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

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

IPC分类号 : F16F9/00I,F16F9/32I,F03G7/08I,H02K7/18I

申请号
CN201822021182.7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8-12-04
  • 公开号: 209385562U
  • 公开日: 2019-09-13
  • 主分类号: F16F9/00I
  • 专利权人: 西南交通大学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发电机和工作缸,设有上吊环的上盖板通过螺栓与工作缸的上端固定,上盖板的底面垂直设置一对轴承座,主轴的一端和中部通过深沟球轴承分别与轴承座固定,另一端穿过工作缸的侧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的输入轴连接;棘轮通过键配合与主轴固定,上连杆一、上连杆二带大通孔的一端均通过主轴的轴肩和弹性挡圈与主轴固定,上连杆一的另一端通过销柱分别与左侧的下连杆一的上端和棘爪一铰接,上连杆二的另一端通过销柱分别与右侧的下连杆二的上端和棘爪二铰接;下连杆一、下连杆二的下端通过销柱分别与滑块的两侧面铰接;工作缸的内壁与下滑板的外径表面为间隙配合。

权利要求

1.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包括发电机(5)和工作缸(7),设有上吊环(1)的上盖板(2)通过螺钉与工作缸(7)的上端固定,其特征在于:上盖板(2)的底面垂直设置一对轴承座(15),主轴(21)的一端和中部通过深沟球轴承(22)分别与轴承座(15)固定,另一端穿过工作缸(7)的侧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5)的输入轴连接;棘轮(18)通过键配合与主轴(21)固定,上连杆一(17)、上连杆二(20)带大通孔的一端均通过主轴(21)的轴肩和弹性挡圈(19)与主轴(21)固定;上连杆一(17)另一端的左侧是下连杆一(14)的上端,右侧是棘爪一(4)的支点,三者同销柱铰接,上连杆二(20)另一端的左侧是棘爪二(23)的支点,右侧是下连杆二(8)的上端,三者同销柱铰接;下连杆一(14)、下连杆二(8)的下端通过销柱分别与滑块(9)的两侧面铰接;工作缸(7)的内壁与活塞体(12)的外径表面为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5)的两侧均设有轴承端盖(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7)的中下部内壁两侧分别设有的滑道一(10)、滑道二(13),它们均通过螺钉与工作缸(7)固定,滑块(9)两侧与滑道一(10)、滑道二(13)之间为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5)的下端设有导线管(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5)通过发电机连接板(3)与工作缸(7)上部外侧壁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一(17)、上连杆二(20)一端的大通孔内径与主轴(21)的外径为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12)下部设有与下吊环(11)固定的活塞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器馈能技术。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汽车保有量世界第二的国家,截止2018 年,汽车保有量约为1.9亿辆。每年传统汽车消耗的石油量约占整个石油消费总量的1/3,汽车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加剧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国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近年来,在政府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势在必行。但当前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汽车仍有不少的缺点:最严重的一点就是新能源汽车行程普遍较短。如果能够将新能源汽车减震器耗散掉的能量加以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汽车能耗,提高汽车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据检索,目前已有将汽车振动能量回收的馈能式减震器,如申请号为201721413389.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量再生的减振器,包括压杆、固定板、连接杆、滑块、套筒、整流器和蓄电池。当振动产生时,固定板和整流器的距离缩短,滑块在套筒内滑动,同时压杆与压电晶片挤压,产生电能,通过整流器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

中国专利201711009478.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有发电功能的汽车减震器,其包括能量再生组件、减震组件、减震座和减震活塞。其特征为:轴承座内设置有减震活塞,减震组件为排列设置的多个,减震组件的下部固定在减震座上,减震组件的下端深入连接在减震活塞上,减震组件的上端采用连接件设置在汽车悬架上,轴承座固定在汽车底盘上,减震座的下端为液压油腔,减震座下端设置有与液压油腔连通的接油孔,该接油孔与能量再生组件相连,能量再生组件与发电机的输入端相连,使发电机的主轴旋转,从而发电。

上述两种利用汽车减振器发电的装置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种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一、将减震器的振动转换为压电晶片的形变,利用压电效应产生电能,但压电材料产生的电能很小。二、零件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减震器的体积太大。对于第二种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一、采用液压回路,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故障率高。传动链太长,传动效率不高。二、减震组件并排设置多个,使得减震组件的上端与汽车的悬架连接不便。

鉴于上述两种汽车振动能量回收减震器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电效率高、安全可靠及使用寿命高的汽车馈能式减震器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该减震器能够将新能源汽车悬架振动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将收集的电能用于给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电,增加其续航里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将汽车的振动机械能转换机构简化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包括发电机和工作缸,设有上吊环的上盖板通过螺栓与工作缸的上端固定,上盖板的底面垂直设置一对轴承座,主轴的一端和中部通过深沟球轴承分别与轴承座固定,另一端穿过工作缸的侧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的输入轴连接;棘轮通过键配合与主轴固定,上连杆一、上连杆二带大通孔的一端均通过主轴的轴肩和弹性挡圈与主轴固定;上连杆一另一端的左侧是下连杆一的上端,右侧是棘爪一的支点,三者同销柱铰接,上连杆二另一端的左侧是棘爪二的支点,右侧是下连杆二的上端,三者同销柱铰接;下连杆一、下连杆二的下端通过销柱分别与滑块的两侧面铰接;工作缸的内壁与活塞体的外径表面为间隙配合。

所述轴承座的两侧均设有轴承端盖。

所述工作缸的中下部内壁两侧分别设有的滑道一、滑道二,它们均通过螺钉与工作缸固定,滑块两侧与滑道一、滑道二之间为间隙配合。

所述发电机的下端设有导线管。

所述发电机通过发电机连接板与工作缸上部外侧壁固定。

所述上连杆一、上连杆二一端的大通孔内径与主轴的外径为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当汽车受到路面不平的激励时,该馈能式减震器的活塞体在工作缸内上、下滑动。当活塞体向上移动时,滑块随着活塞体向上运动,滑块推动下连杆一和下连杆二向上运动,下连杆一和下连杆二随即带动上连杆一和上连杆二向上摆动。此时,棘爪一推动棘轮逆时针旋转,棘爪二在棘轮表面滑过,不工作。棘轮带动主轴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的输入轴逆时针旋转。当活塞体向下移动时,滑块随着活塞体向下运动,滑块带动下连杆一和下连杆二向下运动,下连杆一和下连杆二随即带动上连杆一和上连杆二向下摆动,此时,棘爪二勾住棘轮,使棘轮逆时针旋转,棘爪一在棘轮表面滑过,不工作。棘轮带动主轴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的输入轴逆时针旋转。这样就将活塞体在缸壁内的上、下往复运动转换为了发电机输入轴的单向旋转运动,提高了发电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明通过连杆机构和棘轮棘爪机构的使用,巧妙地实现了整个传动机构的简化,使其结构更加简单、零件大大减少、制造成本降低且传动连续不间断,传动效率高,发电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不用改变汽车原有的悬架结构,可直接代替原有的汽车减震器,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3、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得到了时间各国的大力提倡,但由于当前技术的限制,新能源汽车普遍存在行驶里程短的问题,针对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短的问题,该减震器能连续不断地产生电能,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充电,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实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E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构件的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包括发电机5和工作缸7,设有上吊环1的上盖板2通过螺栓与工作缸7的上端固定,上盖板2的底面垂直设置一对轴承座15,主轴21的一端和中部通过深沟球轴承22分别与轴承座15固定,另一端穿过工作缸7的侧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5的输入轴连接;棘轮18通过键配合与主轴21固定,上连杆一17、上连杆二20带大通孔的一端均通过主轴21的轴肩和弹性挡圈19与主轴21固定,上连杆一17另一端的左侧是下连杆一14的上端,右侧是棘爪一4的支点,三者同销柱铰接,上连杆二20另一端的左侧是棘爪二23的支点,右侧是下连杆二8的上端,三者同销柱铰接;下连杆一14、下连杆二8的下端通过销柱分别与滑块 9的两侧面铰接;工作缸7的内壁与活塞体12的外径表面为间隙配合。

所述轴承座15的两端设有轴承端盖16。

所述上盖板2的上部设有上吊环1,上吊环1与汽车车身销轴连接。下滑板12的下部设有下吊环11,下吊环11与车轮销轴连接。

所述工作缸7的内壁中下部设有滑道一10和滑道二13,滑道一10和滑道二13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缸7的内壁,滑块9与滑道一10和滑道二13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滑块9可在滑道一10和滑道二13之间自由滑动。

所述发电机5通过发电机连接板3固定在工作缸7上。

所述发电机5的下端接有导线管6,导线管6内的导线与汽车的充电线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当汽车受到路面不平的激励时,该馈能式减震装置的活塞体12在工作缸7内上、下滑动。当活塞体12向上移动时,滑块9随着活塞体12向上运动,滑块9推动下连杆一14和下连杆二8向上运动,下连杆一14和下连杆二8随即带动上连杆一17和上连杆二20向上摆动。此时,棘爪一4推动棘轮18逆时针旋转(在图1中,从左往右看),棘爪二23在棘轮18表面滑过,不工作。棘轮18带动主轴21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5的输入轴逆时针旋转。当活塞体12向下移动时,滑块9随着活塞体12向下运动,滑块9推动下连杆一14和下连杆二8向下运动,下连杆一14和下连杆二8随即带动上连杆一17和上连杆二20向下摆动,此时,棘爪二23勾住棘轮18,使棘轮18逆时针旋转,棘爪一4在棘轮18表面滑过,不工作。棘轮18带动主轴21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5的输入轴逆时针旋转。这样就将活塞体 12在缸壁内的上、下往复运动转换为了发电机5的输入轴的单向旋转运动。

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