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道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走线孔,底面与无砟轨道板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为开口,其上设置有封板,通过轨道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走线孔与端帽配合,所述传感器的连接线穿过走线孔、端帽与其他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成本低,方便推广应用,具有显著性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走线孔,底面与无砟轨道板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为开口,其上设置有封板,通过轨道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走线孔与端帽配合,所述传感器的连接线穿过走线孔、端帽与其他器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个侧边均设置有向内的折弯,另一个侧边设置挡板,所述封板采用L形结构,所述L形的长边两侧设置有与折弯配合的滑槽,所述挡板与L形的短边通过螺栓、螺母配合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帽盖上设置有十字开口,用于连接线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底面设置有通孔,通过化学锚栓与无砟轨道板连接,所述传感器通过磁铁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底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封板的表面喷涂有反光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道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振动噪声对于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和仪器设备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以及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对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减振降噪逐渐成为铁路科研单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轨道板振动的检测成为了一项热门的研究课题。目前,在轨道板振动检测试验中,传感器设备往往直接安装在轨道板上,并通过简易的隔水材料进行防水防尘处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简易材料往往都是塑料类制品,在轨道线架设的野外环境下,很容易因风吹日晒导致破裂,从而丧失作用。这样既失去了对传感器的保护作用,又需要人员进行定期的更换,不仅影响检测试验的质量,而且给后期维护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为了满足当前对于传感器安置设备的需求,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在无砟轨道板上安置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测量装置中的传感器固定过于简单,不利于后期维护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走线孔,底面与无砟轨道板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为开口,其上设置有封板,通过轨道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走线孔与端帽配合,所述传感器的连接线穿过走线孔、端帽与其他器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个侧边均设置有向内的折弯,另一个侧边设置挡板,所述封板采用L形结构,所述L形的长边两侧设置有与折弯配合的滑槽,所述挡板与L形的短边通过螺栓、螺母配合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端帽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帽盖上设置有十字开口,用于连接线通过。
进一步,所述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底面设置有通孔,通过化学锚栓与无砟轨道板连接,所述传感器通过磁铁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底面上。
进一步,所述壳体和封板的表面喷涂有反光漆。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采用不锈钢壳体放置传感器,借助轨道结构,将壳体的开口与封板能够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同时还设置有走线孔和对应的橡胶端帽,利用橡胶的弹性特征,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了壳体封闭,防止自然条件下雨水,风力等因素对传感器造成破坏,保证传感器的工作安全,提高传感器的野外使用寿命,也能够不妨碍传感器与其他器件的连接。由于开口与封板的轨道连接,为后期维修减轻了工作量和设备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装置全身喷涂反光漆,有显著的提示作用,防止因安装在轨道板侧边的条件下,夜间作业或人员走动造成的剐蹭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壳体,2-走线孔,3-无砟轨道板,4-封板,41-长边,42-滑槽,43-短边,5-端帽,6-传感器,7-折弯,8-挡板,9-螺栓,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主要用于加速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与无砟轨道板的固定安装,包括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壳体1,该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走线孔2,底面与无砟轨道板3连接,该壳体1的顶面设置为开口,其上设置有封板4,通过轨道配合连接在一起,该走线孔2与端帽5配合,该传感器6的连接线穿过走线孔2、端帽5与其他器件连接。
该壳体1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开口相对的两个侧边均设置有向内的折弯7,另一个侧边设置挡板8,该封板4采用L形结构,其L形的长边41两侧设置有与折弯7配合的滑槽42,该挡板8与L形的短边43上均设置有通孔,两者通过螺栓9和螺母10配合连接在一起,以避免因长期振动导致折弯7和滑槽42之间的松动,导致壳体1进水进尘。
该端帽采5用橡胶材料制成,其帽盖上设置有十字开口51,用于连接线通过,由于橡胶材料具有弹性,连接线穿过后可以自动复原,保证壳体1的密封性。
如图2和3所示,该壳体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底面设置有通孔,通过化学锚栓与无砟轨道板3连接,该传感器6通过磁铁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底面上,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以便可以直接准确的检测无砟轨道板的振动情况,也可以防止由于振动导致传感器移动造成的损坏等。
该壳体1和封板4的表面喷涂有反光漆,尤其在夜间灯光效果下有效标识自身,有效防止因安装在轨道板侧边,线上作业或人员走动时对其形成剐蹭甚至破坏。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壳体放置传感器,借助轨道结构,将壳体的开口与封板能够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同时还设置有走线孔和对应的橡胶端帽,利用橡胶的弹性特征,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了壳体封闭,防止自然条件下雨水,风力等因素对传感器造成破坏,保证传感器的工作安全,提高传感器的野外使用寿命,也能够不妨碍传感器与其他器件的连接。由于开口与封板的轨道连接,为后期维修减轻了工作量和设备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装置全身喷涂反光漆,有显著的提示作用,防止因安装在轨道板侧边的条件下,夜间作业或人员走动造成的剐蹭破坏。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使用成本低,方便推广应用,具有显著性应用价值等优点。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板的传感器固定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