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侧壁通过多根支撑杆连接有同一个安装腔体,所述通风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腔体,所述固定腔体内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依次贯穿通风管和安装腔体并通过啮合机构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腔体并连接有多个扇叶。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可带动减速箱的输入端转动,从而通过减速箱的输出端实现圆盘的转动,进而通过带动杆实现活塞块的上下运动,则可推动过度腔内水体或空气被挤压,被挤压的空气可分散空气,被挤压的水体可净化室内的空气。
权利要求
1.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包括通风管(1),所述通风管(1)的内侧壁通过多根支撑杆(2)连接有同一个安装腔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腔体(4),所述固定腔体(4)内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5),所述转动电机(5)的输出端依次贯穿通风管(1)和安装腔体(3)并通过啮合机构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另一端贯穿安装腔体(3)并连接有多个扇叶(7),所述转动杆(6)与安装腔体(3)转动连接;
所述通风管(1)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控制腔(8)、放水槽(9)、过度腔(10)和放水槽(9)与过度腔(10)连通设置的导向口(11);
所述控制腔(8)内固定连接有减速箱(12),所述减速箱(12)的输入端通过连接机构与转动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12)的输出端通过带动机构连接有活塞块(13),且活塞块(13)与过度腔(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过度腔(10)上连接有喷雾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电机(5)输出端上的第一锥齿轮(14),所述转动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转动电机(5)输出轴和减速箱(12)输入端的输入轴外侧壁上的齿条轮,且两个齿条轮通过同一个齿条(16)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减速箱(12)输出端上的圆盘(17),所述圆盘(17)远离减速箱(12)输出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偏心设置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带动杆(18),所述带动杆(18)的端部贯穿控制腔(8)并与活塞块(13)的顶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构包括与过度腔(10)连通设置的导水管(19),所述导水管(19)上连通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
背景技术
通风机是一种利用气流流动实现空气交换的通风设备,其在一些密闭室内场合使用时效果较差,譬如室内空气出现飘散颗粒,如烟等,其不及时排除就会影响人们的呼吸通畅程度,而单靠通风机的通风其速度较为缓慢,不便于对室内环境快速的治理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侧壁通过多根支撑杆连接有同一个安装腔体,所述通风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腔体,所述固定腔体内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依次贯穿通风管和安装腔体并通过啮合机构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腔体并连接有多个扇叶,所述转动杆与安装腔体转动连接;所述通风管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控制腔、放水槽、过度腔和放水槽与过度腔连通设置的导向口;所述控制腔内固定连接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通过连接机构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通过带动机构连接有活塞块,且活塞块与过度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过度腔上连接有喷雾机构。
优选地,所述啮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电机输出端上的第一锥齿轮,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转动电机输出轴和减速箱输入端的输入轴外侧壁上的齿条轮,且两个齿条轮通过同一个齿条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带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减速箱输出端上的圆盘,所述圆盘远离减速箱输出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偏心设置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带动杆,所述带动杆的端部贯穿控制腔并与活塞块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喷雾机构包括与过度腔连通设置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上连通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装置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可带动减速箱的输入端转动,从而通过减速箱的输出端实现圆盘的转动,进而通过带动杆实现活塞块的上下运动,则可推动过度腔内水体或空气被挤压,被挤压的空气可分散空气,被挤压的水体可净化室内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中通风管、安装腔体和固定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风管、2支撑杆、3安装腔体、4固定腔体、5转动电机、6转动杆、7扇叶、8控制腔、9放水槽、10过度腔、11导向口、12减速箱、13活塞块、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齿条、17圆盘、18带动杆、19导水管、20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包括通风管1,通风管1的内侧壁通过多根支撑杆2连接有同一个安装腔体3,通风管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腔体4,固定腔体4内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5,转动电机5的输出端依次贯穿通风管1和安装腔体3并通过啮合机构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另一端贯穿安装腔体3并连接有多个扇叶7,转动杆6与安装腔体3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啮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电机5输出端上的第一锥齿轮14,转动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5,通过啮合机构的设置可实现转动电机5的转动而带动转动杆6的转动,从而实现之后扇叶7的转动。
其中,通风管1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内设置有控制腔8、放水槽9、过度腔10和放水槽9与过度腔10连通设置的导向口11;
其中,控制腔8内固定连接有减速箱12,减速箱12的输入端通过连接机构与转动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转动电机5输出轴和减速箱12输入端的输入轴外侧壁上的齿条轮,且两个齿条轮通过同一个齿条16传动连接,通过齿条16与齿条轮的配合可实现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减速箱12的输入端转动,其中减速箱12为现有技术,不是本申请文件保护的重点,在此不做详细赘
其中,减速箱12的输出端通过带动机构连接有活塞块13,且活塞块13与过度腔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带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减速箱12输出端上的圆盘17,圆盘17远离减速箱12输出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偏心设置的固定轴,固定轴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带动杆18,带动杆18的端部贯穿控制腔8并与活塞块13的顶部转动连接,通过带动机构的设置可实现随着减速箱12输出轴的转动带动活塞块13的上下运动,即减速箱12输出轴带动圆盘17的转动,进而通过固定轴和带动杆18带动活塞块13上下运动。
其中,过度腔10上连接有喷雾机构;
进一步的,喷雾机构包括与过度腔10连通设置的导水管19,导水管19上连通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20,其中导水管19向上设置,则当过度腔10内的水被活塞块13挤压后从导水管19被挤出,从而经过雾化喷头20被喷出呈雾化的雾气,则空气中的颗粒。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启动转动电机5,则转动电机5就会通过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15带动转动杆6的转动,进而带动扇叶7转动,扇叶7的转动可产生散气的气流,通过产生的气流实现通风,在此过程中,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还会通过齿条16带动减速箱12输入端的转动,进而通过减速箱12带动圆盘17的转动,从而通过带动杆18实现活塞块13上下往复运动,则存在如下两种情况:一、当放水槽9内无水时,活塞块13向下时将过度腔8内的气体从导水管19和雾化喷头20喷出,且活塞块13向下运动时活塞块13始终堵住导向口11,则该气流可实现分散室内的空气;当活塞块13向上运动时,空气进入到过度腔10内,实现空气的补充;二、当放水槽9内有水时,活塞块13向下时将过度腔8内的水从导水管19和雾化喷头20喷出,则喷出的水雾就会飘散到空气中,则空气中的小颗粒遇到水雾使得水雾附着在颗粒上,则增加小颗粒的重量,则在重力作用下坠落,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当活塞块13向上运动时,水体从放水槽9和导向口11进入到过度腔10内,实现过度腔10内水体的补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通风机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