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丛生竹采伐锯

丛生竹采伐锯

IPC分类号 : B27J1/00,B27B3/00,A01G23/091

申请号
CN201510901464.4
可选规格

    看了又看

  • 专利类型:
  • 法律状态: 有权
  • 公开号: CN105522624A
  • 公开日: 2016-04-27
  • 主分类号: B27J1/00
  • 专利权人: 南京林业大学

专利摘要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操作方便,适于对间距较小的丛生竹进行采伐的丛生竹采伐锯。它包括一个壳体,壳体的前端两侧具有两个相对的卡臂,在相对卡臂上和与壳体内开有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的且相连通的平槽,锯片的两侧和后部伸入平槽内,锯片的前部具有用于单向锯切丛生竹的锯齿边,两个卡臂向前延伸超出锯齿边;在壳体后端具有用于带动锯片在两个卡臂之间往复移动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通过在平槽内延伸的连接件与锯片相连。

权利要求

1.丛生竹采伐锯,包括一个壳体,其特征是:壳体的前端两侧具有两个相对的卡臂,在相对卡臂上和与壳体内开有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的且相连通的平槽,锯片的两侧和后部伸入平槽内,锯片的前部具有用于单向锯切丛生竹的锯齿边,两个卡臂向前延伸超出锯齿边;在壳体后端具有用于带动锯片在两个卡臂之间往复移动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通过在平槽内延伸的连接件与锯片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其特征是:两个相对的卡臂内侧与壳体之间形成u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其特征是:锯片与连接件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锯片为中心对称的厚度1-3mm的正方形板材,在所述板材的四侧边具有所述锯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其特征是:往复驱动机构是凸轮式往复驱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其特征是:所述凸轮式往复驱动机构包括凸轮轴、凸轮、滑块;凸轮轴转动设置壳体上,凸轮设置在凸轮轴上,滑块滑动设置在壳体上;滑块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凸轮位于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滑块的两个侧壁分别与连接件后部的两个支腿相连,连接件的前部与锯片的后部和两侧连接;当凸轮转动时,凸轮分别与两个侧壁的内侧面接触,从而推动锯片往复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其特征是:滑块两个侧壁的前端之间以前墙板相连,滑块两个侧壁的后端之间以后墙板相连,前墙板的前端面、后墙板的后端面、前墙板的上下端面、后墙板的上下端面均与壳体滑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包括成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位于上下壳体两侧的侧壳体;滑块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上壳体具有与前墙板的前端面、后墙板的后端面、前墙板的上端面、后墙板的上端面滑动配合的前导向面、后导向面、上导向面;下壳体具有与前墙板的下端面、后墙板的下端面滑动配合的下导向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其特征是:凸轮轴穿过上导向面伸入滑块的两个侧壁之间,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上壳体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其特征是:两个卡臂内侧之间的距离为4-8cm,两个卡臂外侧之间的距离为8-12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林竹采伐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丛生竹采伐锯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竹子的王国,竹业作为我国林业的十大朝阳产业之首,已成为是南方丘陵山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随着科技进步及一些竹林丰产培育措施的实施,目前,大面积的粗放经营竹林变为集约经营,低产林地改造后,竹林结构得到改善,然而,随着经营时间的延长,经营强度的加大,经营成本迅速提高,主要表现在,竹秆采伐所需劳动成本过高,竹林采伐成本已成为制约我国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ZL200820123306.6公开了一种林木采伐机,该采伐机集伐木、打枝、造纸、截梢等多功能于一体,工作效率高、安全,节省人力、对林木和林地生态损伤较小,然而,该款采伐机因体积较大,只适合密度小的林分类型,在常规的经营的竹林内无法开展作业。ZL03211293公开了一种护林采伐机,该款机器设计的特点为设有立柱和若干抱树机构,可以防止树木在采伐的过程中向一侧倒伏,然而该款机器所设抱树机构过多,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影响了采伐的效率,而且该设备体积较大,在立竹度较大的竹林中较难移动。

2011103610706公开了一种竹子专用采伐机,包括由汽油机驱动的圆盘锯,所述的圆盘锯设在滑轨上,在滑轨内设有弹簧,在滑轨前设有用于固定竹竿的抓手,所述的抓手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杆相连;所述的滑轨通过支架与底盘相连,抓手与底盘相连;固定杆与底盘相连,在固定杆与底盘设有操控锁紧装置。本设备工作时,通过前端的抓手可将林竹紧紧固定,可使林竹在采伐过程中一直处于直立状态,在采伐过程中有效保证竹材的质量。但该设备仍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体积大(长580mm×宽470mm×高360mm),不适宜在间距很小的竹林间尤其是丛生竹中使用。

竹子一般分为散生竹、丛生竹和混生竹。散生竹竹鞭在土壤中横向延伸,地下的茎上有节,节上有芽,其节上的芽发育成笋或鞭,地上的竹株分布成稀疏的散生状,如毛竹、雷竹等。丛生竹的地下茎无横向生长的竹鞭,它的地下茎实际是由秆基和秆柄组成的,粗大短缩,节密根多。因此,丛生竹中的各根竹子之间间距比散生竹的间隙更小,如绿竹、麻竹、大头典竹等。混生竹地下茎即有散生竹地下茎的特征,又有丛生竹地下茎的特征,形成混生型竹林。如苦竹、茶秆竹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操作方便,适于对间距较小的丛生竹进行采伐的丛生竹采伐锯。

本技术所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包括一个壳体,壳体的前端两侧具有两个相对的卡臂,在相对卡臂上和与壳体内开有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的且相连通的平槽,锯片的两侧和后部伸入平槽内,锯片的前部具有用于单向锯切丛生竹的锯齿边,两个卡臂向前延伸超出锯齿边;在壳体后端具有用于带动锯片在两个卡臂之间往复移动的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通过在平槽内延伸的连接件与锯片相连。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时,把整个丛生竹采伐锯往前移动,使得被采伐的竹子进入到超出锯齿边的两个卡臂之间,然后通过往复驱动机构带动锯片往复移动。由于锯齿是单向的,所以锯片往一个方向移动时能够进行切削,反向移动时不能进行切削。当锯片进行切削时,由于切削力的反力的作用,会使得丛生竹采伐锯相对于被采伐的竹子移动,从而必然使得其中一个卡臂与被采伐的竹子接触,而形成对丛生竹采伐锯的定位。这样可以避免操作者自身对丛生竹采伐锯使用外力与切削力进行平衡,也就是说,操作者无需在锯片往复移动的方向施加与切削力进行平衡的外力。当然,操作者需要在垂直于锯片往复移动的方向上向前推动丛生竹采伐锯,以实现锯片的进给,直到把整根竹子锯断。

当竹子被锯断时,随着操作者继续向前推动丛生竹采伐锯,至少被锯断后的留在地面上竹子的根部上端会与两个卡臂之间的壳体前端接触,阻止丛生竹采伐锯再向前移动,这能够使得操作者感知到无需再继续向前推动丛生竹采伐锯了,所以使用更加方便。

另外,由于本技术中的锯片的两侧和后部伸入平槽内,当把竹子锯断之后,在将丛生竹采伐锯往后拉回即退刀时,锯片的两侧边和后部的边缘均不会与竹子接触,不会对退刀造成妨碍,当然也保证了锯片不会折断。

本技术中,由于锯片的两侧伸入卡臂上的平槽内,所以两个卡臂外侧之间的距离只需要比锯齿边略长即可,也就是说,本技术中两个卡臂外侧之间的距离可以很小,所以本丛生竹采伐锯可以伸入到间距很小的丛生竹之间对丛生竹进行采伐。

上述的丛生竹采伐锯,两个相对的卡臂内侧与壳体之间形成u形。

上述的丛生竹采伐锯,锯片与连接件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相连;锯片为中心对称的厚度1-3mm的正方形板材,在所述板材的四侧边具有所述锯齿。这样,当一个锯齿边的锯齿磨损后,可以拆卸锯片,转动90°、180°或270°后再安装,即可用锯片的另一个锯齿边对竹子进行锯切,延长了锯片的使用寿命。同时锯片为厚度1-3mm的正方形,刚度较大,无需对锯片采用张紧机构进行张紧,进一步简化的整机机构,缩小了整机尺寸。

上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往复驱动机构是凸轮式往复驱动机构。

上述的丛生竹采伐锯,所述凸轮式往复驱动机构包括凸轮轴、凸轮、滑块;凸轮轴转动设置壳体上,凸轮设置在凸轮轴上,滑块滑动设置在壳体上;滑块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凸轮位于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滑块的两个侧壁分别与连接件后部的两个支腿相连,连接件的前部与锯片的后部和两侧连接;当凸轮转动时,凸轮分别与两个侧壁的内侧面接触,从而推动锯片往复移动。这种结构的优点:凸轮位于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凸轮转动时分别与两个侧壁的内侧面接触,能够快速带动滑块往复移动,不论滑块往哪个方向移动,均能够给予滑块较大的推力。连接件后部通过两个支腿与滑块连接,连接件与锯片的后部和两侧连接,保证了锯片可靠地通过连接件悬空设置在平槽内,使得锯片不会产地较大的振动,保证了锯片的刚度。

上述的丛生竹采伐锯,滑块两个侧壁的前端之间以前墙板相连,滑块两个侧壁的后端之间以后墙板相连,前墙板的前端面、后墙板的后端面、前墙板的上下端面、后墙板的上下端面均与壳体滑动配合。这样,滑块的外周的四个平面均与壳体滑动配合,有效防止了滑块在连接件、锯片等连接在滑块上的零部件的作用下产生偏转,保证壳体对滑块的可靠定位和准确导向。

上述的丛生竹采伐锯,所述壳体包括成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位于上下壳体两侧的侧壳体;滑块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上壳体具有与前墙板的前端面、后墙板的后端面、前墙板的上端面、后墙板的上端面滑动配合的前导向面、后导向面、上导向面;下壳体具有与前墙板的下端面、后墙板的下端面滑动配合的下导向面。把壳体分成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侧壳体三部分,是为了便于装配。

上述的丛生竹采伐锯,凸轮轴穿过上导向面伸入滑块的两个侧壁之间,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上壳体上。该结构更加紧凑了,进一步减小了丛生竹采伐锯的外形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丛生竹采伐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壳体、滑块、连接件等立体示意图。

图3是滑块、下壳体等立体示意图。

图4是上壳体、滑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滑块、下壳体、锯片等立体示意图。

图6是上壳体、下壳体、锯片等立体示意图。

图7是侧壳体、上壳体、滑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2所示的丛生竹采伐锯,主要包括壳体1、凸轮式往复驱动机构2、锯片3、连接件4。

参见图1、7,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位于上下壳体两侧的侧壳体13、与侧壳体是一体的向前端延伸的两个相对的卡臂14。

参见图2、4,上壳体具有前板111、后板113、上板116,前板111与后板113相对,上板连接在前板111和后板113的上部。前板的内侧面是与滑块前墙板233的前端面在左右方向上滑动配合的前导向面112,后板的内侧面是与滑块后墙板234的后端面在左右方向上滑动配合的后导向面114,上板的下表面是与滑块前墙板233的上端面和后墙板234的上端面均在左右方向上滑动配合的上导向面117。参见图5、7,侧壳体的上部通过四个螺栓52连接在上板的两侧。侧壳体的下部通过四个螺栓53连接在前板111和后板113的下部。下壳体通过四个螺栓51连接在前板111和后板113的下部。下壳体位于侧壳体下部的中间位置。参见图1、7,侧壳体13前部中间具有半圆形凹入部131,该半圆形凹入部131与两个相对的卡臂内侧共同形成u形。两个卡臂内侧之间的距离T为4-8cm,两个卡臂外侧之间的距离(丛生竹采伐锯的宽度)D为8-12cm。在相对的卡臂内侧和侧壳体内开有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且相连通的平槽15。

参见图1-3,所述凸轮式往复驱动机构2主要包括凸轮轴21、凸轮22、滑块23、法兰盘24、轴承25。

参见图3、5,滑块具有两个相对的侧壁231、232,滑块两个侧壁的前端之间以开有孔235的前墙板233相连,滑块两个侧壁的后端之间以开有孔236的后墙板234相连。滑块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参见图3,下壳体具有与前墙板233的下端面和后墙板234的下端面均在左右方向上滑动配合的下导向面128。

参见图4,上板116上开有法兰孔118,法兰盘24嵌入法兰孔中并与上板116通过螺栓连接。参见图1、3,凸轮轴21通过轴承25转动设置在法兰盘24上,凸轮轴向下伸入到滑块的两个侧壁231、232之间。

参见图3,凸轮22设置在凸轮轴21上,并位于滑块的两个相对的侧壁231、232之间。连接件4基本在平槽内延伸,参见图5,滑块的两个侧壁的外侧分别与连接件4后部的两个支腿41、42相连,连接件4的前部开有半圆形孔。

参见图5,锯片3为中心对称的正方形板材,厚度为1.5mm,在所述板材的四侧边具有所述锯齿31。每个侧边上的锯齿倾斜方向一致,形成单向切削的锯齿边32。锯片的后部和两侧连接通过6个螺栓54与连接件4前部形成可拆卸连接。

参见图1,锯片的两侧和后部伸入平槽内,两个卡臂向前延伸超出锯片前部的一个用于单向锯切丛生竹的锯齿边。

参见图2,前挡板16可拆卸的连接在前板111上,并位于侧壳体的平槽内,前挡板主要起到防止前挡板前部的平槽内的灰尘进入滑块两侧的空间内。参见图1,上壳体的后板113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后挡板17,用于封堵侧壳体后部的平槽口,防止灰尘进入。

当凸轮转动时,凸轮分别与两个侧壁的内侧面接触,从而推动锯片在平槽所在的平面内在左右方向往复移动。在前墙板233上的孔235、在后墙板234上的孔236能够防止凸轮在转动时,凸轮与前墙板和后墙板接触而发生干涉。

丛生竹采伐锯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