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包括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电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电源模块与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报警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中央控制模块与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报警模块分别连接,利用安装在汽车转轴上的测量盘,由光电传感器输出采样脉冲,采取单片机控制,用一个六位LED数码管和一个四位LED数码管作为显示设备,从而得出里程、车速的信息,显示的车速、里程和原车机械里程表的显示值误差小于1%,报警值非常准确,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多,稳定可靠,性价比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电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电源模块与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报警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中央控制模块与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报警模块分别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口P2和开关SW,开关SW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开关SW另一端则与电源输入端口P2的1脚连接并输出电源VCC,电源输入端口P2的2脚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U3、晶振Y1、电容C1~C3、电阻R5、电阻R16、开关S3,单片机U3的18脚、19脚与晶振Y1两端分别连接,晶振Y1两端分别与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分别接地,单片机U3的9脚与电容C3一端、开关S3一端、电阻R5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开关S3另一端与电阻R16一端连接,电阻R16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分别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模块包括开关S1、开关S2,开关S1一端、开关S2一端分别与单片机U3的3脚、2脚连接,开关S1另一端与开关S2另一端短接后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模块包括触发器U1A、逻辑数据芯片U2A,触发器U1A的1脚、3脚分别与单片机U3的7脚、6脚连接,触发器U1A的2脚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4脚、电源VCC分别连接,触发器U1A的5脚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3脚连接,触发器U1A的14脚与12脚连接且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4脚连接,触发器U1A的13脚与单片机U3的7脚连接,触发器U1A的11脚、9脚分别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1脚、9脚连接,逻辑数据芯片U2A的8脚与单片机U3的15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模块包括储存芯片U4、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4,储存芯片U4的1脚~4脚短接且接地,储存芯片U4的1脚与电容C4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与电源VCC、电阻R17一端、电阻R18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7另一端与储存芯片U4的6脚、单片机U3的4脚连接,电阻R18另一端与储存芯片U4的5脚、单片机U3的5脚分别连接,储存芯片U4的8脚与电源VCC连接,储存芯片U4的7脚接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译码器U5、三极管Q2~Q11、电阻R6~R15、显示芯片JP1~显示芯片JP3,译码器U5的8脚、16脚接地,译码器U5的14脚、13脚分别与单片机U3的27脚、28脚分别连接,译码器U5的9脚~12脚分别与电阻R15~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5~R12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1~Q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Q1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8~Q11的集电极分别与显示芯片JP2的12脚、9脚、8脚、6脚连接,三极管Q2~Q7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6~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6~R11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U3的21脚~26脚连接,三极管Q2~Q3的集电极分别与显示芯片JP3的10脚、5脚连接,三极管Q4~Q7的集电极分别与显示芯片JP1的12脚、9脚、8脚、6脚连接,显示芯片JP3的1脚与单片机U3的36脚、显示芯片JP1的2脚、显示芯片JP2的2脚连接,显示芯片JP3的2脚与单片机U3的32脚、显示芯片JP2的3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3脚与单片机U3的35脚、显示芯片JP1的1脚、显示芯片JP2的1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4脚与单片机U3的37脚、显示芯片JP2的4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6脚与单片机U3的38脚、显示芯片JP1的7脚、显示芯片JP2的7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7脚与单片机U3的39脚、显示芯片JP1的711脚、显示芯片JP2的11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8脚与单片机U3的34脚、显示芯片JP1的10脚、显示芯片JP2的10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9脚与单片机U3的33脚、显示芯片JP1的5脚、显示芯片JP2的5脚分别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U7、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蜂鸣器U7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1积极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单片机U3的1脚、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阴极接地。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3型号是8051,U4型号是24C16,触发器U1A型号是74ALS74,逻辑数据芯片U2A型号是74ALS08,译码器U5型号是74LS13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我国汽车工业走过了五十年的历程,与国际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电子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提高国产汽车的电子技术水平,增加汽车电子装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关键,提高我国的汽车电子技术已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的复关,国外汽车零部件厂商也大举进入中国参与竞争。电子式仪表及新型传感器是各类车型汽车的首选配套产品,通用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外汽车车速里程表已广泛采用电子式机芯结构,而国内汽车仪表一直是机械式车速里程表的天下,少数采用动圈式电子仪表,通过大量市场调研,我们清楚地看到进入20世纪以来汽车工业迅速发展,而电子产品则是汽车提高技术含量的晴雨表。国外电子产品占整车成本的30%,然而我国汽车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十分落后,电子产品仅占整车成本的5%。例如国外汽车早已装配电子式仪表,而我国汽车仍在应用传统的机械仪表,可靠性很差。目前汽车仪表控制电子化是一种发展趋势,由先进的传感器与显示装置构成的电子仪表已开始全面取代传统的机电式仪表,成为现代汽车的明显标志。
一般汽车的常规仪表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仪表板中最常用的是车速里程表,目前很多轿车仪表已经使用电子车速表,它通过变速器上的速度传感器获取信号,通过脉冲频率的变化使指针偏转或者显示数字。随着汽车电子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多功能、高精度、高灵敏度、读数直观的电子数字显示及图像显示的仪表已不断应用于汽车。汽车仪表的功能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显示,而是通过对汽车各部件参数的监测和计算机处理相配套,从而达到控制汽车各种运行工况的目的。因而电子式里程表的广泛应用将会很大的提高中国的汽车电子技术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包括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电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电源模块与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报警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中央控制模块与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报警模块分别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口P2和开关SW,开关SW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开关SW另一端则与电源输入端口P2的1脚连接并输出电源VCC,电源输入端口P2的2脚接地。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U3、晶振Y1、电容C1~C3、电阻R5、电阻R16、开关S3,单片机U3的18脚、19脚与晶振Y1两端分别连接,晶振Y1两端分别与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分别接地,单片机U3的9脚与电容C3一端、开关S3一端、电阻R5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开关S3另一端与电阻R16一端连接,电阻R16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键盘模块包括开关S1、开关S2,开关S1一端、开关S2一端分别与单片机U3的3脚、2脚连接,开关S1另一端与开关S2另一端短接后接地。
所述光电传感模块包括触发器U1A、逻辑数据芯片U2A,触发器U1A的1脚、3脚分别与单片机U3的7脚、6脚连接,触发器U1A的2脚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4脚、电源VCC分别连接,触发器U1A的5脚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3脚连接,触发器U1A的14脚与12脚连接且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4脚连接,触发器U1A的13脚与单片机U3的7脚连接,触发器U1A的11脚、9脚分别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1脚、9脚连接,逻辑数据芯片U2A的8脚与单片机U3的15脚连接。
所述储存模块包括储存芯片U4、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4,储存芯片U4的1脚~4脚短接且接地,储存芯片U4的1脚与电容C4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与电源VCC、电阻R17一端、电阻R18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7另一端与储存芯片U4的6脚、单片机U3的4脚连接,电阻R18另一端与储存芯片U4的5脚、单片机U3的5脚分别连接,储存芯片U4的8脚与电源VCC连接,储存芯片U4的7脚接地。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译码器U5、三极管Q2~Q11、电阻R6~R15、显示芯片JP1~显示芯片JP3,译码器U5的8脚、16脚接地,译码器U5的14脚、13脚分别与单片机U3的27脚、28脚分别连接,译码器U5的9脚~12脚分别与电阻R15~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5~R12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1~Q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Q1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8~Q11的集电极分别与显示芯片JP2的12脚、9脚、8脚、6脚连接,三极管Q2~Q7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6~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6~R11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U3的21脚~26脚连接,三极管Q2~Q3的集电极分别与显示芯片JP3的10脚、5脚连接,三极管Q4~Q7的集电极分别与显示芯片JP1的12脚、9脚、8脚、6脚连接,显示芯片JP3的1脚与单片机U3的36脚、显示芯片JP1的2脚、显示芯片JP2的2脚连接,显示芯片JP3的2脚与单片机U3的32脚、显示芯片JP2的3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3脚与单片机U3的35脚、显示芯片JP1的1脚、显示芯片JP2的1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4脚与单片机U3的37脚、显示芯片JP2的4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6脚与单片机U3的38脚、显示芯片JP1的7脚、显示芯片JP2的7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7脚与单片机U3的39脚、显示芯片JP1的711脚、显示芯片JP2的11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8脚与单片机U3的34脚、显示芯片JP1的10脚、显示芯片JP2的10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9脚与单片机U3的33脚、显示芯片JP1的5脚、显示芯片JP2的5脚分别连接。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U7、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蜂鸣器U7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1积极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单片机U3的1脚、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阴极接地。
所述单片机U3型号是8051,U4型号是24C16,触发器U1A型号是74ALS74,逻辑数据芯片U2A型号是74ALS08,译码器U5型号是74LS13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安装在汽车转轴上的测量盘,由光电传感器输出采样脉冲,采取单片机控制,用一个六位LED数码管和一个四位LED数码管作为显示设备,从而得出里程、车速的信息,显示的车速、里程和原车机械里程表的显示值误差小于1%,报警值非常准确,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多,稳定可靠,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包括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电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报警模块,电源模块与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报警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分别连接,中央控制模块与光电传感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储存模块、报警模块分别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口P2和开关SW,开关SW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开关SW另一端则与电源输入端口P2的1脚连接并输出电源VCC,电源输入端口P2的2脚接地。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U3、晶振Y1、电容C1~C3、电阻R5、电阻R16、开关S3,单片机U3的18脚、19脚与晶振Y1两端分别连接,晶振Y1两端分别与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分别接地,单片机U3的9脚与电容C3一端、开关S3一端、电阻R5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开关S3另一端与电阻R16一端连接,电阻R16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键盘模块包括开关S1、开关S2,开关S1一端、开关S2一端分别与单片机U3的3脚、2脚连接,开关S1另一端与开关S2另一端短接后接地,本模块采用非编码键盘,它的按键是排列成行、列矩阵形式的。按键的作用只是简单地实现接点的接通或断开,因此必须有一套相应的程序与之配合,才能产生相应的键码。
所述光电传感模块包括触发器U1A、逻辑数据芯片U2A,触发器U1A的1脚、3脚分别与单片机U3的7脚、6脚连接,触发器U1A的2脚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4脚、电源VCC分别连接,触发器U1A的5脚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3脚连接,触发器U1A的14脚与12脚连接且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4脚连接,触发器U1A的13脚与单片机U3的7脚连接,触发器U1A的11脚、9脚分别与逻辑数据芯片U2A的11脚、9脚连接,逻辑数据芯片U2A的8脚与单片机U3的15脚连接,本模块采用了透射式光电测速脉冲整形电路,每当安装在汽车转轴上的旋转测量盘上的长方孔与光电传感器上的透光孔重合,则光敏三极管受光而通过电流,使三极管饱和导通,故用于脉冲整形的施密特触发器CD4093输出高电平,当圆盘转至透光孔被遮时,CD4093输出低电平,随着圆盘不停地转动,CD4093便输出脉冲序列,测出输出脉冲个数,结合圆盘每一周的孔数,使可算出转轴旋转的转速,进而可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本模块的的脉冲测量部分需要两个I/O口,本系统选用了单片机的P1.5和P1.6。由于脉冲测量过程中,开始检测时脉冲宽度已小于机器周期T,因而会导致脉冲的丢失,为了避免脉冲的丢失,可用门电路实现记数开始与脉冲上升沿的同步控制。所以在控制时,首先由P1.6发一个清0负脉冲,其输出封锁与门G1和G2。接着由P1.5发一个启动正脉冲,从而将门G2打开。之后,被测脉冲上升沿通过G2送T1计数;同时Q2输出的高电平使INT0=1,定时器0的门控GATE有效,启动T/C0开始定时。直到定时结束时,从P1.6发出一个负脉冲,将U2清零,从而封锁G2,使T/C1停止计数,至此一次频率采样过程结束。计数器1采用计数值满后自然清零再计数的方法,将T/C0设为高优先级,允许计数过程中定时中断。
所述储存模块包括储存芯片U4、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4,储存芯片U4的1脚~4脚短接且接地,储存芯片U4的1脚与电容C4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与电源VCC、电阻R17一端、电阻R18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7另一端与储存芯片U4的6脚、单片机U3的4脚连接,电阻R18另一端与储存芯片U4的5脚、单片机U3的5脚分别连接,储存芯片U4的8脚与电源VCC连接,储存芯片U4的7脚接地,本模块所用的24C16是美国ATMEL公司的低功耗CMOS串行EEPROM,它是内含2K×8位存储空间,具有工作电压宽(2.5~5.5V)、擦写次数多(大于10000次)、写入速度快(小于10ms)等特点,储存芯片U4的1脚、2脚、3脚是三条地址线,用于确定芯片的硬件地址,在AT89S51试验开发板上它们都接地,储存芯片U4的8脚和4脚分别为正、负电源,储存芯片U4的5脚SDA为串行数据输入/输出,数据通过这条双向I2C总线串行传送,在AT89S51试验开发板上和单片机的P1.4连接,储存芯片U4的6脚SCL为串行时钟输入线,在AT89C51试验开发板上和单片机的P1.3连接,SDA和SCL都需要和正电源间各接一个10K的电阻上拉。第7脚需要接地储存芯片U4的中带有片内地址寄存器,每写入或读出一个数据字节后,该地址寄存器自动加1,以实现对下一个存储单元的读写。所有字节均以单一操作方式读取,为降低总的写入时间,一次操作可写入多达8个字节的数据。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译码器U5、三极管Q2~Q11、电阻R6~R15、显示芯片JP1~显示芯片JP3,译码器U5的8脚、16脚接地,译码器U5的14脚、13脚分别与单片机U3的27脚、28脚分别连接,译码器U5的9脚~12脚分别与电阻R15~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5~R12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1~Q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Q1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8~Q11的集电极分别与显示芯片JP2的12脚、9脚、8脚、6脚连接,三极管Q2~Q7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6~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6~R11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U3的21脚~26脚连接,三极管Q2~Q3的集电极分别与显示芯片JP3的10脚、5脚连接,三极管Q4~Q7的集电极分别与显示芯片JP1的12脚、9脚、8脚、6脚连接,显示芯片JP3的1脚与单片机U3的36脚、显示芯片JP1的2脚、显示芯片JP2的2脚连接,显示芯片JP3的2脚与单片机U3的32脚、显示芯片JP2的3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3脚与单片机U3的35脚、显示芯片JP1的1脚、显示芯片JP2的1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4脚与单片机U3的37脚、显示芯片JP2的4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6脚与单片机U3的38脚、显示芯片JP1的7脚、显示芯片JP2的7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7脚与单片机U3的39脚、显示芯片JP1的711脚、显示芯片JP2的11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8脚与单片机U3的34脚、显示芯片JP1的10脚、显示芯片JP2的10脚分别连接,显示芯片JP3的9脚与单片机U3的33脚、显示芯片JP1的5脚、显示芯片JP2的5脚分别连接。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U7、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蜂鸣器U7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1积极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单片机U3的1脚、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阴极接地。
所述单片机U3型号是8051,U4型号是24C16,触发器U1A型号是74ALS74,逻辑数据芯片U2A型号是74ALS08,译码器U5型号是74LS139。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里程表控制电路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