保证两个磁性导轨柱47在移动过程中不会脱离第一导轨 38、第三导轨43和导轨槽46;导轨槽46与磁性导轨柱47配合;导轨槽46与第一导轨38和第三 导轨43配合;第四弧形导轨59的下端具有直线段;第一弧形导轨56上端与第二弧形导轨57 上端相通;第二弧形导轨57下端与第三弧形导轨58下端相通;第三弧形导轨58上端与第四 弧形导轨59上端相通;回位导轨槽60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弧形导轨59下端和第一弧形导轨56 下端相通;第一弧形导轨56的最高点、第二弧形导轨57的最高点 、第三弧形导轨58的最高 点和第四弧形导轨59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如图11a所示,当位于外侧的人在开锁 时会转动把手49;把手49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41转动;驱动轴41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40 转动;由于离合器50的原理;所以位于门外侧的驱动圆环40转动不会对位于门内侧的驱动 环造成影响;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43摆动;第三导轨43摆动 会带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一弧形导轨56摆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一弧形导轨56摆动就 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导轨38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侧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37向远离第二锁 孔35的一侧移动;如图11b所示,当磁性导轨柱47移动到第一弧形导轨56的最上侧时;位于 外侧的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把手49;把手49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41转动;驱动轴41转动 带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43摆动;第 三导轨43摆动会带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二弧形导轨57摆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二弧形 导轨57摆动就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导轨38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侧进一步移动;进而带动卡 死块37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侧移动;如图11c所示,当磁性导轨柱47移动到第二弧形导轨 57的最下侧时;此时位于内侧的人会转动把手49;把手49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41转动;驱动 轴41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43 摆动;第三导轨43摆动会带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三弧形导轨58摆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 第三弧形导轨58摆动就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导轨38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侧进一步移动;进 而带动卡死块37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侧移动;如图12a所示,当磁性导轨柱47移动到第三 弧形导轨58的最上侧时;位于内侧的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把手49;把手49转动就会带动 驱动轴41转动;驱动轴41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会分别带动 相对应的第三导轨43摆动;第三导轨43摆动会带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四弧形导轨59摆 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四弧形导轨59摆动就会带动对应的第一导轨38向远离第二锁孔35 的一侧进一步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37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侧移动;如图12d所示,当磁 性导轨柱47移动到第四弧形导轨59上的直线段时;卡死块37正好移出第二锁孔35;如图12c 所示,此时门机会打开;如图12d所示,当磁性导轨柱47移出第四弧形导轨59时在两个回位 弹簧的拉力作用下第一导轨38就会被拉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本发明中位于门外侧的离合器 50的输入轴1能转动的角度小于位于门内侧的离合器50的输入轴1能转动的角度;位于门外 侧的离合器50的输入轴1能转动的角度与第一弧形导轨56的最高点配合;位于门内侧的离 合器50的输入轴1能转动的角度与第三弧形导轨58的最高点配合。其作用是保证如果只有 门外侧有人转动把手49时;如果把手49在摆动过程中磁性导轨柱47移动到第二弧形导轨57 下侧时;位于门外侧的把手49转动的角度不会使得磁性导轨柱47移动到第三弧形导轨58的 最高点;进而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
本发明中安装块28的上侧面开有第三安装槽24;六个安装块28分别通过与其对应 的两个导块25与离合器内环11上导槽26的配合安装在六个第二安装槽12内;六个第二触发 杆22的上侧分别安装在六个安装块28下侧;六个第二触发杆22的下端均穿出六个触发槽13 位于离合器内环11上的第二圆形孔30内;驱动片21的下端为圆弧面;六个驱动片21的下端 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安装在六个第三安装槽24内;驱动环壳8安装在离合器内环11的 外圆面上;驱动环壳8上的六个驱动片槽10分别与六个驱动片21配合;六个驱动片21的上端 穿出六个驱动片槽10位于驱动环壳8外侧;六个驱动片21的上端与于离合器内环11上具有 第二圆形孔30一端的外圆面之间安装有六个对六个驱动片21起到回位作用的回位机构27; 离合器50外环3通过支撑槽6与离合器内环11外圆面的配合安装在离合器内环11的外侧,且 离合器50外环3位于驱动环外侧;六个驱动片21的上端均与离合器50外环3上的第一安装槽 5配合;输入轴1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轴孔4和第二轴孔7上;输入轴1的另一端安装有触发机构 2且触发机构2位于驱动环内侧;触发机构2对六个第二触发杆22起到触发作用,使得六个第 二触发杆22可以沿着触发槽13向靠近离合器50外环3的一端移动;上述六组导槽26的最下 端均位于对应的六个第二安装槽12最下端上侧;六个安装块28在初始状态下通过对应导块 25与导槽26的配合使得导槽26对安装块28起到限位的作用。上述触发板17的一端具有V形 触发弧面19;触发板17的另一端安装在输入轴1的一端;触发导向杆14的一端位于第一圆形 孔29中;触发导向杆14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触发杆15,且第一触发杆15上与触发导向杆14 的连接端具有环形斜面;环形斜面与六个第二触发杆22配合;第二触发杆22的另一端具有 方形槽16;方形槽16上靠近触发导向杆14的一端具有V形触发槽18;V形触发槽18与触发板 17上的V形触发弧面19配合。方形槽16的宽度小于触发板17的长度;触发板17上V形触发弧 面19的深度小于方形槽16的深度。上述六个驱动片21的侧面上均安装有一个安装板20;六 个安装板20与离合器内环11的外圆面上均安装有一个拉伸弹簧23,且六个拉伸弹簧23均穿 过六个弹簧避让槽。如图23a所示,当输入轴1转动时;输入轴1会带动驱动环壳8转动;由于 此时离合器内环11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如图23b所示,驱动环壳8转动会带动六个驱动片21 绕着与其对应的圆弧面轴线摆动;在六个驱动片21转动过程中;六个驱动片21的上端与离 合器50外环3上第一安装槽5的内圆面之间的间隙就会增大;同时在输入轴1转动时;输入轴 1会带动触发板17转动;由于触发板17不会横向移动;而如图24a所示,第一触发杆15上的V 形触发槽18与触发板17上的V形触发弧面19配合;所以如图24b所示,触发板17转动就会使 得第一触发杆15沿着第一圆形孔29向靠近离合器50外环3上支撑槽6一端移动;由于第一触 发杆15上的环形斜面与六个第二触发杆22配合;所以第一触发杆15移动会使得六个第二触 发杆22沿着触发槽13向远离输入轴1的一侧移动;第一触发杆15移动会带动安装块28移动; 安装块28移动会带动驱动片21移动;通过驱动片21的移动来补偿六个驱动片21的上端与离 合器50外环3上第一安装槽5的内圆面之间的间隙;使得六个驱动片21与离合器50外环3上 安装槽的内圆面接触;此时驱动环壳8在带动六个驱动片21转动就会压缩六个驱动片21;同 时在此过程中触发板17继续推动第一触发杆15;最后使得第一触发杆15的环形斜面与离合 器内环11上第一圆形孔29正好接触;同时如图24c所示,触发板17上具有V形触发弧面19的 一端在旋转过程中正好与第一触发杆15上的方形槽16侧面卡死;所以此时触发板17转动就 会带动第一触发杆15转动;第一触发杆15转动带动离合器内环11转动;此时离合器内环11 的转动速度与驱动环壳8的转动速度相同;所以离合器内环11转动就会带动六个驱动片21 绕着离合器内环11的轴线转动;如图23c所示,六个驱动片21转动带动离合器50外环3转动; 本发明中驱动片21的下端为圆弧面;六个驱动片21的下端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安装在 六个第三安装槽24内;当六个驱动片21在驱动环壳8带动下转动时;六个驱动片21通过球下 端的圆弧面可以防止驱动片21在转动过程中与安装块28发生干涉;本发明中方形槽16的宽 度小于触发板17的长度;触发板17上V形触发弧面19的深度小于方形槽16的深度。其作用是 保证了在初始状态下触发板17在转动时可以推动第一触发杆15移动并且不会与第一触发 杆15脱离;同时在第一触发杆15的环形斜面与离合器内环11上第一圆形孔29正好接触时触 发板17转动能够顺利带动第一触发杆15转动;本发明中驱动环壳8会先带动驱动片21转动 一定角度;其作用是保证了离合器内环11在带动驱动片21转动时;驱动片21能够顺利带动 离合器50外环3转动;本发明中在初始状态下离合器50外环3转动时;由于驱动片21与驱动 片21和离合器50外环3安装槽内圆面的接触点的切线方向之间成九十度夹角;所以离合器 50外环3在转动时不会带动驱动片21转动;即不会带动离合器内环11转动;进而不会带动离 合器50输入轴1转动。本发明中当离合器50输入轴1停止转动时;第二触发杆22在重力和驱 动片21的弹力作用下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同时触发片在拉伸弹簧23的作用下会恢复到原 来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当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门锁时;当位于外侧的人在开锁时会转 动把手49;把手49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41转动;驱动轴41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由 于离合器50的原理;所以位于门外侧的驱动圆环40转动不会对位于门内侧的驱动环造成影 响;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43摆动;第三导轨43摆动会带动磁 性导轨柱47绕着第一弧形导轨56摆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一弧形导轨56摆动就会带动对 应的第一导轨38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侧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37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 侧移动;当磁性导轨柱47移动到第一弧形导轨56的最上侧时;位于外侧的人会向相反的方 向转动把手49;把手49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41转动;驱动轴41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 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43摆动;第三导轨43摆动会带动磁 性导轨柱47绕着第二弧形导轨57摆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二弧形导轨57摆动就会带动对 应的第一导轨38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侧进一步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37向远离第二锁孔 35的一侧移动;当磁性导轨柱47移动到第二弧形导轨57的最下侧时;此时位于内侧的人会 转动把手49;把手49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41转动;驱动轴41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 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43摆动;第三导轨43摆动会带动磁性导 轨柱47绕着第三弧形导轨58摆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三弧形导轨58摆动就会带动对应的 第一导轨38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侧进一步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37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 一侧移动;当磁性导轨柱47移动到第三弧形导轨58的最上侧时;位于内侧的人会向相反的 方向转动把手49;把手49转动就会带动驱动轴41转动;驱动轴41转动带动两个驱动圆环40 转动;两个驱动圆环40转动会分别带动相对应的第三导轨43摆动;第三导轨43摆动会带动 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四弧形导轨59摆动;磁性导轨柱47绕着第四弧形导轨59摆动就会带动 对应的第一导轨38向远离第二锁孔35的一侧进一步移动;进而带动卡死块37向远离第二锁 孔35的一侧移动;当磁性导轨柱47移动到第四弧形导轨59上的直线段时;卡死块37正好移 出第二锁孔35;此时门机会打开;当磁性导轨柱47移出第四弧形导轨59时在两个回位弹簧 的拉力作用下第一导轨38就会被拉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一种基于离合器的门锁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