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包括与系统凝泵来水管相连通的旁路电动门a和若干台前置过滤器,各前置过滤器的出水管与经旁路电动门a连通的凝泵来水管与若干台高速混床相连通,所述高速混床的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阀组,进水阀组上连通有再循环管;所述高速混床的出水口上连接有树脂捕捉器,树脂捕捉器通过出水阀连通至出水总阀,经出水总阀连通高速混床出水母管;树脂捕捉器通过再循环阀连通至再循环泵入口,经再循环泵与高速混床的进水阀后与再循环管相连通。该系统在其自身系统内进行循环清洗,通过自身床体内的离子交换树脂缓慢净化水质,有效消除原有系统的安全隐患,提高机组水汽品质合格率;其安装简单、投资少,安全可行。
权利要求
1.一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包括与系统凝泵来水管相连通的旁路电动门a和若干台前置过滤器,各前置过滤器的出水管与经旁路电动门a连通的凝泵来水管与若干台高速混床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混床的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阀组,进水阀组上连通有再循环管;所述高速混床的出水口上连接有树脂捕捉器,树脂捕捉器通过出水阀连通至出水总阀,经出水总阀连通高速混床出水母管;树脂捕捉器通过再循环阀连通至再循环泵入口管,经再循环泵出口管与高速混床的进水阀后与再循环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混床的进水口上的进水阀组包括进水阀和升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泵入口管分别经管道和阀门与每一台高速混床出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泵出口管分别经管道和阀门与每一台高速混床进口连通,而不再与高速混床进水母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其特征在于:高速混床出水母管上设有一出水总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其特征在于:高速混床的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设有旁路电动门b。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设计有前置过滤器+高速混床的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火力发电机组已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从而对机组汽水品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高速混床系统作为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其出水水质符合国标、行标方能为机组汽水品质合格提供重要保障。目前国内高参数、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普遍采用前置过滤器+高速混床系统,或者采用前置阳床+高速混床系统,两种设计方式均将高速混床作为最后屏障,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国内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皆采用体外再生技术,即“高塔法”或“锥斗法”。两种分离技术都能达到阴中阳小于0.07%、阳中阴小于0.1%的分离水平。理论上这样的分离水平已经完全能够满足目前高参数、大容量火电厂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的再生水平和再生度。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无论是采用“高塔法”还是“锥斗法”再生的高速混床都不能保证高速混床在整个运行周期内连续稳定保证出水水质。原因不在分离和再生工艺,而是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设计上的不足,导致机组汽水品质出现周期性的超标现象。
目前运行中的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从备用转投运时,均会导致高速混床系统出水母管氢电导率大幅度升高,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机组的汽水品质,造成机组汽水品质合格率下降,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从备用状态转运行状态中间需要经过一个再循环的过程。当前设计均为循环清洗方式,当循环清洗出水水质达到要求以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节省大量冲洗用水,当前国内电力设计院及高速混床设备厂家设计的循环回路都是将准备投运的混床出口水经再循环泵循环至高速混床进水母管处,如图1所示。
目前国内电厂高速混床系统常见的有二用一备,或者三用一备设计。凝结水精处理失效混床切换过程是将备用高速混床再循环清洗至出水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运行正常后方可退出失效高速混床。以图1为例,当高速混床B失效时,将高速混床A从备用开始转至再循环清洗状态,清洗合格后转运行状态,高速混床A运行后,退出高速混床B。整个过程中,高速混床出水氢电导率变化如图2所示。
图2表明,备用高速混床转运行前需要再循环约13min,其出水氢电导率方能降低至合格标准(≤0.15uS/cm);再循环期间失效混床及混床出水母管的氢电导率均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升高现象,失效混床出水氢电导率快速升高至1.21uS/cm,然后缓慢恢复至失效状态时出水氢电导率0.16uS/cm;而高速混床出水母管氢电导率从第3分钟开始,其出水氢电导率开始超标,直到第13分钟时,出水氢电导率方恢复至标准值以下,超标运行共计持续约10min的时间。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备用再循环高速混床初期出水氢电导率可达2.5~3.0uS/cm,该部分水经高速混床进水母管进入失效混床,由于该部分水质比原来凝泵来水的凝结水水质差,含盐量高,同时因失效混床的处理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出水氢电导率超标,进一步造成高速混床出水母氢电导率超标。
如果每台高速混床运行周期(氢型运行方式)按照10天计算,则一年一台高速混床将要进行36次再循环;两用一备设计的高速混床全年则要进行72次再循环。按照每次再循环高速混床出水母管出水超标10min计算,全年则会超标运行720分钟运行,即全年仅因该种设计不合理便会出现12小时超标运行,长期累积会给系统带来严重的腐蚀。
目前超临界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对水质要求越来越严格,每次高速混床投运执行再循环清洗时,都会导致精处理出口氢电导率出现“峰值”现象,如图2所示。会对系统带来严重的腐蚀,特别是超临界直流炉机组,因其不同于亚临界汽包锅炉机组可以借助连排、定排进行水质的一个改善过程,对给水加氧机组影响特别严重。给水加氧机组在高氢电导率的情况下会破坏已经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其发生点蚀现象,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急需对其系统设计的弊端进行合理优化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构思于备用混床再循环期间其出水不再进入失效混床,而是在其自身系统内进行循环清洗,通过自身床体内的离子交换树脂缓慢净化水质,再循环至出水合格后转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包括与系统凝泵来水管相连通的旁路电动门a和若干台前置过滤器,各前置过滤器的出水管与经旁路电动门a连通的凝泵来水管与若干台高速混床相连通,所述高速混床的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阀组,进水阀组上连通有再循环管;所述高速混床的出水口上连接有树脂捕捉器,树脂捕捉器通过出水阀连通至出水总阀,经出水总阀连通高速混床出水母管;树脂捕捉器通过再循环阀连通至再循环泵入口管,经再循环泵出口管与高速混床的进水阀后与再循环管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高速混床的进水口上的进水阀组包括进水阀和升压阀。
进一步,所述再循环泵入口管分别经管道和阀门与每一台高速混床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再循环泵出口管分别经管道和阀门与每一台高速混床进口连通,而不再与高速混床进水母管连通。
进一步,高速混床出水母管上设有一出水总阀。
进一步,高速混床的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设有旁路电动门b。
针对传统的凝结水高速混床系统高速混床再循环期间出现运行状态中高速混床出水及母管出水氢电导率大幅度升高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改进型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安装简单、投资少,完全可行,仅对原有系统进行简单改造即可实现。
(2)改进型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可有效消除原有系统每年720min超标运行给机组带来的安全隐患。
(3)改进型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仅需增加部分阀门,对原有系统的控制程序、联锁保护逻辑可以实现更进一步的优化,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自动化程度更高。
(4)改进型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操作方式简单,运行人员即学即会,无任何操作负担。
(5)改进型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更加利于提高机组水汽品质合格率,更利于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改进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备用混床再循环期间对其它混床及出水母管氢电导率影响图;
图3本实用新型改进后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中:1、旁路电动门a;2、进水阀a;3、升压阀a;4、前置过滤器A;5、前置过滤器B;6、旁路电动门b;7、出水总阀;8、再循环阀AⅡ;9、进水阀A;10、升压阀A;11、再循环阀BⅡ;12、进水阀B;13、升压阀B;14、高速混床A;15、高速混床B;16、再循环泵;17、出水总阀;18、树脂捕捉器A;19、再循环阀AⅠ;20、出水阀A;21、树脂捕捉器B;22、再循环阀BⅠ;23、出水阀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阅图3所示,该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包括与系统凝泵来水管相连通的旁路电动门a1、前置过滤器A4和前置过滤器B5,前置过滤器A4和前置过滤器B5的出水管与经旁路电动门a1连通的凝泵来水管与高速混床A14和高速混床B15相连通,其中,高速混床A14和高速混床B15的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阀组,进水阀组上连通有再循环管;高速混床A14的进水口上的进水阀组包括进水阀A9和升压阀A10,高速混床B15的进水口上的进水阀组包括进水阀B12和升压阀B13。再循环管分别经连通在进水阀A9和进水阀B12上的再循环阀AⅡ8和再循环阀BⅡ11与高速混床A14和高速混床B15相连通。高速混床A14和高速混床B15的出水口上连接有树脂捕捉器A18和树脂捕捉器B21,树脂捕捉器A18和树脂捕捉器B21分别通过出水阀A20和出水阀B23连通至出水总阀7,经出水总阀7连通高速混床出水管;高速混床的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设有旁路电动门b6。树脂捕捉器A18和树脂捕捉器B21分别通过再循环阀AⅠ19和再循环阀BⅠ22连通至再循环泵16,经再循环泵16与高速混床A14和高速混床B15的进水阀组上的再循环管相连通。
前置过滤器A4和前置过滤器B5的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阀a2和升压阀a3,进水阀a2和升压阀a3前设有进水总阀。前置过滤器A4和前置过滤器B5的出水口上设有出水阀。
改进后的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与原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原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将再循环泵出口管路设计至高速混床进水母管处,见图1;改进后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将再循环泵出口管路设计至每台高速混床进水阀门后,见图3;并且在再循环泵出口管道至每台高速混床进水管处设计一阀门,用于混床运行期间与再循环管道的隔离,如图3中的再循环阀AⅡ8、BⅡ11。改进后的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在执行再循环程序时,将不再影响其他运行床及高速混床出水母管水质。例如:高速混床A14执行再循环时,仅打开再循环阀AⅡ8、AⅠ19,然后启动再循环泵即可,循环清洗至出水合格后,停再循环泵,关闭再循环阀AⅡ8、AⅠ19。
由于改进后的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执行再循环期间其初期出水不再进入高速混床B15,仅在其自身系统内进行循环清洗,直至出水合格,从而消除高速混床A14再循环期间导致高速混床B15及高速混床出水母管氢电导率超标的现象。
由于该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仅在原有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相比于原系统仅增加部分管道及数个阀门(具体数量由电厂高速混床台数决定),安装简单、投资少,完全可行。
操作方式以图3为例,B15混床即将失效,A14混床备用状态:
1)A14高速混床从备用转再循环状态,开启高速混床A14的再循环阀AⅡ8、AⅠ19,启动再循环泵,循环清洗至出水氢电导率小于0.15uS/cm;
2)A14高速混床从再循环状态转运行状态,停再循环泵,关闭再循环阀AⅡ8、AⅠ19,开启高速混床A14升压阀A10,当高速混穿A14床体压力与系统进水母管压力一致,开启高速混床A14进水阀A9,进水阀A9开之后,开启出水阀A20;
3)B15高速混床从失效状态退出运行,关闭出水阀B15,出水阀B15关之后,关闭进水阀B15,完成备用床投运,失效床退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一种凝结水精处理高速混床系统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