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目前由于振动传感器受制于不便或不能拆卸等原因,振动传感器的校准必须停机、停电,必须将传感器整套拆卸下来送到实验室检测,必须依靠标准振动台;不仅对设备要求高,而且人员工作量大,且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往往是巨大的。尤其是必须停机停电,就与状态监测检修趋势相背离。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线圈套筒和绕制在线圈套筒上的信号线圈,所述的线圈套筒上还绕制一校准线圈。本实用新型可在实验室对传感器进行校准,也可以在现场甚至使用中对传感器进行校准。
权利要求
1.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包括壳体(3)、位于壳体内的线圈套筒(11)和绕制在线圈套筒上的信号线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套筒(11)上还绕制一校准线圈(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准线圈(10)和所述的信号线圈(9)并行交叉绕制在线圈套筒(11)上,形成两组完全相同特性的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内设有一可相对壳体作轴向移动的心轴(4),该心轴(4)上套接一永磁铁(1),所述的永磁铁(1)通过一铝架(2)固定连接在壳体(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4)的左端部连接一阻尼器(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与阻尼器(5)之间设有用于阻尼器复位的第一弹簧片(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4)的右端部连接一连接架(7),所述的线圈套筒(11)设在连接架(7)上,随同连接架(7)一起相对于壳体作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与连接架(7)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架复位的第二弹簧片(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架(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阻尼器(5)和线圈套筒(11)往复运动的环形槽(1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传感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现场校准或原位校准的振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振动监测传感器,分布在地震、铁路、桥梁、电力、机械、石化等行业。在电力系统中,振动监测传感器也广泛应用于发电环节的机组监测、输电环节的塔线监测、变电环节的变压器监测等。它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些传感器全部都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运行检测和维护必须停机、停电。
振动传感器往往安装在振动部位壳体上或壳体内部,有的直接安装在高压杆塔或高压线上,要对其进行检测和维护,只能将机组停机或线路停电,然后将传感器拆卸下来送检。
2)必须将传感器整套拆卸下来送到实验室检测。
振动监测传感器,很多配有配套的适调仪、延伸电缆等,因配套附件的不可置换性,要考察传感器的年稳定性,必须整套拆卸下来送检。但实际应用中,传感器安装在监测部位上,适调仪安装在控制机房,延伸电缆则安装在连接监测部位到控制机房之间弯曲的长距离的管道内,因此,拆卸和安装都非常麻烦。
3)检测必须依靠标准振动台。
按现行校准振动传感器的方法,必须给它提供一个标准激励信号,然后测量输出值,两者相除得到传感器的信号灵敏度。这个标准激励信号只能由标准振动台提供,而标准振动台往往只有极少数技术机构才具备,如各级计量院所、各系统内部研究院等,标准设备资源过于集中,相对于数量庞大的传感器而言,校准工作量太大,难以保证时效性。
以上三点要求缺一不可,不仅对设备要求高,而且人员工作量大,且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往往是巨大的。尤其是必须停机停电,就与当前越来越盛行的状态监测检修趋势相背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振动传感器工作时或在其工作位置可实现原位校准的振动传感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线圈套筒和绕制在线圈套筒上的信号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套筒上还绕制一校准线圈。
没有内置校准线圈的振动传感器,只能通过在实验室振动台上用传统方法加振动激励测输出电信号来测试其灵敏度和频率响应特性;本实用新型可进行振动传感器的在线校准。本实用新型在原有信号线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校准线圈,这样就可以通过传递函数比拟方程,确定信号线圈和校准线圈之间的关系,利用电校准的方法,通过电校准来实现现场校准或原位校准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的校准线圈和所述的信号线圈并行交叉绕制在线圈套筒上,形成两组完全相同特性的线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一可相对壳体作轴向移动的心轴,该心轴上套接一永磁铁,所述的永磁铁通过一铝架固定连接在壳体上。将永磁铁固定在壳体上,这样心轴可相对于永磁铁作轴向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心轴的左端部连接一阻尼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的壳体与阻尼器之间设有用于阻尼器复位的第一弹簧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心轴的右端部连接一连接架,所述的线圈套筒设在连接架上,随同连接架一起相对于壳体作轴向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的壳体与连接架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架复位的第二弹簧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铝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阻尼器和线圈套筒往复运动的环形槽,环形槽给阻尼器和线圈套筒的往复运动提供空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可在实验室对传感器进行校准,也可以在现场甚至使用中对传感器进行校准。这对各行业大量使用的、不能拆卸或不便拆卸的传感器来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保持了振动监测的连续性,减少甚至避免了因要送检而停止工作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边工作、边检测的在线监测、在线检测的目的和要求,使振动行业状态监测检修得到有效落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永磁铁,2-铝架,3-壳体,4-心轴,5-阻尼器,6-第一弹簧片,7-连接架,8-第二弹簧片,9-信号线圈,10-校准线圈,11-线圈套筒,12-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振动传感器,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其由心轴4、永磁铁1、铝架2、壳体3、阻尼器5、第一弹簧片6、连接架7、第二弹簧片8、位于壳体内的线圈套筒11、绕制在线圈套筒上的信号线圈9和校准线圈10组成,所述的校准线圈10和信号线圈9并行交叉绕制在线圈套筒11上,形成两组完全相同特性的线圈。
所述的壳体3内设有可相对壳体作轴向移动的心轴4,该心轴4上套接永磁铁1,所述的永磁铁1通过铝架2固定连接在壳体3上。
所述心轴4的左端部连接阻尼器5,壳体3与阻尼器5之间设有用于阻尼器复位的第一弹簧片6。所述心轴4的右端部连接连接架7,所述的线圈套筒11设在连接架7上,随同连接架7一起相对于壳体作轴向移动;所述的壳体3与连接架7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架复位的第二弹簧片8。
所述铝架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阻尼器5和线圈套筒11往复运动的环形槽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振动传感器工作时,传感器感受到外部振动(通过左侧螺纹安装),活动部分(弹簧片、阻尼器、连接架、线圈套筒、校准线圈、信号线圈、心轴等)因惯性沿振动方向产生往复运动,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信号线圈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电流,通过测量信号线圈输出端口的电流或电压,可测量该振动传感器的灵敏度。
用传统方法进行实验室校准时,该传感器已经从现场工作部位拆下,安装在实验室标准振动台上,振动台振动时,传感器感受到外部振动(通过左侧螺纹安装),活动部分(弹簧片、阻尼器、连接架、线圈套筒、校准线圈、信号线圈、心轴等)因惯性沿振动方向产生往复运动,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信号线圈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电流,通过测量信号线圈输出端口的电流或电压,可测量该振动传感器的灵敏度。
用电校准法原位校准或现场校准该传感器时,传感器安装在工作位置,从校准线圈输入端输入标准电流,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磁场产生,由左手定则可知,活动部分(弹簧片、阻尼器、连接架、线圈套筒、校准线圈、信号线圈、心轴等)根据校准线圈输入的交变电流产生往复运动,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信号线圈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电流,通过测量信号线圈输出端口的电流或电压,可测量该振动传感器的灵敏度。
原位校准的条件:传感器未感受到外部振动;或感受到振动但该振动远小于校准线圈输入电流产生的振动,即感受到的振动相对于校准线圈产生的振动而言被视为噪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可现场校准的振动传感器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