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

一种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

IPC分类号 : H01R13/625,H01R13/635,H01R13/52,H01R24/00,H01R29/00

申请号
CN202020629161.8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4-23
  • 公开号: 211859031U
  • 公开日: 2020-11-03
  • 主分类号: H01R13/625
  • 专利权人: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所述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包括:下转动盘;四个连接器,四个所述连接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下转动盘的顶部,且四个所述连接器的顶部均开设有连接口;上转动盘,所述上转动盘设置在所述下转动盘的上方;连接导块,所述连接导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转动盘的底部,且所述连接导块均与四个所述连接器顶部的连接口相适配;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下转动盘的顶部;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上;限位圆板,所述限位圆板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具有多接口,可以快速连接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转动盘;

四个连接器,四个所述连接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下转动盘的顶部,且四个所述连接器的顶部均开设有连接口;

上转动盘,所述上转动盘设置在所述下转动盘的上方;

连接导块,所述连接导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转动盘的底部,且所述连接导块均与四个所述连接器顶部的连接口相适配;

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下转动盘的顶部;

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上;

限位圆板,所述限位圆板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圆板的顶部;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上转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套筒,所述套筒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且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且所述连接环的外圈与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计算机内部导线,所述计算机内部导线设置在所述下转动盘的底部;

计算机外部导线,所述计算机外部导线设置在所述上转动盘的顶部;

环形固定块,所述环形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下转动盘外壁上;

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开设在所述环形固定块的内壁上;

钩块,所述钩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转动盘的底部,且所述钩块与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限位圆板的外壁与所述环形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环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连接环的内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L型挡板,所述L型挡板均位于所述连接器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块为L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

背景技术

计算机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可以储存很多信息,当需要将一些信息转移到其他储存设备时,需要通过计算机上的接口安装连接导线,再通过导线传送信息,但是计算机上的接口很少,在计算机需要外接很多设备时,计算机上的接口便显得捉襟见肘,降低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多接口,可以快速连接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包括:下转动盘;四个连接器,四个所述连接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下转动盘的顶部,且四个所述连接器的顶部均开设有连接口;上转动盘,所述上转动盘设置在所述下转动盘的上方;连接导块,所述连接导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转动盘的底部,且所述连接导块均与四个所述连接器顶部的连接口相适配;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下转动盘的顶部;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上;限位圆板,所述限位圆板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圆板的顶部;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上转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套筒,所述套筒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且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且所述连接环的外圈与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计算机内部导线,所述计算机内部导线设置在所述下转动盘的底部;计算机外部导线,所述计算机外部导线设置在所述上转动盘的顶部;环形固定块,所述环形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下转动盘外壁上;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开设在所述环形固定块的内壁上;钩块,所述钩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转动盘的底部,且所述钩块与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限位圆板的外壁与所述环形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环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连接环的内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L型挡板,所述L型挡板均位于所述连接器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钩块为L型。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顺时针转动上转动盘,让钩块与L型挡板相接触,在L 型挡板和钩块的限位下,连接导块与连接器相接触,并使计算机内部导线与计算机外部导线相连通,进行数据传输,在需要进行不同的数据传输时,可逆时针转动上转动盘,使连接导块他脱离连接器,然后顺时针旋转上转动盘,并让连接导块到达合适位置后,再次顺时针转动上转动盘,让钩块与相对应的L型钩块连接,并使连接器与连接导块相接触,完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这种连接转换结构,使用快速便捷,且由于钩块与环形固定块的连接,保证连接端口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上转动盘和下转动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环形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下转动盘,2、连接器,3、上转动盘,4、连接导块,5、凹槽,6、限位槽,7、限位圆板,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套筒,11、连接环,12、计算机内部导线,13、计算机外部导线,14、环形固定块,15、环形限位槽,16、钩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上转动盘和下转动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环形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包括:下转动盘1;四个连接器2,四个所述连接器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下转动盘1的顶部,且四个所述连接器2的顶部均开设有连接口;上转动盘3,所述上转动盘3设置在所述下转动盘1的上方;连接导块4,所述连接导块4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转动盘3的底部,且所述连接导块4均与四个所述连接器2顶部的连接口相适配;凹槽5,所述凹槽5开设在所述下转动盘1的顶部;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开设在所述凹槽5的底部内壁上;限位圆板7,所述限位圆板7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6内;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圆板7的顶部;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顶部,且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顶端与所述上转动盘3的底部固定连接;套筒10,所述套筒10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9上,且所述套筒10的外壁与所述凹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环11,所述连接环11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9上,且所述连接环11的外圈与所述套筒10的内壁固定连接;计算机内部导线12,所述计算机内部导线12设置在所述下转动盘1的底部;计算机外部导线13,所述计算机外部导线13设置在所述上转动盘3的顶部;环形固定块14,所述环形固定块14固定安装在所述下转动盘1外壁上;环形限位槽15,所述环形限位槽15 开设在所述环形固定块14的内壁上;钩块16,所述钩块16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转动盘3的底部,且所述钩块16与所述环形限位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限位槽6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限位圆板7的外壁与所述环形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9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环 1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凹槽5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外壁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连接环11的内圈固定连接。

所述环形限位槽15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L型挡板,所述L 型挡板均位于所述连接器2的正上方。

所述钩块16为L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状态下连接导块4与连接器2为未连接状态。

使用时,将计算机内部导线12与计算机相连接,将计算机外部导线13与外部传输设备相连接,然后给上转动盘3一个向下的力,上转动盘3底部的钩块16在环形限位槽15内向下移动,且限位圆板7在限位槽6内壁上的环形滑槽内向下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向下移动,同时给予弹簧一个压缩力,弹簧在套筒10内压缩,在钩块16到达环形限位槽15的底部时顺时针转动上转动盘3,直至钩块16与环形限位槽15内壁上的L型挡板相接触,松开上转动盘3,在L型挡板和钩块16的限位下,上转动盘3底部的连接导块4 与下转动盘1顶部的连接器2相接触,因为连接导块4与计算机外部导线13用电线连接,且四个连接器2与计算机内部导线12用电线连接,所以在连接导块4与连机器2相接触时会使计算机内部导线12 与计算机外部导线13相连通,进行数据传输,在需要进行不同的数据传输时,可逆时针转动上转动盘3,直至钩块16脱离L型挡板,这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上转动盘3会向上移动,带着钩块16在环形限位槽15内向上移动,并使连接导块4他脱离连接器2,然后顺时针旋转上转动盘3,并让连接导块4到达合适位置后,再次给上转动盘3向下的力,再次顺时针转动上转动盘3,让钩块16与相对应的L 型钩块连接,并使连接器2与连接导块4相接触,完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这种连接转换结构,使用快速便捷,且由于钩块16与环形固定块14的连接,保证连接端口的清洁。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顺时针转动上转动盘3,让钩块16与L型挡板相接触,在L型挡板和钩块16的限位下,连接导块4与连接器2相接触,并使计算机内部导线12与计算机外部导线13相连通,进行数据传输,在需要进行不同的数据传输时,可逆时针转动上转动盘3,使连接导块4他脱离连接器2,然后顺时针旋转上转动盘3,并让连接导块4 到达合适位置后,再次顺时针转动上转动盘3,让钩块16与相对应的L型钩块连接,并使连接器2与连接导块4相接触,完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这种连接转换结构,使用快速便捷,且由于钩块 16与环形固定块14的连接,保证连接端口的清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计算机的转换接口结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