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利用磁性离子液体电生热作为加热介质的装置

利用磁性离子液体电生热作为加热介质的装置

IPC分类号 : F24J1/00,

申请号
CN201520818512.9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5-10-22
  • 公开号: 205227828U
  • 公开日: 2016-05-11
  • 主分类号: F24J1/00
  • 专利权人: 昆明理工大学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磁性离子液体电生热作为加热介质的装置,其包括壳体、耐高温绝缘体层、电极板、导线、温度检测器、电源;该装置利用磁性离子液体可同时作为生热、传热、储热反应介质的特点,通过施加可控电压产生电场,使磁性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迁移和剧烈碰撞,在其内部形成电流,由此产生热量,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在反应体系内部与反应物质直接接触进行快速加热,并通过良好的传热效果和储热性能,使反应体系受热均匀、稳定,让化学反应过程更加稳定、快速;使用该装置能提高能源转化效率,让化学反应过程顺利发生,消除了因升温慢、受热不均等问题而引起副反应的发生、产物纯度低等不利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磁性离子液体电生热作为加热介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壳体(1)、耐高温绝缘体层(2)、电极板(3)、温度检测器(5)、电源(6);其中耐高温绝缘体层(2)设置在壳体(1)内,电极板(3)设置在高温绝缘体层(2)内侧,电极板(3)通过导线(4)与电源(6)连接,温度检测器(5)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电源(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磁性离子液体电生热作为加热介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6)提供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电压为10~220V。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磁性离子液体电生热作为加热介质的装置,属于反应加热及新型材料开发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化学反应体系加热方式大多采用电加热装置间接为反应体系进行加热,例如采用金属管加热的装置,通过对某种液体介质(水或硅油等)加热进而传递热量给反应容器并作用于反应体系。发热的金属管多直接与液体介质接触,在加热的过程中,加热管、发热壁与液体的换热面积小,加热速度慢,能源转换效率低,并且在间接传递热量给反应体系的过程中,易造成热量损失、加热不均匀等问题。

又例如采用电热盘加热的方式,主要结构包括外壳体及铝质或不锈钢的内胆,内胆底面紧贴有电热盘,利用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借助铝质内胆或不锈钢内胆对液体进行加热,进而对反应容器加热为反应体系供热。或是直接利用电热盘对反应容器进行加热进而间接为反应体系供热。加热盘主要由发热管构成,发热管外表面加有绝缘隔离层,金属管内有电阻丝,在电阻丝的两端连接有电极端,在金属管与电阻丝之间隙用氧化镁填充,形成导热层,由于发热丝的体积小,又被埋在导热效果差的氧化镁粉中,电阻丝发的热量积聚在电阻丝上难以散发,导致电能转换效率低;加上,在传热过程中易出现能耗损失,导致这种加热效率非常低。

这些传统的加热方法普遍存在能源转化效率低、热传递效果差、加热速度慢、加热不均匀等问题,对反应体系中的化学反应过程有很大的不利影响,易造成一些副反应的发生,影响产品纯度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磁性离子液体电生热作为加热介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1、耐高温绝缘体层2、电极板3、温度检测器5、电源6;耐高温绝缘体层2设置在壳体1内,电极板3设置在高温绝缘体层2内侧,电极板3通过导线4与电源6连接,温度检测器5设置在壳体1内用于检测壳体中温度变化,并与电源6连接进行反馈。

所述电源6提供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电压为10~220V。

所述电极板3为矩形且贴合覆盖于高温绝缘体层2内侧,形成一个类似“电容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利用磁性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并放置于壳体1中的电极板3内侧,施加可控电压产生电场,使磁性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迁移和剧烈碰撞,在其内部形成电流,由此产生热量,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同时作为良好的生热、传热及储热介质,在反应体系内部与反应物质直接接触进行快速加热,并通过良好的传热效果和储热性能,使反应体系受热均匀、稳定,让化学反应过程更加稳定、快速;这种加热方法不仅提高了能源转化效率,还有利于化学反应过程的顺利发生,消除了因升温慢、受热不均等问题而引起副反应的发生、产物纯度低等不利影响,这对加热技术以及对反应体系供热形式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本实用新型所述磁性离子液体物化性质稳定、热稳定性良好,在常温或高达350℃条件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效果及储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磁性离子液体为:咪唑类磁性离子液体[Cnmim]ABx、吡啶类磁性离子液体[CnPy]ABx、吡咯类磁性离子液体[CnmP]ABx、季铵类磁性离子液体[NCn]ABx、季磷类磁性离子液体[PCn]ABx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A可为Fe、Eu、Dy、Ni、Co、Mn或Pd;B可为Cl、Br或羰基;P为磷;N为氮;Cn为烷基,n为2~14。

本实用新型所述磁性离子液体可应用于各种需要加热的反应体系,特别是要求生热速率快、加热温度高、加热均匀的反应体系;反应体系为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加热催化脱卤反应、加热聚合反应、加热解聚反应等。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过程中,电压对磁性离子液体生热效率和升温极限具有决定性控制,电压越大,电场力越大,升温也会越快。电极板3用于通电加压后产生电场;电源6可切换直流和交流电压、调节电压大小、设定温度,并通过温度检测器5来为电极板3进行自动断电和通电加压,以保证反应装置内温度恒定在设定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装置适用温度为0℃~400℃,运行方式依据处理要求而定,为连续式或间歇式。

在利用磁性离子液体作为介质加电压内生热为反应体系供热时,使磁性离子液体与反应物质混合于反应装置中。通过施加可控电压,使电极板产生可控电场,使得磁性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行运动迁移,在其内部形成电流,并且磁性离子液体之间及与反应物质之间发生摩擦碰撞,产生热量,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快速升温为反应体系进行直接加热。另一方面,磁性离子液体本身也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和催化剂,可以对很多有机或无机化合物有很好的溶解能力,对很多化学反应过程也具有良好的金属催化性能。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磁性离子液体可以与反应物质直接接触,对某些化学键进行直接加热和催化,使其断裂或形成,使化学反应过程的发生更加精准,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如下:

(1)在该装置内,通过施加可控电压产生电场,能使磁性离子液体同时成为良好的生热、传热及储热反应介质,在反应体系内部直接为反应过程进行快速、稳定、均匀的供热,克服了传统外部加热方法的缓慢、不均匀等缺点,消除了因升温慢、受热不均等问题而引起副反应的发生、产物纯度低等不利影响。

(2)本装置的加热方法利用了磁性离子液体可同时作为生热、传热、储热反应介质的特点,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而实现对反应体系的内部直接加热,大大增加了发热源与反应体系的换热面积,其能源转化效率、热传递效率等均比传统的加热方式有很大的提高,具有升温迅速,传热速度快且均匀,传热模式科学,热损失少,大幅度降低能耗等特点。

(3)该装置中使用的磁性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具有磁性的绿色溶剂,热稳定相良好,呈现较宽的液态可操作范围,蒸汽压低,不挥发,不易燃易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等;在分离方面,磁性离子液体可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快速分离和回收利用,避免了使用精馏、萃取等传统方法而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在催化方面,磁性离子液体一般都含有过渡金属元素,因而对某些反应体系具有良好金属催化效果,又可通过外加磁场对催化体系进行控制,使反应体系能够达到最佳的催化效果;在传质传热方面,磁性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热容、良好的热稳定性、分散性以及磁可控性,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磁性介质。

(4)本装置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稳定、安全、绿色环保、操作简便的加热装置,是一种对反应体系加热方式上的革新,并且可应用于诸多需要加热的反应体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磁性离子液体电生热加热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耐高温绝缘体层;3-电极板;4-导线;5-温度检测器;6-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本利用磁性离子液体电生热作为加热介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1、耐高温绝缘体层2、电极板3、导线4、温度检测器5、电源6;耐高温绝缘体层2设置在壳体1内,电极板3设置在高温绝缘体层2内侧,电极板3通过导线4与电源6连接,温度检测器5设置在壳体1内用于检测壳体中温度变化,并与电源6连接进行反馈,壳体1为矩形,电极板3为矩形且贴合覆盖于高温绝缘体层2内侧,形成一个类似“电容器”的结构。(如图1)。

利用上述装置和磁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盐([bmim]FeCl4)(参考文献《Discoveryofamagneticionicliquid[bmim]FeCl4》制备)电生热进行加热合成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微球,具体操作如下:

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并采用磁性离子液体[bmim]FeCl4电生热进行加热合成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微球,按体积比2:1的比例称取磁性离子液体[bmim]FeCl4和3,4-乙烯二氧噻吩混合于图1所示反应装置中,设置电压30V、设置反应温度45℃,这时电极板3之间形成电场,磁性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迁移、摩擦碰撞,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快速升温并为聚合反应提供热量。当温度检测器5检测到反应装置内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后,会自动停止电源6对电极板3的加压,使反应装置内温度不再升高;当反应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电源又会自动对电极板3进行加压,使反应装置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反应5h后关闭电源,通过过滤得到聚3,4-乙烯二氧噻吩粗产物,进一步用甲醇洗涤提纯,最后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得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微球。

在本实用新型方法下合成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微球,其粒径均匀分布在60nm左右的窄区域内,磁性离子液体不仅作为加热介质发挥作用,还具有液相模版剂的作用。此种方法合成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纳米微球与传统的溶液相或乳化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具有相似的结构,但是收率及电导率比在常规溶剂或乳液中聚合的要好的多,如表1所示;

表1在不同聚合体系中得到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收率及电导率

实施例2:本实施例装置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使用了两种磁性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四氯化铁盐([bPy]FeCl4)和N-丁基吡啶四氯化铁盐([bmP]FeCl4)。

利用磁性离子液体[bPy]FeCl4和[bmP]FeCl4(参考文献《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theiron-containingmagneticionicliquids》制备)电生热进行热裂解纤维素,具体操作如下:

按质量比5:5:1称取磁性离子液体[bPy]FeCl4、[bmP]FeCl4和纤维素粉末混合于反应装置中,分别设置直流电压80V,反应温度140℃;交流电压150V,温度240℃;交流电压220V,温度340℃三组条件下进行维素热裂解反应2h,反应完成后关闭电源;

在140℃条件下主要裂解产物为2-乙基己醇、2-糠醇、4-苯氧基苯酚;240℃条件下主要裂解产物为4-羟基丁酸、5-甲基糠醛、呋喃甲酸四氢呋喃甲醇酯;340℃条件下主要裂解产物为2-糠醇、4-羟基丁酸、2-丁基-1,3-环戊二酮。相比传统加热裂解方法,本实用新型方法具有升温速率快、加热均匀且稳定,使得纤维素在发生裂解时过程较稳定、单一,减少了由于加热不均匀而引起的副反应,产物纯度大大提高。另外,由于磁性离子液体中金属元素的存在,对纤维素的热裂解具有很好的金属催化效果,使得纤维素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开始裂解。所以,本实用新型加热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定向调控纤维素热裂解,能够调控纤维素的热裂解过程,提高裂解产物的纯度。

实施例3:本实施例装置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使用的磁性离子液体为1-丁基-3-甲基四羰基钴盐([bmim][Co(CO)4])。

利用磁性离子液体[bmim][Co(CO)4](参考文献《1-Butyl-3-methylimidazoliumcobalttetracarbonyl[bmim][Co(CO)4]:acatalyticallyactiveorganometallicionicliquid》制备)电生热进行加热催化脱卤反应,具体操作如下:

按质量比为10:5:1称取磁性离子液体[bmim][Co(CO)4]、NaOH和2-萘基溴甲基酮混合于图1所示反应装置中,设置直流电压55V,温度85℃,加热催化反应1h,反应完成后关闭电源。本方法可加热催化2-萘基溴甲基酮脱除溴转化为2-萘乙酮(如下式所示),并且转化率可达到100%。

利用磁性离子液体电生热作为加热介质的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