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包括单膜测量光纤、光纤护线、护栏、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管理单元、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单膜测量光纤与光纤护线铺设路线相同,均铺设在公路护栏附近地下,单膜测量光纤及光纤护线的两端均与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连接;若干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固定在护栏顶部,管理单元与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通过窄带通讯,管理单元与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相连接。优点是:采用布设在高速公路护拦地下的单膜测量光纤,配用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精确监测行车撞击点,由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发送声、光报警信号,提示后续行车减速或避让,有效防止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
1.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膜测量光纤、光纤护线、护栏、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管理单元、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单膜测量光纤与光纤护线铺设路线相同,均铺设在公路地下,单膜测量光纤及光纤护线的两端均与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连接;若干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固定在护栏顶部,管路单元与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通过窄带通讯,管理单元与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相连接;
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包括接收控制器、电池保护板、报警扬声器、锂电池、光伏板、报警闪烁灯、NB-IoT天线,接收控制器与报警扬声器、报警闪烁灯、NB-IoT天线连接,接收控制器由锂电池供电,锂电池由光伏板充能,锂电池上连接有电池保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理单元包括全固态微电脑、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NB-IoT天线、WiFi天线、LCD显示屏、USB接口,全固态微电脑与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WiFi天线、LCD显示屏、USB接口相连接,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通过USB接口与全固态微电脑连接,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与NB-IoT天线连接,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通过NB-IoT天线与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相通讯;全固态微电脑上连接有RS-485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等距装设在护栏顶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报警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越快,高速公路的质量也逐步提高,行车速度已提高到120km/h。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寻常百姓家。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密度也显著增加,驾驶人员稍一操作不当,就会出现交通事故。目前,在高速公路上,车辆的追尾碰撞事故是最主要的事故形态,一但发生汽车撞击事故,由于车速高,时常是产生连撞事故。尤其是团雾天气,由于团雾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低能见度天气给行车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驾驶员行驶在团雾中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极易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有人研究发现,驾驶员如果能在碰撞发生前0.5秒得到预警,就能避免50%的碰撞事故;若在1秒前得到预警,则可避免90%的碰撞事故。因此,开发研制汽车防追尾碰撞报警装置,在追尾碰撞发生之前给予驾驶员警示,提醒驾驶员采取减速或换道等避让措施,防止自车追尾前车,对于提高汽车行驶安全,减少追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已有多种装在汽车内的防追尾碰撞报警装置的研究,由于多种原因,实际应用的极少。特别是目前尚未具备有效解决低能见度问题的办法,高速公路一但有撞车事故发生,很可能就会引发连撞事故,或称车辆的追尾碰撞事故,这种高速公路撞车事故应力求避免。
当前,常见的车辆的追尾碰撞事故,一种是行车自撞护栏后,引起后续追尾行车互撞,或是两车相撞再引起多车追尾互撞。多车追尾互撞避免的难点:一是起撞点,公路管理部门难以及时确定,二是无法及时通知后续行车减速或避让。
采用无线方式报警时,当前,可以考虑采用的技术有WiFi、ZigBee、LoRa、电力载波和蓝牙、GSM、GPRS、CDMA、W CDMA、LTE等通信网络进行远程无线报警,但因供电电源、设备成本、传输距离、传输费用等问题,均难于推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NB-IoT)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通过布设测量光纤检测温度及振动情况实现提前报警,提示后续行车减速或避让,防止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包括单膜测量光纤、光纤护线、护栏、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管理单元、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单膜测量光纤与光纤护线铺设路线相同,均铺设在公路护栏附近地下,单膜测量光纤及光纤护线的两端均与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连接;若干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固定在护栏顶部,管理单元与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通过窄带通讯,管理单元与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相连接;
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包括接收控制器、电池保护板、报警扬声器、锂电池、光伏板、报警闪烁灯、NB-IoT天线,接收控制器与报警扬声器、报警闪烁灯、NB-IoT天线连接,接收控制器由锂电池供电,锂电池由光伏板充能,锂电池上连接有电池保护板。
所述的管理单元包括全固态微电脑、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NB-IoT天线、WiFi天线、LCD显示屏、USB接口,全固态微电脑与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WiFi天线、LCD显示屏、USB接口相连接,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通过USB接口与全固态微电脑连接,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与NB-IoT天线连接,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通过NB-IoT天线与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相通讯;全固态微电脑上连接有RS-485接口。
所述的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等距装设在护栏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布设在高速公路护拦地下的单膜测量光纤,配用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精确监测行车撞击点,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2)在高速公路护拦桩上等距装设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根据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测得撞击点,并由若干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同时发送声、光报警信号,可提示后续行车减速或避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采用窄带物联网(NB-IoT)报警,进行高速公路防止行车连撞的远程网络管理业务。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设置锂电池和太阳能光伏供电,采用了休眠唤醒模式和低功耗硬件模块,可实现长距离、低功耗、低成本、高覆盖(和手机一样)、强连接等的优势的多终端物联网技术,它全面超越其他技术,是当前创新优选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单膜测量光纤及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布置主视图。
图2是单膜测量光纤及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布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4是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的原理图。
图5是管理单元的原理图。
图6是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流程图。
图7是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的振动监测波形图。
图8是检测光纤振幅撞击点的波形图。
图9是检测光纤温度撞击点的波形图。
图中:1-高速公路地下 2-护栏支柱 3-单膜测量光纤 4-光纤护线 5-护栏 6-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 7-上行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 8-下行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 9-管理单元
31-上行单膜测量光纤 32-下行单膜测量光纤 41-上行光纤护线 42-下行光纤护线
61-接收控制器 62-电源指示灯 63-电池保护板 64-报警扬声器 65-锂电池 66-光伏板 67-报警闪烁灯 68-电源线 69-NB-IoT天线 610-USB接口
91-USB3接口 92-USB2接口 93-USB1接口 94-RS-485接口 95-全固态微电脑96-WiFi天线 97-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 98-NB-IoT天线 99-LCD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见图1-图5,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包括单膜测量光纤3、光纤护线4、护栏5、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管理单元9、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单膜测量光纤3与光纤护线4铺设路线相同,均铺设在公路地下,单膜测量光纤3及光纤护线4的两端均与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连接;若干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固定在护栏5顶部,管路单元与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通过窄带通讯,管理单元9与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相连接。
见图4,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包括接收控制器61、电池保护板63、报警扬声器64、锂电池65、光伏板66、报警闪烁灯67、NB-IoT天线69,接收控制器61与报警扬声器64、报警闪烁灯67、NB-IoT天线69连接,接收控制器61由锂电池65供电,锂电池65由光伏板66充能,锂电池65上连接有电池保护板63。
见图5,管理单元9包括全固态微电脑95、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97、NB-IoT天线98、WiFi天线96、LCD显示屏99、USB接口,全固态微电脑95与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97、WiFi天线96、LCD显示屏99、USB接口相连接,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通过USB接口与全固态微电脑95连接,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97与NB-IoT天线98连接,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97通过NB-IoT天线98与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相通讯;全固态微电脑95上连接有RS-485接口94。
见图1,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等距装设在护栏5顶部,以便于报警距离的测算。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之间的距离可在100m~500m范围。
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采用专利申请号:201710492966.5公开的一种同时监测振动、应力、温度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利用该专利实现对分布式单膜测量光纤3的温度、振动检测,管理单元9可快速检到撞击点。其振动和/或温度的检测功能可以用来测定撞车点(精确的距离测定分辨为2cm)。
见图1-图5,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通过探测光与参考光对比,判断单膜测量光纤3的n点有事故,并将该信息发送到管理单元9;
2)由管理单元9判断n点位置的行车方向,管理单元9通过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97向设置在逆行车方向的至少9个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发送报警信号(少于9个也可实现,但是驾驶员的安全性可能降低),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发出报警,提醒车辆前方发生事故;
一般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段要么温度突然上升,要么振动突然加大,或者二者兼具;因此检测温度及振幅能够及时准确的测定事故发生点的位置。
3)当事故处理完毕后,结束报警,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继续检测,直到检测到某点发生事故,向管理单元9发送信息。
见图1-图9,以一段高速公路为例:
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包括单膜测量光纤3、光纤护线4、护栏5、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管理单元9、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单膜测量光纤3与光纤护线4铺设路线相同,均铺设在公路地下,单膜测量光纤3分为上行单膜测量光纤31和下行单膜测量光纤32,光纤护线4包括上行光纤护线41和下行光纤护线42,上行单膜测量光纤31和上行光纤护线41沿上行高速公路两旁铺设,并靠近护栏5,这样可避免单膜测量光纤的损伤。上行单膜测量光纤31两端均与上行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7连接。若干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等距的固定在护栏支柱2顶部,以便于报警距离的测算,同时确保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的安全,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管路单元与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通过窄带通讯,管理单元9与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相连接。
见图2,下行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8采用同样的方式与下行单膜测量光纤32连接,下行单膜测量光纤32及下行光纤护线42铺设在下行高速公路,其铺设方式与上行单膜测量光纤31相同。见图3,上行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7通过USB的连接接口E与管理单元9连接,下行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8通过USB的连接接口F与管理单元9连接。
见图4,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包括接收控制器61、电池保护板63、报警扬声器64、锂电池65、光伏板66、报警闪烁灯67、NB-IoT天线69,接收控制器61与报警扬声器64、报警闪烁灯67、NB-IoT天线69连接,接收控制器61由锂电池65供电,锂电池65由光伏板66充能,锂电池65上连接有电池保护板63,该锂电池65为12V/5Ah锂电池。接收控制器61上还连接有电源指示灯62、USB接口610。接收控制器61与锂电池65通过电源线68连接。
见图5,管理单元9包括全固态微电脑95、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97、NB-IoT天线98、WiFi天线96、LCD显示屏99、USB接口,全固态微电脑95与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97、WiFi天线96、LCD显示屏99、USB接口相连接,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通过USB接口与全固态微电脑95连接,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97与NB-IoT天线98连接,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97通过NB-IoT天线98与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相通讯;全固态微电脑95上连接有RS-485接口94,USB接口为3个分别是USB1接口93、USB2接口92、USB3接口91。
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采用专利申请号:201710492966.5公开的一种同时监测振动、应力、温度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利用该专利实现对单膜测量光纤的温度、振动检测,通过有线/无线传输到管理单元9。其振动和温度的检测功能可以用来测定撞车点(精确的距离测定分辨为2cm)。
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见图7,预设振动检测的临界值,当大于该临界值则判定该振动为事故振动,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通过探测光与参考光对比,得出上行单膜测量光纤31的m点有事故,并将该信息发送到管理单元9;
2)见图8,由管理单元9判断m点位置的行车方向,确定事故发生的首撞车位置,管理单元9通过NB-IoT窄带物联网模块97向设置在逆行车方向的至少9个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发送报警信号,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发出报警,提醒车辆前方发生事故;若车辆未及时躲避造成连撞,则管理单元9需要以连撞后的最后一辆车的位置处为基点,向在逆行车方向的至少9个窄带物联网报警单元6发送报警信号,及时提醒后续车辆注意;
见图9,若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检测到某点的温度突然上升,并超出预设的温度极限值,侧判定该处(图9中50.3m处)发生事故,采用上述相同方式进行报警提醒后续车辆注意;
3)当事故处理完毕后,结束报警,光纤振动和温度检测仪继续检测,直到检测到某点发生事故,向管理单元9发送信息。
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主要聚焦于低功耗、广覆盖物联网市场,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它连接的设备更简单,具有高藕合、终端成本低、可即插即用、可靠性高、统一的业务平台管理等特点,主要面向低速率、深度覆盖、低功耗、大数据连接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因为NB-IoT与当前3G/4G移动通讯共处同一基站,高速公路附近都有3G/4G移动通讯基站,因此,窄带物联网非常适合“高速公路防止行车连撞系统”的远程网络管理业务。
高速公路窄带物联网防止行车连撞管理系统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