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包括液压伸缩机构、衔接板、第二齿轮和连接柱,所述液压伸缩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边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边侧衔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贯穿有螺钉,且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活动钮,并且活动钮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槽,所述衔接板安装于液压伸缩机构的端部,且衔接板的外壁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外壁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侧贯穿有多边形棱杆,所述夹板的内侧安装有伺服电机。该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衔接固定便捷,固定方式简单,安装拆卸灵活,维修清理便捷。
权利要求
1.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包括液压伸缩机构(1)、衔接板(9)、第二齿轮(18)和连接柱(22),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边侧设置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端部设置有转轴(4),且转轴(4)的边侧衔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底部贯穿有螺钉(6),且支撑柱(5)的中部设置有活动钮(7),并且活动钮(7)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槽(8),所述衔接板(9)安装于液压伸缩机构(1)的端部,且衔接板(9)的外壁安装有夹板(10),所述夹板(10)的外壁开设有孔洞(11),且孔洞(11)的内侧贯穿有多边形棱杆(12),所述夹板(10)的内侧安装有伺服电机(13),且伺服电机(13)的端部衔接有第一转杆(14),所述第一转杆(14)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齿轮(15),且第一齿轮(15)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一转杆(14)的端部设置有钻头(17),所述第二齿轮(18)衔接于第一齿轮(15)的边侧,且第二齿轮(18)的底部固定有第二转杆(19),所述第二转杆(19)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轴承(20),且第二转杆(19)的端部安装有镂空管(21),所述连接柱(22)安装于外壳(2)的端部,且连接柱(22)的端部固定有底脚(23),所述连接柱(22)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板(24),且限位板(24)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25),并且活动板(25)的端部设置有轮子(26);
所述支撑柱(5)通过转轴(4)与固定杆(3)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柱(5)通过活动钮(7)与活动槽(8)构成滑动结构;
所述衔接板(9)与夹板(10)通过多边形棱杆(12)构成固定结构,且夹板(10)与多边形棱杆(12)之间为型面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13)通过液压伸缩机构(1)与外壳(2)构成升降结构,且伺服电机(13)的中轴线与液压伸缩机构(1)的中轴线相重合;
所述第二转杆(19)通过第二齿轮(18)与第一齿轮(15)构成传动结构,且第二齿轮(18)与第一齿轮(15)之间为啮合连接;
所述轮子(26)通过活动板(25)与连接柱(22)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动板(25)与轮子(26)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
背景技术
打井设备,主要用于开发地下水资源,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等钻井工作,同时也适用于水文地质勘探、建筑工程、桩基打孔等,不同的用处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打井设备进行钻井。
现在市面上的打井设备存在结构调节不灵活,固定方式不稳固,打井过程中易跑位,取样方式不便捷等缺点,需要具有结构调节灵活,固定方式稳固,打井过程中不易跑位,取样方式便捷高效的新型打井设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打井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同类产品结构调节不灵活,固定方式不稳固,打井过程中易跑位,取样方式不便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包括液压伸缩机构、衔接板、第二齿轮和连接柱,所述液压伸缩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外壳,且外壳的边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边侧衔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贯穿有螺钉,且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活动钮,并且活动钮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槽,所述衔接板安装于液压伸缩机构的端部,且衔接板的外壁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外壁开设有孔洞,且孔洞的内侧贯穿有多边形棱杆,所述夹板的内侧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端部衔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杆的端部设置有钻头,所述第二齿轮衔接于第一齿轮的边侧,且第二齿轮的底部固定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转杆的端部安装有镂空管,所述连接柱安装于外壳的端部,且连接柱的端部固定有底脚,所述连接柱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并且活动板的端部设置有轮子。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通过转轴与固定杆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柱通过活动钮与活动槽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衔接板与夹板通过多边形棱杆构成固定结构,且夹板与多边形棱杆之间为型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液压伸缩机构与外壳构成升降结构,且伺服电机的中轴线与液压伸缩机构的中轴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杆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构成传动结构,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轮子通过活动板与连接柱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动板与轮子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结构调节灵活,固定方式稳固,打井过程中不易跑位,取样方式便捷高效;
1、该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通过伺服电机、第一转杆、第一齿轮、第一轴承、钻头、第二齿轮、第二转杆、第二轴承和镂空管的设置,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转杆、第一齿轮以及钻头转动打井,同时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第二转杆以及镂空管转动采样,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第二转杆的位置不偏移,打井过程中不易跑位,取样方式便捷高效;
2、该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通过连接柱、底脚、限位板、活动板和轮子的设置,用户可以通过活动板在限位板中活动调节轮子的高度位置,在钻井过程中收缩轮子并对其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柱和底脚对设备进行支撑,结构调节灵活,固定方式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和轮子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板和活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伸缩机构;2、外壳;3、固定杆;4、转轴;5、支撑柱;6、螺钉;7、活动钮;8、活动槽;9、衔接板;10、夹板;11、孔洞;12、多边形棱杆;13、伺服电机;14、第一转杆;15、第一齿轮;16、第一轴承;17、钻头;18、第二齿轮;19、第二转杆;20、第二轴承;21、镂空管;22、连接柱;23、底脚;24、限位板;25、活动板;26、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包括液压伸缩机构1、外壳2、固定杆3、转轴4、支撑柱5、螺钉6、活动钮7、活动槽8、衔接板9、夹板10、孔洞11、多边形棱杆12、伺服电机13、第一转杆14、第一齿轮15、第一轴承16、钻头17、第二齿轮18、第二转杆19、第二轴承20、镂空管21、连接柱22、底脚23、限位板24、活动板25和轮子26,液压伸缩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的边侧设置有固定杆3,固定杆3的端部设置有转轴4,且转轴4的边侧衔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底部贯穿有螺钉6,且支撑柱5的中部设置有活动钮7,并且活动钮7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槽8,衔接板9安装于液压伸缩机构1的端部,且衔接板9的外壁安装有夹板10,夹板10的外壁开设有孔洞11,且孔洞11的内侧贯穿有多边形棱杆12,夹板10的内侧安装有伺服电机13,且伺服电机13的端部衔接有第一转杆14,第一转杆14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齿轮15,且第一齿轮15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轴承16,第一转杆14的端部设置有钻头17,第二齿轮18衔接于第一齿轮15的边侧,且第二齿轮18的底部固定有第二转杆19,第二转杆19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轴承20,且第二转杆19的端部安装有镂空管21,连接柱22安装于外壳2的端部,且连接柱22的端部固定有底脚23,连接柱22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板24,且限位板24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25,并且活动板25的端部设置有轮子26;
进一步的,支撑柱5通过转轴4与固定杆3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柱5通过活动钮7与活动槽8构成滑动结构,用户通过转轴4对衔接在固定杆3上的支撑柱5进行调节,同时支撑柱5上的活动钮7在活动槽8内滑动,且活动钮7也能在支撑柱5上滑动,使支撑柱5的底部与地面相贴合,并通过螺钉6对支撑柱5进行固定,以此对外壳2进行支撑,增强了设备的稳固性能,提升了设备机构的可调节性,也扩展了设备的适用性范围;
进一步的,衔接板9与夹板10通过多边形棱杆12构成固定结构,且夹板10与多边形棱杆12之间为型面连接,通过在孔洞11内穿插多边形棱杆12对衔接板9和夹板10进行固定,增强了对伺服电机13的固定性;
进一步的,伺服电机13通过液压伸缩机构1与外壳2构成升降结构,且伺服电机13的中轴线与液压伸缩机构1的中轴线相重合,液压伸缩机构1带动衔接板9和伺服电机13进行伸缩,为钻井提供了动力保障;
进一步的,第二转杆19通过第二齿轮18与第一齿轮15构成传动结构,且第二齿轮18与第一齿轮15之间为啮合连接,伺服电机13带动第一转杆14、第一齿轮15以及钻头17转动打井,同时第一齿轮15带动第二齿轮18、第二转杆19以及镂空管21转动采样,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20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第二转杆19的位置不偏移,打井过程中不易跑位,取样方式便捷高效;
进一步的,轮子26通过活动板25与连接柱22构成伸缩结构,且活动板25与轮子26之间为一体化结构,通过活动板25在限位板24中活动调节轮子26的高度位置,在钻井之前收缩轮子26并对其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柱22和底脚23对设备进行支撑,结构调节灵活,固定方式稳固。
工作原理:该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的使用原理为,用户通过转轴4对衔接在固定杆3上的支撑柱5进行调节,同时支撑柱5上的活动钮7在活动槽8内滑动,且活动钮7也能在支撑柱5上滑动,使支撑柱5的底部与地面相贴合,并通过螺钉6对支撑柱5进行固定,以此对外壳2进行支撑,增强了设备的稳固性能,提升了设备机构的可调节性,也扩展了设备的适用性范围,用户可以通过活动板25在限位板24中活动调节轮子26的高度位置,在钻井之前收缩轮子26并对其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柱22和底脚23对设备进行支撑,结构调节灵活,固定方式稳固,将D180M-0250030C-E伺服电机13固定在夹板10的内侧,通过在孔洞11内穿插多边形棱杆12对衔接板9和夹板10进行固定,增强了对伺服电机13的固定性,DYTZ450-/110液压伸缩机构1带动衔接板9和伺服电机13进行伸缩,为钻井提供了动力保障,伺服电机13带动第一转杆14、第一齿轮15以及钻头17转动打井,同时第一齿轮15带动第二齿轮18、第二转杆19以及镂空管21转动采样,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20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第二转杆19的位置不偏移,打井过程中不易跑位,取样方式便捷高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检测打井设备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