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F24F6/00,F24F13/28,F24F13/32,F24F120/12,F24F110/20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外壳,所述底座下表面加工多个一号圆形凹槽,每个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嵌装伸缩端向下的电控伸缩杆,每个所述电控伸缩杆伸缩端固定安装旋转端水平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旋转端设有驱动轮,所述外壳侧表面加工一号圆形凹槽,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安装障碍物检测传感器,所述外壳内上表面加工一对二号圆形凹槽,每个所述二号圆形凹槽内嵌装节能灯,所述底座上表面安装蓄水箱,所述外壳侧表面加工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装电磁阀,所述安装孔与蓄水箱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水箱内下表面固定雾化器本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连接外壳(2),所述底座(1)下表面加工多个一号圆形凹槽,每个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嵌装伸缩端向下的电控伸缩杆(3),每个所述电控伸缩杆(3)伸缩端固定安装旋转端水平的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旋转端设有驱动轮(5),所述外壳(2)侧表面加工一号圆形凹槽,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安装障碍物检测传感器(6),所述外壳(2)内上表面加工一对二号圆形凹槽,每个所述二号圆形凹槽内嵌装节能灯(7),所述底座(1)上表面安装蓄水箱(8),所述外壳(2)侧表面加工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装电磁阀(9),所述安装孔与蓄水箱(8)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水箱(8)内下表面固定雾化器本体(11),所述蓄水箱(8)上表面加工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无缝连接收集罩(12),所述收集罩(12)的输出端处设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内插装连接管(14),所述外壳(2)内上表面固定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通过连接管(14)与轴承(13)相连接,所述连接管(14)上设有一对连接软管(31),所述连接管(14)上且位于一对连接软管(31)下端设有控制阀(16),所述外壳(2)上表面且位于一对连接软管(31)上端加工运动轨道,所述外壳(2)侧表面加工三号圆形凹槽,所述三号圆形凹槽内嵌装湿度传感器(17),所述外壳(2)侧表面加工四号圆形凹槽,所述四号圆形凹槽内嵌装微型摄像头(18),所述底座(1)侧表面加工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嵌装无线充电感应线圈(19),所述底座(1)内上表面固定安装蓄电池(20),所述底座(1)侧表面设有控制开关(21),所述底座(1)内下表面固定线路板(22),所述线路板(22)上安装单片机(23),所述线路板(22)上封装有无线模块(24)、存储模块(25)、信息处理模块(26)、报警模块(27)和定位模块(28),所述单片机(23)输出端口对应连接电控伸缩杆(3)、旋转电机(4)、驱动轮(5)、节能灯(7)、电磁阀(9)、雾化器本体(11)、驱动电机(15)、控制阀(16)、微型摄像头(18)、无线模块(24)、存储模块(25)、信息处理模块(26)、报警模块(27)和定位模块(28)的输入端口,所述单片机(2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障碍物检测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17)、蓄电池(20)和控制开关(21)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侧表面且位于安装孔处固定过滤网(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摄像头(18)外表面且位于四号圆形凹槽内安装防尘保护罩(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22)上表面加工两对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插装铜柱(30),所述线路板(22)通过两对铜柱(30)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连接软管(31)上端位于运动轨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23)型号选用PIC16LF648A。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加湿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也可以与锅炉或中央空调系统相连给整栋建筑加湿。加湿器自面世以来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家。尤其在天气寒冷干燥的北方,加湿器几乎成了每个房间必备的生活电器。现有的智能加湿器均指有水位控制功能的加湿器,可以定时加湿,可以根据检测的湿度自动加湿等等。
中国专利文献CN 205593106 U公开了一种旋喷式智能加湿器,该专利中旋喷壳体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旋转,使得从输出管道输出并从出气通道溢出的雾化湿气能够朝着不同的方向喷吹,从而提高室内加湿的均匀性。但是上述专利中其产品实现功能较为单一,并且无法移动,使其产品使用具有局限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为住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因此,传统形式上的加湿器便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为了能够方便控制加湿器,同时达到节约的目的,需要设计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外壳,所述底座下表面加工多个一号圆形凹槽,每个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嵌装伸缩端向下的电控伸缩杆,每个所述电控伸缩杆伸缩端固定安装旋转端水平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旋转端设有驱动轮,所述外壳侧表面加工一号圆形凹槽,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安装障碍物检测传感器,所述外壳内上表面加工一对二号圆形凹槽,每个所述二号圆形凹槽内嵌装节能灯,所述底座上表面安装蓄水箱,所述外壳侧表面加工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装电磁阀,所述安装孔与蓄水箱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水箱内下表面固定雾化器本体,所述蓄水箱上表面加工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无缝连接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的输出端处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插装连接管,所述外壳内上表面固定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管与轴承相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一对连接软管,所述连接管上且位于一对连接软管下端设有控制阀,所述外壳上表面且位于一对连接软管上端加工运动轨道,所述外壳侧表面加工三号圆形凹槽,所述三号圆形凹槽内嵌装湿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侧表面加工四号圆形凹槽,所述四号圆形凹槽内嵌装微型摄像头,所述底座侧表面加工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嵌装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所述底座内上表面固定安装蓄电池,所述底座侧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所述底座内下表面固定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安装单片机,所述线路板上封装有无线模块、存储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报警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单片机输出端口对应连接电控伸缩杆、旋转电机、驱动轮、节能灯、电磁阀、雾化器本体、驱动电机、控制阀、微型摄像头、无线模块、存储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报警模块和定位模块的输入端口,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障碍物检测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蓄电池和控制开关的输出端。
所述外壳侧表面且位于安装孔处固定过滤网。
所述微型摄像头外表面且位于四号圆形凹槽内安装防尘保护罩。
所述线路板上表面加工两对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插装铜柱,所述线路板通过两对铜柱固定于底座上表面。
一对所述连接软管上端位于运动轨道内。
所述单片机型号选用PIC16LF648A。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操作简单,造价低廉,本装置采用无线传输模式,对其实现智能管理,此产品可以自由移动,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可转换方向,同时也可以实现高度伸缩,而且本产品也可以提供照明功能,同时可实现多角度进行喷雾,方便有效,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的线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壳;3、电控伸缩杆;4、旋转电机;5、驱动轮;6、障碍物检测传感器;7、节能灯;8、蓄水箱;9、电磁阀;10、过滤网;11、雾化器本体;12、收集罩;13、轴承;14、连接管;15、驱动电机;16、控制阀;17、湿度传感器;18、微型摄像头;19、无线充电感应线圈;20、蓄电池;21、控制开关;22、线路板;23、单片机;24、无线模块;25、存储模块;26、信息处理模块;27、报警模块;28、定位模块;29、防尘保护罩;30、铜柱;31、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连接外壳2,所述底座1下表面加工多个一号圆形凹槽,每个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嵌装伸缩端向下的电控伸缩杆3,每个所述电控伸缩杆3伸缩端固定安装旋转端水平的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旋转端设有驱动轮5,所述外壳1侧表面加工一号圆形凹槽,所述一号圆形凹槽内安装障碍物检测传感器6,所述外壳1内上表面加工一对二号圆形凹槽,每个所述二号圆形凹槽内嵌装节能灯7,所述底座1上表面安装蓄水箱8,所述外壳2侧表面加工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装电磁阀9,所述安装孔与蓄水箱8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蓄水箱8内下表面固定雾化器本体11,所述蓄水箱8上表面加工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无缝连接收集罩12,所述收集罩12的输出端处设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内插装连接管14,所述外壳2内上表面固定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通过连接管14与轴承13相连接,所述连接管14上设有一对连接软管31,所述连接管14上且位于一对连接软管31下端设有控制阀16,所述外壳2上表面且位于一对连接软管31上端加工运动轨道,所述外壳2侧表面加工三号圆形凹槽,所述三号圆形凹槽内嵌装湿度传感器17,所述外壳2侧表面加工四号圆形凹槽,所述四号圆形凹槽内嵌装微型摄像头18,所述底座1侧表面加工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嵌装无线充电感应线圈19,所述底座1内上表面固定安装蓄电池20,所述底座1侧表面设有控制开关21,所述底座1内下表面固定线路板22,所述线路板22上安装单片机23,所述线路板22上封装有无线模块24、存储模块25、信息处理模块26、报警模块27和定位模块28,所述单片机23输出端口对应连接电控伸缩杆3、旋转电机4、驱动轮5、节能灯7、电磁阀9、雾化器本体11、驱动电机15、控制阀16、微型摄像头18、无线模块24、存储模块25、信息处理模块26、报警模块27和定位模块28的输入端口,所述单片机2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障碍物检测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17、蓄电池20和控制开关21的输出端;所述外壳侧表面且位于安装孔处固定过滤网10;所述微型摄像头18外表面且位于四号圆形凹槽内安装防尘保护罩29;所述线路板22上表面加工两对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插装铜柱30,所述线路板22通过两对铜柱30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一对所述连接软管31上端位于运动轨道内;所述单片机23型号选用PIC16LF648A。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底座1上表面连接外壳2,底座1下表面加工多个一号圆形凹槽,每个一号圆形凹槽内嵌装伸缩端向下的电控伸缩杆3,每个电控伸缩杆3伸缩端固定安装旋转端水平的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旋转端设有驱动轮5,外壳1侧表面加工一号圆形凹槽,一号圆形凹槽内安装障碍物检测传感器6,外壳1内上表面加工一对二号圆形凹槽,每个二号圆形凹槽内嵌装节能灯7,底座1上表面安装蓄水箱8,外壳2侧表面加工安装孔,安装孔内嵌装电磁阀9,安装孔与蓄水箱8的输入端相连接,蓄水箱8内下表面固定雾化器本体11,蓄水箱8上表面加工排气口,排气口处无缝连接收集罩12,收集罩12的输出端处设有轴承13,轴承13内插装连接管14,外壳2内上表面固定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通过连接管14与轴承13相连接,连接管14上设有一对连接软管31,连接管14上且位于一对连接软管31下端设有控制阀16,外壳2上表面且位于一对连接软管31上端加工运动轨道,外壳2侧表面加工三号圆形凹槽,三号圆形凹槽内嵌装湿度传感器17,外壳2侧表面加工四号圆形凹槽,四号圆形凹槽内嵌装微型摄像头18,底座1侧表面加工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嵌装无线充电感应线圈19,底座1内上表面固定安装蓄电池20,底座1侧表面设有控制开关21,底座1内下表面固定线路板22,线路板22上安装单片机23,线路板22上封装有无线模块24、存储模块25、信息处理模块26、报警模块27和定位模块28,单片机23输出端口对应连接电控伸缩杆3、旋转电机4、驱动轮5、节能灯7、电磁阀9、雾化器本体11、驱动电机15、控制阀16、微型摄像头18、无线模块24、存储模块25、信息处理模块26、报警模块27和定位模块28的输入端口,单片机2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障碍物检测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17、蓄电池20和控制开关21的输出端。操作简单,造价低廉,本装置采用无线传输模式,对其实现智能管理,此产品可以自由移动,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可转换方向,同时也可以实现高度伸缩,而且本产品也可以提供照明功能,同时可实现多角度进行喷雾,方便有效,适合推广使用。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在本装置空闲处安装单片机23,其型号选用PIC16LF648A,将该单片机2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伸缩杆3、旋转电机4、驱动轮5、节能灯7、电磁阀9、雾化器本体11、驱动电机15、控制阀16、微型摄像头18、无线模块24、存储模块25、信息处理模块26、报警模块27和定位模块28的输入端连接,然后将该单片机2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与障碍物检测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17、蓄电池20和控制开关21的输出端电性相连,本领域人员通过单片机23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连接外壳2,在底座1内下表面通过两对铜柱30固定线路板22,其线路板22上封装有各个部件,其中无线模块24可将信息双向传输,信息处理模块26可将收发信息进行处理,而报警模块27则在产品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提醒客户,对于定位模块28,可实时向客户报备装置所处的位置,在本装置内,底座1下表面加工的一号圆形凹槽内嵌装伸缩端向下的电控伸缩杆3,然后在每个电控伸缩杆3的伸缩端固定旋转端水平的旋转电机4,然后在每个旋转电机4的旋转端设置有驱动轮5,其中,驱动轮5在单片机23的控制下可直行,电控伸缩杆3可调节产品高度,而旋转电机4可转换角度,然后在外壳1侧表面加工的一号圆形凹槽内安装障碍物检测传感器6,其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障碍物,所述障碍物检测传感器6型号选用PX-26,而在外壳2内上表面加工一对二号圆形凹槽,在每个二号圆形凹槽内嵌装节能灯7,可用于照明,而在底座1上表面安装有蓄水箱8,在外壳2的侧表面加工有安装孔,其安装孔内嵌装有电磁阀9,通过安装孔可向蓄水箱8内注入水,所述安装孔处固定过滤网10,之后在蓄水箱8内下表面固定雾化器本体11,在雾化器本体11的作用下水转化成雾状,同时蓄水箱8上表面加工有排气口,此排气口处无缝连接收集罩12,在收集罩12的输出端设有轴承13,轴承13通过其上插装的连接管14与驱动电机15相连接,所述连接管14上设置了一对连接软管31,在连接管14上且位于连接软管31下端设有控制阀16,然后在外壳2上表面且位于一对连接软管31上端加工运动轨道,一对所述连接软管31上端位于运动轨道内,在驱动电机15和轴承13的共同作用下,在运动轨道中做旋转运动,将雾化气体散逸到周围环境中,之后在外壳2侧表面加工的三号圆形凹槽内嵌装湿度传感器17,可实时监测周围环境湿度,从而控制装置的工作,然后在外壳2的侧表面加工有四号圆形凹槽,其内安装有微型摄像头18,特别地,微型摄像头18外表面且位于四号圆形凹槽内安装防尘保护罩29,微型摄像头18不仅起到监控作用,同时可以协助障碍物检测传感器6改变行进路线,之后在外壳2侧表面加工的四号矩形凹槽内嵌装无线充电感应线圈19,可对装置内的蓄电池20进行无线充电,所述底座1侧表面设有控制开关21,用以控制装置开关。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智能家居用室内加湿器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