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高跟鞋,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鞋面、鞋垫、鞋底、以及鞋跟;还包括真空吸附组件;所述真空吸附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控制器、微型真空泵、以及吸盘;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微型真空泵均设于所述鞋跟的内部;所述吸盘嵌于所述鞋垫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鞋跟的上方,所述吸盘通过抽气管连接所述微型真空泵;其中,所述控制器每在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自身位置变化时,控制所述微型真空泵进行抽气,使所述碟状内表面产生负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高跟鞋,可以在用户行走时产生负压,从而使鞋子的鞋后跟位置吸附在用户的脚跟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高跟鞋,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鞋面(1)、鞋垫(2)、鞋底(3)、以及鞋跟(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吸附组件(5);
所述真空吸附组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51)、控制器(52)、微型真空泵(53)、以及吸盘(54);所述陀螺仪传感器(51)、所述控制器(52)、以及所述微型真空泵(53)均设于所述鞋跟(4)的内部;所述吸盘(54)嵌于所述鞋垫(2)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鞋跟(4)的上方,所述吸盘(54)通过抽气管(6)连接所述微型真空泵(53);
其中,所述控制器(52)每在所述陀螺仪传感器(51)检测到自身位置变化时,控制所述微型真空泵(53)进行抽气,使所述吸盘(54)的碟状内表面(542)产生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6)设于所述鞋跟(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高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组件(5)还包括刚性套管(55),所述刚性套管(55)设于所述鞋跟(4)的内部并且套于所述抽气管(6)的外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女性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高跟鞋。
背景技术
高跟鞋是职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女士鞋,它不但能增加用户的身高,而且能增加用户的诱惑力。比如,高跟鞋能够使女人步幅减小,因为重心后移,腿部就相应挺直,并造成臀部收缩、胸部前挺,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风韵,袅娜与韵致应运而生。因此,高跟鞋受到了广大女性的青睐。
但是,不排除一些脚型特殊的女性,例如脚掌宽厚臃肿又脚短的极个别女性,找不到适合自己脚型的高跟鞋。对于此类特殊群体,如果穿上鞋宽适合的高跟鞋,会觉得鞋长偏大,因此脚后跟无法带起鞋后跟。实用新型人就属于脚掌宽厚臃肿又脚短的极个别女性,对此深有体会。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高跟鞋,可以在用户行走时产生负压,从而使鞋子的鞋后跟位置吸附在用户的脚跟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高跟鞋,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鞋面、鞋垫、鞋底、以及鞋跟;还包括真空吸附组件;
所述真空吸附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控制器、微型真空泵、以及吸盘;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微型真空泵均设于所述鞋跟的内部;所述吸盘嵌于所述鞋垫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鞋跟的上方,所述吸盘通过抽气管连接所述微型真空泵;
其中,所述控制器每在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自身位置变化时,控制所述微型真空泵进行抽气,使所述碟状内表面产生负压。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抽气管设于所述鞋跟的内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真空吸附组件还包括刚性套管,所述刚性套管设于所述鞋跟的内部并且套于所述抽气管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高跟鞋,可以在用户行走时产生负压,从而使鞋子的鞋后跟位置吸附在用户的脚跟上。具体是,由于鞋跟的内部设有陀螺仪传感器,因此可以检测用户是否在行走。并且每在检测到用户在行走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微型真空泵进行抽气,使吸盘产生负压。由于吸盘的位置对应着用户脚跟的位置。因此可以使鞋子的后跟位置吸附在用户的脚跟位置。即使鞋子的鞋长偏大,也不会因此脚后跟无法带起鞋后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只有在用户行走时吸盘才产生负压,使鞋子吸附在用户的脚跟上。因为只有在用户行走时,鞋子容易滑落。并且,只有在用户行走时吸盘才产生负压,可以保留鞋子原有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吸附组件的功能框图;
图3为图1提供的高跟鞋的第一局部视图;
图4为图1提供的高跟鞋的第二局部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气管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垫的侧视图。
图中:1、鞋面;2、鞋垫;3、鞋底;4、鞋跟;5、真空吸附组件;51、陀螺仪传感器;52、控制器;53、微型真空泵;531、抽气端口;532、排气端口;54、吸盘;541、吸盘座;542、碟状内表面;55、刚性套管;56、气囊层;57、单向排气嘴;6、抽气管;61、吸盘连接管段;62、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7、安装槽;8、通槽;9、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跟鞋,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鞋面1、鞋垫2、鞋底3、以及鞋跟4。图中的a方向和b方向分别示出了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由于职场需要,该高跟鞋是浅口鞋。穿着该高跟鞋时是通过脚后跟带起鞋后跟。本实施例中,该高跟鞋还包括真空吸附组件5,真空吸附组件5设于鞋跟4的位置。
参照图2,真空吸附组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51、控制器52、微型真空泵53、以及吸盘54;其中,陀螺仪传感器51、控制器52、以及微型真空泵53均设于鞋跟4的内部。这里的陀螺仪传感器51可与检测自身的位置变化,从而判断用户是否在行走。在其他领域,陀螺仪传感器51被用于智能手机中,可以检测用户每天的步数。本实施例中的陀螺仪传感器51的工作原理也是如此,可以检测用户是否在行走。通过使陀螺仪传感器51、控制器52、微型真空泵53依次连接,可以使控制器52在陀螺仪传感器51检测到用户在步行时控制微型真空泵53进行抽气,使吸盘54产出负压,从而将该高跟鞋吸附在用户的脚跟。这样,即使鞋子的鞋长偏大,也不会因此脚后跟无法带起鞋后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只有在用户行走时吸盘54才产生负压,使鞋子吸附在用户的脚跟上。因为只有在用户行走时,鞋子容易滑落。并且,只有在用户行走时吸盘54才产生负压,可以保留鞋子原有的舒适度。为了使吸盘54能够将该高跟鞋吸附在用户的脚跟,对吸盘54的结构进行如下设置。
参照图3,吸盘54嵌于鞋垫2的内部并且位于鞋跟4的上方,吸盘54的吸盘座541呈中空管状,吸盘座541的中空结构延伸至吸盘54的碟状内表面542,使碟状内表面542和吸盘座541之间形成气流路径,吸盘座541通过沿着气流路径延伸的抽气管6连接微型真空泵53的抽气端口531。这里的吸盘54有别于传统的吸盘54,它是通透的。一般传统的吸盘54,内部并不通透,使用时将其按在墙上,排尽内部的空气即可吸附在墙上。但如果使要吸附在人的脚跟,需要对吸盘54的结构进行改进。因为人的脚跟并不平整,因此使用传统的吸盘54不能吸附在上。所以本实施例中将吸盘54设置成通透的,使用微型真空泵53使吸盘54产生负压,因此可以吸附在用户的脚跟上。
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抽气管6设于鞋跟4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其实是对抽气管6的一种设置。在这种设置下,可以利用跟鞋的结构对抽气管6进行保护,因为相当于是将抽气管6隐藏到跟鞋内,所以不会直接与外界接触。
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吸附组件5还包括刚性套管55,刚性套管55设于鞋跟4的内部并且套于抽气管6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微型真空泵53进行抽气的过程中,会使抽气管6内部产生气流,此时的抽气管6受气压影响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缩。并且由于抽气管6隐藏到跟鞋内,在用户行走使会对抽气管6产生一定的压力,所以不利于抽气管6长时间保留原有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在抽气管6的外侧套上刚性套管55之后,可以防止用户行走使对抽气管6产生压力,从而对抽气管6进行保护。
参照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鞋垫2上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的槽口朝上;鞋垫2上还设有通槽8,通槽8连接安装槽7并且纵向贯穿鞋垫2;安装槽7和通槽8提供吸盘54安装,其中通槽8提供吸盘座541安装。图中未示出吸盘54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纵向即上下方向。
参照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吸盘54的碟状表面的周缘覆盖安装槽7的槽口。本实施例中,通过吸盘54将安装槽7完全覆盖,可以保留鞋子原来的脚感。
参照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抽气管6包括彼此连接的吸盘连接管段61和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吸盘连接管段61沿着气流路径延伸并且连接吸盘座541,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沿着气流路径延伸并且连接微型真空泵53的抽气端口531;其中,吸盘连接管段61嵌于鞋垫2的内部,并且绕吸盘座541盘成螺旋结构,以此提供碟状内表面542支撑。本实施例中,其实是对抽气管6的另一种设置。在这种设置下,可以有助于使吸盘54产生负压,并且还可以提升鞋子的脚感。首先使用螺旋结构提供支撑,其结构类似于弹簧,可以对穿上鞋之后的用户可以提供缓冲减震。其次,在螺旋结构受压形变的情况下,也变相地使吸盘连接管段61内部产生气流,因此在配合微型真空泵53的情况下,有助于使吸盘54产生负压。
参照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吸附组件5还包括刚性套管55,刚性套管55设于鞋跟4的内部并且套于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微型真空泵53进行抽气的过程中,会使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内部产生气流,此时的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受气压影响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缩。并且由于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隐藏到跟鞋内,在用户行走使会对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产生一定的压力,所以不利于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长时间保留原有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在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的外侧套上刚性套管55之后,可以防止用户行走使对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产生压力,从而对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进行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鞋垫2上还设有通槽8,通槽8的一个槽口朝上、另一个槽口朝下;通槽8提供吸盘54和吸盘连接管段61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盘54的碟状表面的周缘覆盖安装槽7的槽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抽气管6为柔性管。
参照图1、图3、以及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跟鞋,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鞋面1、鞋垫2、鞋底3、以及鞋跟4。图中的a方向和b方向分别示出了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由于职场需要,该高跟鞋是浅口鞋。穿着该高跟鞋时是通过脚后跟带起鞋后跟。本实施例中,该高跟鞋还包括真空吸附组件5,真空吸附组件5设于鞋跟4和鞋垫2的位置。
参照图2,真空吸附组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陀螺仪传感器51、控制器52、微型真空泵53、以及吸盘54。参照图3和图6,真空吸附组件5还包括气囊层56和单向排气嘴57。其中,陀螺仪传感器51、控制器52、以及微型真空泵53均设于鞋跟4的内部。这里的陀螺仪传感器51可与检测自身的位置变化,从而判断用户是否在行走。在其他领域,陀螺仪传感器51被用于智能手机中,可以检测用户每天的步数。本实施例中的陀螺仪传感器51的工作原理也是如此,可以检测用户是否在行走。通过使陀螺仪传感器51、控制器52、微型真空泵53依次连接,可以使控制器52在陀螺仪传感器51检测到用户在步行时控制微型真空泵53进行抽气,使吸盘54产出负压,从而将该高跟鞋吸附在用户的脚跟。这样,即使鞋子的鞋长偏大,也不会因此脚后跟无法带起鞋后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只有在用户行走时吸盘54才产生负压,使鞋子吸附在用户的脚跟上。因为只有在用户行走时,鞋子容易滑落。并且,只有在用户行走时吸盘54才产生负压,可以保留鞋子原有的舒适度。其中,气囊层56嵌于鞋垫2的中间夹层,气囊层56通过沿着气流路径延伸的排气管9连接微型真空泵53的排气端口532;单向排气嘴57设于鞋垫2上并且靠近鞋头,单向排气嘴57连接气囊层56并且朝向鞋面1的内部。这样,如果用户在行走,微型真空泵53能不断地往气囊层56充气。由于气囊层56设于鞋垫2的中间夹层,所以可以给用户的脚掌提供缓冲,提高鞋子的舒适度。除此之外,由于单向排气嘴57设于鞋垫2上并且靠近鞋头,因此可以使鞋面1的内部进行循环气流,保持鞋面1的内部透气、干爽。一般穿着传统的浅口鞋,为美观考虑都要配以船袜。实际上穿上船袜之后袜口非常容易滑落,并且非常影响舒适度。不少用户也因此选择不穿袜子,但是在夏天,如果不穿袜子脚底就出汗容易打滑,并不安全。而本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用户在穿着之后,哪怕不穿袜子,脚底也不容易出汗,所以也可以减少脚底打滑的情况。另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只有在用户行走时微型真空泵53才向气囊层56充气,相应的,只有在用户行走时单向排气嘴57才向鞋面1的内部进行排气,使鞋面1的内部形成循环流通的气流。实际上,在用户行走时,脚掌不会踩着单向排气嘴57,此时微型真空泵53向气囊层56充气使气囊层56内的气压增大,同时单向排气嘴57在气压的作用下向鞋面1的内部进行排气,从而形成循环。这里的单向排气嘴57类似于球类的气嘴结构,只有在外界的气压大于一定值时,气嘴才能打开,对球进行充气。与球类的气嘴结构相反,本实施例中的单向排气嘴57是在气囊层56内的气压大于一定值时才能打开,对外界进行排气。此外,为了使吸盘54能够将该高跟鞋吸附在用户的脚跟,对吸盘54的结构进行如下设置。
参照图3,吸盘54嵌于鞋垫2的内部并且位于鞋跟4的上方,吸盘54的吸盘座541呈中空管状,吸盘座541的中空结构延伸至吸盘54的碟状内表面542,使碟状内表面542和吸盘座541之间形成气流路径,吸盘座541通过沿着气流路径延伸的抽气管6连接微型真空泵53的抽气端口531。这里的吸盘54有别于传统的吸盘54,它是通透的。一般传统的吸盘54,内部并不通透,使用时将其按在墙上,排尽内部的空气即可吸附在墙上。但如果使要吸附在人的脚跟,需要对吸盘54的结构进行改进。因为人的脚跟并不平整,因此使用传统的吸盘54不能吸附在上。所以本实施例中将吸盘54设置成通透的,使用微型真空泵53使吸盘54产生负压,因此可以吸附在用户的脚跟上。
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抽气管6和排气管9均设于鞋跟4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其实是对抽气管6和排气管9的一种设置。在这种设置下,可以利用跟鞋的结构对抽气管6和排气管9进行保护,因为相当于是将抽气管6和排气管9隐藏到跟鞋内,所以不会直接与外界接触。
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吸附组件5还包括刚性套管55,刚性套管55设于鞋跟4的内部并且套于抽气管6和排气管9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微型真空泵53进行抽气和排气的过程中,会使抽气管6和排气管9的内部产生气流,此时的抽气管6和排气管9受气压影响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缩。并且由于抽气管6和排气管9隐藏到跟鞋内,在用户行走使会对抽气管6和排气管9产生一定的压力,所以不利于抽气管6和排气管9长时间保留原有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在抽气管6和排气管9的外侧套上刚性套管55之后,可以防止用户行走使对抽气管6和排气管9产生压力,从而对抽气管6和排气管9进行保护。
参照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抽气管6包括彼此连接的吸盘连接管段61和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吸盘连接管段61沿着气流路径延伸并且连接吸盘座541,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沿着气流路径延伸并且连接微型真空泵53的抽气端口531;其中,吸盘连接管段61嵌于鞋垫2的内部,并且绕吸盘座541盘成螺旋结构,以此提供碟状内表面542支撑;排气管9设于鞋跟4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其实是对抽气管6和排气管9的另一种设置。在这种设置下,可以有助于使吸盘54产生负压,并且还可以提升鞋子的脚感。首先使用螺旋结构提供支撑,其结构类似于弹簧,可以对穿上鞋之后的用户可以提供缓冲减震。其次,在螺旋结构受压形变的情况下,也变相地使吸盘连接管段61内部产生气流,因此在配合微型真空泵53的情况下,有助于使吸盘54产生负压。
参照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吸附组件5还包括刚性套管55,刚性套管55设于鞋跟4的内部,并且套于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和排气管9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微型真空泵53进行抽气和排气的过程中,会使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和排气管9的内部产生气流,此时的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和排气管9受气压影响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缩。并且由于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和排气管9隐藏到跟鞋内,在用户行走使会对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和排气管9产生一定的压力,所以不利于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和排气管9长时间保留原有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在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和排气管9的外侧套上刚性套管55之后,可以防止用户行走使对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和排气管9产生压力,从而对微型真空泵连接管段62和排气管9进行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抽气管6和排气管9均为柔性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气管9通过单向排气嘴57连接气囊层56。本实施例中,通过单向排气嘴57可以防止气流倒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智能高跟鞋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