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属于电力检修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凹槽、蓄电池、活动转轴一、传动齿轮一、电动伸缩杆、红外扫描仪、电动马达、卡接滑槽、活动转轴二、活动支架、伺服电机、传动滚轮、传动链条、活动转轴三、移动滚轮、摄像头外壳、内部控制开关、中部支撑柱和减震悬挂,装置主体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装置主体顶部表面开孔设置有凹槽,装置主体内部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转轴一,活动转轴一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一。由于中部支撑柱整体高度为15cm,使得装置在获得良好支撑以及减震的情况下装置本体也相对的低矮,使得装置在隧道内能够更加的灵活。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凹槽(101)、蓄电池(102)、活动转轴一(103)、传动齿轮一(104)、电动伸缩杆(105)、红外扫描仪(106)、电动马达(107)、卡接滑槽(108)、活动转轴二(2)、活动支架(201)、伺服电机(202)、传动滚轮(2021)、传动链条(2022)、活动转轴三(203)、移动滚轮(204)、摄像头外壳(3)、内部控制开关(4)、中部支撑柱(5)和减震悬挂(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2),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表面开孔设置有凹槽(101),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转轴一(103),所述活动转轴一(103)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一(104),所述传动齿轮一(104)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5),所述电动伸缩杆(105)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红外扫描仪(106),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中间固定电动马达(107),且电动马达(107)一端通过齿轮与传动齿轮一(104)呈啮合设置,所述装置主体(1)前后两侧左右两端嵌套设置有卡接滑槽(108),所述装置主体(1)通过卡接滑槽(108)活动连接有活动转轴二(2),所述活动转轴二(2)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支架(201),所述活动支架(201)外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02),所述伺服电机(202)一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滚轮(2021),且传动滚轮(2021)位于活动支架(201)内部,所述传动滚轮(2021)内侧卡接设置有传动链条(2022),所述活动支架(201)一侧末端底部中间转动连接有活动转轴三(203),且传动链条(2022)一侧末端与活动转轴三(203)呈卡接设置,所述活动转轴三(203)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滚轮(204),且移动滚轮(204)位于活动支架(201)外侧,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外壳(3),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内部控制开关(4),所述装置主体(1)前后两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中部支撑柱(5),所述中部支撑柱(5)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悬挂(6),所述减震悬挂(6)底部末端固定连接在活动转轴二(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转轴二(2)与卡接滑槽(108)呈滑动连接,且卡接滑槽(108)呈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外壳(3)呈多边形设置,且摄像头外壳(3)内部设置有摄像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柱(5)呈“T”形设置,且中部支撑柱(5)与减震悬挂(6)呈三角形设置,且中部支撑柱(5)整体高度为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扫描仪(106)呈圆盘形设置,且凹槽(101)与电动伸缩杆(105)呈卡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控制开关(4)与蓄电池(102)、电动伸缩杆(105)、红外扫描仪(106)、电动马达(107)、伺服电机(202)呈电性连接,且内部控制开关(4)内部设置有信号发射端,且信号发射端与外部计算机呈信号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自走巡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电缆是指与常见的架空线相比,常埋于地下的电缆,故又称地下电缆。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外包绝缘层和保护层制成,用于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导线。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城市用地紧张,交通压力大,市容建设等原因,大城市普遍采用地下电缆输电方式。而由于地下电缆所挖至的隧道一般都较为低矮,一般只能够容的下一个成年人弯腰行走,且现有技术的地下检修巡查作业都是由人工进行,而人工长期在地下弯腰工作会消耗大量的体力,且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凹槽、蓄电池、活动转轴一、传动齿轮一、电动伸缩杆、红外扫描仪、电动马达、卡接滑槽、活动转轴二、活动支架、伺服电机、传动滚轮、传动链条、活动转轴三、移动滚轮、摄像头外壳、内部控制开关、中部支撑柱和减震悬挂,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表面开孔设置有凹槽,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转轴一,所述活动转轴一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一,所述传动齿轮一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红外扫描仪,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中间固定电动马达,且电动马达一端通过齿轮与传动齿轮一呈啮合设置,所述装置主体前后两侧左右两端嵌套设置有卡接滑槽,所述装置主体通过卡接滑槽活动连接有活动转轴二,所述活动转轴二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外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一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滚轮,且传动滚轮位于活动支架内部,所述传动滚轮内侧卡接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活动支架一侧末端底部中间转动连接有活动转轴三,且传动链条一侧末端与活动转轴三呈卡接设置,所述活动转轴三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滚轮,且移动滚轮位于活动支架外侧,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外壳,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内部控制开关,所述装置主体前后两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中部支撑柱,所述中部支撑柱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悬挂,所述减震悬挂底部末端固定连接在活动转轴二中。
优选的,所述活动转轴二与卡接滑槽呈滑动连接,且卡接滑槽呈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外壳呈多边形设置,且摄像头外壳内部设置有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中部支撑柱呈“T”形设置,且中部支撑柱与减震悬挂呈三角形设置,且中部支撑柱整体高度为15cm。
优选的,所述红外扫描仪呈圆盘形设置,且凹槽与电动伸缩杆呈卡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内部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动伸缩杆、红外扫描仪、电动马达、伺服电机呈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设置有中部支撑柱,中部支撑柱呈“T”形设置,且中部支撑柱与减震悬挂呈三角形设置,且中部支撑柱整体高度为15cm,在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到地下电缆的隧道中,然后通过计算机对内部控制开关发送控制信号,然后蓄电池为电动伸缩杆、红外扫描仪、电动马达、伺服电机提供电力,然后伺服电机工作带动传动滚轮和传动链条从而带动活动转轴三和移动滚轮,使得装置前进或是后退,通过呈“T”形设置且与减震悬挂呈三角形设置的中部支撑柱,使得中部支撑柱和中部支撑柱对装置进行一个支撑,且在遭遇到轻微障碍时也能得到一个良好的通障性,且由于中部支撑柱整体高度为15cm,使得装置在获得良好支撑以及减震的情况下装置本体也相对的低矮,使得装置在隧道内能够更加的灵活。
2、其次,该方案还设置有活动转轴二,活动转轴二与卡接滑槽呈滑动连接,且卡接滑槽呈倾斜设置,装置遭遇障碍减震时,活动转轴二与卡接滑槽呈滑动连接,并将受到的反冲力传递至减震悬挂,然后通过减震悬挂收缩来吸收这个力,从而使得装置上方的设备能够更加平稳的进行检测,而装置要转弯时通过两排移动滚轮反转即可实现,而去除转弯结构能够更好的减低装置的重量从而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进一步的增加装置的续航能力,当装置经过一个低矮地段时电动马达工作带动传动齿轮一,然后传动齿轮一转动带动电动伸缩杆转动至与装置主体平行,然后装置主体在通过低矮地段,而在越过低矮地段电动伸缩杆复位即可,通过该种方式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越障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转轴二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装置主体,101-凹槽,102-蓄电池,103-活动转轴一,104-传动齿轮一,105-电动伸缩杆,106-红外扫描仪,107-电动马达,108-卡接滑槽,2-活动转轴二,201-活动支架,202-伺服电机,2021-传动滚轮,2022-传动链条,203-活动转轴三,204-移动滚轮,3-摄像头外壳,4-内部控制开关,5-中部支撑柱,6-减震悬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凹槽101、蓄电池102、活动转轴一103、传动齿轮一104、电动伸缩杆105、红外扫描仪106、电动马达107、卡接滑槽108、活动转轴二2、活动支架201、伺服电机202、传动滚轮2021、传动链条2022、活动转轴三203、移动滚轮204、摄像头外壳3、内部控制开关4、中部支撑柱5和减震悬挂6,装置主体1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2,装置主体1顶部表面开孔设置有凹槽101,装置主体1内部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转轴一103,活动转轴一103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一104,传动齿轮一104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5,电动伸缩杆105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红外扫描仪106,装置主体1内部中间固定电动马达107,且电动马达107一端通过齿轮与传动齿轮一104呈啮合设置,装置主体1前后两侧左右两端嵌套设置有卡接滑槽108,装置主体1通过卡接滑槽108活动连接有活动转轴二2,活动转轴二2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支架201,活动支架201外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02,伺服电机202一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滚轮2021,且传动滚轮2021位于活动支架201内部,传动滚轮2021内侧卡接设置有传动链条2022,活动支架201一侧末端底部中间转动连接有活动转轴三203,且传动链条2022一侧末端与活动转轴三203呈卡接设置,活动转轴三203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滚轮204,且移动滚轮204位于活动支架201外侧,装置主体1顶部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外壳3,装置主体1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内部控制开关4,装置主体1前后两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中部支撑柱5,中部支撑柱5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悬挂6,减震悬挂6底部末端固定连接在活动转轴二2中。
本实施例中,活动转轴二2与卡接滑槽108呈滑动连接,且卡接滑槽108呈倾斜设置,呈倾斜设置的卡接滑槽108使得活动转轴二2遭遇到障碍物时的减震方向也是呈倾斜状的,这样的好处的能够更好的将力传导至中部支撑柱5和减震悬挂6上。
本实施例中,摄像头外壳3呈多边形设置,且摄像头外壳3内部设置有摄像头。
本实施例中,红外扫描仪106呈圆盘形设置,且凹槽101与电动伸缩杆105呈卡接设置,当电动伸缩杆105倾倒通过低矮地段时红外扫描仪106照样能够进行扫描。
本实施例中,内部控制开关4与蓄电池102、电动伸缩杆105、红外扫描仪106、电动马达107、伺服电机202呈电性连接,在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到地下电缆的隧道中,然后通过计算机对内部控制开关4发送控制信号,然后蓄电池102为电动伸缩杆105、红外扫描仪106、电动马达107、伺服电机202提供电力,然后伺服电机202工作带动传动滚轮2021和传动链条2022从而带动活动转轴三203和移动滚轮204,使得装置前进或是后退。
本实施例中,中部支撑柱5呈“T”形设置,且中部支撑柱5与减震悬挂6呈三角形设置,且中部支撑柱5整体高度为15cm,通过呈“T”形设置且与减震悬挂6呈三角形设置的中部支撑柱5,使得中部支撑柱5和中部支撑柱5对装置进行一个支撑,且在遭遇到轻微障碍时也能得到一个良好的通障性,且由于中部支撑柱5整体高度为15cm,使得装置在获得良好支撑以及减震的情况下装置本体也相对的低矮,使得装置在隧道内能够更加的灵活。
本实施例中,活动转轴二2与卡接滑槽108呈滑动连接,且卡接滑槽108呈倾斜设置,装置遭遇障碍减震时,活动转轴二2与卡接滑槽108呈滑动连接,并将受到的反冲力传递至减震悬挂6,然后通过减震悬挂6收缩来吸收这个力,从而使得装置上方的设备能够更加平稳的进行检测,而装置要转弯时通过两排移动滚轮204反转即可实现,而去除转弯结构能够更好的减低装置的重量从而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进一步的增加装置的续航能力,当装置经过一个低矮地段时电动马达107工作带动传动齿轮一104,然后传动齿轮一104转动带动电动伸缩杆105转动至与装置主体1平行,然后装置主体1在通过低矮地段,而在越过低矮地段电动伸缩杆105复位即可,通过该种方式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越障能力。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时,首先,在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到地下电缆的隧道中,然后通过计算机对内部控制开关4发送控制信号,然后蓄电池102为电动伸缩杆105、红外扫描仪106、电动马达107、伺服电机202提供电力,然后伺服电机202工作带动传动滚轮2021和传动链条2022从而带动活动转轴三203和移动滚轮204,使得装置前进或是后退,装置遭遇障碍减震时,活动转轴二2与卡接滑槽108呈滑动连接,并将受到的反冲力传递至减震悬挂6,然后通过减震悬挂6收缩来吸收这个力,从而使得装置上方的设备能够更加平稳的进行检测,而装置要转弯时通过两排移动滚轮204反转即可实现,当装置经过一个低矮地段时电动马达107工作带动传动齿轮一104,然后传动齿轮一104转动带动电动伸缩杆105转动至与装置主体1平行,然后装置主体1在通过低矮地段,而在越过低矮地段电动伸缩杆105复位即可。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一种地下电缆的自走巡查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