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丹参酮ⅡA衍生物作为MAGL(单酰甘油酯酶)抑制剂的用途

丹参酮ⅡA衍生物作为MAGL(单酰甘油酯酶)抑制剂的用途

IPC分类号 : C07J73/00,A61K31/58,A61P25/04

申请号
CN201610108427.2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6-02-25
  • 公开号: 107118254A
  • 公开日: 2017-09-01
  • 主分类号: C07J73/00
  • 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丹参酮IIA衍生物(I)和(II)的医药用途。药理实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单酰甘油酯酶抑制活性和良好的镇痛活性。本发明化合物非常有希望用于开发基于单酰甘油酯酶抑制剂的临床使用的新颖的镇痛药物。

权利要求

1.通式(I)或通式(II)的化合物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X、Y各自独立表示O、N;

m、n=0、1或2;

R1、R2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代表C1-C5直链或支链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1-C5的直连和支链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C3-C6的环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3-6取代的烯基或者取代烯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3-C6烷基取代的炔基以及取代炔基;芳基、取代芳基、芳杂环、取代芳杂环;所述W为独立选自羟基、氨基、羧基、巯基;或者R1和R2相互连接形成的取代或者非取代的3-6元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1-4个杂原子的环状基团,所述杂原子可独立或同时选自O、N或S;

R3、R4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代表C1-C5直链或支链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1-C5的直连和支链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C3-C6的环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3-C6取代的烯基或者取代烯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3-C6烷基取代的炔基以及取代炔基;芳基、取代芳基、芳杂环、取代芳杂环;所述W为独立选自羟基、氨基、羧基、巯基;或者R1和R2相互连接形成的取代或者非取代的3-6元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1-4个杂原子的环状基团,所述杂原子可独立或同时选自O、N或S;

R5、R6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代表氢,卤素、硝基、羧基、酰胺、氨基、巯基,C1-C5直链或支链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1-C5的直连或支链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C3-C6的环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3-C6取代的烯基或者取代烯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3-C6烷基取代的炔基以及取代炔基;芳基、取代芳基、芳杂环、取代芳杂环;所述W为独立选自羟基、氨基、羧基、巯基;或者R1和R2相互连接形成的取代或者非取代的3-6元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1-4个杂原子的环状基团,所述杂原子可独立或同时选自O、N或S;

R7、R8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代表氢,卤素、硝基、羧基、酰胺、氨基、巯基,C1-C5直链或支链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1-C5的直连或支链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C3-C6的环烷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3-C6取代的烯基或者取代烯基,被0-1个取代基W取代的C3-C6烷基取代的炔基以及取代炔基;芳基、取代芳基、芳杂环、取代芳杂环;所述W为独立选自羟基、氨基、羧基、巯基;或者R1和R2相互连接形成的取代或者非取代的3-6元饱和或不饱和的含有1-4个杂原子的环状基团,所述杂原子可独立或同时选自O、N或S;

所述的卤素是氟、氯、溴、碘;

所述的芳基选自含5-14个原子的芳基官能团,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卤代苯;

所述的芳杂环选自含5-14个原子的芳杂环官能团,包括但不限于吡啶、哌啶、嘧啶、呋喃、吡咯、噻唑、噻吩、噁唑、喹啉、吲哚、吡嗪。

2.权利要求1中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权利要求1中化合物与下列酸形成酸的加成盐:盐酸、氢溴酸、硫酸、磷酸、甲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萘磺酸、柠檬酸、酒石酸、乳酸、丙酮酸、乙酸、马来酸或琥珀酸、富马酸、水杨酸、苯基乙酸、杏仁酸或阿魏酸。

3.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4.权利要求1中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作为单酰甘油酯酶(MAGL)抑制剂的应用。

5.权利要求1中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丹参酮II A衍生物的医药新用途,具体涉及丹参酮II A衍生物作为MAGL(单酰甘油酯酶)抑制剂在治疗疼痛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疼痛特别是一些由慢性病变引起的慢性疼痛的治疗困扰着医药学研究工作者,目前主流的抑制疼痛的药物如下:①阿片类如吗啡,这类药物可以作用于一些尖锐的外伤疼痛,对慢性外伤性疼痛,肌肉骨髓疼痛作用不佳,另外长期使用引起的患者耐受性和依赖性。②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长期服用这类药物易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该药物对慢性疼痛急性加重效果较好。③改善精神活动的药物如阿米替林,可以通过增加兴奋性递质的释放起到镇痛的作用,但是只限于伴有抑郁的相关疼痛。因此可以看出临床使用的镇痛药物存在着各种问题,而且大多情况下对慢性疼痛疗效较差或没有疗效,开发新型的低毒高效镇痛(特别是慢性疼痛)药物仍然具有巨大的临床意义。

单酰基甘油酯酶(MAGL)是丝氨酸水解酶超家族成员之一,能够作用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降解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酸甘油酯(2-AG),是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中的关键酶。2-AG的升高可以调控体内多种生理活动。单酰甘油酯酶(MAGL)抑制剂可以抑制体内2-AG的降解,间接激活CB1和CB2受体,起到消除疼痛的作用。动物实验已经证实MAGL抑制剂剂可以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中表现较好的镇痛活性。因此开发MAGL抑制剂有希望得到临床上有效安全的镇痛药物。

丹参酮II A是从中药植物丹参的根中提取的含量最多菲醌结构化合物,分子式为C19H20O3多用于心绞痛的治疗,改善胸闷缺血引起的心肌代谢紊乱,丹参酮II A磺酸钠作为临床药物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在皮肤病方面,可以用于痤疮的治疗。有关研究还表明丹参酮II A可以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其中包括乳腺癌细胞,胃癌细胞,结肠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另外可以诱导分化白血病细胞。但是丹参酮II A生物利用度较低,本发明以丹参酮II A作为先导化合物,测试了丹参酮II A以及其衍生物单酰甘油酯酶的抑制作用,并且证实了丹参酮II A衍生物具有镇痛作用,因此以丹参酮II A为先导开发新的镇痛药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丹参酮II A衍生物作为单酰甘油酯酶抑制剂,用于开发新型镇痛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测试了丹参酮II A和15个丹参酮II A衍生物单酰甘油酯酶(MAGL)抑制活性。

本发明根据单酰甘油酯酶试剂盒的测试说明书,按照其要求配置了浓度为2.5μM、500nM、100nM、20nM、4nM五个浓度梯度乙醇溶液的化合物浓度,用酶标仪测试他们对单酰甘油脂肪酶的抑制率,并计算它们对于酶的抑制率达到50%的化合物浓度。

本发明实验药效学测试以小鼠的醋酸扭体实验为模型,以吗啡作为阳性对照测试了其中酶抑制活性最好的化合物的疼痛抑制作用,发现magl-5,Magl-8和Magl-13都表现很强的疼痛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新颖之处和优点在于:

1)丹参酮II A衍生物作为单酰甘油酯酶抑制剂以及其镇痛活性第一次报道;

2)丹参酮II A原料便宜易得有利于新药的规模化生产;

3)丹参酮II A为传统中药成分,经过了长时间临床使用,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通式I化合物反应流程图;试剂及反应条件:a)SeO2,CN3CN,44℃;b)PBr3,DCM,RT;c)Gabriel;d)Et3N,2-chloroacetyl chloride/3-chloropropanoyl chloride,RT;e)R1-NH-R2,CH2Cl2,RT;f)Et3N,2-chloroacetyl chloride/3-chloropropanoyl chloride,RT;g)R1-NH-R2,CH2Cl2,RT;

图2为通式II化合物反应流程图;试剂及反应条件:a)HCHO,HCl,CN3CN,60℃;b)PBr3,DCM,RT;c)Gabriel;d)Et3N,2-chloroacetyl chloride/3-chloropropanoyl chloride,RT;e)R1-NH-R2,CH2Cl2,RT;f)Et3N,2-chloroacetyl chloride/3-chloropropanoyl chloride,RT;g)R1-NH-R2,CH2Cl2,RT;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化合物通式(I)和(II)中部分化合物

实施例2:化合物Magl-1的合成

588mg(2mmol)丹参酮II A溶于20mL乙腈中,加入36%盐酸2d,40%甲醛水溶液0.9ml(6eq),回流30min,反应液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8/1得红色固体化合物7,m=388mg,产率60%,EI/MS(m/z):325(M++H+)。

65mg(0.2mmol)化合物7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氯乙酰氯45uL(0.4mmol),三乙胺55uL(0.4mmol),常温反应4h,反应液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2/1,得到化合物9红色固体120mg,产率75%,EI/MS(m/z):401(M++H+)。

40mg(0.1mmol)化合物9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加入哌啶(0.2mmol)反应,常温反应12h,得红色液体,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得化合物Magl-1。

化合物Magl-11H-NMR(300MHz)(CDCl3)

δ:1.30(6H,s,CH3),1.65(2H,m,CH2),1.78(2H,t,CH2),2.30(3H,s,CH3)2.39(6H,s,CH3),3.16(2H,s,CH2),3.26(2H,t,CH2),5.16(2H,s,CH2),7.58-7.62(2H,m,Ar)ESI-HRMS(m/z)432.1778(M+Na+)

实施例3:化合物Magl-4,Magl-5的合成

588mg(2mmol)丹参酮II A溶于20mL乙腈中,加入二氧化硒444mg(4mmol).回流4h,得到红色反应液,过滤得到未反应的氧化剂二氧化硒,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油醚/乙酸乙酯=8/1-油醚/乙酸乙酯=4/1得化合物2,红色粉末m=155mg,EI/MS(m/z):311(M++H+)。

62mg(0.2mmol)化合物2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氯乙酰氯45ul(0.4mmol),三乙胺55uL(0.4mmol),常温反应4h,反应液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4/1,得到化合物5红色固体120mg,产率25%,EI/MS(m/z):388(M++H+)。

77mg(0.2mmol)化合物5溶于二氯甲烷中,分别与二甲胺(0.4mmol),哌啶(0.4mmol),常温反应12h,分别得到化合物Magl-4,Magl-5。

化合物Magl-41H-NMR(300MHz)(CDCl3)

1.30(6H,s,CH3),1.64(2H,m,CH2),1.77(2H,m,CH2),2.27(6H,s,CH3),3.01(2H,s,CH2),3.16(2H,m,CH2),4.46(2H,d,CH2),7.46(H,s,Ar),7.53-7.65(2H,m,Ar),8.11(H,s,NH).ESI-HRMS(m/z)395.1965(M+H)

化合物Magl-51H-NMR(300MHz)(CDCl3)

δ:1.29(6H,s,CH3),1.52(2H,m,CH2),1.60(6H,m,CH2),1.76(2H,m,CH2),2.35(4H,m,CH2),2.98(2H,s,CH2),3.16(2H,m,CH2),4.44(2H,d,CH2),7.44(H,s,Ar),7.52-7.64(2H,m,Ar),8.18(H,s,HN).ESI-HRMS(m/z)435.2260(M+H)

实施例4:化合物Magl-7,Magl-8合成

124mg(0.4mmol)化合物2溶于10mL无水二氯甲烷中,加入PBr3114uL(1.2mmol),0℃反应5min,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搅拌20min,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2/1。得到化合物3红色粉末79mg,产率53%,EI/MS(m/z):374(M++H+)。

149mg(0.4mmol)化合物3溶于20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邻苯二甲酰亚胺89mg(0.6mmol),碳酸铯391mg(1.2mmol),50℃反应1h,水洗五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得到产品149mg,将产品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水合肼2当量,40℃反应1h,将反应液旋干,乙酸乙酯溶解,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化合物4,红色粉末61mg,EI/MS(m/z):310(M++H+)。

124mg(0.4mmol)化合物4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氯乙酰氯90uL(0.8mmol),三乙胺110uL(0.8mmol),常温反应4h,水洗3次,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4/1,得到化合物7红色粉末46mg,产率30%,EI/MS(m/z):386(M++H+)。

77mg(0.2mmol)化合物7溶于二氯甲烷,分别加入吗啉(0.4mmol),哌啶(0.4mmol),,常温反应12h,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得到化合物Magl-7,Magl-8。

化合物Magl-71H-NMR(300MHz)(CDCl3)

δ:1.30(6H,s,CH3),1.65(2H,m,CH2),1.80(2H,m,CH2),2.45(4H,m,CH2),2.98(2H,s,CH2),3.17(2H,t,CH 2),3.72(4H,m,CH2),4.45(2H,d,CH2),7.46(H,s,Ar),7.55-7.56(2H,m,Ar),8.19(H,s,HN).ESI-HRMS(m/z)437.2055(M+H)

化合物Magl-81H-NMR(300MHz)(CDCl3)

δ:1.29(6H,s,CH3),1.52(2H,m,CH2),1.60(6H,m,CH2),1.76(2H,m,CH2),2.35(4H,m,CH2),2.92(2H,s,CH2),3.16(2H,m,CH2),4.44(2H,d,CH2),7.44(H,s,Ar),7.52-7.64(2H,m,Ar),8.18(H,s,HN).ESI-HRMS(m/z)435.2260(M+H)

实施例5:化合物Magl-13,Magl-14合成

130mg(0.4mmol)化合物9溶于10mL无水二氯甲烷中,加入PBr3114uL(1.2mmol),0℃反应5min,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搅拌20min,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2/1。得到化合物10红色粉末61mg,产率40%,EI/MS(m/z):388(M++H+)。

154mg(0.4mmol)化合物10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邻苯二甲酰亚胺89mg(0.6mmol),碳酸铯391mg(1.2mmol),50℃反应1h,水洗五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得到产品149mg,将产品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水合肼2当量,40℃反应1h,将反应液旋干,乙酸乙酯溶解,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化合物13,红色粉末58mg,EI/MS(m/z):324(M++H+)。

130mg(0.4mmol)化合物4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氯乙酰氯90uL(0.8mmol),三乙胺110uL(0.8mmol),常温反应4h,水洗3次,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4/1,得到化合物14红色粉末64mg,产率40%,EI/MS(m/z):400(M++H+)。

80mg(0.2mmol)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分别加入哌啶(0.4mmol),甲基哌嗪(0.4mmol),常温反应12h,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得到化合Magl-13,Magl-14。

化合物Magl-131H-NMR(300MHz)(CDCl3)

δ:1.31(6H,s,CH3),1.43-1.77(10H,m,CH2),2.27(3H,s,CH3),2.44(4H,s,CH2),3.49(8H,m,CH2),3.00(2H,t,CH2),3.13(2H,m,CH2),4.47(2H,d,CH2),7.48-7.58(2H,m,Ar),7.61(H,s,NH).ESI-HRMS(m/z)449.2499(M+H)

化合物Magl-141H-NMR(300MHz)(CDCl3)

δ:1.29(6H,s,CH3),1.64(2H,m,CH2),1.75(2H,m,CH2),1.93(3H,s,CH3),2.26(3H,s,CH3),2.35(8H,s,CH2),3.00(2H,t,CH2),3.29(2H,s,CH2)7.48-7.58(2H,m,Ar),7.64(H,s,NH).ESI-HRMS(m/z)464.5699(M+H)

实施例6:化合物Magl-15的合成

124mg(0.4mmol)化合物4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氯丙酰氯90uL(0.8mmol),三乙胺110uL(0.8mmol),常温反应4h,水洗3次,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4/1,得到化合物8红色粉末54mg,产率33%,EI/MS(m/z):414(M++H+)。

83mg(0.2mmol)化合物8溶于二氯甲烷,分别加入哌啶(0.4mmol)常温反应12h,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柱层析得到化合物Magl-15。

化合物Magl-151H-NMR(300MHz)(CDCl3)

δ:1.30(6H,s,CH3),1.53-1.60(6H,m,CH2),1.64(2H,m,CH2),1.77(2H,m,CH2),1.93(3H,s,CH3)2.45(4H,m,CH2),2.50(2H,m,CH2),2.98(2H,m,CH2),7.48-7.58(2H,m,Ar),7.64(H,s,NH)ESI-HRMS(m/z)463.2499(M+H)

实施例7:不同剂量的丹参酮II A及其衍生物对单酰甘油酯酶的抑制作用

首先配制丹参酮II A及其衍生物共计16个化合物的浓度梯度,分别为2.5μM、500nM、100nM、20nM、4nM五个浓度梯度乙醇溶液,按照测试组:不同浓度的各个化合物乙醇溶液10μL+缓冲溶液150μL+MAGL酶稀释溶液10μL+底物;空白对照组:乙醇溶液10μL+缓冲溶液150μL+MAGL酶稀释溶液10μL+底物;背景组:150μL稀释的缓冲溶液+10μL乙醇+底物。

冰浴条件下加入150μL缓冲液,10μL稀释的化合物乙醇溶液,10μL稀释的MAGL酶,加入10μL的底物,而后轻微晃动10S使之混合均匀、盖上盖子室温(25℃)培育5min移除盖子,测量在λ=405的吸光度。测试得到各个孔的吸光度。

各个化合物的的MAGL抑制活性IC50

编号 Magl-1 Magl-2 Magl-3 Magl-4 Magl-5 Magl-6 Magl-7 Magl-8 IC50(mM) 0.330024 0.200493 0.25 >1 0.359253 0.278548 0.284708 0.121423 编号 Magl-9 Magl-10 Magl-11 Magl-12 Magl-13 Magl-14 Magl-15 丹参酮II A IC50(mM) 0.435512 0.280608 >1 0.65887 >1 >1 0.954993 0.269153

实施例8:以小鼠的醋酸扭体实验为疼痛模型测试化合物的Magl-5、Magl-8和Magl-13镇痛活性,实验动物信息以及实验操作。

a)实验动物

健康的ICR小鼠,清洁级,体重为20-25g。动物房符合清洁级实验室要求,温度20~22℃,湿度40%~70%,控制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昼夜交替(8:00-20:00光照时间)。小鼠饲养于塑料鼠笼中(体积280×150×180mm),每笼10只,雌雄分开饲养,自由摄食和饮水,饲料为实验鼠颗粒饲料,饮用水为城市居民饮用水经高压灭菌后使用。动物适应性饲养时间为7天。对动物的所用处理都遵循国际疼痛研究协会伦理委员会的要求。小鼠购入后饲养于动物房中。

b)实验药品及试剂

冰醋酸,生理盐水购于中国药科大学试剂库,Magl-5、Magl-8和Magl-13为实验室合成化合物(纯度>98%)

c)试验方法

用饱和苦味酸溶液标记小鼠,左前肢为1号,左后肢为2号,右前肢为3号,右后肢为4号,头为5号。头加左前肢为6号,头加左后肢为7号,头加右前肢为8号,头加右后肢为9号,尾为10号。动物分组,每组n=10,雌雄各半。

本实验采用小鼠扭体实验对样品的镇痛活性进行研究。称取体重为20±2g的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4组,每组10只。其中包括样品的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样品以高(5mg.kg-1)、中(2.5mg.kg-1)、低(1.25mg.kg-1)剂量对小鼠皮下给药,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0.9%NaCl),给药0.5h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10mL/kg,观察并记录注射冰醋酸后15min小鼠的扭体次数及潜伏时间,计算镇痛百分率,进行统计学处理,以T检验判断其显著性。

镇痛百分率(%)=(对照组平均扭体次数-给药组平均扭体次数)/对照组平均扭体次数

实验结果描述

根据小鼠的醋酸扭体实验中,空白对照组,吗啡组,Magl-5、Magl-13和Magl-8组三个组中小鼠在15min内小鼠发生扭体的次数进行对比,在5mg/kg剂量的Magl-5、Magl-13和Magl-8对扭体的抑制分别达到70.0%、72.5%和53。3%。实验表明化合物Magl-5、Magl-8和Magl-13具有明显的镇痛活性。

化合物magl-5不同浓度对扭体次数的抑制作用

化合物Magl-8不同浓度对扭体次数的抑制作用

化合物Magl-13不同浓度对扭体次数的抑制作用

上述实验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验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修改,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丹参酮ⅡA衍生物作为MAGL(单酰甘油酯酶)抑制剂的用途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