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锅炉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部套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支撑杆、限位柱、弹性带与荧光带,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方便本装置拆卸和组装,同时在荧光带的作用下,在晚上可以很明显的发现防护装置,防止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通过设置活动杆与第一螺栓、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可对本装置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而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的内部套接有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固定杆(4),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2),所述第一螺栓(2)搭接在活动杆(3)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4)的内部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卡接有卡柱(8),所述卡柱(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14),所述螺纹孔(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7),所述卡柱(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0),所述限位柱(10)的表面套接有弹性带(11),所述弹性带(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荧光带(12),所述第一固定杆(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4)通过滑槽与活动杆(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0)的数量为七个且等距固定连接在支撑杆(9)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带(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7)套接在第二固定杆(4)的内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作为高效率、低污染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余热锅炉作为联合循环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设备元件,也的到了人们的重视,余热锅炉由锅筒、活动烟罩、炉口段烟道、斜1段烟道、斜2段烟道、末1段烟道、末2段烟道、加料管(下料溜)槽、氧枪口、氮封装置及氮封塞、人孔、微差压取压装置、烟道的支座和吊架等组成,余热锅炉共分为六个循环回路,每个循环回路由下降管和上升管组成,各段烟道给水从锅筒通过下降管引入到各个烟道的下集箱后进入各受热面,水通过受热面后产生蒸汽进入进口集箱,再由上升管引入锅筒,余热锅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余热锅炉周边是所有人员施工作业中经常接触的区域,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要害部位、作好临边安全防护工作是保证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具有安全防护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部套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搭接在活动杆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卡接有卡柱,所述卡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卡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套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荧光带,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通过滑槽与活动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七个且等距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荧光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套接在第二固定杆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支撑杆、限位柱、弹性带与荧光带,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方便本装置拆卸和组装,同时在荧光带的作用下,在晚上可以很明显的发现防护装置,防止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通过设置活动杆与第一螺栓、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可对本装置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而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杆;2、第一螺栓;3、活动杆;4、第二固定杆;5、凹槽;6、固定板;7、第二螺栓;8、卡柱;9、支撑杆;10、限位柱;11、弹性带;12、荧光带;13、支撑座;14、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1,所述第一固定杆1的内部套接有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固定杆4,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2,通过设置活动杆3与第一螺栓2、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可对本装置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而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所述第一螺栓2搭接在活动杆3的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4的内部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卡接有卡柱8,所述卡柱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14,所述螺纹孔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7,所述卡柱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0,所述限位柱10的表面套接有弹性带11,所述弹性带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荧光带12,所述第一固定杆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3,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4、支撑杆9、限位柱10、弹性带11与荧光带12,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方便本装置拆卸和组装,同时在荧光带12的作用下,在晚上可以很明显的发现防护装置,防止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4通过滑槽与活动杆3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限位柱10的数量为七个且等距固定连接在支撑杆9的表面。
具体的,所述荧光带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11,通过设置荧光带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11,在实际的应用中,使荧光带12可随着本装置高度的不同进行长度适应,进一步的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的,所述第二螺栓7套接在第二固定杆4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来控制活动杆3在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4的伸出长度,接着通过第一螺栓2对活动杆3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确定本装置的整体高度,然后拿取支撑杆9,使支撑杆9在卡柱8的作用下卡入第一固定杆1与第二固定杆4的内部,接着通过第二螺栓7与固定板6内部的螺纹孔14进行螺纹连接,即可完成对支撑杆9与第一固定杆1、第二固定杆4的固定,接着拿取荧光带12,使荧光带12两端的弹性带11套接在限位柱10的表面即可完成本装置的安装,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四面的安装环绕锅炉,使支撑座13接触地面即可使用本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火电厂锅炉安装机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