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包括管道和净化箱,所述管道表面的左侧连通有水质检测器,所述管道底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贯穿至净化箱的内腔,所述管道表面的右侧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水管的表面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带动两组搅拌叶片对絮凝剂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随后一级过滤板和二级过滤板再次对污水进行过滤,便于使用者将未净化完全的污水进行再次净化,解决了传统污水治理监控装置的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对未净化完全的污水进行再次净化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包括管道(1)和净化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表面的左侧连通有水质检测器(4),所述管道(1)底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底端贯穿至净化箱(2)的内腔,所述管道(1)表面的右侧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水管(3)的表面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净化箱(2)内腔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侧嵌设有过滤网(7),所述净化箱(2)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搅拌机构(6),所述净化箱(2)内腔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的表面连通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支撑板(9)底部的右侧和净化箱(2)内腔底部的右侧从左至右均依次嵌设有二级过滤板(12)和一级过滤板(11),所述净化箱(2)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右端连通有吸水管(15),所述水泵(13)的左端连通有通水管(14),所述通水管(14)远离水泵(13)的一端贯穿净化箱(2)并与管道(1)背面的左侧连通,所述通水管(14)表面的顶部连通有第四电磁阀,所述净化箱(2)内腔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水质检测器(4)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GSM模块,所述GSM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交互电连接有对比模块和监控中心数据库,所述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分别单向电连接有警报模块和第一电磁阀开启模块,所述警报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第二电磁阀开启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电机(61)、主动轮(62)、从动轮(63)、第一旋转轴(64)和第二旋转轴(65),所述净化箱(2)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固定箱(5),所述固定箱(5)内腔顶部的左侧栓接有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64),所述第一旋转轴(64)的表面栓接有主动轮(62),所述主动轮(62)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63),所述从动轮(63)的内腔栓接有第二旋转轴(65),所述第二旋转轴(65)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固定箱(5)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64)和第二旋转轴(65)的右侧均贯穿净化箱(2)并通过轴承与净化箱(2)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64)和第二旋转轴(6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块,所述净化箱(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顶部的右侧栓接有过滤框(8),所述过滤框(8)位于出水管(10)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15)的表面栓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底部与净化箱(2)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中心数据库交互电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的存储周期为八个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2)正面的左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且箱门正面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为了监测水质是否达到排放标准,使用者经常会使用监控装置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然而传统污水治理监控装置的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对未净化完全的污水进行再次净化,未净化完全的污水直接排放,会对周边的环境带来很大的伤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解决了传统污水治理监控装置的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对未净化完全的污水进行再次净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包括管道和净化箱,所述管道表面的左侧连通有水质检测器,所述管道底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贯穿至净化箱的内腔,所述管道表面的右侧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水管的表面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净化箱内腔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侧嵌设有过滤网,所述净化箱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净化箱内腔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表面连通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右侧和净化箱内腔底部的右侧从左至右均依次嵌设有二级过滤板和一级过滤板,所述净化箱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端连通有吸水管,所述水泵的左端连通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净化箱并与管道背面的左侧连通,所述通水管表面的顶部连通有第四电磁阀,所述净化箱内腔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水质检测器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GSM模块,所述GSM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交互电连接有对比模块和监控中心数据库,所述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分别单向电连接有警报模块和第一电磁阀开启模块,所述警报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第二电磁阀开启模块。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净化箱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顶部的左侧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腔栓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固定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右侧均贯穿净化箱并通过轴承与净化箱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块,所述净化箱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右侧栓接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位于出水管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吸水管的表面栓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底部与净化箱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
优选的,所述监控中心数据库交互电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的存储周期为八个月。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正面的左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且箱门正面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配合,使用者将絮凝剂添加至净化箱内,此时电机带动主动轮和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从动轮和第二旋转轴跟随旋转,便于使用者利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带动两组搅拌叶片对絮凝剂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从而将污水中未净化完全的悬浮杂质进行絮凝沉淀,随后一级过滤板和二级过滤板再次对污水进行过滤,便于使用者将未净化完全的污水进行再次净化,随后使用者通过水泵将再次过滤之后的污水传送至管道内,便于使用者对水质进行再次检测,解决了传统污水治理监控装置的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对未净化完全的污水进行再次净化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完全混合搅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和沉淀效果,从而增强了装置对污水的再次净化效果,通过第一导流块和第二导流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污水进行快速导流,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防止污水在支撑板的顶部和净化箱内腔的底部堆积,通过过滤框的配合,防止沉淀物进入出水管,从而影响水质再次净化的效果,通过固定件的配合,增强了吸水管的稳定性,通过存储模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水质检测信息进行存储,以便于使用者以后对其进行查阅,通过箱门和观察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净化箱内的情况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净化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的系统流程图。
图中标号:1、管道;2、净化箱;3、进水管;4、水质检测器;5、固定箱;6、搅拌机构;61、电机;62、主动轮;63、从动轮;64、第一旋转轴;65、第二旋转轴;7、过滤网;8、过滤框;9、支撑板;10、出水管;11、一级过滤板;12、二级过滤板;13、水泵;14、通水管;15、吸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净化箱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的系统流程图,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包括管道1和净化箱2,所述管道1表面的左侧连通有水质检测器4,所述管道1底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底端贯穿至净化箱2的内腔,所述管道1表面的右侧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水管3的表面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净化箱2内腔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侧嵌设有过滤网7,所述净化箱2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搅拌机构6,所述净化箱2内腔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底部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的表面连通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支撑板9底部的右侧和净化箱2内腔底部的右侧从左至右均依次嵌设有二级过滤板12和一级过滤板11,所述净化箱2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右端连通有吸水管15,所述水泵13的左端连通有通水管14,所述通水管14远离水泵13的一端贯穿净化箱2并与管道1背面的左侧连通,所述通水管14表面的顶部连通有第四电磁阀,所述净化箱2内腔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水质检测器4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GSM模块,所述GSM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交互电连接有对比模块和监控中心数据库,所述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分别单向电连接有警报模块和第一电磁阀开启模块,所述警报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有第二电磁阀开启模块。
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电机61、主动轮62、从动轮63、第一旋转轴64和第二旋转轴65,所述净化箱2左侧的中心处栓接有固定箱5,所述固定箱5内腔顶部的左侧栓接有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64,所述第一旋转轴64的表面栓接有主动轮62,所述主动轮62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63,所述从动轮63的内腔栓接有第二旋转轴65,所述第二旋转轴65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固定箱5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64和第二旋转轴65的右侧均贯穿净化箱2并通过轴承与净化箱2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64和第二旋转轴65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通过电机61、主动轮62、从动轮63、第一旋转轴64和第二旋转轴6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完全混合搅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和沉淀效果,从而增强了装置对污水的再次净化效果。
所述支撑板9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块,所述净化箱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块,通过第一导流块和第二导流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污水进行快速导流,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防止污水在支撑板9的顶部和净化箱2内腔的底部堆积。
所述支撑板9顶部的右侧栓接有过滤框8,所述过滤框8位于出水管10的正上方,通过过滤框8的配合,防止沉淀物进入出水管10,从而影响水质再次净化的效果。
所述吸水管15的表面栓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底部与净化箱2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通过固定件的配合,增强了吸水管15的稳定性。
所述监控中心数据库交互电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的存储周期为八个月,通过存储模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水质检测信息进行存储,以便于使用者以后对其进行查阅。
所述净化箱2正面的左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且箱门正面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通过箱门和观察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净化箱2内的情况进行观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经过净化的污水经由管道1传送至水质检测器4内,此时水质检测器4对水质进行分析,此时信息经由数据采集模块传输至GSM模块,随后信息经由GSM模块传输至单片机,此时单片机利用对比模块对信息进行分析对比,若水质合格,此时第一电磁阀开启模块将第一电磁阀开启,此时净化之后的污水经由管道1排出,若水质不合格,此时警报模块发出警报,同时打开第二电磁阀开启模块,此时污水经由进水管3下落至净化箱2内,随后过滤网7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第一次过滤,随后使用者将絮凝剂添加至净化箱2内,同时使用者打开电机61,电机61带动主动轮62和第一旋转轴64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从动轮63和第二旋转轴65跟随旋转,继而利用第一旋转轴64和第二旋转轴65带动两组搅拌叶片对絮凝剂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从而将污水中未净化完全的悬浮杂质进行絮凝沉淀,随后使用者打开第三电磁阀,此时污水经由过滤框8的过滤之后经由出水管10下落至净化箱2内腔的底部,随后一级过滤板11和二级过滤板12再次对污水进行过滤,从而将未净化完全的污水进行再次净化,随后使用者通过水泵13将再次过滤之后的污水传送至管道1内,从而对水质进行再次检测。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61、主动轮62、从动轮63、第一旋转轴64和第二旋转轴65的配合,使用者将絮凝剂添加至净化箱2内,此时电机61带动主动轮62和第一旋转轴64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从动轮63和第二旋转轴65跟随旋转,便于使用者利用第一旋转轴64和第二旋转轴65带动两组搅拌叶片对絮凝剂和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从而将污水中未净化完全的悬浮杂质进行絮凝沉淀,随后一级过滤板11和二级过滤板12再次对污水进行过滤,便于使用者将未净化完全的污水进行再次净化,随后使用者通过水泵13将再次过滤之后的污水传送至管道1内,便于使用者对水质进行再次检测,解决了传统污水治理监控装置的功能过于单一,无法对未净化完全的污水进行再次净化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污水治理监控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