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94,B01D29/64,B01D29/60,C02F1/00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端内壁固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上方左端内壁与进水口的右侧外壁相固接。该污水处理装置,履带转动带动六个刮板在第二箱体上的上方内部匀速逆时针转动将漂浮在第二箱体上的残渣通过其上方右侧的开口刮掉排出,解决了该装置需要暂停设备,人工对收集的浮渣进行清理,反之开口打开,第二箱体内的污水通过过滤板进行初级过滤,打开出水口上的阀门,初级处理的污水经出水口排到下一道工序,第二箱体内沉淀的污泥经排泥口排出,可以快速的将污水固液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该装置不能快速的将污水固液分离,使得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端内壁固接有第二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1)的上方左端内壁与进水口(3)的右侧外壁相固接,所述第一箱体(1)的上方内部安装有刮渣机构(4);
所述刮渣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01)、竖板(402)、第一齿轮(403)、履带(404)、第二齿轮(405)、转轴(406)和刮板(407);
所述第一电机(401)的顶端固接有竖板(402),所述竖板(402)的顶端固接在第一箱体(1)的右侧顶端内壁,所述第一电机(4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齿轮(403),所述第一齿轮(403)与履带(404)啮合相连,所述履带(404)的左侧与第二齿轮(405)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齿轮(405)通过转轴(406)与第一箱体(1)转动相连,所述履带(404)的外壁固接有多个刮板(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左侧上方设有加药口(7),所述加药口(7)的外壁均与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左侧上方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方左端固接有出水口(8),所述第一箱体(1)与出水口(8)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方中间设有排泥口(9),所述排泥口(9)的外壁均与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底端中间内壁相固接,所述排泥口(9)与第二箱体(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方右侧设有收渣机构(5);
所述收渣机构(5)包括料箱(501)、把手(502)、凹槽(503)、滑块(504)、滑槽(505)和滑板(506);
所述料箱(501)的右侧外壁与第一箱体(1)的右侧下方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料箱(501)的右端中间固接有把手(502),所述料箱(501)的左侧外壁与凹槽(503)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凹槽(503)开设在第二箱体(2)的右侧下方内壁,所述料箱(501)的右侧底端固接有滑块(504),所述滑块(504)与滑槽(505)滑动卡接,所述滑槽(505)开设在滑板(506)的上方内壁,所述滑板(506)的左端固接在第一箱体(1)的下方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02)的外壁加工有摩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04)与滑槽(505)构成滑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下方左侧安装有过滤机构(6);
所述过滤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01)、第三齿轮(602)、齿条(603)、推杆(604)、橡胶垫(605)、支架(606)和过滤板(607);
所述第二电机(601)的右端固接在第一箱体(1)的下方左端,所述第二电机(6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齿轮(602),所述第三齿轮(602)与齿条(603)啮合相连,所述齿条(603)的底端固接在推杆(604)的左侧顶端,所述推杆(604)和齿条(603)的外壁均与第一箱体(1)的左侧下方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推杆(604)的右端固接有橡胶垫(605),所述橡胶垫(605)的右端与第二箱体(2)的左侧下方开口相贴合,所述橡胶垫(605)的右侧设有支架(606),所述支架(606)的左端固接在第二箱体(2)的左侧下方内壁,所述支架(606)的中间内壁套接有过滤板(6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605)的厚度为5-8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607)的厚度为20-30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重工业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设备上安装了许多智能元件,使得污水处理设备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调试操作,完成重工业中污水处理的过程。
例如专利号为201820507675.9的一种用于重工企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转动盒,重工企业产生的污水由进水口进入,同时处理药也从进水口倒入,溶气管内的空气经过空压机的增压,使得空气与污水更加快速的溶在一起,虽然该装置,具有可有效收集浮渣的刮渣装置,有助于防止浮渣再次落入污水中对污水的处理产生影响,但是该装置需要暂停设备,人工对收集的浮渣进行清理,增强了工作强度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存在该装置不能快速的将污水固液分离,使得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装置需要暂停设备,人工对收集的浮渣进行清理,增强了工作强度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端内壁固接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上方左端内壁与进水口的右侧外壁相固接,所述第一箱体的上方内部安装有刮渣机构;
所述刮渣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竖板、第一齿轮、履带、第二齿轮、转轴和刮板;
所述第一电机的顶端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顶端固接在第一箱体的右侧顶端内壁,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履带啮合相连,所述履带的左侧与第二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一箱体转动相连,所述履带的外壁固接有多个刮板。不需要暂停设备,便能对浮渣收集。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左侧上方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口的外壁均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左侧上方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一箱体的下方左端固接有出水口,所述第一箱体与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下方中间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的外壁均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底端中间内壁相固接,所述排泥口与第二箱体相连通。使污水快速沉淀。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下方右侧设有收渣机构;
所述收渣机构包括料箱、把手、凹槽、滑块、滑槽和滑板;
所述料箱的右侧外壁与第一箱体的右侧下方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料箱的右端中间固接有把手,所述料箱的左侧外壁与凹槽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凹槽开设在第二箱体的右侧下方内壁,所述料箱的右侧底端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卡接,所述滑槽开设在滑板的上方内壁,所述滑板的左端固接在第一箱体的下方右端。收集污水中挂掉的浮渣。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加工有摩纹。摩纹增大了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脱手。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滑块在滑槽内左右滑动使料箱左右移动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下方左侧安装有过滤机构;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齿轮、齿条、推杆、橡胶垫、支架和过滤板;
所述第二电机的右端固接在第一箱体的下方左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齿条啮合相连,所述齿条的底端固接在推杆的左侧顶端,所述推杆和齿条的外壁均与第一箱体的左侧下方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推杆的右端固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右端与第二箱体的左侧下方开口相贴合,所述橡胶垫的右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左端固接在第二箱体的左侧下方内壁,所述支架的中间内壁套接有过滤板。对污水初级过滤。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为5-8cm。增强推杆与第二箱体上开口处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厚度为20-30cm。使污水过滤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第一箱体、第二箱体、进水口、第一电机、竖板、第一齿轮、履带、第二齿轮、转轴和刮板之间的配合,将外界的污水经进水口排进第一箱体内的第二箱体内,待污水达到第二箱体上的右侧上方开口水位线以下时,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匀速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带动履带转动,履带带动第二齿轮通过转轴在第一箱体上转动,履带转动带动六个刮板在第二箱体上的上方内部匀速逆时针转动将漂浮在第二箱体上的残渣通过其上方右侧的开口刮掉排出,不需要暂停设备,便能对浮渣收集,解决了该装置需要暂停设备,人工对收集的浮渣进行清理,增强了工作强度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通过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加药口、出水口、排泥口、第二电机、第三齿轮、齿条、推杆、橡胶垫、支架和过滤板之间的配合,将外界絮凝剂通过加药口排进第二箱体内,使第二箱体内的污水快速沉淀,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三齿轮匀速正反转动,通过第三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啮合力带动推杆在第一箱体内左右间歇性运动,当推杆上的橡胶垫与第二箱体的左侧下方开口贴合时,使开口密封,反之开口打开,第二箱体内的污水通过过滤板进行初级过滤,打开出水口上的阀门,初级处理的污水经出水口排到下一道工序,打开排泥口上的阀门,第二箱体内沉淀的污泥经排泥口排出,可以快速的将污水固液分离,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该装置不能快速的将污水固液分离,使得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推杆、橡胶垫和第二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箱体、履带和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料箱、滑块和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进水口,4、刮渣机构,401、第一电机,402、竖板,403、第一齿轮,404、履带,405、第二齿轮,406、转轴,407、刮板,5、收渣机构,501、料箱,502、把手,503、凹槽,504、滑块,505、滑槽,506、滑板,6、过滤机构,601、第二电机,602、第三齿轮,603、齿条,604、推杆,605、橡胶垫,606、支架,607、过滤板,7、加药口,8、出水口,9、排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第一箱体1的底端内壁固接有第二箱体2,第一箱体1对第二箱体2进行支撑,第一箱体1对第二箱体2组成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器,控制内部的设备一系列操作,第一箱体1的上方左端内壁与进水口3的右侧外壁相固接,第一箱体1对进水口3进行支撑,外界污水经进水口3排进第一箱体1内的第二箱体2内,第一箱体1的上方内部安装有刮渣机构4,刮渣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01、竖板402、第一齿轮403、履带404、第二齿轮405、转轴406和刮板407,第一电机401的顶端固接有竖板402,竖板402对第一电机401进行支撑,竖板402的顶端固接在第一箱体1的右侧顶端内壁,第一箱体1对竖板402进行支撑,第一电机4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齿轮403,第一电机4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403匀速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403与履带404啮合相连,第一齿轮403带动履带404转动,履带404的左侧与第二齿轮405啮合相连,第二齿轮405通过转轴406与第一箱体1转动相连,履带404带动第二齿轮405通过转轴406在第一箱体1上转动,履带404的外壁固接有六个刮板407,履带404转动带动六个刮板407在第二箱体2上的上方内部匀速逆时针转动将漂浮在第二箱体2上的残渣通过其上方右侧的开口刮掉,且第二箱体2内的污水水位线始终低于右侧开口的最低端,六个刮板407均由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
第一箱体1的左侧上方设有加药口7,加药口7的外壁均与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左侧上方内壁相固接,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对加药口7进行支撑,外界絮凝剂通过加药口排进第二箱体2内可以使第二箱体2内的污水快速沉淀,第一箱体1的下方左端固接有出水口8,第一箱体1与出水口8相连通,打开出水口8上的阀门,初级处理后的污水经出水口8排出,第一箱体1的下方中间设有排泥口9,排泥口9的外壁均与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底端中间内壁相固接,排泥口9与第二箱体2相连通,打开排泥口9上的阀门,第二箱体2内沉淀的污泥经排泥口9排出。
第一箱体1的下方右侧设有收渣机构5,收渣机构5包括料箱501、把手502、凹槽503、滑块504、滑槽505和滑板506,料箱501的右侧外壁与第一箱体1的右侧下方外壁间隙配合,料箱501在第一箱体1内左右移动,料箱501接收第二箱体2开口刮出的残渣,料箱501为无盖箱体,料箱501的右端中间固接有把手502,托送把手502带动料箱501移动,料箱501的左侧外壁与凹槽503的内表面相贴合,凹槽503开设在第二箱体2的右侧下方内壁,料箱501固定在第二箱体2上的凹槽503内,料箱501的右侧底端固接有滑块504,滑块504与滑槽505滑动卡接,滑槽505开设在滑板506的上方内壁,料箱501通过滑块504在滑板506上的滑槽505内左右滑动,滑板506的左端固接在第一箱体1的下方右端,第一箱体1对滑板506进行支撑,把手502的外壁加工有摩纹,摩纹增大了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脱手,滑块504与滑槽505构成滑动结构,滑块504在滑槽505内左右滑动使料箱501左右移动稳定。
第一箱体1的下方左侧安装有过滤机构6,过滤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01、第三齿轮602、齿条603、推杆604、橡胶垫605、支架606和过滤板607,第二电机601的右端固接在第一箱体1的下方左端,第一箱体1对第二电机601进行支撑,第二电机601为伺服电机,其型号为ECMA-E11320RS,第二电机6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齿轮602,第二电机6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三齿轮602匀速正反转动,第三齿轮602与齿条603啮合相连,齿条603的底端固接在推杆604的左侧顶端,推杆604和齿条603的外壁均与第一箱体1的左侧下方内壁间隙配合,通过第三齿轮602与齿条603之间的啮合力带动推杆604在第一箱体1内左右间歇性运动,推杆604的右端固接有橡胶垫605,橡胶垫605的右端与第二箱体2的左侧下方开口相贴合,当推杆604上的橡胶垫605与第二箱体2的左侧下方开口贴合时,使开口密封,反之开口打开第二箱体2内初级处理的污水经出水口8排出,橡胶垫605的右侧设有支架606,支架606的左端固接在第二箱体2的左侧下方内壁,第二箱体2对支架606进行支撑,支架606的中间内壁套接有过滤板607,支架606对过滤板607进行支撑,过滤板607对第二箱体2内的污水进行过滤,橡胶垫605的厚度为5-8cm,增强推杆605与第二箱体2上开口处的密封性,过滤板607的厚度为20-30cm,使污水过滤效果更好,过滤板607由内部布满通孔的不锈钢材质制成。
在使用该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时,首先人工将外界的污水经进水口3排进第一箱体1内的第二箱体2内,待污水达到第二箱体2上的右侧上方开口水位线以下时,接通第一电机401的外接电源,第一电机401工作,第一电机4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403匀速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403带动履带404转动,履带404带动第二齿轮405通过转轴406在第一箱体1上转动,履带404转动带动六个刮板407在第二箱体2上的上方内部匀速逆时针转动将漂浮在第二箱体2上的残渣通过其上方右侧的开口刮掉到料箱501内,待料箱501装满后人工向右侧拖动把手502使料箱501通过滑块504在滑板506上的滑槽505内抽出第一箱体1外将残渣处理掉,反之料箱501固定在第二箱体2上凹槽503内,人工将外界絮凝剂通过加药口7排进第二箱体2内,使第二箱体2内的污水快速沉淀,接通第二电机601的外接电源,第二电机601工作,第二电机6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三齿轮602匀速正反转动,通过第三齿轮602与齿条603之间的啮合力带动推杆604在第一箱体1内左右间歇性运动,当推杆604上的橡胶垫605与第二箱体2的左侧下方开口贴合时,使开口密封,反之开口打开,第二箱体2内的污水通过过滤板607进行初级过滤,打开出水口8上的阀门,初级处理的污水经出水口8排到下一道工序,人工打开排泥口9上的阀门,第二箱体2内沉淀的污泥经排泥口9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用于重工业的智能可调控式污水处理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