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高稳定性轨枕

高稳定性轨枕

IPC分类号 : E01B3/00,E01B3/34,E01B3/46

申请号
CN201420406611.1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4-07-22
  • 公开号: 204080548U
  • 公开日: 2015-01-07
  • 主分类号: E01B3/00
  • 专利权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轨枕。高稳定性轨枕包括:轨枕本体;阻力体,阻力体与轨枕本体连接,阻力体包括分别设置在轨枕本体的两侧的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阻力体的底面与轨枕本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弹性垫,弹性垫设置在轨枕本体的底面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分别位于轨枕本体的两侧的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起到阻止高稳定性轨枕移动作用,从而提高线路稳定性,高稳定性轨枕本体的底面上的弹性垫可以有效地缓解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对下部基础的振动冲击,有效地降低道床伤损,降低道砟粉化速率,延长道床养护维修周期。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稳定性轨枕包括:

轨枕本体(1);

阻力体(2),所述阻力体(2)与所述轨枕本体连接,所述阻力体(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轨枕本体(1)的两侧的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所述阻力体(2)的底面与所述轨枕本体(1)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

弹性垫(3),弹性垫(3)设置在所述轨枕本体(1)的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阻力体和所述第二部分阻力体均与所述轨枕本体(1)连接并沿垂直于所述轨枕本体(1)的方向远离所述轨枕本体(1)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本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所述阻力体(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钢轨的承轨槽(4),所述两个阻力体(2)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承轨槽(4)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承轨槽(4),所述轨枕本体(1)的底面上与所述承轨槽(4)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弹性垫(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3)与所述轨枕本体(1)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3)的背对所述轨枕本体(1)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波纹状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按行列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和菱形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稳定性轨枕的枕中截面高度160mm~210mm,所述高稳定性轨枕的轨下截面高度为200mm~25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稳定性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稳定性轨枕的下端面的宽度为200mm~320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稳定性轨枕。

背景技术

由于重载列车轴重的提高和运量的增加,相应地大幅增大了对线路的作用,使得在大轴重、高密度的运营条件下,轨道结构伤损破坏加速发展,线路设备病害发生和发展速度加快。近年来的多次线路调查结果表明在重载铁路中轨枕和道床也存在不同程度破坏的情况。轨枕主要的伤损形式为轨下截面环裂,钉孔裂纹、纵裂和枕中截面环裂等,另外,也出现过线路横向位移过大而需要特殊加强处理的现象;道床的伤损主要体现在道砟粉化速率快,道床下沉量大、养护维修周期短等问题。在运输任务更加繁重条件下,如何强化轨道结构以确保线路运营安全是当前中国重载铁路工务部门的紧要问题之一。重载高稳定减振型轨枕可将提高轨枕承载能力、增强轨道稳定性与延长道床养护维修周期等多项技术优势结合为一体,是重载铁路有砟轨道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道砟粉化速率的高稳定性轨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轨枕,高稳定性轨枕包括:轨枕本体;阻力体,阻力体与轨枕本体连接,阻力体包括分别设置在轨枕本体的两侧的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阻力体的底面与轨枕本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弹性垫,弹性垫设置在轨枕本体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均与轨枕本体连接并沿垂直于轨枕本体的方向远离轨枕本体延伸。

进一步地,轨枕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阻力体。

进一步地,轨枕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钢轨的两个承轨槽,两个阻力体分别设置在两个承轨槽处。

进一步地,轨枕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承轨槽,轨枕本体的底面上与承轨槽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弹性垫。

进一步地,弹性垫与轨枕本体粘接。

进一步地,弹性垫的背对轨枕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进一步地,防滑结构为波纹状凸起。

进一步地,防滑结构为多个凸起,多个凸起按行列排列。

进一步地,凸起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和菱形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高稳定性轨枕的枕中截面高度160mm~210mm,高稳定性轨枕的轨下截面高度为200mm~250mm。

进一步地,高稳定性轨枕的下端面的宽度为200mm~320mm。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高稳定性轨枕包括轨枕本体、阻力体和弹性垫,阻力体与轨枕本体连接,阻力体包括分别设置在轨枕本体的两侧的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阻力体的底面与轨枕本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弹性垫设置在轨枕本体的底面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分别位于轨枕本体的两侧的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起到阻止高稳定性轨枕移动作用,从而提高线路稳定性,高稳定性轨枕本体的底面上的弹性垫可以有效地缓解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对下部基础的振动冲击,有效地降低道床伤损,降低道砟粉化速率,延长道床养护维修周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高稳定性轨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高稳定性轨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高稳定性轨枕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高稳定性轨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高稳定性轨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高稳定性轨枕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高稳定性轨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轨枕本体;2、阻力体;3、弹性垫;4、承轨槽;5、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高稳定性轨枕包括轨枕本体1、阻力体2和弹性垫3。阻力体2与轨枕本体连接,阻力体2包括分别设置在轨枕本体1的两侧的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阻力体2的底面与轨枕本体1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弹性垫3设置在所述轨枕本体1的底面上。

在轨枕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能够起到阻止高稳定性轨枕移动的作用,从而提高线路稳定性。高稳定性轨枕本体的底面上的弹性垫可以有效地缓解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对下部基础的振动冲击,有效地降低道床伤损,降低道砟粉化速率,延长道床养护维修周期。

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均与轨枕本体1连接并沿垂直于轨枕本体1的方向远离轨枕本体1延伸。轨枕本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阻力体2。

第一部分阻力体和第二部分阻力体均与轨枕本体1垂直且设置在轨枕本体1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提高了高稳定性轨枕的摩擦阻力,有利于避免高稳定性轨枕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稳定性轨枕还包括设置在轨枕本体1的底面上的弹性垫3。

设置在轨枕本体1的底面上的弹性垫3可以有效地缓解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对下部基础的振动冲击,有效地降低道床伤损。

轨枕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承轨槽4,轨枕本体1的底面上与承轨槽4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弹性垫3。

承轨槽4用于安装钢轨,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承轨槽4处所承受的力最大,将弹性垫3设置在与承轨槽4相对的位置处,有利于缓解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对下部基础的振动冲击。弹性垫3与轨枕本体1粘接。弹性垫3粘接在轨枕本体1上,可以防止因列车运行过程中所产的振动而导致弹性垫3脱离轨枕本体1,有效地提高了高稳定性轨枕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弹性垫3的背对轨枕本体1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有效地提高了高稳定性轨枕与道砟之间的摩擦,防止高稳定性轨枕移动。

本实施例中,防滑结构为波纹状凸起。

还可以优选地,防滑结构为多个凸起,多个凸起按行列排列。凸起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和菱形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高稳定性轨枕的枕中截面高度160mm~210mm,高稳定性轨枕的轨下截面高度为200mm~250mm。高稳定性轨枕的下端面的宽度为200mm~320mm。

轨下截面高度为垂直于高稳定性轨枕的延伸方向的承轨槽4处的截面的高度。

高稳定性轨枕包括位于两个承轨槽4之间的枕中部分,枕中截面高度为垂直于高稳定性轨枕的延伸方向的枕中处的截面的高度。

第二实施例

如图4至6所示,本实施例的高稳定性轨枕对于第一实施例改进为高稳定性轨枕包括两个阻力体2,两个阻力体2相对于轨枕本体1的中间位置对称地设置。

两个相对于轨枕本体1的中间位置对称的阻力体进一步地提高了高稳定性轨枕阻力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线路稳定性。

轨枕本体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安装钢轨的两个承轨槽4,两个阻力体2分别设置在两个承轨槽4处。

承轨槽4用于安装钢轨,将阻力体2设置在与承轨槽4相对的位置处,可避免影响人工及机械对铁路道床的捣固维修作业。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在轨枕本体1内中配置了多根直径Φ为7.0mm的预应力钢筋5,以此来对高稳定性轨枕施加预应力,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稳定性轨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