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包括车顶,车顶下端固定连接有汽车内饰层,车顶上端开凿有放置槽,放置槽左右两端壁均开凿有收纳槽,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次防护板,次防护板上端设有预警装置,预警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主防护板,次防护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辅助板,辅助板靠近收纳槽的一端开凿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齿轮,凹槽内端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既能够避免车体对预警装置测量信号的影响,且在预警装置使用和不使用的两种状态下,均能够对其进行有效防护,减小预警装置裸露在外受到外界灰尘雨水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包括车顶(1),所述车顶(1)下端固定连接有汽车内饰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1)上端开凿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左右两端壁均开凿有收纳槽(3),所述放置槽(2)内滑动连接有次防护板(5),所述次防护板(5)上端设有预警装置(6),所述预警装置(6)上端固定连接有主防护板(7),所述次防护板(5)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辅助板(10),所述辅助板(10)靠近收纳槽(3)的一端开凿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转动连接有齿轮(12),所述凹槽(11)内端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输出端与齿轮(12)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槽(3)远离预警装置(6)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4),所述齿轮(12)与齿条(4)相互匹配,所述车顶(1)下端固定连接有感应开关(14),所述感应开关(14)与驱动电机(1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护板(7)和次防护板(5)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7),所述密封圈(17)与放置槽(2)的开口处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装置(6)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与次防护板(5)通过螺栓(9)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内饰层(13)涂设有开关标识(15),所述开关标识(15)与感应开关(14)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10)与收纳槽(3)相互匹配,所述辅助板(10)与收纳槽(3)滑动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随之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尤其是汽车的正面追尾碰撞和侧面碰撞占了非常的比重,特别是在恶劣的路况与天气情况下,当汽车盲区视线受限等情况下造成的汽车追尾,侧面与其他车辆或行人造成碰撞等也占很大比重,而为了保证行车安全,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测距方式来对汽车偏离和追尾等进行预警,但是现有的预警装置大多是安装在车体内部,由于车体外壳的屏蔽和遮挡,在行驶中测量的信号不稳定,影响预警的及时性和稳定性,但是直接裸露在外部又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它既能够避免车体对预警装置测量信号的影响,且在预警装置使用和不使用的两种状态下,均能够对其进行有效防护,减小预警装置裸露在外受到外界灰尘雨水的影响。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包括车顶,所述车顶下端固定连接有汽车内饰层,所述车顶上端开凿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左右两端壁均开凿有收纳槽,所述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次防护板,所述次防护板上端设有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主防护板,所述次防护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辅助板,所述辅助板靠近收纳槽的一端开凿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凹槽内端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槽远离预警装置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匹配,所述车顶下端固定连接有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既能够避免车体对预警装置测量信号的影响,且在预警装置使用和不使用的两种状态下,均能够对其进行有效防护,减小预警装置裸露在外受到外界灰尘雨水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主防护板和次防护板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放置槽的开口处相互匹配,在密封圈的辅助作用下,能够降低外界灰尘和雨水从缝隙处进入放置槽内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预警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装置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次防护板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块和螺栓的作用下,一方面能够将预警装置固定在次防护板的上端,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人员将预警装置进行拆卸更换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内饰层涂设有开关标识,所述开关标识与感应开关位置相对应,使车内的驾驶员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标识,根据车况对预警装置的使用与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板与收纳槽相互匹配,所述辅助板与收纳槽滑动连接,在辅助板与收纳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下,能够对次防护板和预警装置沿放置槽上下移动的轨迹进行一定的限定。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相较于车外无防护装置的预警装置,本实用新型既能够避免车体对预警装置测量信号的影响,且在预警装置使用和不使用的两种状态下,均能够对其进行有效防护,减小预警装置裸露在外受到外界灰尘雨水的影响。
(2)主防护板和次防护板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放置槽的开口处相互匹配,在密封圈的辅助作用下,能够降低外界灰尘和雨水从缝隙处进入放置槽内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预警装置的使用寿命。
(3)预警装置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次防护板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块和螺栓的作用下,一方面能够将预警装置固定在次防护板的上端,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人员将预警装置进行拆卸更换操作。
(4)汽车内饰层涂设有开关标识,开关标识与感应开关位置相对应,使车内的驾驶员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标识,根据车况对预警装置的使用与否进行调节。
(5)辅助板与收纳槽相互匹配,辅助板与收纳槽滑动连接,在辅助板与收纳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下,能够对次防护板和预警装置沿放置槽上下移动的轨迹进行一定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时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车顶、2放置槽、3收纳槽、4齿条、5次防护板、6预警装置、7主防护板、8固定块、9螺栓、10辅助板、11凹槽、12齿轮、13汽车内饰层、14 感应开关、15开关标识、16驱动电机、1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包括车顶1,请参阅图1,车顶1下端固定连接有汽车内饰层13,请参阅图2,车顶1上端开凿有放置槽2,放置槽2 左右两端壁均开凿有收纳槽3,放置槽2内滑动连接有次防护板5,次防护板 5上端设有预警装置6,预警装置6上端固定连接有主防护板7,主防护板7 和次防护板5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7,密封圈17与放置槽2的开口处相互匹配,请参阅图2,当预警装置6在不使用状态下,通过主防护板7和密封圈17之间的配合,能够对预警装置6进行一定的密封,从而对预警装置6 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请参阅图3,当预警装置6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次防护板5和密封圈17之间的配合,能够对放置槽2进行一定的密封,降低外界环境中的灰尘雨水进入放置槽2内的可能。
请参阅图2,预警装置6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与次防护板5通过螺栓9螺纹连接,在固定块8和螺栓9的作用下,一方面能够将预警装置6固定在次防护板5的上端,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人员将预警装置6 进行拆卸更换操作,次防护板5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辅助板10,辅助板10靠近收纳槽3的一端开凿有凹槽11,凹槽11内转动连接有齿轮12,凹槽11内端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输出端与齿轮1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6的型号为yysh-20型,收纳槽3远离预警装置6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4,齿轮12与齿条4相互匹配,通过驱动电机16能够带动齿轮12沿齿条4进行双向转动,从而使预警装置6的位置可以进行上下调节。
车顶1下端固定连接有感应开关14,感应开关14与驱动电机16电性连接,通过感应开关14能够使工作人员对驱动电机16的开关进行控制,由于感应开关控制电机的转动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汽车内饰层13涂设有开关标识15,开关标识15与感应开关14位置相对应,使车内的驾驶员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标识15,根据车况对预警装置6的使用与否进行调节,辅助板10与收纳槽3相互匹配,辅助板10与收纳槽3滑动连接,在辅助板10与收纳槽3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下,能够对次防护板5和预警装置6沿放置槽2上下移动的轨迹进行一定的限定。
当车内驾驶员遇到复杂车况时,请参阅图2,首先驾驶员按动汽车内饰层 13外端涂设有开关标识15的区域,使感应开关14控制驱动电机16进行转动,带动次防护板5和预警装置6沿放置槽2竖直向上移动,请参阅图3,当次防护板5移动至如图所示的位置,驱动电机16停止转动,此时预警装置6在车顶上起到辅助车内驾驶员观察路况的作用,当驾驶员不需要预警装置6辅助时,驾驶员再次按动开关标识15,此时感应开关14控制驱动电机16反向转动,带动次防护板5和预警装置6沿放置槽2竖直向下移动,直至将预警装置6收纳至放置槽2内,相较于车外无防护装置的预警装置6,本实用新型既能够避免车体对预警装置6测量信号的影响,且在预警装置6使用和不使用的两种状态下,均能够对其进行有效防护,减小预警装置6裸露在外受到外界灰尘雨水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车道偏离及防撞预警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