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

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

IPC分类号 : B65B67/00,B65B27/00

申请号
CN202021169381.3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6-22
  • 公开号: 212557151U
  • 公开日: 2021-02-19
  • 主分类号: B65B67/00
  • 专利权人: 西京学院

专利摘要

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包括辅助装置和穿线针,辅助装置包括立柱,立柱的底部和支架连接,立柱的下部通过撑杆和一组以上的蒜薹筒底连接,立柱的中部通过撑杆和一组以上的蒜薹筒身连接,立柱的上部通过撑杆和一组以上的蒜薹筒入口连接,撑杆上设置有放置穿线针的穿线针放置孔,每一组的蒜薹筒入口、蒜薹筒身和蒜薹筒底之间相互分离,分离长度为2‑3cm;利用蒜苔本身的质量对齐蒜薹头部,在蒜薹筒身和蒜薹筒入口、蒜薹筒底的分离处用穿线针对蒜薹进行捆扎,这样不仅节省了手工对齐蒜薹所花费的时间,还可以提升蒜薹捆扎的美观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采取的材料十分寻常,价格低廉,非常易于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包括辅助装置和穿线针(7),其特征在于:辅助装置包括立柱(2),立柱(2)的底部和支架(1)连接,立柱(2)的下部通过撑杆(4)和一组以上的蒜薹筒底(3)连接,立柱(2)的中部通过撑杆(4)和一组以上的蒜薹筒身(5)连接,立柱(2)的上部通过撑杆(4)和一组以上的蒜薹筒入口(6)连接,撑杆(4)上设置有放置穿线针(7)的穿线针放置孔(8),每一组的蒜薹筒入口(6)、蒜薹筒身(5)和蒜薹筒底(3)之间相互分离,分离长度为2-3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装置由金属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蒜薹筒入口(6)的形状为漏洞形,其上面部分的横截面积大于下面部分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线针(7)为金属或塑料材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村,每当到了抽蒜薹的时节,人们便会起早贪黑的抽蒜薹,然后把抽出来的蒜薹捆扎起来出售。在人们对蒜薹进行捆扎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下面两个问题:1.由于蒜薹有长有短,蒜薹的头部很难对齐,这就造成捆出来的蒜薹卖相不好,影响出售的价格,甚至卖不出去,造成较高的经济损失;2.捆蒜薹花费的时间较多,在农忙时节很影响工作效率;目前市场上的捆蒜薹的设备多用于超市且价格昂贵,不适合在农村大面积使用。因此,急需发明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既能有效的对齐蒜薹头部,又能节约捆蒜薹所花费的时间,而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包括辅助装置和穿线针7,辅助装置包括立柱2,立柱2的底部和支架1连接,立柱2的下部通过撑杆4和一组以上的蒜薹筒底3连接,立柱2的中部通过撑杆4和一组以上的蒜薹筒身5连接,立柱2的上部通过撑杆4和一组以上的蒜薹筒入口6连接,撑杆4上设置有放置穿线针7的穿线针放置孔8,每一组的蒜薹筒入口6、蒜薹筒身5和蒜薹筒底3之间相互分离,分离长度为2-3cm。

所述的辅助装置由金属制成。

所述的蒜薹筒入口6的形状为漏洞形,其上面部分的横截面积大于下面部分的横截面积。

所述的穿线针7为金属或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把蒜苔筒分为蒜薹筒入口6、蒜薹筒身5和蒜薹筒底3的分离设计,利用蒜苔本身的质量对齐蒜薹头部,在蒜薹筒身5和蒜薹筒入口6、蒜薹筒底3的分离处用穿线针7对蒜薹进行捆扎,这样不仅节省了手工对齐蒜薹所花费的时间,还可以提升蒜薹捆扎的美观度。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采取的材料十分寻常,价格低廉,非常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叙述。

参照图1,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包括辅助装置和穿线针7,辅助装置包括立柱2,立柱2的底部和支架1连接,立柱2的下部通过撑杆4和两组蒜薹筒底3连接,立柱2的中部通过撑杆4和两组蒜薹筒身5连接,立柱2的上部通过撑杆4和两组蒜薹筒入口6连接,撑杆4上设置有放置穿线针7的穿线针放置孔8,每一组蒜薹筒入口6、蒜薹筒身5和蒜薹筒底3之间相互分离,分离长度为2-3cm;进行捆蒜薹的时候,先手工把蒜薹的头部朝向相同的方向,然后把蒜薹放在蒜薹筒入口6,蒜薹由于自身质量会形成自由落体运动,经蒜薹筒身5落入蒜薹筒底3,由于蒜薹的重力加速度和蒜薹筒底3碰撞的相互作用,蒜薹的头部会自动对齐,应当注意每次放入的蒜薹不要太多,不然蒜薹在下落的过程中会由于相互摩擦力影响蒜薹头部的对齐效果;然后在蒜薹筒身5和蒜薹筒入口6、蒜薹筒底3的分离处用穿线针7对蒜薹进行捆扎,这样不仅节省了手工对齐蒜薹所花费的时间,还可以提升蒜薹捆扎的美观度。

所述的辅助装置由金属制成,防止在捆蒜薹的时候被压垮。

所述的立柱2为金属圆管或金属方管,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管的形状。

所述的蒜薹筒入口6的形状为漏洞形,其上面部分的横截面积大于下面部分的横截面积。

所述的穿线针7为金属或塑料材质,以防止在捆扎的时候穿线7断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子,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捆蒜薹的辅助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