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包括外护套和第一内护套,所述外护套内部设置有第一内护套,所述外护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外护套的后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贯穿连接件的上下两端,所述外护套内端面与第一编织层相连接,且第一编织层内端面与缓冲层相连接,所述缓冲层设置在第一编织层和第一内护套之间,所述第一内护套的内端面与第二内护套之间设置有第二编织层,且第二编织层内端面与第二内护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以贯穿的连接孔,配合连接件便于将光缆整体与室内管道进行固定,且多层防护措施提高了对光缆缆芯的保护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1)和第一内护套(7),所述外护套(1)内部设置有第一内护套(7);
所述外护套(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2),且外护套(1)的后侧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内开设有连接孔(4),且连接孔(4)贯穿连接件(3)的上下两端,所述外护套(1)内端面与第一编织层(5)相连接,且第一编织层(5)内端面与缓冲层(6)相连接,所述缓冲层(6)设置在第一编织层(5)和第一内护套(7)之间;
所述第一内护套(7)的内端面与第二内护套(9)之间设置有第二编织层(8),且第二编织层(8)内端面与第二内护套(9)相连接,所述第二内护套(9)内端面与第三内护套(14)之间设置有内管(10),且内管(10)内端面与第三内护套(14)之间设置有导管(11),所述导管(11)外侧包裹有填充料(12),且填充料(12)填充在内管(10)内端面与第三内护套(14)之间,所述导管(11)内设置有光缆缆芯(13),所述第三内护套(14)内设置有加强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的表面呈等角度开设有凹槽(2),且外护套(1)的中轴线与加强芯(15)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横截面呈“T”字形结构,且连接件(3)内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连接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层(5)的中轴线与外护套(1)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外护套(1)的中轴线与缓冲层(6)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编织层(5)为交叉编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护套(7)的中轴线与外护套(1)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内护套(7)的中轴线与第二编织层(8)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同时第二编织层(8)为竖直排列的编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1)和光缆缆芯(13)均呈等角度分布有8个,且导管(11)与光缆缆芯(13)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护套(14)的中轴线与加强芯(15)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三内护套(14)与加强芯(15)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
背景技术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芯,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
而目前使用的部分室内光缆外保护层结构简单,对内部的光导纤维的保护能力有限,尤其在布线的过程中容易使内部的光导纤维造成损伤,且光滑的外皮需要不便于对光缆进行固定,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
为此,提出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通过设置可以贯穿的连接孔,配合连接件便于将光缆整体与室内管道进行固定,且多层防护措施提高了对光缆缆芯的保护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包括外护套和第一内护套,所述外护套内部设置有第一内护套;
所述外护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外护套的后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贯穿连接件的上下两端,所述外护套内端面与第一编织层相连接,且第一编织层内端面与缓冲层相连接,所述缓冲层设置在第一编织层和第一内护套之间;
所述第一内护套的内端面与第二内护套之间设置有第二编织层,且第二编织层内端面与第二内护套相连接,所述第二内护套内端面与第三内护套之间设置有内管,且内管内端面与第三内护套之间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外侧包裹有填充料,且填充料填充在内管内端面与第三内护套之间,所述导管内设置有光缆缆芯,所述第三内护套内设置有加强芯。
设置有外护套、凹槽、连接件和连接孔,凹槽结构提高了外护套表面的摩擦力,且在保持现有直径的情况下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在进行室内布线时,通过固定绳穿过连接孔,配合连接件便于将装置整体与室内管道相连接,且不会对外护套造成磨损,提高了实用性,设置有第一编织层、缓冲层、第一内护套、第二编织层、第二内护套和加强芯,第一编织层为尼龙材质的编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拉效果,且第二编织层为多根钢丝竖直排列的编制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刚性,而金属材质的加强芯可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刚性,海绵材质的缓冲层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效果,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设置有内管、导管、填充料、光缆缆芯和第三内护套,通过内管和第三内护套之间的填充料便于对导管的位置进行限制,且通过内管便于对光缆缆芯提供进一步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表面呈等角度开设有凹槽,且外护套的中轴线与加强芯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通过凹槽凹槽结构提高了外护套表面的摩擦力,且在保持现有直径的情况下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呈“T”字形结构,且连接件内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连接孔。
通过连接件配合连接孔便于将装置整体通过固定绳固定在室内,避免固定装置摩擦外护套,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织层的中轴线与外护套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外护套的中轴线与缓冲层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编织层为交叉编制结构。
通过尼龙材质的第一编织层便于提高整体的抗拉效果,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护套的中轴线与外护套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内护套的中轴线与第二编织层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同时第二编织层为竖直排列的编制结构。
通过钢丝竖直排列编制的第二编织层便于提高装置整体的刚性,进而在再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导管和光缆缆芯均呈等角度分布有8个,且导管与光缆缆芯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通过导管便于对光缆缆芯进行分隔保护,且滑动连接便于将导管与光缆缆芯相互脱离,进而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连接时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第三内护套的中轴线与加强芯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三内护套与加强芯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通过加强芯便于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抗拉性和刚性,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外护套、凹槽、连接件和连接孔,凹槽结构提高了外护套表面的摩擦力,且在保持现有直径的情况下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在进行室内布线时,通过固定绳穿过连接孔,配合连接件便于将装置整体与室内管道相连接,且不会对外护套造成磨损,提高了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编织层、缓冲层、第一内护套、第二编织层、第二内护套和加强芯,第一编织层为尼龙材质的编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拉效果,且第二编织层为多根钢丝竖直排列的编制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刚性,而金属材质的加强芯可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刚性,海绵材质的缓冲层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效果,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内管、导管、填充料、光缆缆芯和第三内护套,通过内管和第三内护套之间的填充料便于对导管的位置进行限制,且通过内管便于对光缆缆芯提供进一步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护套;2、凹槽;3、连接件;4、连接孔;5、第一编织层; 6、缓冲层;7、第一内护套;8、第二编织层;9、第二内护套;10、内管; 11、导管;12、填充料;13、光缆缆芯;14、第三内护套;15、加强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护套1和第一内护套7,外护套1 内部设置有第一内护套7;
如图1和图2所示,外护套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2,且外护套1的后侧设置有连接件3,连接件3内开设有连接孔4,且连接孔4贯穿连接件3的上下两端,外护套1内端面与第一编织层5相连接,且第一编织层5内端面与缓冲层6相连接,缓冲层6设置在第一编织层5和第一内护套7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内护套7的内端面与第二内护套9之间设置有第二编织层8,且第二编织层8内端面与第二内护套9相连接,第二内护套9 内端面与第三内护套14之间设置有内管10,且内管10内端面与第三内护套 14之间设置有导管11,导管11外侧包裹有填充料12,且填充料12填充在内管10内端面与第三内护套14之间,导管11内设置有光缆缆芯13,第三内护套14内设置有加强芯15。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有外护套1、凹槽2、连接件3和连接孔4,凹槽2结构提高了外护套1表面的摩擦力,且在保持现有直径的情况下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在进行室内布线时,通过固定绳穿过连接孔4,配合连接件3便于将装置整体与室内管道相连接,且不会对外护套1造成磨损,提高了实用性,设置有第一编织层5、缓冲层6、第一内护套7、第二编织层8、第二内护套9和加强芯15,第一编织层5为尼龙材质的编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拉效果,且第二编织层8为多根钢丝竖直排列的编制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刚性,而金属材质的加强芯15可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刚性,海绵材质的缓冲层6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效果,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设置有内管10、导管11、填充料12、光缆缆芯13和第三内护套14,通过内管10和第三内护套14之间的填充料12便于对导管11的位置进行限制,且通过内管10便于对光缆缆芯13提供进一步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外护套1的表面呈等角度开设有凹槽2,且外护套1的中轴线与加强芯15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凹槽2凹槽2结构提高了外护套1表面的摩擦力,且在保持现有直径的情况下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实用性。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件3的横截面呈“T”字形结构,且连接件3内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连接孔4。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连接件3配合连接孔4便于将装置整体通过固定绳固定在室内,避免固定装置摩擦外护套1,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编织层5的中轴线与外护套1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外护套1的中轴线与缓冲层6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编织层5为交叉编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尼龙材质的第一编织层5便于提高整体的抗拉效果,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内护套7的中轴线与外护套1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一内护套7的中轴线与第二编织层8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同时第二编织层8为竖直排列的编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钢丝竖直排列编制的第二编织层8便于提高装置整体的刚性,进而在再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导管11和光缆缆芯13均呈等角度分布有8 个,且导管11与光缆缆芯13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导管11便于对光缆缆芯13进行分隔保护,且滑动连接便于将导管11与光缆缆芯13相互脱离,进而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连接时的便捷性。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三内护套14的中轴线与加强芯15 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第三内护套14与加强芯15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加强芯15便于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抗拉性和刚性,在使用该装置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工作原理:首先在进行室内布线时,通过将固定绳穿过连接孔4,便于将光缆整体通过连接件3与室内墙壁或管线相连接,在固定的过程中,不会对外护套1造成过度磨损,且外护套1表面的凹槽2有效提高了外护套1整体的摩擦力,同时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钢丝材质的第二编织层8和加强芯15可以有效防止光缆整体发生弯折,避免导管11内的光缆缆芯13发生弯折,进而导致信号传输出现故障,且海绵材质的缓冲层6配合填充料12可以有效吸收外部的震动,进一步对导管11内的光缆缆芯13提供保护,在进行连接或转接时,可通过工具对光缆整体进行环切,将保护层逐一祛除后,将光缆缆芯13从导管11内取出即可完成转接,同时外护套1、第一内护套7、内管10和第三内护套14的材质均为聚乙烯材质,具有良好的抗震和防潮效果,这样就完成了该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适合管道布线用的防潮式室内光缆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