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E01D2/00,E01D2/04,E01D11/00,E01D101/24,E01D101/30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应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土建工程中,解决现有钢箱形梁易屈曲,承载力小,变形大,线形控制难及易腐蚀等问题。其特征是:混凝土顶板(1)两端预埋有底座(4a)和底座(4b),拉索(6a)穿过底座(4a)的拉索孔道(5a),拉索(6b)穿过底座(4b)的拉索孔道(5b),把该组合箱型轨道梁悬挂在混凝土桥墩盖梁的下方,其混凝土底板(3)向两侧外伸形成走行面走行面(8‑1)和走行面(8‑2),波纹钢腹板(2‑1)外侧面形成导向面(9‑1),波纹钢腹板(2‑2)外侧面形成导向面(9‑2)。
权利要求
1.一种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包括混凝土上顶板(1)、波纹钢腹板(2-1)、波纹钢腹板(2-2)、混凝土底板(3)、底座(4a)、底座(4b)、拉索孔道(5a)、拉索孔道(5b)、端横隔板(7a)、端横隔板(7b)、走行面(8-1)、走行面(8-2)、导向面(9-1)、导向面(9-2),其特征是:混凝土上顶板(1)两端预埋有底座(4a)和底座(4b),拉索(6a)穿过底座(4a)的拉索孔道(5a),拉索(6b)穿过底座(4b)的拉索孔道(5b),把该组合箱型轨道梁悬挂在混凝土桥墩盖梁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其特征是:混凝土底板(3)向两侧外伸形成走行面走行面(8-1)和走行面(8-2),波纹钢腹板(2-1)外侧面形成导向面(9-1),波纹钢腹板(2-2)外侧面形成导向面(9-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混凝土轨道梁,应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土建工程中。具体地说是在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中,用底板外伸的组合箱型轨道梁作为单轨列车行驶的轨道。
背景技术
1893年德国人Eugen Langen发明了悬挂式单轨交通,并于1898-1901年在著名悬车之城-德国鲁尔区乌帕塔市(Wupppertaler)修建了13.3km的悬挂式单轨铁路,这是世界上最早、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悬挂式单轨交通。自此以后,德国的多特蒙德、杜塞尔多夫及日本的千叶市、神奈川县等也相继修建了一定里程的悬挂式单轨铁路。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条正式运营的悬挂式单轨交通线路,重庆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单轨交通线路。
既有的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中的轨道梁和桥墩等土建结构多采用钢结构的形式,即采用钢制箱形梁作为轨道梁,通过钢立柱将轨道梁高架悬空。钢轨道梁通过设置在钢制箱形梁外面的两个金属支腿简支在钢桥墩盖梁上对应的两个金属承托上面,形成钢制箱形梁简支受力系统。这种钢制箱形梁因钢板厚度小,极易发生受力屈曲现象,导致其承载的车辆荷载小,对抗震不利,轨道梁易产生较大的变形,不利于轨道梁的线形控制;钢结构也易于腐蚀,影响其耐久性。
目前已经有一些针对轨道梁的研究,部分专利情况如下:
申请公布号为CN 203716059 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箱型轨道梁结构”公开了一种箱型轨道梁结构,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部为拉压支座的闭口混凝土箱型轨道梁结构,并不适用于既有的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系统。
申请公布号为CN 104233947 A的发明专利“跨座式单轨钢-混结合轨道梁”发明了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钢-混结合轨道梁,其受力体系为底部布置拉压支座,该专利并不能作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轨道梁。
以上专利仅仅适用于底部布置拉压支座的轨道梁受力形式,均未涉及到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轨道梁。本专利将提供一种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对于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提供一种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代替现有的钢制箱形梁,这种钢制箱形梁因钢板厚度小,极易发生受力屈曲现象,导致其承载的车辆荷载小,对抗震不利,轨道梁易产生较大的变形,不利于轨道梁的线形控制;钢结构也易于腐蚀,影响其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包括混凝土上顶板1、波纹钢腹板2-1、波纹钢腹板2-2、混凝土底板3、底座4a、底座4b、拉索孔道5a、拉索孔道5b、端横隔板7a、端横隔板7b、走行面8-1、走行面8-2、导向面9-1、导向面9-2,其特征是:混凝土上顶板1两端预埋有底座4a和底座4b,拉索6a穿过底座4a的拉索孔道5a,拉索6b穿过底座4b的拉索孔道5b,把该组合箱型轨道梁悬挂在混凝土桥墩盖梁的下方。
上述的一种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其特征是:混凝土底板3向两侧外伸形成走行面走行面8-1和走行面8-2,波纹钢腹板2-1外侧面形成导向面9-1,波纹钢腹板2-2外侧面形成导向面9-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代替了现有的钢制箱形梁,防止发生受力屈曲现象,增大承载的车辆荷载和抗震能力,减小轨道梁的变形,有利于轨道梁的线形控制,提高轨道梁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底板外伸的组合箱型轨道梁示意图。
图2组合箱型轨道梁A-A断面示意图。
图3组合箱型轨道梁B-B断面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上顶板;2-1—波纹钢腹板;2-2—波纹钢腹板;3—混凝土底板;4a—底座;4b—底座;5a—拉索孔道;5b—拉索孔道;6a—拉索;6b—拉索;7a—端横隔板;7b—端横隔板;8-1—走行面;8-2—走行面;9-1—导向面;9-2—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例某悬挂式单轨交通采用了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使用了混凝土上顶板1、波纹钢腹板2-1、波纹钢腹板2-2、混凝土底板3、底座4a、底座4b、拉索孔道5a、拉索孔道5b、拉索6a、拉索6b、端横隔板7a、端横隔板7b、走行面8-1、走行面8-2、导向面9-1、导向面9-2。
步骤1在工场预制阶段,绑扎混凝土上顶板1和混凝土底板3的钢筋笼,在两侧腹板位置安装固定波纹钢腹板2-1和波纹钢腹板2-2,同时在顶板钢筋笼的两端设计位置处,放置预留拉索孔道5a的底座4a和预留拉索孔道5b的底座4b,浇筑混凝土形成底板外伸的组合箱型轨道梁。
步骤2把预制好的组合箱型轨道梁运输到架设现场,吊装组合箱型轨道梁到混凝土桥墩盖梁下方的设计位置,将拉索6a穿过底座4a的拉索孔道5a,拉索6b穿过底座4b的拉索孔道5b,将组合箱型轨道梁悬挂在混凝土桥墩盖梁的下方,这样就完成了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的施工,如图1和图2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作出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专利具有新颖性、实用性,符合要求,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一种底板外伸、顶板悬挂的组合箱型轨道梁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