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包括依次层叠固连为一体的商业层、第一共用站厅层、第二共用站厅层、第三共用站厅层、捷运站厅层和捷运站台层,商业层与第一共用站厅层之间设有第三楼梯,第一共用站厅层与第二共用站厅层之间设有第四楼梯,商业层与第二共用站厅层之间设有第一楼梯,第二共用站厅层和捷运站厅层之间设有第二楼梯,第二共用站厅层与第三共用站厅层之间设有第五楼梯,第三共用站厅层与捷运站厅层之间设有第六楼梯,捷运站厅层与捷运站台层之间设有第七楼梯和第八楼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使得客流流动速率得到大幅提升,减少了各层之间客流流线组织冲突,缓解了换乘站换乘客流拥堵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固连为一体的商业层(1)、第一共用站厅层(2)、第二共用站厅层(3)、第三共用站厅层(4)、捷运站厅层(5)和捷运站台层(6),商业层(1)与第一共用站厅层(2)之间设有第三楼梯(9),第一共用站厅层(2)与第二共用站厅层(3)之间设有第四楼梯(10),商业层(1)与第二共用站厅层(3)之间设有第一楼梯(7),第二共用站厅层(3)和捷运站厅层(5)之间设有第二楼梯(8),第二共用站厅层(3)与第三共用站厅层(4)之间设有第五楼梯(11),第三共用站厅层(4)与捷运站厅层(5)之间设有第六楼梯(12),捷运站厅层(5)与捷运站台层(6)之间设有第七楼梯(13)和第八楼梯(14);位于捷运站台层(6)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七楼梯(13)和第八楼梯(14)进入捷运站厅层(5),位于捷运站厅层(5)的行人可以通过第六楼梯(12)进入第三共用站厅层(4),位于第三共用站厅层(4)的信任可以通过第五楼梯(11)进入第二共用站厅层(3),位于第二共用站厅层(3)之间的客户可以通过第四楼梯(10)进入第一共用站厅层(2),位于第一共用站厅层(2)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三楼梯(9)进入商业层(1),位于第二共用站厅层(3)上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一楼梯(7)进入商业层(1),位于捷运站厅层(5)上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二楼梯(8)进入第二共用站厅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梯(7)的数量为二且相互平行,第一楼梯(7)与第二楼梯(8)的竖直截面构成横向左开的“V”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楼梯(9)、第四楼梯(10)、第五楼梯(11)、第六楼梯(12)在空间上互相平行,第三楼梯(9)、第四楼梯(10)、第五楼梯(11)、第六楼梯(12)均关于第一楼梯(7)竖直截面的对称轴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楼梯(9)与第一楼梯(7)相邻设置,第三楼梯(9)位于第一楼梯(7)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楼梯(13)与第八楼梯(14)的竖直截面共同组成八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商业层(1)到捷运站厅层(5)之间设有左侧第一电梯(15),从第三共用站厅层(4)到捷运站台层(6)之间设有右侧第二电梯(16),左侧第一电梯(15)竖直布置,右侧第二电梯(16)与左侧第一电梯(15)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楼梯(13)的顶部与第八楼梯(14)的顶部分别位于第六楼梯(12)的底部内侧,第七楼梯(13)的顶部与左侧第一电梯(15)相邻,第八楼梯(14)的顶部与右侧第二电梯(16)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第二电梯(16)的数量为二且相邻布置,左侧第一电梯(15)的数量为二且关于右侧第二电梯(16)对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方式换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航空旅客运输逐渐普及,导致机场集疏运模式从单一的以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向高铁、城轨、公交等多种方式转变,不同交通方式换乘客流随之增加。当前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存在换乘效率低,高峰期客流拥堵等问题,严重影响机场运营效率以及服务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机场换乘站拥堵,能够改善机场换乘客流流动性的机场捷运换乘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包括依次层叠固连为一体的商业层、第一共用站厅层、第二共用站厅层、第三共用站厅层、捷运站厅层和捷运站台层,商业层与第一共用站厅层之间设有第三楼梯,第一共用站厅层与第二共用站厅层之间设有第四楼梯,商业层与第二共用站厅层之间设有第一楼梯,第二共用站厅层和捷运站厅层之间设有第二楼梯,第二共用站厅层与第三共用站厅层之间设有第五楼梯,第三共用站厅层与捷运站厅层之间设有第六楼梯,捷运站厅层与捷运站台层之间设有第七楼梯和第八楼梯;位于捷运站台层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七楼梯和第八楼梯进入捷运站厅层,位于捷运站厅层的行人可以通过第六楼梯进入第三共用站厅层,位于第三共用站厅层的信任可以通过第五楼梯进入第二共用站厅层,位于第二共用站厅层之间的客户可以通过第四楼梯进入第一共用站厅层,位于第一共用站厅层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三楼梯进入商业层,位于第二共用站厅层上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一楼梯进入商业层,位于捷运站厅层上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二楼梯进入第二共用站厅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楼梯的数量为二且相互平行,第一楼梯与第二楼梯的竖直截面构成横向左开的“V”字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三楼梯、第四楼梯、第五楼梯、第六楼梯在空间上互相平行,第三楼梯、第四楼梯、第五楼梯、第六楼梯均关于第一楼梯竖直截面的对称轴线对称。
优选地,所述第三楼梯与第一楼梯相邻设置,第三楼梯位于第一楼梯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七楼梯与第八楼梯的竖直截面共同组成八字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商业层到捷运站厅层之间设有左侧第一电梯,从第三共用站厅层到捷运站台层之间设有右侧第二电梯,左侧第一电梯竖直布置,右侧第二电梯与左侧第一电梯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七楼梯的顶部与第八楼梯的顶部分别位于第六楼梯的底部内侧,第七楼梯的顶部与左侧第一电梯相邻,第八楼梯的顶部与右侧第二电梯相邻。
优选地,所述右侧第二电梯的数量为二且相邻布置,左侧第一电梯的数量为二且关于右侧第二电梯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中商业层与第一共用站厅层通过两对第三楼梯连接,商业层与第二共用站厅层通过两对第一楼梯连接,同时第一站厅层又与第二站厅层通过两对第四楼梯连接,第三楼梯分别通过两对第五楼梯、第六楼梯与第二共用站厅层、捷运站台层相连,对此商业层下行有四个换乘点,第一共用站厅层与第三共用站厅层上下行均有四个换乘点,便于分散换乘客流,且第二共用站厅层通过一对第二楼梯与捷运站台层连接,对此第二共用站厅层上下行有七个换乘点,从而使得客流量最大的第二站厅层的换乘效率,客流流动速率得到大幅提升。在另一方面,两对第一楼梯直接连接商业层与第二共用站厅层,一对第二楼梯直接连接第二共用站厅层与捷运站台层,减少了各层之间客流流线组织冲突,缓解了换乘站换乘客流拥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共用站厅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捷运站厅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商业层;2、第一共用站厅层;3、第二共用站厅层;4、第三共用站厅层;5、捷运站厅层;6、捷运站台层;7、第一楼梯;8、第二楼梯;9、第三楼梯;10、第四楼梯;11、第五楼梯;12、第六楼梯;13、第七楼梯;14、第八楼梯;15、左侧第一电梯;16、右侧第二电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包括依次层叠固连为一体的商业层1、第一共用站厅层2、第二共用站厅层3、第三共用站厅层4、捷运站厅层5和捷运站台层6。商业层1与第一共用站厅层2之间设有第三楼梯9,第一共用站厅层2与第二共用站厅层3之间设有第四楼梯10,商业层1与第二共用站厅层3之间设有第一楼梯7,第二共用站厅层3和捷运站厅层5之间设有第二楼梯8,第二共用站厅层3与第三共用站厅层4之间设有第五楼梯11,第三共用站厅层4与捷运站厅层5之间设有第六楼梯12,捷运站厅层5与捷运站台层6之间设有第七楼梯13和第八楼梯14。位于捷运站台层6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七楼梯13和第八楼梯14进入捷运站厅层5,位于捷运站厅层5的行人可以通过第六楼梯12进入第三共用站厅层4,位于第三共用站厅层4的信任可以通过第五楼梯11进入第二共用站厅层3,位于第二共用站厅层3之间的客户可以通过第四楼梯10进入第一共用站厅层2,位于第一共用站厅层2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三楼梯9进入商业层1,位于第二共用站厅层3上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一楼梯7进入商业层1,位于捷运站厅层5上的行人可以通过第二楼梯8进入第二共用站厅层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楼梯7、第二楼梯8、第三楼梯9、第四楼梯10、第五楼梯11、第六楼梯12、第七楼梯13和第八楼梯14均为成对布置的电梯,乘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通过电梯进行楼层之间的转换。左侧第一电梯15、右侧第二电梯16均为成对电梯,均能实现乘客的上下行运动。
第一楼梯7的数量为二且相互平行,第一楼梯7与第二楼梯8的竖直截面构成横向左开的“V”字形结构。
第三楼梯9、第四楼梯10、第五楼梯11、第六楼梯12在空间上互相平行,第三楼梯9、第四楼梯10、第五楼梯11、第六楼梯12均关于第一楼梯7竖直截面的对称轴线对称。第三楼梯9与第一楼梯7相邻设置,第三楼梯9位于第一楼梯7外侧。
第七楼梯13与第八楼梯14的竖直截面共同组成八字形结构。
商业层1到捷运站厅层5之间设有左侧第一电梯15,从第三共用站厅层4到捷运站台层6之间设有右侧第二电梯16,左侧第一电梯15竖直布置,右侧第二电梯16与左侧第一电梯15平行。
左侧第一电梯15分别与商业层1、第一共用站厅层2、第二共用站厅层3、第三共用站厅层4和捷运站厅层5连通,乘客能够通过第一电梯15分别进入商业层1、第一共用站厅层2、第二共用站厅层3、第三共用站厅层4和捷运站厅层5,便于对乘客流量进行疏导,也方便乘客的使用,满足不同乘客的工作和生活的使用需求。
右侧第二电梯16分别与第三共用站厅层4和捷运站台层6连通,乘客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从右侧第二电梯16进入第三共用站厅层4、捷运站厅层5和捷运站台层6,极大的满足了不同乘客的使用需求。
第七楼梯13的顶部与第八楼梯14的顶部分别位于第六楼梯12的底部内侧,第七楼梯13的顶部与左侧第一电梯15相邻,第八楼梯14的顶部与右侧第二电梯16相邻。
右侧第二电梯16的数量为二且相邻布置,左侧第一电梯15的数量为二且关于右侧第二电梯16对称。
第五楼梯11的数量为两对,且位于第一楼梯7的外侧。两对第五楼梯11平行设置。第五楼梯11的顶部与第一楼梯7的底部不相邻,第五楼梯11的顶部与第二楼梯8的顶部也不相邻。
第一楼梯7的底部与第二楼梯8的顶部相邻布置,乘客可以通过第二楼梯8的底部乘电梯到第二楼梯8的顶部,然后继续从第一楼梯7的底部乘电梯到第一楼梯7的顶部,进而进入商业层1,避免了乘客进入商业层1过程中的换成时间,方便乘客快速换乘。
两对第六楼梯12均位于第七楼梯13与第八楼梯14外侧,第六楼梯12与第七楼梯13及第八楼梯14顶部相邻,减小乘客走行距离,提高换乘便利性。第二楼梯8位于两对第六楼梯12中部,左侧第一电梯15分开设置,连接商业层1至捷运站厅层5,右侧第二电梯16相邻设置,连接捷运站厅层5至捷运站台层6。通过多类型楼梯,实现不同类型乘客均能以最便捷的方式进行换乘或出站。
机场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站,其运营效率、换乘便捷性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场捷运换乘站,包括楼梯换乘与站厅换乘,利用不同类型的楼梯,将客流从空间上分隔开,在客流流线方面具有流畅、便捷的特点,为进站、出站以及换乘的乘客提供便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楼梯7、第二楼梯8、第三楼梯9、第四楼梯10、第五楼梯11、第六楼梯12、第七楼梯13、第八楼梯14、左侧第一电梯15、右侧第二电梯16均为现有成熟技术设备,通电后,乘客站在电梯上,能够将乘客送到设定的楼层。商业层1、第一共用站厅层2、第二共用站厅层3、第三共用站厅层4、捷运站厅层5和捷运站台层6均为现有设计的不同用途楼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机场环境,对其进行不同的设计和布置,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机场捷运换乘站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