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同一升降支撑板的一对升降导向槽远离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电源连通片;同一升降支撑板的一对升降导向槽内升降设置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的热源支撑板;热源支撑板的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竖直部靠近的端面上安装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凵”字形的反射框;前后两侧的反射框开口前后正对;反射框内安装有发热管;热源支撑板的一对竖直部远离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与电源连通片配合的电源连通头;电源连通头与发热管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一对热源支撑板升降增减发热的发热管数量以适应不同高度的产品,减少热量浪费,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箱(10)和输送烘干装置(20);烘箱(10)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出料口(101)、右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进料口(100);输送烘干装置(20)包括四个链轮(22)、输送链带(23)和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的升降支撑板(24);烘箱(10)的上侧壁前部成型有开口朝后设置的“凵”字形的延伸支撑板(11);四个链轮(22)枢接在延伸支撑板(11)的下端面上;四个链轮(22)的中心连线成型为矩形并且后侧的一对链轮(22)位于烘箱(10)的左右两侧、前侧的一对链轮(22)位于烘箱(10)的前侧;输送链带(23)设置在四个链轮(22)上;后侧的一对链轮(22)之间的输送链带(23)左右方向通过进料口(100)进入烘箱(10)、通过出料口(101)穿出烘箱(10);一对升降支撑板(24)位于烘箱(10)内并且位于烘箱(10)内的输送链带(23)的前后两侧;输送链带(23)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夹子(231);一对升降支撑板(24)前后移动设置在烘箱(10)内并且同步远离或者靠近;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竖直部靠近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升降导向槽(240);同一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升降导向槽(240)远离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电源连通片(243);最上端的电源连通片(243)与夹子(23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同一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升降导向槽(240)内升降设置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的热源支撑板(26);热源支撑板(26)的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竖直部靠近的端面上安装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凵”字形的反射框(27);前后两侧的反射框(27)开口前后正对;反射框(27)内安装有发热管(271);热源支撑板(26)的一对竖直部远离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与电源连通片(243)配合的电源连通头;电源连通头与发热管(271)电连接;
烘箱(10)的上侧壁内成型有矩形的前后移动槽(104);前后移动槽(104)的上下侧壁分别成型有一对上下贯穿的穿行孔(105);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竖直部上端分别竖直穿过相应侧的一对穿行孔(105)并且成型有前后移动导向块(245);前后移动导向块(245)成型有上下贯穿的供反射框(27)上下通行的竖直避让槽(2450);竖直避让槽(2450)的左右两端与相应侧的升降导向槽(240)连通;前后移动导向块(245)的前后端面分别成型有与前后移动槽(104)配合的前后移动插块(2451);前后移动插块(2451)前后方向插设在相应侧的前后移动槽(104)内;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竖直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穿行孔(105)的前后方向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导向槽(240)的上端不封口;同一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升降导向槽(240)远离的侧壁上成型有向上贯穿的密封导向槽(2400);同一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升降导向槽(240)上端升降设置有封闭板(241);封闭板(241)的左右端面分别成型有与相应侧的密封导向槽(2400)配合的密封导向块;当封闭板(241)处于最下端时,封闭板(241)位于竖直避让槽(245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烘箱(10)内部的下侧壁中心成型有前后驱动槽(102);前后驱动槽(102)的前后侧壁之间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后插设导杆(12);升降支撑板(24)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前后驱动槽(102)配合的前后驱动块(242);前后驱动块(242)套设在一对前后插设导杆(12)上;前后驱动槽(102)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枢接有前后驱动螺纹杆(281);前后驱动螺纹杆(281)的前后两端分别成型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部;一对前后驱动块(242)螺接在前后驱动螺纹杆(281)的不同的外螺纹部;前后驱动槽(102)的前侧壁上固定有前后驱动电机(28);前后驱动螺纹杆(281)的前端与前后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烘箱(10)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升降驱动槽(103);升降驱动槽(103)的上下侧壁之间枢接有升降螺纹杆(291);一对升降驱动槽(103)内升降设置有升降驱动块(25);升降驱动块(25)的前后两端螺接在相应侧的升降螺纹杆(291);升降驱动槽(103)的下侧壁上固定有升降驱动电机(29);升降螺纹杆(291)的下端与升降驱动电机(2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升降驱动块(25)的上端面上成型有前后随行避让槽(250);前后随行避让槽(250)的前后侧壁之间成型有若干左右均匀分布的前后随行导向杆(251);一对热源支撑板(26)的下端面成型有与前后随行避让槽(250)配合的前后随行块(261);前后随行块(261)前后滑行设置在前后随行避让槽(250)内并且套设在前后随行导向杆(2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烘箱(10)的右侧设置有自右向左传送的外输入带装置(30);外输入带装置(30)位于输送链带(23)的后侧;烘箱(10)的左侧设置有自右向左传送的外输出带装置(40);外输出带装置(40)位于输送链带(23)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延伸支撑板(1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输送电机(21);左后侧的链轮(22)的旋转中心轴上端与输送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干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皮类制品中,为了增加成品的美观,需要对一些配件或者组件进行油边或者着色,例如手袋肩带、手挽、饰品皮带、皮带材料等等,在完成油边或者着色后还需要烘干步骤,目前国内的皮具厂普遍使用的烘干箱采用电热管作为热源,电能的使用率不高,浪费资源,同时由于配件或者组件的高度不同,所以位于配件或者组件下方的热源属于浪费,这样大大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设备热源浪费量大,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包括烘箱和输送烘干装置;烘箱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出料口、右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进料口;输送烘干装置包括四个链轮、输送链带和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的升降支撑板;烘箱的上侧壁前部成型有开口朝后设置的“凵”字形的延伸支撑板;四个链轮枢接在延伸支撑板的下端面上;四个链轮的中心连线成型为矩形并且后侧的一对链轮位于烘箱的左右两侧、前侧的一对链轮位于烘箱的前侧;输送链带设置在四个链轮上;后侧的一对链轮之间的输送链带左右方向通过进料口进入烘箱、通过出料口穿出烘箱;一对升降支撑板位于烘箱内并且位于烘箱内的输送链带的前后两侧;输送链带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夹子;一对升降支撑板前后移动设置在烘箱内并且同步远离或者靠近;升降支撑板的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竖直部靠近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升降导向槽;同一升降支撑板的一对升降导向槽远离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电源连通片;最上端的电源连通片与夹子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同一升降支撑板的一对升降导向槽内升降设置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的热源支撑板;热源支撑板的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竖直部靠近的端面上安装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凵”字形的反射框;前后两侧的反射框开口前后正对;反射框内安装有发热管;热源支撑板的一对竖直部远离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与电源连通片配合的电源连通头;电源连通头与发热管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烘箱的上侧壁内成型有矩形的前后移动槽;前后移动槽的上下侧壁分别成型有一对上下贯穿的穿行孔;升降支撑板的一对竖直部上端分别竖直穿过相应侧的一对穿行孔并且成型有前后移动导向块;前后移动导向块成型有上下贯穿的供反射框上下通行的竖直避让槽;竖直避让槽的左右两端与相应侧的升降导向槽连通;前后移动导向块的前后端面分别成型有与前后移动槽配合的前后移动插块;前后移动插块前后方向插设在相应侧的前后移动槽内;升降支撑板的一对竖直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穿行孔的前后方向的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升降导向槽的上端不封口;同一升降支撑板的一对升降导向槽远离的侧壁上成型有向上贯穿的密封导向槽;同一升降支撑板的一对升降导向槽上端升降设置有封闭板;封闭板的左右端面分别成型有与相应侧的密封导向槽配合的密封导向块;当封闭板处于最下端时,封闭板位于竖直避让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烘箱内部的下侧壁中心成型有前后驱动槽;前后驱动槽的前后侧壁之间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后插设导杆;升降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前后驱动槽配合的前后驱动块;前后驱动块套设在一对前后插设导杆上;前后驱动槽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枢接有前后驱动螺纹杆;前后驱动螺纹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成型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部;一对前后驱动块螺接在前后驱动螺纹杆的不同的外螺纹部;前后驱动槽的前侧壁上固定有前后驱动电机;前后驱动螺纹杆的前端与前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烘箱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升降驱动槽;升降驱动槽的上下侧壁之间枢接有升降螺纹杆;一对升降驱动槽内升降设置有升降驱动块;升降驱动块的前后两端螺接在相应侧的升降螺纹杆;升降驱动槽的下侧壁上固定有升降驱动电机;升降螺纹杆的下端与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升降驱动块的上端面上成型有前后随行避让槽;前后随行避让槽的前后侧壁之间成型有若干左右均匀分布的前后随行导向杆;一对热源支撑板的下端面成型有与前后随行避让槽配合的前后随行块;前后随行块前后滑行设置在前后随行避让槽内并且套设在前后随行导向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烘箱的右侧设置有自右向左传送的外输入带装置;外输入带装置位于输送链带的后侧;烘箱的左侧设置有自右向左传送的外输出带装置;外输出带装置位于输送链带的后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延伸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输送电机;左后侧的链轮的旋转中心轴上端与输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通过一对热源支撑板升降增减发热的发热管数量以适应不同高度的产品,减少热量浪费,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A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B-B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烘箱;100、进料口;101、出料口;102、前后驱动槽;103、升降驱动槽;104、前后移动槽;105、穿行孔;11、延伸支撑板;12、前后插设导杆;20、输送烘干装置;21、输送电机;22、链轮;23、输送链带;231、夹子;24、升降支撑板;240、升降导向槽;2400、密封导向槽;241、封闭板;242、前后驱动块;243、电源连通片;245、前后移动导向块;2450、竖直避让槽;2451、前后移动插块;25、升降驱动块;250、前后随行避让槽;251、前后随行导向杆;26、热源支撑板;261、前后随行块;27、反射框;271、发热管;28、前后驱动电机;281、前后驱动螺纹杆;29、升降驱动电机;291、升降螺纹杆;30、外输入带装置;40、外输出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包括烘箱10和输送烘干装置20;烘箱10的左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出料口101、右侧壁中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进料口100;输送烘干装置20包括四个链轮22、输送链带23和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的升降支撑板24;烘箱10的上侧壁前部成型有开口朝后设置的“凵”字形的延伸支撑板11;四个链轮22枢接在延伸支撑板11的下端面上;四个链轮22的中心连线成型为矩形并且后侧的一对链轮22位于烘箱10的左右两侧、前侧的一对链轮22位于烘箱10的前侧;输送链带23设置在四个链轮22上;后侧的一对链轮22之间的输送链带23左右方向通过进料口100进入烘箱10、通过出料口101穿出烘箱10;一对升降支撑板24位于烘箱10内并且位于烘箱10内的输送链带23的前后两侧;输送链带23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夹子231;一对升降支撑板24前后移动设置在烘箱10内并且同步远离或者靠近;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竖直部靠近的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升降导向槽240;同一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升降导向槽240远离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电源连通片243;最上端的电源连通片243与夹子23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同一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升降导向槽240内升降设置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凵”字形的热源支撑板26;热源支撑板26的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竖直部靠近的端面上安装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凵”字形的反射框27;前后两侧的反射框27开口前后正对;反射框27内安装有发热管271;热源支撑板26的一对竖直部远离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若干上下均匀分布的与电源连通片243配合的电源连通头;电源连通头与发热管271电连接。
如图1~图3所示,烘箱10的上侧壁内成型有矩形的前后移动槽104;前后移动槽104的上下侧壁分别成型有一对上下贯穿的穿行孔105;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竖直部上端分别竖直穿过相应侧的一对穿行孔105并且成型有前后移动导向块245;前后移动导向块245成型有上下贯穿的供反射框27上下通行的竖直避让槽2450;竖直避让槽2450的左右两端与相应侧的升降导向槽240连通;前后移动导向块245的前后端面分别成型有与前后移动槽104配合的前后移动插块2451;前后移动插块2451前后方向插设在相应侧的前后移动槽104内;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竖直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于穿行孔105的前后方向的宽度。
如图3所示,升降导向槽240的上端不封口;同一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升降导向槽240远离的侧壁上成型有向上贯穿的密封导向槽2400;同一升降支撑板24的一对升降导向槽240上端升降设置有封闭板241;封闭板241的左右端面分别成型有与相应侧的密封导向槽2400配合的密封导向块;当封闭板241处于最下端时,封闭板241位于竖直避让槽2450内。
如图2、图3所示,烘箱10内部的下侧壁中心成型有前后驱动槽102;前后驱动槽102的前后侧壁之间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前后插设导杆12;升降支撑板24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前后驱动槽102配合的前后驱动块242;前后驱动块242套设在一对前后插设导杆12上;前后驱动槽102的前后侧壁中部之间枢接有前后驱动螺纹杆281;前后驱动螺纹杆281的前后两端分别成型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部;一对前后驱动块242螺接在前后驱动螺纹杆281的不同的外螺纹部;前后驱动槽102的前侧壁上固定有前后驱动电机28;前后驱动螺纹杆281的前端与前后驱动电机2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烘箱10的前后侧壁上分别成型有升降驱动槽103;升降驱动槽103的上下侧壁之间枢接有升降螺纹杆291;一对升降驱动槽103内升降设置有升降驱动块25;升降驱动块25的前后两端螺接在相应侧的升降螺纹杆291;升降驱动槽103的下侧壁上固定有升降驱动电机29;升降螺纹杆291的下端与升降驱动电机2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升降驱动块25的上端面上成型有前后随行避让槽250;前后随行避让槽250的前后侧壁之间成型有若干左右均匀分布的前后随行导向杆251;一对热源支撑板26的下端面成型有与前后随行避让槽250配合的前后随行块261;前后随行块261前后滑行设置在前后随行避让槽250内并且套设在前后随行导向杆251上。
如图1、图2所示,烘箱10的右侧设置有自右向左传送的外输入带装置30;外输入带装置30位于输送链带23的后侧;烘箱10的左侧设置有自右向左传送的外输出带装置40;外输出带装置40位于输送链带23的后侧。
如图1所示,延伸支撑板1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输送电机21;左后侧的链轮22的旋转中心轴上端与输送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的工作原理:
首先根据待烘干的产品的高度,一对热源支撑板26同步上升,自上而下的若干发热管271的电源连通头依次与最上端的相应侧的电源连通片243脱离,这样这些发热管271不发热,发热工作的发热管271适应产品的高度,这样避免热量浪费,节约成本;
出料口101处的操作人员根据产品烘烤的情况,控制一对升降支撑板24前后方向同步远离或者靠近,即前后侧的发热管271与产品之间的间隙,这样来控制烘烤的程度,避免烘烤过度或者烘烤不够。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具有适应性热源的烘干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