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架体,架体设置为多个板体进行呈“井”状交叉设置,架体的每个交叉点均呈相反的交叉方式连接,架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管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口,管道位于架体单根板体的正下方设置。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达到对管道上下表面进行支撑,对其进行防护,而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交错位置更加有利于对管道的防护,提高稳定性,通过设置为喇叭状的顶口,增大管道表面孔隙的直径,使其具有良好的集水效果,增强其排水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架体(1)设置为多个板体进行呈“井”状交叉设置,架体(1)的每个交叉点均呈相反的交叉方式连接,架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管道(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口(6),管道(5)位于架体(1)单根板体的正下方设置,管道(5)的表面缠绕设置有防护绳(7),架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8),架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的顶端表面均设置为弧形,贴合管道(5)表面,第一固定板(2)呈倒梯形位于架体(1)的内侧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组合设置为一套,位于架体(1)的内侧底部两端,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交错设置,呈“X”状对管道(5)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口(6)顶端设置为喇叭开放状,对应管道(5)顶端开设的孔隙位置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绳(7)设置为麻绳,防护绳(7)避开管道(5)表面的孔隙缠绕,且防护绳(7)之间的缠绕间距为6-17c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8)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架体(1)的顶端内侧两边,且防护板(8)呈向上翘起设置,翘起倾斜角度为30°,防护板(8)位于管道(5)的正上方,每组防护板(8)同时对两组管道(5)进行防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防护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交通隧道工程的快速发展,隧道给人类的交通带来了许多方便,但隧道所处的地理环境,带来了不得不对其进行防水、排水的课题,目前在隧道初期支护层中会设置环向排水管,排水管上有孔隙,水经孔隙进入排水管。初期支护为刚开挖之后立即进行的支护形式,因隧道支护结构施工等因素,会导致排水管的挤压变形,使隧道环向排水不通畅,这已成为隧道排水的难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因隧道支护结构施工等因素,会导致排水管的挤压变形,使隧道环向排水不通畅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包括架体,架体设置为多个板体进行呈“井”状交叉设置,架体的每个交叉点均呈相反的交叉方式连接,架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管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口,管道位于架体单根板体的正下方设置,管道的表面缠绕设置有防护绳,架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架体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板。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的顶端表面均设置为弧形,贴合管道表面,第一固定板呈倒梯形位于架体的内侧顶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组合设置为一套,位于架体的内侧底部两端,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交错设置,呈“X”状对管道支撑。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顶口顶端设置为喇叭开放状,对应管道顶端开设的孔隙位置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防护绳设置为麻绳,防护绳避开管道表面的孔隙缠绕,且防护绳之间的缠绕间距为6-17cmm。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防护板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架体的顶端内侧两边,且防护板呈向上翘起设置,翘起倾斜角度为30°,防护板位于管道的正上方,每组防护板同时对两组管道进行防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达到对管道上下表面进行支撑,对其进行防护,而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交错位置更加有利于对管道的防护,提高稳定性。
2.过设置为喇叭状的顶口,增大管道表面孔隙的直径,使其具有良好的集水效果,增强其排水效果。
3.通过缠绕表面的防护绳,对管道表面进行防护,而麻绳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与韧性,有利于对管道进行防护。
4.通过向上翘起的防护板,减轻架体的受压情况,对管道进行防护,而每组防护板同时位于两个管道的上方,更大化的对其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口位置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位置结构俯视图。
图1-3中:1-架体,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第三固定板,5-管道,6-顶口,7-防护绳,8-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包括架体1,架体1设置为多个板体进行呈“井”状交叉设置,架体1的每个交叉点均呈相反的交叉方式连接,架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管道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口6,管道5位于架体 1单根板体的正下方设置,管道5的表面缠绕设置有防护绳7,架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8,架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板9。
其中,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的顶端表面均设置为弧形,贴合管道5表面,第一固定板2呈倒梯形位于架体1的内侧顶部。
其中,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组合设置为一套,位于架体1的内侧底部两端,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交错设置,呈“X”状对管道5支撑,通过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达到对管道5上下表面进行支撑,对其进行防护,而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交错位置更加有利于对管道的防护,提高稳定性。
其中,顶口6顶端设置为喇叭开放状,对应管道5顶端开设的孔隙位置设置,通过设置为喇叭状的顶口6,增大管道5表面孔隙的直径,使其具有良好的集水效果,增强其排水效果。
其中,防护绳7设置为麻绳,防护绳7避开管道5表面的孔隙缠绕,且防护绳7之间的缠绕间距为6-17cmm,通过缠绕表面的防护绳7,对管道5表面进行防护,而麻绳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与韧性,有利于对管道进行防护。
其中,防护板8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架体1的顶端内侧两边,且防护板8 呈向上翘起设置,翘起倾斜角度为30°,
其中,防护板8位于管道5的正上方,每组防护板8同时对两组管道5 进行防护,通过向上翘起的防护板8,减轻架体1的受压情况,对管道5进行防护,而每组防护板8同时位于两个管道5的上方,更大化的对其进行防护。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时,首先,使用人员通过架体1外端的连接点将主体与隧道支护结构进行连接,使管道5表面接触到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与第三固定板4即可,在使用的过程中,顶口6 增强孔隙的透水性,提高管道5的排水效果,而固定板对管道5进行稳定的支撑,防护板8对架体1进行外压支撑。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一种隧道环向排水防护结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