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安装槽、进水口、排水口、过滤板一、过滤板二、过滤板三、过滤板四、过滤板五、排渣口一、排渣口二、排渣口三、排渣口四、排渣口五、收集箱、连接块和连接槽。本实用通过设置过滤板一、过滤板二、过滤板三、过滤板四和过滤板五,使该排水口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垃圾杂物进行过滤净化,同时,垃圾杂物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过滤板一、过滤板二、过滤板三、过滤板四和过滤板五表面滑落到排渣口一、排渣口二、排渣口三、排渣口四和排渣口五内部,从排渣口一、排渣口二、排渣口三、排渣口四和排渣口五底端出口排走。
权利要求
1.一种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包括:主体(1)、安装槽(101)、进水口(2)、排水口(3)、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过滤板五(8)、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排渣口五(13)、收集箱(14)、连接块(1401)和连接槽(14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底端右侧外壁固定连接设有安装槽(101),所述主体(1)顶端左端固定连接设有进水口(2),所述主体(1)底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水口(3),所述主体(1)内部上方固定连接设有过滤板一(4),且过滤板一(4)左端与进水口(2)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一(4)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一(9),所述过滤板一(4)下方设有过滤板二(5),且过滤板二(5)与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二(5)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二(10),所述过滤板二(5)下方设有过滤板三(6),且过滤板三(6)与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三(6)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三(11),所述过滤板三(6)下方设有过滤板四(7),且过滤板四(7)与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四(7)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四(12),所述过滤板四(7)下方设有过滤板五(8),且过滤板五(8)与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五(8)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五(13),所述安装槽(101)内部活动连接设有收集箱(14),所述收集箱(14)左侧固定连接设有连接块(1401),且连接块(1401)与安装槽(101)活动连接,所述收集箱(14)右侧固定连接设有连接槽(1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和过滤板五(8)呈平行设置,且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呈平行设置,且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和过滤板五(8)的过滤大小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和过滤板五(8)均呈倾斜设置,且坡度为30°-45°之间,且表面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底端出口内壁均为往内倾斜设置,且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底端大小等于收集箱(14)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402)与连接块(1401)均呈梯台结构,且连接槽(1402)与连接块(1401)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3)大小大于进水口(2)大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
背景技术
污水排放口是将污水(雨水)向水体排放的构筑物。其任务是使排放的污水(雨水)与水体中的水尽快得到最大程度的混合,使排放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尽快得稀释扩散并进一步降解净化。;
在现有技术中,污水排放口均为对,污水中的垃圾杂物进行净化处理,且垃圾杂物混入降解池内,不易被降解,因此,急需一种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主体、安装槽、进水口、排水口、过滤板一、过滤板二、过滤板三、过滤板四、过滤板五、排渣口一、排渣口二、排渣口三、排渣口四、排渣口五、收集箱、连接块和连接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底端右侧外壁固定连接设有安装槽,所述主体顶端左端固定连接设有进水口,所述主体底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水口,所述主体内部上方固定连接设有过滤板一,且过滤板一左端与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一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一,所述过滤板一下方设有过滤板二,且过滤板二与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二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二,所述过滤板二下方设有过滤板三,且过滤板三与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三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三,所述过滤板三下方设有过滤板四,且过滤板四与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四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四,所述过滤板四下方设有过滤板五,且过滤板五与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五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五,所述安装槽内部活动连接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左侧固定连接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安装槽活动连接,所述收集箱右侧固定连接设有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一、过滤板二、过滤板三、过滤板四和过滤板五呈平行设置,且排渣口一、排渣口二、排渣口三、排渣口四和排渣口五呈平行设置,且过滤板一、过滤板二、过滤板三、过滤板四和过滤板五的过滤大小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一、过滤板二、过滤板三、过滤板四和过滤板五均呈倾斜设置,且坡度为30°-45°之间,且表面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优选的,所述排渣口一、排渣口二、排渣口三、排渣口四和排渣口五底端出口内壁均为往内倾斜设置,且排渣口一、排渣口二、排渣口三、排渣口四和排渣口五底端大小等于收集箱大小。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块均呈梯台结构,且连接槽与连接块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排水口大小大于进水口大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通过设置过滤板一、过滤板二、过滤板三、过滤板四和过滤板五,使该排水口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垃圾杂物进行过滤净化,同时,垃圾杂物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过滤板一、过滤板二、过滤板三、过滤板四和过滤板五表面滑落到排渣口一、排渣口二、排渣口三、排渣口四和排渣口五内部,从排渣口一、排渣口二、排渣口三、排渣口四和排渣口五底端出口排走。
2、该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通过设置收集箱,使该排水口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垃圾杂物进行分类收集,且多个收集箱可以通过连接块插入连接槽内部进行连接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图。
在图1至图3,部件名称或线条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主体-1,安装槽-101,进水口-2,排水口-3,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过滤板五-8,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排渣口五-13,收集箱-14,连接块-1401,连接槽-1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 主体1、安装槽101、进水口2、排水口3、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过滤板五8、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排渣口五13、收集箱14、连接块1401和连接槽1402,主体1底端右侧外壁固定连接设有安装槽101,主体1顶端左端固定连接设有进水口2,主体1底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水口3,主体1内部上方固定连接设有过滤板一4,且过滤板一4左端与进水口2固定连接,过滤板一4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一9,过滤板一4下方设有过滤板二5,且过滤板二5与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过滤板二5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二10,过滤板二5下方设有过滤板三6,且过滤板三6与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过滤板三6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三11,过滤板三6下方设有过滤板四7,且过滤板四7与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过滤板四7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四12,过滤板四7下方设有过滤板五8,且过滤板五8与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过滤板五8右端固定连接设有排渣口五13,安装槽101内部活动连接设有收集箱14,收集箱14左侧固定连接设有连接块1401,且连接块1401与安装槽101活动连接,收集箱14右侧固定连接设有连接槽1402。
本实施例中,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 和过滤板五8呈平行设置,且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呈平行设置,且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和过滤板五8的过滤大小逐渐变小,使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和过滤板五8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垃圾杂物进行过滤处理,再分别从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 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排出。
本实施例中,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 和过滤板五8均呈倾斜设置,且坡度为30°-45°之间,且表面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垃圾杂物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和过滤板五8表面滑落到排渣口一 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内部,从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底端出口排走。
本实施例中,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 12和排渣口五13底端出口内壁均为往内倾斜设置,且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底端大小等于收集箱14大小,使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排出的垃圾杂物可以刚好落入收集箱14内部,使收集箱14 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垃圾杂物进行分类收集。
本实施例中,连接槽1402与连接块1401均呈梯台结构,且连接槽 1402与连接块1401大小相同,使多个收集箱14可以通过连接块1401 插入连接槽1402内部进行连接安装,使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排出的垃圾杂物可以进行分类收集。
本实施例中,排水口3大小大于进水口2大小,使该排水结构不会出现进水过快而导致水未过滤就冲到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内部的情况。
工作原理:首先将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与污水排水口进行连接;
当进行污水物理净化时,污水从进水口2进入,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和过滤板五8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垃圾杂物进行过滤处理,再分别从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排出;
同时,垃圾杂物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过滤板一4、过滤板二5、过滤板三6、过滤板四7和过滤板五8表面滑落到排渣口一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内部,从排渣口一 9、排渣口二10、排渣口三11、排渣口四12和排渣口五13底端出口排走;
同时,多个收集箱14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垃圾杂物进行分类收集;
同时,物理净化后的污水从排水口3排走。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一种物理净化的污水处理排水口结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