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B26D3/00I,B26D1/08I,B26D7/06I,B26D7/20I,B26D5/12I,B26D7/32I,B26D7/02I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包括:塑胶圆管落料装置、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塑胶圆管落料装置包括塑胶圆管储料箱及拨动机构;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包括:塑胶圆管裁切台、裁切机构、下料机构;塑胶圆管裁切台包括两块夹持板,两块夹持板之间形成落料通道,两块夹持板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形成塑胶圆管收容槽;裁切机构包括塑胶圆管插接棒及裁切驱动部,塑胶圆管插接棒的一端形成锥形体尖端,锥形体尖端上设有裁切刀;下料机构包括成品下料棒及下料驱动部;塑胶圆管插接棒上开设有下料棒容置槽。本发明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在完成对塑胶圆管的侧壁裁剪后,可以迅速对成品进行下料,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塑胶圆管落料装置、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
所述落料装置包括塑胶圆管储料箱及拨动机构;所述塑胶圆管储料箱具有一出料口;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拨动驱动部、拨动转轴、拨动块,所述拨动块套接于所述拨动转轴上,所述拨动驱动部与所述拨动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拨动块位于所述塑胶圆管储料箱的出料口处;
所述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包括:塑胶圆管裁切台、裁切机构、下料机构;
所述裁切台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塑胶圆管裁切台包括两块夹持板,两块所述夹持板的板面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两块所述夹持板之间形成落料通道;两块所述夹持板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形成塑胶圆管收容槽,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沿水平面直线延伸,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的一端设有阻挡板,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的槽底与所述落料通道贯通;
所述裁切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收容槽的两端;
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塑胶圆管插接棒及裁切驱动部,所述裁切驱动部与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驱动连接,所述裁切驱动部驱动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沿水平面往复伸缩,以使得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进入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中,或者使得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从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中脱离;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的一端形成锥形体尖端,所述锥形体尖端上设有裁切刀;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成品下料棒及下料驱动部,所述下料驱动部与所述成品下料棒驱动连接,所述下料驱动部驱动所述成品下料棒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或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以使得所述成品下料棒进入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或所述落料通道中,或者使得所述成品下料棒从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或所述落料通道中脱离;
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下料棒的下料棒容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驱动部为电机驱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两根塑胶圆管引导杆,两根所述塑胶圆管引导杆分别位于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驱动部为气缸驱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驱动部包括下料升降气缸及下料平移气缸,所述下料升降气缸与所述下料平移气缸驱动连接,所述下料平移气缸与所述成品下料棒驱动连接,所述下料升降气缸驱动所述下料平移气缸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所述下料平移气缸驱动所述成品下料棒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为圆柱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下料棒为圆柱体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塑胶圆管10的结构图,沿着塑胶圆管10的侧壁进行裁剪,便得到一种办公用品20(如图2所示),此种办公用品20由于其侧壁被裁剪而得到一道分割口21,办公用品20通过分割口21可以对多张层叠的纸张30进行夹持(如图3所示),从而实现对纸张的整理归集。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机械自动化生产水平,需要设计开发一种办公用品生产设备,从而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采用切割刀对塑胶圆管的侧壁进行裁剪,从而得到具有分割口的成品,在完成裁剪之后,还需要对成品进行下料,以方便切割刀对下一根塑胶圆管的侧壁进行裁剪。
因此,如何设计开发一种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在完成对塑胶圆管的侧壁裁剪后,可以迅速对成品进行下料,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这是设计开发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在完成对塑胶圆管的侧壁裁剪后,可以迅速对成品进行下料,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包括:塑胶圆管落料装置、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
所述塑胶圆管落料装置包括塑胶圆管储料箱及拨动机构;所述塑胶圆管储料箱具有一出料口;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拨动驱动部、拨动转轴、拨动块,所述拨动块套接于所述拨动转轴上,所述拨动驱动部与所述拨动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拨动块位于所述塑胶圆管储料箱的出料口处;
所述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包括:塑胶圆管裁切台、裁切机构、下料机构;
所述塑胶圆管裁切台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塑胶圆管裁切台包括两块夹持板,两块所述夹持板的板面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两块所述夹持板之间形成落料通道;两块所述夹持板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形成塑胶圆管收容槽,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沿水平面直线延伸,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的一端设有阻挡板,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的槽底与所述落料通道贯通;
所述裁切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的两端;
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塑胶圆管插接棒及裁切驱动部,所述裁切驱动部与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驱动连接,所述裁切驱动部驱动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沿水平面往复伸缩,以使得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进入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中,或者使得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从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中脱离;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的一端形成锥形体尖端,所述锥形体尖端上设有裁切刀;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成品下料棒及下料驱动部,所述下料驱动部与所述成品下料棒驱动连接,所述下料驱动部驱动所述成品下料棒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或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以使得所述成品下料棒进入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或所述落料通道中,或者使得所述成品下料棒从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或所述落料通道中脱离;
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成品下料棒的下料棒容置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动驱动部为电机驱动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两根塑胶圆管引导杆,两根所述塑胶圆管引导杆分别位于所述塑胶圆管收容槽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切驱动部为气缸驱动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料驱动部包括下料升降气缸及下料平移气缸,所述下料升降气缸与所述下料平移气缸驱动连接,所述下料平移气缸与所述成品下料棒驱动连接,所述下料升降气缸驱动所述下料平移气缸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所述下料平移气缸驱动所述成品下料棒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圆管插接棒为圆柱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品下料棒为圆柱体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在完成对塑胶圆管的侧壁裁剪后,可以迅速对成品进行下料,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种塑胶圆管的结构图;
图2为一种办公用品的结构图;
图3为采用图2所示的办公用品对多张层叠的纸张进行夹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的结构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塑胶圆管落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图4所示的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塑胶圆管裁切台的结构图;
图8为图7在A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6所示的裁切机构及下料机构的结构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裁切机构的塑胶圆管插接棒的局部图;
图11为图9所示的裁切机构及下料机构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4所示,一种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40,包括:塑胶圆管落料装置50、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60。
下面,对塑胶圆管落料装置50的具体结构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塑胶圆管落料装置50包括塑胶圆管储料箱100及拨动机构200。
具体的,塑胶圆管储料箱100具有一出料口110。塑胶圆管储料箱110用于存储塑胶圆管10,例如,可以将多根塑胶圆管10以平躺的方式放置于塑胶圆管储料箱110的箱体内,即塑胶圆管10的中心轴与水平面平行。又由于塑胶圆管储料箱110具有一出料口111,于是,塑胶圆管10可以逐根从出料口111出来。
如图5所示,具体的,拨动机构200包括:拨动驱动部210(如图4所示)、拨动转轴220、拨动块230。拨动块230套接于拨动转轴220上,拨动驱动部210与拨动转轴220驱动连接,拨动块230位于塑胶圆管储料箱100的出料口110处。在本实施例中,拨动驱动部210为电机驱动结构。在此,要说明的是,由于多根塑胶圆管10以平躺的方式放置于塑胶圆管储料箱110的箱体内,相邻的塑胶圆管10之间会存在摩擦,于是,塑胶圆管10便不能顺畅的从出料口111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别设置了拨动机构200,拨动驱动部210驱动拨动转轴220转动,套接于拨动转轴220上的拨动块230会对出料口111处的塑胶圆管10进行拨动,这样,塑胶圆管10便可以很顺畅的从出料口111出来。
下面,对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60的具体结构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60包括:塑胶圆管裁切台300、裁切机构400、下料机构500。
具体的,塑胶圆管裁切台300位于出料口110的下方,如图7及图8所示,塑胶圆管裁切台300包括两块夹持板310,两块夹持板310的板面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两块夹持板310之间形成落料通道320。两块夹持板310靠近出料口110的一端形成塑胶圆管收容槽330,塑胶圆管收容槽330沿水平面直线延伸,塑胶圆管收容槽330的一端设有阻挡板340,塑胶圆管收容槽330的槽底与落料通道320贯通。
如图6所示,其中,裁切机构400和下料机构500分别位于塑胶圆管收容槽330的两端。
如图9所示,具体的,裁切机构400包括塑胶圆管插接棒410及裁切驱动部420。裁切驱动部420与塑胶圆管插接棒410驱动连接,裁切驱动部420驱动塑胶圆管插接棒410沿水平面往复伸缩,以使得塑胶圆管插接棒410进入塑胶圆管收容槽330中,或者使得塑胶圆管插接棒410从塑胶圆管收容槽330中脱离。在本实施例中,裁切驱动部420为气缸驱动结构。
其中,如图10所示,塑胶圆管插接棒410的一端形成锥形体尖端411,锥形体尖端411上设有裁切刀412。
如图9所示,具体的,下料机构500包括成品下料棒510及下料驱动部520。下料驱动部520与成品下料棒510驱动连接,下料驱动部520驱动成品下料棒510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或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以使得成品下料棒510进入塑胶圆管收容槽330或落料通道320中,或者使得成品下料棒510从塑胶圆管收容槽330或落料通道320中脱离。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下料驱动部520包括下料升降气缸521及下料平移气缸522,下料升降气缸521与下料平移气缸522驱动连接,下料平移气缸522与成品下料棒510驱动连接,下料升降气缸521驱动下料平移气缸522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下料平移气缸522驱动成品下料棒510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
如图11所示,其中,塑胶圆管插接棒410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成品下料棒510的下料棒容置槽413。在本实施例中,塑胶圆管插接棒410为圆柱体结构,成品下料棒510为圆柱体结构。
下面,对上述的裁切下料一体化装置6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出料口111出来的塑胶圆管10会掉落在塑胶圆管裁切台300的塑胶圆管收容槽330中;进一步的,裁切机构400还包括两根塑胶圆管引导杆430(如图7所示),两根塑胶圆管引导杆430分别位于塑胶圆管收容槽330的两侧,这样,通过设置两根塑胶圆管引导杆430,可以更加准确的将出料口111出来的塑胶圆管10引导至塑胶圆管收容槽330内;
首先,裁切机构400动作,具体的,裁切驱动部420驱动塑胶圆管插接棒410沿水平方向伸出,塑胶圆管插接棒410的锥形体尖端411会由塑胶圆管10的一端插入到其管体内,由于锥形体尖端411上设有裁切刀412,并且塑胶圆管10的另一端受到阻挡板340的阻挡,于是,裁切刀412便可以将塑胶圆管10的侧壁撕开一道分割口21,从而得到所需的办公用品20;
在此,要说明的是,当裁切刀412完全将塑胶圆管10的侧壁撕开一道分割口21后,塑胶圆管10的侧壁会包裹并夹紧在塑胶圆管插接棒410上;
接着,下料机构500动作,具体的,下料驱动部520驱动成品下料棒510进入到塑胶圆管收容槽330中,此时,成品下料棒510会收容在塑胶圆管插接棒410的下料棒容置槽413内,由此可知,塑胶圆管10的侧壁会将塑胶圆管插接棒410和成品下料棒510共同包裹在其中;
紧接着,下料驱动部520驱动成品下料棒510下降,于是,成品下料棒510可以从下料棒容置槽413中脱离出来并进入到落料通道320中;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塑胶圆管10已经形成了一道分割口21,成品下料棒510会将包裹在塑胶圆管插接棒410上的塑胶圆管10带离出来,由于塑胶圆管10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于是,弹性形变后的塑胶圆管10会在成品下料棒510的作用下进入到落料通道320中;下料驱动部520驱动成品下料棒510进一步下降,塑胶圆管10便会从落料通道320中出来,从而实现了塑胶圆管10的下料;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使得塑胶圆管10可以更加顺畅的从成品下料棒510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如下设计方法:例如,使得成品下料棒510的中心轴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倾斜角,于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塑胶圆管10便可以从成品下料棒510中掉落下来;又如,由于成品下料棒510的径向尺寸比塑胶圆管10的径向尺寸小得多,可以采用吹风装置,通过风力的作用,可以很快速的将塑胶圆管10从成品下料棒510中吹落下来;
当完成对当前的塑胶圆管10的裁切和下料工作后,裁切机构400和下料机构500中的各部件复位,于是,便可以对下一个塑胶圆管10进行裁切和下料,并如此往复。
本发明的一种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在完成对塑胶圆管的侧壁裁剪后,可以迅速对成品进行下料,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裁切与下料一体化的办公用品生产设备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