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包括若干复合桩基,间隔设置在平原深厚土质地基中;槽形构件,设置在所述复合桩基处的地基上;填方护道,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两侧的地基上;若干支撑柱,间隔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底板上;支撑梁,连接于所述支撑柱顶部;承载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梁顶部和所述槽形构件顶部,所述承载板和所述槽形构件形成空心箱型构件。该结构通过在土质地基上设置空心的箱型承载构件作为高速铁路的受力基础,在箱型结构下设置所述复合桩基解决沉降的问题,该结构具有重量轻、占地少、投资低,并具有施工方便、环保并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复合桩基(1),间隔设置在平原深厚土质地基中;
槽形构件(2),设置在所述复合桩基(1)处的地基上;
填方护道(3),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2)两侧的地基上;
若干支撑柱(4),间隔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2)底板上;
支撑梁(5),连接于所述支撑柱(4)顶部;
承载板(6),连接于所述支撑梁(5)顶部和所述槽形构件(2)顶部,所述承载板(6)和所述槽形构件(2)形成空心箱型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2)底板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设置间距为8m-1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桩基(1)采用CFG桩或者管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构件(2)的底部宽度为其顶部宽度的0.5-0.7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方护道(3)的设置高度为2m-3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方护道(3)为碎石、片石或者回填土填方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构件(2)、所述支撑柱(4)、所述支撑梁(5)和所述承载板(6)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6)单侧伸出所述槽形构件(2)外2m-3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平原地区地基条件通常为深厚土质,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路堤工程,通常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优质路基填料缺乏,通常需要购买,价格高;(2)深厚土质地基在上部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量大,要满足高速铁路对沉降控制要求,地基加固处理深度很大,地基加固处理费用高;(3)平原地区土地资源宝贵,传统路基占地大、用地费用高;(4)平原地区路基排水困难。故提出一种适宜的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以有效解决平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修建投资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包括:
若干复合桩基,间隔设置在平原深厚土质地基中;
槽形构件,设置在所述复合桩基处的地基上;
填方护道,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两侧的地基上;
若干支撑柱,间隔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底板上;
支撑梁,连接于所述支撑柱顶部;
承载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梁顶部和所述槽形构件顶部,所述承载板和所述槽形构件形成空心箱型构件。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所述复合桩基用于解决所述箱型构件地基沉降问题;所述承载板和所述槽形构件形成空心箱型承载构件,重量轻、宽度小,可以大大减小所述复合桩基的处理深度和宽度,从而节约地基加固处理费用,并替代了传统路堤优质填料填筑缺乏、占地宽、并需要解决边坡防护和排水等问题;所述槽形构件中的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支撑梁可以改善所述承载板受力状态,节约大跨度所述承载板的工程投资;所述填方护道可以增强所述槽形构件的横向稳定性,其地基不需要处理,不影响所述槽形构件的沉降;该结构通过在土质地基上设置空心的箱型承载构件作为高速铁路的受力基础,在箱型结构下设置所述复合桩基解决沉降的问题,该结构具有重量轻、占地少、投资低,并具有施工方便、环保并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底板中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柱设置间距为8m-10m。
优选地,所述复合桩基采用CFG桩或者管桩等。
优选地,所述槽形构件的底部宽度为其顶部宽度的0.5-0.7倍。
优选地,所述填方护道的设置高度为2m-3m。
优选地,所述填方护道为采用普通填料填筑,如采用碎石、片石或者回填土填筑,所述填方护道为碎石、片石或者回填土填方体。
优选地,所述槽形构件、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梁和所述承载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单侧伸出所述槽形构件外2m-3m。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所述复合桩基用于解决所述箱型构件地基沉降问题;所述承载板和所述槽形构件形成空心箱型承载构件,重量轻、宽度小,可以大大减小所述复合桩基的处理深度和宽度,从而节约地基加固处理费用,并替代了传统路堤优质填料填筑缺乏、占地宽、并需要解决边坡防护和排水等问题;所述槽形构件中的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支撑梁可以改善所述承载板受力状态,节约大跨度所述承载板的工程投资;所述填方护道可以增强所述槽形构件的横向稳定性,其地基不需要处理,不影响所述槽形构件的沉降;该结构通过在土质地基上设置空心的箱型承载构件作为高速铁路的受力基础,在箱型结构下设置所述复合桩基解决沉降的问题,该结构具有重量轻、占地少、投资低,并具有施工方便、环保并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标:1-复合桩基,2-槽形构件,3-填方护道,4-支撑柱,5-支撑梁,6-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包括复合桩基1、槽形构件2、填方护道3、支撑柱4、支撑梁5和承载板6。
所述复合桩基1包括若干根,所述复合桩基1间隔设置在平原深厚土质地基中;具体地,所述复合桩基1采用CFG桩或者管桩等。
所述槽形构件2设置在所述复合桩基1处的地基上,所述槽形构件2的底部宽度为其顶部宽度的0.5-0.7倍。
所述填方护道3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2两侧的地基上,所述填方护道3的设置高度为2m-3m,所述填方护道3为采用普通填料填筑,如采用碎石、片石或者回填土填筑,所述填方护道3为碎石、片石或者回填土填方体。
所述支撑柱4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2底板上,所述支撑柱4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槽形构件2底板中部,所述支撑柱4设置间距为8m-10m。
所述支撑梁5连接于所述支撑柱4顶部。
所述承载板6连接于所述支撑梁5顶部和所述槽形构件2顶部,所述承载板6和所述槽形构件2形成空心箱型构件,所述承载板6单侧伸出所述槽形构件2外2m-3m。
所述槽形构件2、所述支撑柱4、所述支撑梁5和所述承载板6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所述复合桩基1用于解决所述箱型构件地基沉降问题;所述承载板6和所述槽形构件2形成空心箱型承载构件,重量轻、宽度小,可以大大减小所述复合桩基1的处理深度和宽度,从而节约地基加固处理费用,并替代了传统路堤优质填料填筑缺乏、占地宽、并需要解决边坡防护和排水等问题;所述槽形构件2中的所述支撑柱4和所述支撑梁5可以改善所述承载板6受力状态,节约大跨度所述承载板6的工程投资;所述填方护道3可以增强所述槽形构件2的横向稳定性,其地基不需要处理,不影响所述槽形构件2的沉降;该结构通过在土质地基上设置空心的箱型承载构件作为高速铁路的受力基础,在箱型结构下设置所述复合桩基1解决沉降的问题,该结构具有重量轻、占地少、投资低,并具有施工方便、环保并利于推广应用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平原深厚土质地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