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过滤网,主要包括框体、第一隔网、第二隔网、第一滤网、第二滤网、活性炭过滤层和盖板,框体顶部设置开口部,第一隔网一侧与框体一侧连接,第二隔网一侧与框体另一侧连接,第一滤网设置在框体的内部,第二滤网设置在框体的内部,活性炭过滤层设置在框体的内部,盖板与开口部通过螺丝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便捷,通过多层次的过滤网和活性炭层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滤、净化水质的效果,并且在滤网的外围设置有隔网,通过隔网能够有效阻隔水流中的较大的颗粒和杂物,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后续的拆装更换活性炭层,使其能够循环使用,确保使用时便利和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处理过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1),所述框体(1)顶部设置开口部,且所述框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安装支架,并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通过安装支架连接;
第一隔网(2),所述第一隔网(2)一侧与所述框体(1)一侧连接;
第二隔网(3),所述第二隔网(3)一侧与所述框体(1)另一侧连接;
第一滤网(4),所述第一滤网(4)设置在所述框体(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滤网(4)通过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框体(1)连接;
第二滤网(5),所述第二滤网(5)设置在所述框体(1)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滤网(5)通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框体(1)连接;
活性炭过滤层(6),所述活性炭过滤层(6)设置在所述框体(1)的内部,且所述活性炭过滤层(6)通过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框体(1)连接;
盖板(7),所述盖板(7)与所述开口部通过螺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网(2)和所述第二隔网(3)结构完全一致,包括框架(11)、网本体(12)和加强筋(13),所述网本体(12)设置在所述框架(11)上,且所述框架(11)通过螺丝与所述框体(1)连接,多根所述加强筋(13)穿过所述网本体(12)的网格单元中间位置,且所述加强筋(13)沿着所述网格单元的分布方向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本体(12)为向外凸起圆弧形结构设置,且所述网本体(12)为金属结构设置,并且所述网本体(12)上涂覆有一层防腐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单元为蜂窝式结构设置,且所述网格单元直径为1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4)和所述第二滤网(5)结构完全一致,包括第一滤层(14)和第二滤层(15),且所述第一滤层(14)和所述第二滤层(15)均为折叠结构,并且所述第一滤层(14)和所述第二滤层(15)为相匹配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上设置有卡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处理过滤网。
背景技术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现有技术中的过滤网板结构功能单一,过滤、净化水体效果差,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过滤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过滤网,包括:框体、第一隔网、第二隔网、第一滤网、第二滤网、活性炭过滤层和盖板,所述框体顶部设置开口部,且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安装支架,并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通过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一隔网一侧与所述框体一侧连接,所述第二隔网一侧与所述框体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滤网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滤网通过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第二滤网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滤网通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层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内部,且所述活性炭过滤层通过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口部通过螺丝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隔网和所述第二隔网结构完全一致,包括框架、网本体和加强筋,所述网本体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所述框架通过螺丝与所述框体连接,多根所述加强筋穿过所述网本体的网格单元中间位置,且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网格单元的分布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网本体为向外凸起圆弧形结构设置,且所述网本体为金属结构设置,并且所述网本体上涂覆有一层防腐涂层。
进一步的,网格单元为蜂窝式结构设置,且所述网格单元直径为1mm-5mm。
进一步的,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二滤网结构完全一致,包括第一滤层和第二滤层,且所述第一滤层和所述第二滤层均为折叠结构,并且所述第一滤层和所述第二滤层为相匹配折叠。
进一步的,框体上设置有卡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便捷,通过多层次的过滤网和活性炭层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滤、净化水质的效果,并且在滤网的外围设置有隔网,通过隔网能够有效阻隔水流中的较大的颗粒和杂物,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后续的拆装更换活性炭层,使其能够循环使用,确保使用时便利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滤网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过滤网,包括:框体1、第一隔网2、第二隔网3、第一滤网4、第二滤网5、活性炭过滤层6 和盖板7,所述框体1顶部设置开口部,框体1上设置有卡扣,且所述框体1 内部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安装支架,并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通过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一隔网2一侧与所述框体1一侧连接,所述第二隔网3一侧与所述框体1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滤网4设置在所述框体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滤网4通过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框体1连接,所述第二滤网5设置在所述框体1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滤网5通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框体1连接,第一滤网4和所述第二滤网5结构完全一致,包括第一滤层14和第二滤层15,且所述第一滤层14和所述第二滤层15均为折叠结构,并且所述第一滤层14和所述第二滤层15为相匹配折叠,所述活性炭过滤层6设置在所述框体1的内部,且所述活性炭过滤层6通过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框体1连接,所述盖板7与所述开口部通过螺丝连接,采用此设计,是为了能够便于后续的更换活性炭过滤层,且通过多层次的过滤网和活性炭层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滤、净化水质的效果,并且在滤网的外围设置有隔网,通过隔网能够有效阻隔水流中的较大的颗粒和杂物。
可选的,第一隔网2和所述第二隔网3结构完全一致,包括框架11、网本体12和加强筋13,所述网本体12设置在所述框架11上,且所述框架11 通过螺丝与所述框体1连接,多根所述加强筋13穿过所述网本体12的网格单元中间位置,且所述加强筋13沿着所述网格单元的分布方向平行设置;网本体12为向外凸起圆弧形结构设置,且所述网本体12为金属结构设置,并且所述网本体12上涂覆有一层防腐涂层;网格单元为蜂窝式结构设置,且所述网格单元直径为1mm-5mm;采用此设计,是为了能够有效阻隔水流中的较大的颗粒和杂物,从而减少过滤网和活性炭层的作业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使用安全便捷,通过多层次的过滤网和活性炭层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滤、净化水质的效果,并且在滤网的外围设置有隔网,通过隔网能够有效阻隔水流中的较大的颗粒和杂物,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后续的拆装更换活性炭层,使其能够循环使用,确保使用时便利和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水处理过滤网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