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中杆,底座的上方中部固定安装有中杆,底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内侧开口设置有卡槽,限位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中杆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中杆的内部上方嵌入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方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一侧均无缝焊接有螺帽座,螺帽座中均嵌入设置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嵌套板。本实用新型支撑更加稳定,安装速度更快,不需要反复添加调节块调整横梁模板与地面间距,进一步提高了工人的施工进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中杆(3),所述底座(1)的上方中部固定安装有中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环(2),所述限位环(2)的内侧开口设置有卡槽(201),所述限位环(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202),所述中杆(3)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4),所述中杆(3)的内部上方嵌入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方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的一侧均无缝焊接有螺帽座(601),所述螺帽座(601)中均嵌入设置有调节螺栓(7),所述调节螺栓(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嵌套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底部嵌入设置有中杆(3)中,所述液压缸(4)顶部的活塞杆与支撑板(5)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板(9)与限位环(2)的卡槽(201)相契合,所述液压缸(4)的活塞杆延伸至最长时,液压缸(4)底端正好位于卡槽(201)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8)、限位板(6)均围绕支撑板(5)的纵向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调节螺栓(7)均与螺帽座(601)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4)通过控制开关(202)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受力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浇筑门窗的框架采用的是模板结构。在墙体浇筑前将木模固定在墙体预留的门窗位置处,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在规定的养护时间结束后,将模板拆除。这些模板一般采用多根支撑柱支撑,如果采用多根支撑柱支撑就会将门窗空间封死,需要向屋内运输建筑材料或同行都不方便,同时不能对模板进行稳定的支撑限位,另外,采用支撑柱上下支撑,需要载支撑柱下方放置调节块,安装麻烦,影响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中杆,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部固定安装有中杆,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开口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中杆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中杆的内部上方嵌入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均无缝焊接有螺帽座,所述螺帽座中均嵌入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嵌套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嵌入设置有中杆中,所述液压缸顶部的活塞杆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嵌套板与限位环的卡槽相契合,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延伸至最长时,液压缸4底端正好位于卡槽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固定板、限位板均围绕支撑板的纵向中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调节螺栓均与螺帽座相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液压缸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液压缸,使得当装置在对横梁的模板进行支撑时,液压缸可推动支撑板上移,对模板的底部进行支撑,同时可通过拧动支撑板左右两端的调节螺栓,使得调节螺栓另一端的固定板往内侧移动,对模板的左右两端进行支撑,固定速度更快,不需要反复添加调节块,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速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限位环,使得当支撑板在对模板进行支撑时,支撑板的下方的嵌套板嵌入在限位环的卡槽中,可有效防止支撑板在支撑过程中晃动,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限位环;201、卡槽;202、控制开关;3、中杆;4、液压缸;5、支撑板;6、限位板;601、螺帽座;7、调节螺栓;8、固定板;9、嵌套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中杆3,底座1的上方中部固定安装有中杆3,底座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环2,限位环2的内侧开口设置有卡槽201,限位环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202,中杆3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4,中杆3的内部上方嵌入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上方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6,限位板6的一侧均无缝焊接有螺帽座601,螺帽座601中均嵌入设置有调节螺栓7,调节螺栓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嵌套板9。
进一步的,支撑板5的底部嵌入设置有中杆3中,液压缸4顶部的活塞杆与支撑板5底部固定连接,使得当液压缸4可推动支撑板5在中杆3中上移,对模板的底部进行快速支撑,固定速度更快,不需要反复添加调节块,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速度。
进一步的,嵌套板9与限位环2的卡槽201相契合,液压缸4的活塞杆延伸至最长时,液压缸4底端正好位于卡槽201中部,使得当支撑板5在对模板进行支撑时,支撑板5的下方的嵌套板9嵌入在限位环2的卡槽201中,使得卡槽201可有效防止支撑板5在支撑过程中晃动,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两个固定板8、限位板6均围绕支撑板5的纵向中轴线呈对称设置,调节螺栓7均与螺帽座601相啮合,使得当液压缸4推动支撑板5在中杆3中上移对模板的底部进行支撑时,可通过拧动支撑板5左右两端的调节螺栓7,使得调节螺栓7在限位板6的螺帽座601中转动,推动另一端的固定板8往支撑板5内侧移动,对模板的左右两端进行支撑,使得装置可全方位对横梁模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液压缸4通过控制开关202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更加便于控制开关202切断或者连接液压缸4的电源,对液压缸4进行控制。
工作原理:使用时,预先将装置放置在横梁与模板下方平稳的地面上,并将装置与外部电源连接,当装置开始工作时,按动控制开关202,液压缸4可推动支撑板5在中杆3中上移,对模板的底部进行支撑,之后可通过拧动支撑板5左右两端的调节螺栓7,使得调节螺栓7在限位板6的螺帽座601中转动,推动另一端的固定板8往支撑板5内侧移动,对模板的左右两端进行支撑,不需要反复添加调节块,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速度,而在当液压缸4推动支撑板5在中杆3中上移的过程中,支撑板5的下方的嵌套板9嵌入在限位环2的卡槽201中,可有效防止支撑板5在支撑过程中晃动,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建筑横梁受力结构支撑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