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外壳活动相连,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的顶部均与连接环相固接,所述连接环的轴线位置固接有隔网,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支腿。该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通过第二滤网、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第四滤芯、第一滤网和隔网的配合,使得进入整体机构的水内所裹挟的沉降物被过滤下来,以实现分离沉降物的目的,通过转块、螺纹杆、螺纹孔、垫圈和内六角孔的配合,实现了对整体机构的配重,增加了整体机构在蓄水池内的稳定性,使得整体机构在蓄水池内进行清理作业时更加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轴承(3)与外壳(1)活动相连,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与扇叶(4)过盈配合,所述扇叶(4)的外圈通过轴承(3)与外壳(1)活动相连,所述外壳(1)的内部中间位置与挡环(5)一体成型,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过滤机构(7);
所述过滤机构(7)包括底板(701)、连接环(702)、第一滤网(703)、第二滤网(704)、第一滤芯(705)、第二滤芯(706)、第三滤芯(707)、第四滤芯(708)和隔网(709);
所述底板(701)的上方设有连接环(702),所述连接环(702)与底板(701)之间设有第一滤网(703)和第二滤网(704),所述第二滤网(704)的外侧套有第一滤网(703),所述第一滤网(703)和第二滤网(704)的上下两侧分别与连接环(702)和底板(701)相固接,所述连接环(702)与挡环(5)螺纹相连,所述第一滤网(703)与第二滤网(704)之间设有第一滤芯(705)、第二滤芯(706)、第三滤芯(707)和第四滤芯(708),所述第二滤芯(706)、第四滤芯(708)、第一滤芯(705)和第三滤芯(707)依次向外套接,所述第三滤芯(707)和第四滤芯(708)的底部均与底板(701)的上表面相固接,所述第一滤芯(705)和第二滤芯(706)的顶部均与连接环(702)相固接,所述连接环(702)的轴线位置固接有隔网(709),所述底板(701)的下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支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01)的下表面固接有多个配重机构(8);
所述配重机构(8)包括转块(801)、螺纹杆(802)、螺纹孔(803)、垫圈(804)和内六角孔(805);
所述转块(801)的顶部与螺纹杆(802)相固接,所述螺纹杆(802)通过螺纹孔(803)与底板(701)螺纹相连,所述螺纹杆(802)的外壁套有多个垫圈(804),所述转块(801)的底部开设有内六角孔(8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通过螺栓与顶盖(9)相固接;
所述顶盖(9)包括挡板(901)、塞块(902)和钣金(903);
所述挡板(90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与塞块(902)相固接,所述挡板(901)和塞块(902)与外壳(1)的顶部相套接,所述挡板(901)和塞块(902)通过螺栓与外壳(1)相固接,所述挡板(901)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固接有两个钣金(9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704)、第一滤芯(705)、第二滤芯(706)、第三滤芯(707)、第四滤芯(708)和第一滤网(703)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侧壁偏上及偏下位置均固接有孔径为2mm~4mm的不锈钢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01)和塞块(902)与外壳(1)的间隙为1mm~1.5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蓄水池,在这些蓄水池长期使用后,其底部会沉积大量沉降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清理,以防止沉降物过多对净水效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蓄水池,在这些蓄水池长期使用后,其底部会沉积大量沉降物,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清理,以防止沉降物过多对净水效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外壳活动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扇叶过盈配合,所述扇叶的外圈通过轴承与外壳活动相连,所述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与挡环一体成型,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安装有过滤机构;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底板、连接环、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第四滤芯和隔网;
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底板之间设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外侧套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上下两侧分别与连接环和底板相固接,所述连接环与挡环螺纹相连,所述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之间设有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和第四滤芯,所述第二滤芯、第四滤芯、第一滤芯和第三滤芯依次向外套接,所述第三滤芯和第四滤芯的底部均与底板的上表面相固接,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的顶部均与连接环相固接,所述连接环的轴线位置固接有隔网,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支腿。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多个配重机构;
所述配重机构包括转块、螺纹杆、螺纹孔、垫圈和内六角孔;
所述转块的顶部与螺纹杆相固接,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孔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套有多个垫圈,所述转块的底部开设有内六角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通过螺栓与顶盖相固接;
所述顶盖包括挡板、塞块和钣金;
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与塞块相固接,所述挡板和塞块与外壳的顶部相套接,所述挡板和塞块通过螺栓与外壳相固接,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固接有两个钣金。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网、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第四滤芯和第一滤网同轴。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侧壁偏上及偏下位置均固接有孔径为2mm~4mm的不锈钢网。
优选的,所述挡板和塞块与外壳的间隙为1mm~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通过电机和扇叶的配合,使蓄水池内的水能够进入整体机构,通过第二滤网、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第四滤芯、第一滤网和隔网的配合,使得进入整体机构的水内所裹挟的沉降物被过滤下来,以实现分离沉降物的目的。
通过转块、螺纹杆、螺纹孔、垫圈和内六角孔的配合,实现了对整体机构的配重,增加了整体机构在蓄水池内的稳定性,使得整体机构在蓄水池内进行清理作业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扇叶和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转块和内六角孔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挡板和钣金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电机,3、轴承,4、扇叶,5、挡环,6、支腿,7、过滤机构,701、底板,702、连接环,703、第一滤网,704、第二滤网,705、第一滤芯,706、第二滤芯,707、第三滤芯,708、第四滤芯,709、隔网,8、配重机构,801、转块,802、螺纹杆,803、螺纹孔,804、垫圈,805、内六角孔,9、顶盖,901、挡板,902、塞块,903、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端内部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轴承3与外壳1活动相连,电机2的输出轴与扇叶4过盈配合,扇叶4的外圈通过轴承3与外壳1活动相连,外壳1的内部中间位置与挡环5一体成型,外壳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过滤机构7;过滤机构7包括底板701、连接环702、第一滤网703、第二滤网704、第一滤芯705、第二滤芯706、第三滤芯707、第四滤芯708和隔网709;底板701的上方设有连接环702,连接环702与底板701之间设有第一滤网703和第二滤网704,第二滤网704的外侧套有第一滤网703,第一滤网703和第二滤网704的上下两侧分别与连接环702和底板701相固接,连接环702与挡环5螺纹相连,第一滤网703与第二滤网704之间设有第一滤芯705、第二滤芯706、第三滤芯707和第四滤芯708,第二滤芯706、第四滤芯708、第一滤芯705和第三滤芯707依次向外套接,第三滤芯707和第四滤芯708的底部均与底板701的上表面相固接,第一滤芯705和第二滤芯706的顶部均与连接环702相固接,连接环702的轴线位置固接有隔网709,底板701的下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支腿6。电机2为伺服电机,转速可调节,外接电源为220V,具体选用根据实际加工成恩而定,第一滤网703和第二滤网704均为不锈钢网,孔径为1mm~1.5mm。第一滤芯705、第二滤芯706、第三滤芯707和第四滤芯708的材质均为聚氨酯过滤海绵。
底板701的下表面固接有多个配重机构8;配重机构8包括转块801、螺纹杆802、螺纹孔803、垫圈804和内六角孔805;转块801的顶部与螺纹杆802相固接,螺纹杆802通过螺纹孔803与底板701螺纹相连,螺纹杆802的外壁套有多个垫圈804,转块801的底部开设有内六角孔805。垫圈804为铅等高质量材质制成。转块801能够在内六角孔805的作用下通过内六角扳手转动。
外壳1的顶部通过螺栓与顶盖9相固接;顶盖9包括挡板901、塞块902和钣金903;挡板90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与塞块902相固接,挡板901和塞块902与外壳1的顶部相套接,挡板901和塞块902通过螺栓与外壳1相固接,挡板901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固接有两个钣金903。第二滤网704、第一滤芯705、第二滤芯706、第三滤芯707、第四滤芯708和第一滤网703同轴。外壳1的侧壁偏上及偏下位置均固接有孔径为2mm~4mm的不锈钢网。挡板901和塞块902与外壳1的间隙为1mm~1.5mm。钣金903用于取下挡板901或与外接工具相固接。
根据实际需求,选取目标数量的垫圈804套在螺纹杆802上,通过内六角扳手在内六角孔805的作用下转动转块801,使得螺纹杆802在螺纹孔803的作用下与底板701相固接,从而实现对整体机构底部进行配重,将整体机构沉入蓄水池底部,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机2,使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扇叶4转动,从而扰动蓄水池内的待过滤水水,进而产生水流流动,使得蓄水池内的待过滤水经外壳1的下半部分进入过滤机构7内,待过滤水经第一滤网703进入过滤机构7内,待过滤水内裹挟的沉降物在第一滤芯705、第二滤芯706、第三滤芯707和第四滤芯708的作用下实现过滤,过滤后的水经隔网709进入外壳1的上半部分,并经过外壳1的上半部分输出,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实现对蓄水池内的沉降物进行清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污水处理用沉降物清理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