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该屋架体系采用预制屋架标准模块进行模块化组合拼装。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设置在梁柱支撑框架顶部。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和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相邻预制屋架标准模块之间通过螺栓接合,共同组成屋架。该屋架体系整体性好,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减轻由屋面水平荷载引起的屋架侧向扭转效应。可以达到高水平的预制化程度,装配可行性强。
权利要求
1.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采用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进行模块化组合拼装;
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设置在梁柱支撑框架顶部;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包括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和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
所述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两个第一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两个第一屋面架分布在屋脊构件(401)两侧;所述第一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以及设置在两根屋架斜梁(402)之间的若干根檩条(403);所述檩条(403)布置在屋架斜梁(402)的上翼缘;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所述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第一屋面架、第二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架和第二屋面架分别布置在屋脊构件(401)的两侧;所述第二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檩条(403)和屋架斜梁延伸杆(405);所述屋架斜梁延伸杆(405)设置在其中一根屋架斜梁(402)的尾端;所述檩条(403)布置在两根屋架斜梁(402)之间以及屋架斜梁(402)与屋架斜梁延伸杆(405)之间;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所述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第一屋面架、第三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架和第三屋面架分别布置在屋脊构件(401)的两侧;所述第三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和檩条(403);所述两根屋架斜梁(402)的尾端均设置有屋架斜梁延伸杆(405);所述两根屋架斜梁延伸杆(405)的尾端接合;所述屋架斜梁延伸杆(405)和屋架斜梁(402)围设出M型结构;所述檩条(403)布置在M型结构上;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相邻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之间通过螺栓接合,共同组成屋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构件(401)上方还布置有盖板(4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构件(401)为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的两块平直钢板;所述屋架斜梁(402)与屋脊构件(401)连接一端设置有坡口;所述坡口与平直钢板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屋架斜梁(402)与预制柱(5)顶部固定连接的一端的下翼缘螺栓连接有平直钢板;所述预制柱(5)顶部设置有坡口;所述坡口与平直钢板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屋架斜梁(402)采用工字钢制得;所述工字钢的翼缘宽度与预制柱(5)的柱宽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403)采用C型钢制得;所述檩条(403)与屋架斜梁(402)的翼缘采用檩托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
背景技术
屋架是房屋组成部件之一,用于屋顶结构的桁架,它承受屋面和构架的重量以及作用在上弦上的风载。
现有技术中的屋架不能有效的保证屋架结构的耐用性,稳定性较差。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采用预制屋架标准模块进行模块化组合拼装。
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设置在梁柱支撑框架顶部。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和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
所述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两个第一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两个第一屋面架分布在屋脊构件两侧。所述第一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以及设置在两根屋架斜梁之间的若干根檩条。所述檩条布置在屋架斜梁的上翼缘。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上。
所述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第一屋面架、第二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架和第二屋面架分别布置在屋脊构件的两侧。所述第二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檩条和屋架斜梁延伸杆。所述屋架斜梁延伸杆设置在其中一根屋架斜梁的尾端。所述檩条布置在两根屋架斜梁之间以及屋架斜梁与屋架斜梁延伸杆之间。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上。
所述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第一屋面架、第三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架和第三屋面架分别布置在屋脊构件的两侧。所述第三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和檩条。所述两根屋架斜梁的尾端均设置有屋架斜梁延伸杆。所述两根屋架斜梁延伸杆的尾端接合。所述屋架斜梁延伸杆和屋架斜梁围设出M型结构。所述檩条布置在M型结构上。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上。
相邻预制屋架标准模块之间通过螺栓接合,共同组成屋架。
进一步,所述屋脊构件上方还布置有盖板。
进一步,所述屋脊构件为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的两块平直钢板。所述屋架斜梁与屋脊构件连接一端设置有坡口。所述坡口与平直钢板焊接。
进一步,所述屋架斜梁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的一端的下翼缘螺栓连接有平直钢板。所述预制柱顶部设置有坡口。所述坡口与平直钢板焊接。
进一步,所述屋架斜梁采用工字钢制得。所述工字钢的翼缘宽度与柱宽相同。
进一步,所述檩条采用C型钢制得。所述檩条与屋架斜梁的翼缘采用檩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1.屋架整体性好,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减轻由屋面水平荷载引起的屋架侧向扭转效应;
2.可以达到高水平的预制化程度,装配可行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屋架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屋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屋架连接关系图;
图4为第二屋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三屋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屋架斜梁与檩条连接关系图;
图7为屋架斜梁与预制柱连接关系图;
图8为装配式一体化住宅结构示意图。
图中:预制基础标准模块1、预制墙体标准模块2、预制楼板标准模块3、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屋脊构件401、屋架斜梁402、檩条403、盖板404、屋架斜梁延伸杆405、预制柱5、工字钢梁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采用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进行模块化组合拼装。
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设置在梁柱支撑框架顶部。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包括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和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在主楼体和副楼体结合位置处采用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和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
参见图2和图3,所述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两个第一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两个第一屋面架呈倒V状分布在屋脊构件401两侧。所述第一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以及设置在两根屋架斜梁402之间设置的多个根檩条403。所述檩条403布置在屋架斜梁402的上翼缘。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架斜梁402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参见图4,所述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第一屋面架、第二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架和第二屋面架分别布置在屋脊构件401的两侧。所述第二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檩条403和屋架斜梁延伸杆405。所述屋架斜梁延伸杆405设置在其中一根屋架斜梁402的尾端。所述檩条403布置在两根屋架斜梁402之间以及屋架斜梁402与屋架斜梁延伸杆405之间。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参见图5,所述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第一屋面架、第三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架和第三屋面架分别布置在屋脊构件401的两侧。所述第三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和檩条403。所述两根屋架斜梁402的尾端均设置有屋架斜梁延伸杆405。所述两根屋架斜梁延伸杆405的尾端接合。所述屋架斜梁延伸杆405和屋架斜梁402围设出M型结构。所述檩条403布置在M型结构上。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所述檩条403上布置有屋面板。所述屋面板采用瓦状面板相互错压层叠而成。所述屋脊构件401上方还布置有盖板。
参见图6和图7,所述屋架斜梁402的一端与预制柱5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架斜梁402与屋脊构件401连接一端设置有坡口。所述坡口与平直钢板焊接。所述屋架斜梁402与预制柱5顶部固定连接的一端的下翼缘螺栓连接有平直钢板。所述预制柱5顶部设置有坡口。所述坡口与平直钢板焊接。相邻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之间通过螺栓接合,共同组成屋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采用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进行模块化组合拼装。
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设置在梁柱支撑框架顶部。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包括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和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
所述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两个第一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两个第一屋面架分布在屋脊构件401两侧。所述第一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以及设置在两根屋架斜梁402之间的若干根檩条403。所述檩条403布置在屋架斜梁402的上翼缘。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所述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第一屋面架、第二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架和第二屋面架分别布置在屋脊构件401的两侧。所述第二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檩条403和屋架斜梁延伸杆405。所述屋架斜梁延伸杆405设置在其中一根屋架斜梁402的尾端。所述檩条403布置在两根屋架斜梁402之间以及屋架斜梁402与屋架斜梁延伸杆405之间。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所述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第一屋面架、第三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架和第三屋面架分别布置在屋脊构件401的两侧。所述第三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和檩条403。所述两根屋架斜梁402的尾端均设置有屋架斜梁延伸杆405。所述两根屋架斜梁延伸杆405的尾端接合。所述屋架斜梁延伸杆405和屋架斜梁402围设出M型结构。所述檩条403布置在M型结构上。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相邻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之间通过螺栓接合,共同组成屋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同实施例2,其中,所述屋架斜梁402采用工字钢。所述檩条403采用C型钢。所述屋架斜梁402和檩条403采用檩托连接。在屋顶两侧屋面架交接位置上方设置盖板404。
实施例4:
参见图8,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实施例2所述装配式屋架体系的装配式一体化住宅。所述装配式一体化住宅平面投影为矩形,采用基础、梁柱支撑框架、墙体、预制楼板标准模块3和装配式屋架体系进行模块化组合拼装。
所述基础采用不同的预制基础标准模块1进行自由组合。所述预制基础标准模块1将基础分隔为多个逐一连接的隔室。所述隔室整体为具有四根基础梁的矩形框体。各个隔室通过对拉预应力钢管连接固定。所述基础的上表面在隔室的四角位置处预埋有连接件Ⅰ。所述基础的上表面在隔室的四边位置处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的侧壁上预埋有连接件Ⅱ。
所述梁柱支撑框架包括竖直设置的预制柱5以及与预制柱5垂直连接的钢梁6。所述预制柱5通过连接件Ⅰ与基础接合。
所述墙体布置在基础上。所述墙体包括多个与梁柱支撑框架接合的预制墙体标准模块2。所述预制墙体标准模块2包括嵌接于两块墙面板之间的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外侧设置有耳板。所述预制墙体标准模块2通过耳板与连接件Ⅰ接合。
所述预制楼板标准模块3整体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板。所述预制楼板标准模块3搭设在工字钢梁6的上翼缘。所述预制楼板标准模块3拼合出楼板。
所述屋架设置在梁柱支撑框架顶部。所述屋架包括多个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包括屋脊构件401、两个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两个屋面架呈倒V状分布在屋脊构件401两侧。所述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以及设置在两根屋架斜梁402之间设置的多个根檩条403。所述檩条403布置在屋架斜梁402的上翼缘。所述屋架斜梁402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檩条403上布置有屋面板。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实施例1所述装配式屋架体系的装配式一体化住宅。所述装配式一体化住宅平面投影为L形。装配式一体化住宅包括主楼体和副楼体。装配式一体化住宅采用基础、梁柱支撑框架、墙体、预制楼板标准模块3和装配式屋架体系进行模块化组合拼装。
所述基础采用不同的预制基础标准模块1进行自由组合。所述预制基础标准模块1将基础分隔为多个逐一连接的隔室。所述隔室整体为具有四根基础梁的矩形框体。各个隔室通过对拉预应力钢管连接固定。所述基础的上表面在隔室的四角位置处预埋有连接件Ⅰ。所述基础的上表面在隔室的四边位置处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的侧壁上预埋有连接件Ⅱ。
所述梁柱支撑框架包括竖直设置的预制柱5以及与预制柱5垂直连接的钢梁6。所述预制柱5通过连接件Ⅰ与基础接合。
所述墙体布置在基础上。所述墙体包括多个与梁柱支撑框架接合的预制墙体标准模块2。所述预制墙体标准模块2包括嵌接于两块墙面板之间的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外侧设置有耳板。所述预制墙体标准模块2通过耳板与连接件Ⅰ接合。
所述预制楼板标准模块3整体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板。所述预制楼板标准模块3搭设在工字钢梁6的上翼缘。所述预制楼板标准模块3拼合出楼板。
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设置在梁柱支撑框架顶部。所述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包括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和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在主楼体和副楼体结合位置处采用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和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
所述第一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两个第一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两个第一屋面架呈倒V状分布在屋脊构件401两侧。所述第一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以及设置在两根屋架斜梁402之间设置的多个根檩条403。所述檩条403布置在屋架斜梁402的上翼缘。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架斜梁402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所述第二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第一屋面架、第二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架和第二屋面架分别布置在屋脊构件401的两侧。所述第二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檩条403和屋架斜梁延伸杆405。所述屋架斜梁延伸杆405设置在其中一根屋架斜梁402的尾端。所述檩条403布置在两根屋架斜梁402之间以及屋架斜梁402与屋架斜梁延伸杆405之间。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所述第三预制屋架标准模块包括屋脊构件401、第一屋面架、第三屋面架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架和第三屋面架分别布置在屋脊构件401的两侧。所述第三屋面架包括两根屋架斜梁402和檩条403。所述两根屋架斜梁402的尾端均设置有屋架斜梁延伸杆405。所述两根屋架斜梁延伸杆405的尾端接合。所述屋架斜梁延伸杆405和屋架斜梁402围设出M型结构。所述檩条403布置在M型结构上。所述第一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屋面架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板布置在檩条403上。
所述屋架斜梁402的一端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屋脊构件401固定连接。所述屋架斜梁402与屋脊构件401连接一端设置有坡口。所述坡口与平直钢板焊接。所述屋架斜梁402与预制柱顶部固定连接的一端的下翼缘螺栓连接有平直钢板。所述预制柱顶部设置有坡口。所述坡口与平直钢板焊接。所述檩条403上布置有屋面板。所述屋面板采用瓦状面板相互错压层叠而成。所述屋脊构件401上方还布置有盖板。相邻预制屋架标准模块4之间通过螺栓接合,共同组成屋架。
一种装配式屋架体系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