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

一种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

IPC分类号 : F42B3/00

申请号
CN201720346013.3
可选规格

    看了又看

  • 专利类型:
  • 法律状态: 有权
  • 公开号: CN206772142U
  • 公开日: 2017-12-19
  • 主分类号: F42B3/00
  • 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专利摘要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一种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包括壳体、固定罩、雷管、传爆药柱、主装药、药型罩和空腔,所述药型罩为双球缺复合药型罩,由前级副药型罩和后续主药型罩复合而成,其中,前级副药型罩用于形成金属射流对目标进行穿孔作业,后续主药型罩用于形成EFP弹丸破坏目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由于双球缺复合药型罩中前级副药型罩形成的金属射流质量增加,射流速度梯度减小,射流将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破坏大厚度目标;空腔主要用于为装药提供密封炸高,便于水下使用时减少水对射流的影响,提升毁伤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固定罩(2)、雷管(3)、传爆药柱(4)、主装药(5)、药型罩(6)和空腔(7),其中壳体(1)为圆台与圆筒的组合结构,上圆筒结构和圆台结构将下圆筒结构的一端密封,雷管(3)位于聚能装药结构顶部中央,外部设有固定罩(2)固定,下端插入传爆药柱(4)中,传爆药柱(4)装填在上圆筒结构中,主装药(5)装填在圆台与下圆筒的组合结构中,主装药(5)下方设有药型罩(6),药型罩(6)下方设有空腔(7),所述壳体(1)、固定罩(2)、雷管(3)、传爆药柱(4)、主装药(5)、药型罩(6)和空腔(7)均为轴对称结构;所述药型罩(6)为双球缺复合药型罩,由前级副药型罩(601)和后续主药型罩(602)复合而成,其中,前级副药型罩(601)用于形成金属射流对目标进行穿孔作业,后续主药型罩(602)用于形成EFP弹丸破坏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副药型罩(601)厚度为0.8cm,曲率半径为2.5cm;所述后续主药型罩(602)厚度为0.8cm,曲率半径为15.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副药型罩(601)和后续主药型罩(602)材料均为紫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

背景技术

为有效毁伤敌舰船,需要提高鱼雷或其它水中兵器战斗部的爆炸威力。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战斗部威力:一是增加装药量;二是采用核装药;三是采用聚能定向爆炸技术。

目前,鱼雷发展趋向于小型化、智能化,增加药量势必增加鱼雷长度,且药量增加有一定限度。根据杀伤半径与装药量的关系,杀伤半径为2-4m时,所需装药量为180-424kg。因此,靠增加装药量来提高战斗部威力的方法不可取。采用核装药固然能增强杀伤威力,但从安全与环保角度来考虑也不可取。而聚能定向爆炸形成的金属射流能量密度大,爆炸效果极佳,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世界海军强国也早已研制出聚能型鱼雷战斗部,具有穿透潜艇内外双层壳体的能力。但是,现代防护技术日新月异,新型舰艇的抗爆炸、抗冲击能力日趋增强,主要体现在舰艇采用高强度合金钢作为壳体,以及采用双层壳体或者复合结构。从而,单独依靠常规药型罩聚能鱼雷战斗部很难对新型舰艇予以致命毁伤。故此,需要对常规药型罩进行改进,设计新型药型罩来提高战斗部的杀伤威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其形成的金属射流质量增加,射流速度梯度减小,射流更加稳定,从而更有利于破坏高强度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包括壳体、固定罩、雷管、传爆药柱、主装药、药型罩和空腔,其中壳体为圆台与圆筒的组合结构,上圆筒结构和圆台结构将下圆筒结构的一端密封,雷管位于聚能装药结构顶部中央,外部设有固定罩固定,下端插入传爆药柱中,传爆药柱装填在上圆筒结构中,主装药装填在圆台与下圆筒的组合结构中,主装药下方设有药型罩,药型罩下方设有空腔,所述壳体、固定罩、雷管、传爆药柱、主装药、药型罩和空腔均为轴对称结构;所述药型罩为双球缺复合药型罩,由前级副药型罩和后续主药型罩复合而成,其中,前级副药型罩用于形成金属射流对目标进行穿孔作业,后续主药型罩用于形成EFP弹丸破坏目标。

进一步地,所述前级副药型罩厚度为0.8cm,曲率半径为2.5cm;后续主药型罩厚度为0.8cm,曲率半径为15.5cm。

进一步地,所述前级副药型罩和后续主药型罩材料均为紫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异的技术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由于双球缺复合药型罩中前级副药型罩形成的金属射流质量增加,射流速度梯度减小,射流将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破坏大厚度目标。

第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空腔主要用于为装药提供密封炸高,便于水下使用时减少水对射流的影响,提升毁伤效果。

第三、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对高强度目标的有效毁伤,譬如航空母舰、双层壳体结构的潜艇等;并为聚能鱼雷战斗部设计提供研究方向,为有效毁伤防护能力强的目标提供研究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药型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壳体,2.固定罩,3.雷管,4.传爆药柱,5.主装药,6.药型罩,7.空腔,601.前级副药型罩,602.后续主药型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包括壳体1、固定罩2、雷管3、传爆药柱4、主装药5、药型罩6和空腔7,其中壳体1为圆台与圆筒的组合结构,上圆筒结构和圆台结构将下圆筒结构的一端密封,雷管3位于聚能装药结构顶部中央,外部设有固定罩2固定,下端插入传爆药柱4中,传爆药柱4装填在上圆筒结构中,主装药5装填在圆台与下圆筒的组合结构中,主装药5下方设有药型罩6,药型罩6下方设有空腔7,空腔7主要用于为装药提供密封炸高,便于水下使用时减少水对射流的影响,提升毁伤效果。所述壳体1、固定罩2、雷管3、传爆药柱4、主装药5、药型罩6和空腔7均为轴对称结构。所述聚能装药结构装药直径为30cm,装药高度(即传爆药柱4和主装药5)为40cm,炸高(空气部分)为30cm。

所述药型罩6为双球缺复合药型罩,由前级副药型罩601和后续主药型罩602复合而成,其中,前级副药型罩601用于形成金属射流对目标进行穿孔作业,后续主药型罩602用于形成EFP弹丸破坏目标。前级副药型罩601和后续主药型罩602材料均为紫铜,前级副药型罩601厚度为0.8cm,曲率半径为2.5cm,后续主药型罩602厚度为0.8cm,曲率半径为15.5cm。

作用原理:

首先,当引信动作后,雷管3激发后引爆传爆药柱4,传爆药柱4使主装药5发生爆轰。当爆轰波到达前级副药型罩601时,爆炸作用使其产生压垮运动,药型罩6头部形成高速金属射流对目标进行首次毁伤。

然后,前级副药型罩601底部在压合作用下与后续主药型罩602碰撞复合形成EFP弹丸。低速弹丸在射流拉动下快速成形并加速,完成对目标的二次毁伤。由于前级副药型罩601形成的高速射流能够为后续主药型罩602形成的EFP弹丸随进破坏开辟通路,因此减小了弹丸在水中运动的阻力,降低了能量的损耗,利用双球缺复合药型罩的二次破坏作用提高了对目标的毁伤效果。

数值模拟的毁伤效果:

靶板为含水夹层圆柱壳结构,内径为3m,外径为4m,长为6.4m;外层非耐压壳体厚度为1cm,中间水层厚为1m,耐压壳体厚度为4cm,加强筋厚度为30cm。采用LS-DYNA数值计算,对1cm厚外层壳体的毁伤直径为35cm;对4cm厚内层壳体的毁伤直径为15cm,30cm的加强筋被完全贯穿。

双球缺复合药型罩形成的射流头部速度约为5000m/s,尾部速度约为1600m/s。虽然相对圆锥、球缺组合药型罩聚能战斗部的射流最大速度(6000m/s)下降了17%,但是射流更趋于稳定,且射流质量增加(前级副药型罩601质量大于圆锥罩),因此毁伤效果更好。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双球缺复合药型罩聚能装药结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