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G01N33/24,G01N1/08,B09C1/10,E21B49/02,E21B7/02,E21B6/00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主要涉及环境修复与地质勘探领域。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包括厢式货车,所述厢式货车车厢前端顶部设置样品存储单元,所述样品存储单元下方设置微生物操作模块,所述厢式货车前端设置控制系统,所述厢式货车车厢中部设置静力触探装置,所述厢式货车车厢尾端设置直推式工作系统,所述厢式货车底部设置与静力触探装置、直推式工作系统相适应的液压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流转、检测、治理和土壤物理参数测试等集成在同一车载式平台上,提高了土壤调查及治理的效率,提高了设备的机动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包括厢式货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式货车(1)车厢前端顶部设置样品存储单元(2),所述样品存储单元(2)下方设置微生物操作模块(3),所述厢式货车(1)前端设置控制系统(4),所述厢式货车(1)车厢中部设置静力触探装置(5),所述厢式货车(1)车厢尾端设置直推式工作系统(6),所述厢式货车(1)底部设置与静力触探装置(5)、直推式工作系统(6)相适应的液压系统,所述控制系统(4)与静力触探装置(5)、直推式工作系统(6)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推式工作系统(6)包括滑动底座(61)、滑动杆(62)、伸展油缸(63)、调整油缸(64)与直推式钻机(65),所述滑动底座(61)安装在厢式货车(1)车厢底面上,所述滑动杆(62)与滑动底座(61)滑动连接,所述伸展油缸(63)尾端与车厢底面铰接,所述伸展油缸(63)的缸杆与滑动杆(62)铰接,所述调整油缸(64)尾端与滑动底座(61)铰接,所述调整油缸(64)的缸杆与直推式钻机(65)铰接,所述伸展油缸(63)与调整油缸(64)均与液压系统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推式钻机(65)上集成有冲击动力头系统(66)与回转动力头系统(6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力触探装置(5)固定在厢式货车(1)底盘架上,所述静力触探装置(5)顶部设置静力触探贯入油缸总成(51),所述静力触探贯入油缸总成(51)与液压系统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式货车(1)两侧均设置一对支腿油缸(11),所述支腿油缸(11)与液压系统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式货车(1)车厢前方中部设置样品检测单元(7)。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操作模块(3)包括菌液存储罐(31)、输送管路(32)、菌液培养罐(33)、注射泵(34)、移动底盘(36)与发电机组(37),所述菌液存储罐(31)、输送管路(32)、菌液培养罐(33)、注射泵(34)、发电机组(37)均安装在移动底盘(36)上,所述菌液培养罐(33)与菌液存储罐(31)通过输送管路(32)连接,所述输送管路(32)上串接水泵,所述注射泵(34)与菌液存储罐(3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注射泵(34)与静力触探装置(5)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发电机组(37)为注射泵(34)、控制系统(4)提供电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盘(36)底部设置限位轮(39),所述厢式货车(1)车厢底部设置与侧开门相对应的滑轨(40),所述限位轮(39)与滑轨(40)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存储单元(2)为低温存储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环境修复与地质勘探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
背景技术
由于上世纪我国土壤环保意识的缺失,使得我国目前的土壤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根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同时土壤污染又有隐蔽性、累积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必须及时进行发现、检测和治理,才能减少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
目前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将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流转、检测、治理这五个环节分开,即设备进入污染场地现场进行采样后,在通过冰箱保存并流转至实验室,在实验室得到检测结果再确定污染范围,随后再进行治理,通过这个流程到开始治理前往往需要花费数月的时间。尤其是在一些突发土壤污染事件中,这段时间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进一步迁移,导致污染范围扩大,治理费用增高。同时这种环节中缺少对地块地质地层,即土壤物理参数的测试。由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方式、迁移和空间分布与地块地层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息息相关。因此缺乏土壤物理参数的测试将导致无法准确判断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指导后续修复工艺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它同时具有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流转、检测、治理和土壤物理参数测试这六种功能,可以在污染场地同时进行上述六种工作。相比于传统环境调查及治理方式,本实用新型将其中各个环节集成在同一车载式平台上,提高了土壤调查及治理的效率,提高了设备的机动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包括厢式货车,所述厢式货车车厢前端顶部设置样品存储单元,所述样品存储单元下方设置微生物操作模块,所述厢式货车前端设置控制系统,所述厢式货车车厢中部设置静力触探装置,所述厢式货车车厢尾端设置直推式工作系统,所述厢式货车底部设置与静力触探装置、直推式工作系统相适应的液压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静力触探装置、直推式工作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直推式工作系统包括滑动底座、滑动杆、伸展油缸、调整油缸与直推式钻机,所述滑动底座安装在厢式货车车厢底面上,所述滑动杆与滑动底座滑动连接,所述伸展油缸尾端与车厢底面铰接,所述伸展油缸的缸杆与滑动杆铰接,所述调整油缸尾端与滑动底座铰接,所述调整油缸的缸杆与直推式钻机铰接,所述伸展油缸与调整油缸均与液压系统相适应。
所述直推式钻机上集成有冲击动力头系统与回转动力头系统。
所述静力触探装置固定在厢式货车底盘架上,所述静力触探装置顶部设置静力触探贯入油缸总成,所述静力触探贯入油缸总成与液压系统相适应。
所述厢式货车两侧均设置一对支腿油缸,所述支腿油缸与液压系统相适应。
所述厢式货车车厢前方中部设置样品检测单元。
所述微生物操作模块包括菌液存储罐、输送管路、菌液培养罐、注射泵、移动底盘与发电机组,所述菌液存储罐、输送管路、菌液培养罐、注射泵、发电机组均安装在移动底盘上,所述菌液培养罐与菌液存储罐通过输送管路连接,所述输送管路上串接水泵,所述注射泵与菌液存储罐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注射泵与静力触探装置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发电机组为注射泵、控制系统提供电力。
所述移动底盘底部设置限位轮,所述厢式货车车厢底部设置与侧开门相对应的滑轨,所述限位轮与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样品存储单元为低温存储装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流转、检测、治理各环节集成在同一平台上,相比于传统技术将上述各个环节分离,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场地调查和治理的效率,缩短了样品采集和检测的时间;尤其是在突发性土壤污染治理中,能够及时治理,有效防止了土壤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2)、本实用新型将土壤样品的采集、保存、流转、检测、治理和静力触探共同集成在同一厢式货车上,整个系统模块化设计,组装方便,且厢式货车机动性强,便于转场,提高了设备的响应速度。
(3)、本实用新型不仅集成原位微生物直推注射功能,同时还能在箱货车内进行微生物药剂的培养,进行边培养边注射,解决了传统微生物药剂注射因微生物药剂脱离培养环境可能产生的失活问题,提高了修复治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操作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厢式货车行驶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厢式货车;2、存储单元;3、微生物操作模块;4、控制系统;5、静力触探装置;6、直推式工作系统;7、样品检测单元;11、支腿油缸;31、菌液存储罐;32、输送管路;33、菌液培养罐;34、注射泵;36、移动底盘;37、发电机组;39、限位轮;40、滑轨;51、静力触探贯入油缸总成;61、滑动底座;62、滑动杆;63、伸展油缸;64、调整油缸;65、直推式钻机;66、冲击动力头系统;67、回转动力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包括作为载具的厢式货车1,所述厢式货车的车厢作为本一体化平台各设备的承载装置。所述厢式货车1车厢前端顶部安装样品存储单元2,所述样品存储单元2为低温存储装置,可选择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所述样品存储单元用于存放采集上来的土壤和地下水样品样品。所述厢式货车1前端安装有控制系统4。所述控制系统4用于控制下文所述的静力触探装置5、直推式工作系统6的工作状况,并将其传递回的物理、化学信号进行收集与整理。所述厢式货车底部安装有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整套的液压油箱、液压泵、液压阀,为下文所述的本装置的贯入油缸总成、伸展油缸、调整油缸与直推式钻机提供液压动力。
所述样品存储单元2下方为微生物操作模块3,所述微生物操作模块负责对治理用微生物进行存储与培养,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其与注射设备相连,将微生物直接注射入地下进行治理。所述微生物操作模块的主要设备包括菌液存储罐31、输送管路32、菌液培养罐33、注射泵34、移动底盘36与发电机组37,所述菌液存储罐31、输送管路32、菌液培养罐33、注射泵34、发电机组37均固定在移动底盘36上,所述控制系统也集成在移动底盘36上。所述菌液培养罐33与菌液存储罐31通过输送管路32连接,输送管路上安装串接阀门与泵体。所述注射泵34与菌液存储罐3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注射泵34与静力触探装置5的空心钻杆部分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发电机组37为注射泵34、控制系统4提供电力。如果需要进行微生物注射修复工作时,启用微生物操作模块,首先在菌液培养罐内进行微生物菌液的培养,将营养液及助化药剂添加入菌液培养罐内,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菌液培养的时间,达到定时之后,菌液通过输送管路由泵体传输至菌液储存罐内进行储存,菌液储存罐内液体通过注射泵注入到地下实现尾矿或重金属修复。为进一步使微生物操作模块的使用更便捷,所述移动底盘36底部安装有限位轮39,所述厢式货车1车厢底部螺栓固定与侧开门相对应的滑轨40,所述滑轨40对限位轮进行限位。当需要使用微生物处理模块时,将移动底盘在滑轨处滑出,即可将微生物处理模块安置在车外,从而方便一些列的操作。本模块将微生物治理功能集成在厢式货车上,从而可以对检测出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及时治理,有效防止土壤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所述厢式货车1车厢中部安装静力触探装置5,所述静力触探装置的安装位置的车厢中空,作为静力触探装置的钻头贯入口。所述静力触探装置5固定在厢式货车1底盘架上,所述静力触探装置5顶部安装静力触探贯入油缸总成51,所述液压系统为静力触探贯入油缸总成51提供液压动力。所述静力触探贯入油缸总成同样与厢式货车底盘架固定,为静力触探装置提供稳定的静压力。通过静力触探装置在稳定静压力下的贯入,可以检测土壤地层的物理性能。
所述厢式货车1车厢尾端安装有直推式工作系统6,所述直推式工作系统6包括滑动底座61、滑动杆62、伸展油缸63、调整油缸64与直推式钻机65,所述滑动底座6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厢式货车1车厢底面上,所述滑动杆62与滑动底座61滑动连接,所述伸展油缸63尾端与车厢底面铰接,所述伸展油缸63的缸杆与滑动杆62铰接,所述调整油缸64尾端与滑动底座61铰接,所述调整油缸64的缸杆与直推式钻机65铰接,所述液压系统为伸展油缸63、调整油缸64提供液压动力。通过伸展油缸与调整油缸的配合,可将直推式钻机在车厢内伸展出并调整为竖直的工作状态。通过伸展油缸与调整油缸的配合,可将直推式钻机收纳在厢式货车的车厢内,使用时将其展开到工作状态,使直推式工作系统便于携带,转运更为方便。所述直推式钻机65上集成有冲击动力头系统66与回转动力头系统67。冲击动力头系统用于进行直推式土壤低扰动钻探采样和微生物药剂直推式原位注射,回转动力头系统用于进行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
所述厢式货车1两侧均设置一对支腿油缸11,所述油缸支腿安装在厢式货车的车架上。所述液压系统为支腿油缸11提供液压动力。当本厢式货车移动时,支腿油缸收缩到厢式货车上,当本一体化平台进行直推采样、注射和静力触探工作时,支腿油缸锚入地下,固定整个厢式货车。
所述厢式货车1车厢前方中部安装样品检测单元7。所述样品检测单元里面存放土壤样品污染物快速检测工具,为检测人员提供一个小型的工作站,用于快速检测新鲜采集的土壤样品污染物浓度。
一种车载式多功能钻机与静力触探一体化平台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