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

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

IPC分类号 : B62K15/00,B62J1/00

申请号
CN202020259532.8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3-05
  • 公开号: 212195780U
  • 公开日: 2020-12-22
  • 主分类号: B62K15/00
  • 专利权人: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属于电动车领域,包括车底板和车龙头,所述车底板上设有调节车座,所述车底板的前端连接有车龙头,所述调节车座包括立柱,高度调节套,坐垫,液压伸缩杆和靠背,所述立柱上套设有高度调节套,所述坐垫分为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两段,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转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套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坐垫,所述第二坐垫的一端连接有靠背,所述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之间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坐垫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坐垫固定连接。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最舒适的姿态来骑行,从而可以方便使用者轻松做到一车多用,本实用新型可高度折叠,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包括车底板(1)和车龙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板(1)上设有调节车座,所述车底板(1)的前端连接有车龙头(2),所述调节车座包括立柱(4),高度调节套(5),坐垫,液压伸缩杆(8)和靠背(11),所述立柱(4)上套设有高度调节套(5),所述坐垫分为第一坐垫(6)和第二坐垫(7)两段,第一坐垫(6)和第二坐垫(7)转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套(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坐垫(6),所述第二坐垫(7)的一端连接有靠背(11),所述第一坐垫(6)和第二坐垫(7)之间连接有液压伸缩杆(8),所述液压伸缩杆(8)的一端与第一坐垫(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坐垫(7)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8)靠近第一坐垫(6)的一端设有控制摇杆(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坐垫(6)和第二坐垫(7)之间连接有合页(9),所述合页(9)上设有阻尼弹簧(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龙头(2)包括龙头骨架,所述龙头骨架分为上下两段,两段龙头骨架之间设有折叠锁扣(2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骨架上设储物篮(19),所述储物篮(19)通过储物篮固定螺母(20)与龙头骨架相连接,所述储物篮(19)的下端与车底板(1)的前端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1)与第二坐垫(7)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器(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上设有高度调节孔(14),高度调节螺栓(15)穿过高度调节孔(14)将高度调节套(5)与立柱(4)连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板(1)上设有导轨(16),所述导轨(16)上设有滑动座(3),所述滑动座(3)上设有立柱(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3)的前端与立柱(4)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3)的后端与立柱(4)的后端之间通过折叠限制螺钉(18)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3)与车底板(1)之间通过距离调节紧固螺母(17)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板(1)的侧面设有充电口(24),所述车底板(1)的内部设有电池,所述车底板(1)的前端设有车灯(22)和喇叭(23),所述车龙头(2)的下端连接有前车轮(33),所述车底板(1)的下方设有后车轮(3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有了自己的车辆。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中车辆的不断增多,交通拥堵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车速不如步速成为越来越常见的恼人现象,储备一辆价格便宜,出行方便的轻巧电动车会是很多家庭的选择;于是电动车的需求迅速增长。电动车行业近年来在科技领域里也是出尽了风头,其中可折叠的电动车特别受欢迎。

市场上已有的折叠电动车,其形式单一,功能较少,无法完全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市场已有的折叠电动车基本只存在两种形式,一种带座椅,一种不带座椅,且这两种状态之间无法方便自由转换,只能事先选择好工作状态;而带座椅的电动车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不能方便在倚靠状态和坐靠状态中自由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包括车底板和车龙头,所述车底板上设有调节车座,所述车底板的前端连接有车龙头,所述调节车座包括立柱,高度调节套,坐垫,液压伸缩杆和靠背,所述立柱上套设有高度调节套,所述坐垫分为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两段,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转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套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坐垫,所述第二坐垫的一端连接有靠背,所述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之间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坐垫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坐垫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靠近第一坐垫的一端设有控制摇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之间连接有合页,所述合页上设有阻尼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车龙头包括龙头骨架,所述龙头骨架分为上下两段,两段龙头骨架之间设有折叠锁扣。

进一步的,所述龙头骨架上设储物篮,所述储物篮通过储物篮固定螺母与龙头骨架相连接,所述储物篮的下端与车底板的前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若干个高度调节孔,高度调节螺栓穿过高度调节孔将高度调节套与立柱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与第二坐垫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器。

进一步的,所述车底板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的前端与立柱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的后端与立柱的后端之间通过折叠限制螺钉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与车底板之间通过距离调节紧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底板的侧面设有充电口,所述车底板的内部设有电池,所述车底板的前端设有车灯和喇叭,所述车龙头的下端连接有前车轮,所述车底板的下方设有后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龙头上设有油门旋钮,刹车,前进按钮,后退按钮和停止按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使用过程中可实现坐靠和倚靠状态的相互转换,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最舒适的姿态来骑行,从而可以方便使用者轻松做到一车多用。

2.可高度折叠,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3.可实现多种状态转换,功能丰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坐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坐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调节车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调节车座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倚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滑行或推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底板,2-车龙头,3-滑动座,4-立柱,5-高度调节套,6-第一坐垫,7-第二坐垫,8-液压伸缩杆,9-合页,10-弹簧阻尼,11-靠背,12-控制摇杆,13-角度调节器,14-高度调节孔,15-高度调节螺栓,16-导轨,17-距离调节紧固螺母,18-折叠限制螺钉,19-储物篮,20-储物篮固定螺母,21-折叠锁扣,22-车灯,23-喇叭,24-充电口,25-脚支架,26-刹车,27-油门旋钮,28-车灯开关,29-喇叭开关,30-前进按钮,31-后退按钮,32-停止按钮,33-前车轮,34-后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包括车底板1和车龙头2,所述车底板1上设有调节车座,所述车底板1的前端连接有车龙头2,所述调节车座包括立柱4,高度调节套5,坐垫,液压伸缩杆8和靠背11,所述立柱4上套设有高度调节套5,所述坐垫分为第一坐垫6和第二坐垫7两段,第一坐垫6和第二坐垫7转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套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坐垫6,所述第二坐垫7的一端连接有靠背11,所述第一坐垫6和第二坐垫7之间连接有液压伸缩杆8,所述液压伸缩杆8的一端与第一坐垫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坐垫7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8靠近第一坐垫6的一端设有控制摇杆12,所述第一坐垫6和第二坐垫7之间连接有合页9,所述合页9上设有阻尼弹簧10。

所述车底板1的侧面设有充电口24,所述车底板1的内部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与充电口24相连接。所述车底板1的前端设有车灯22和喇叭23。所述车龙头2的下端连接有前车轮33,所述车底板1的下方设有后车轮34,车轮为无刷电机车轮。

当使用者需要从倚靠状态(如图1所示)转变为坐靠状态(如图 5所示)时,首先摇动液压伸缩杆8的控制摇杆12,然后使用者臀部重心向后下方缓缓移动,液压伸缩杆8变短,第一坐垫6和第二坐垫7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当坐垫角度调整到合适状态时松开控制摇杆12,其次扭动角度调节器13上的旋钮,当靠背11角度变换到合适角度时(120°),停止扭动旋钮,至此电动车由倚靠状态转换为坐靠状态(如图 5所示)。若使用者需要从坐靠状态转换为倚靠状态,操作方式与上述操作方法相反,首先扭动座椅角度调节器旋钮,将靠背11调至水平状态(30°),然后摇动液压伸缩杆8上的控制摇杆12,操作者此时站立起来,在阻尼弹簧10的作用下,液压伸缩杆8变长,坐垫角度发生变化,当坐垫呈竖直状态时,松下控制摇杆12,至此坐靠状态转换为倚靠状态(如图1所示)。

所述车底板1上设有导轨16,所述导轨16上设有滑动座3,所述滑动座3与车底板1之间通过距离调节紧固母17固定连接,使用时可根据自身需要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所述滑动座3上设有立柱4,所述滑动座3的前端与立柱4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3的后端与立柱4的后端之间通过折叠限制螺钉18相连接。所述立柱4上设有若干个高度调节孔14,高度调节螺栓15穿过高度调节孔14将高度调节套5与立柱4连接在一起。

所述车龙头2包括龙头骨架,所述龙头骨架分为上下两段,两段龙头骨架之间设有折叠锁扣21,所述龙头骨架上设储物篮19,所述储物篮19通过储物篮固定螺母20与龙头骨架相连接,所述储物篮19的下端与车底板1的前端转动连接。

当电动车在使用过程没电时,推着电动车行走便失去了电动车便利的特点,反而成了前行的累赘。当电动车没电后,可将坐垫、靠背11、储物篮19、立柱4、折叠起来,成为一个滑板车,减轻没电后行动不便(如图6所示)。在此以依靠状态为初始状态(如图5所示),当电动车没电后,使用者首先拧下用于调节高度的高度调节螺栓15,将坐垫的位置调至最低高度,然后松动调节车座前后距离的距离调节紧固螺母17,将车座整体后移至最远端位置,调节靠背11至合适角度(0°),再松动折叠限制螺钉18,折叠车座,再松动储物篮19上的储物篮固定螺母20,翻转储物篮19,并盖住折叠后的车座,将电动车由倚靠状态变滑行状态(如图 6所示)。若使用者需要从滑行状态转换到倚靠状态,将上述操作顺序逆向操作即可。这样操作,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没电后带来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具有双操作系统,使用方便快捷。车龙头2上设有油门旋钮27,刹车26,前进按钮30,后退按钮31和停止按钮32。其中油门旋钮27,刹车26,在电动车处于坐靠状态和依靠状态下骑行使用;前进按钮30,后退按钮31和停止按钮32主要在推行和滑行时使用,也可在电动车处于坐靠状态和倚靠状态下推行时使用。

当电动车处于图1所示的坐靠状态,图5所示的倚靠状态和图6所示的滑行状态时,还可以对电动车进行推行,前进按钮30,后退按钮31和停止按钮32设置在车龙头2上端的中间位置,在推行时用于控制电动车的前行、后退和停止,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单手进行操作简单方便,不用费力地扭腰,可用于通行红绿灯路口,进出电梯等环境;其中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推行还可以用于驮行物体,搬运东西。车龙头2上还设有车灯开关28和喇叭开关29。

折叠电动车都追求高度折叠,折叠后电动车只占据极小的空间,方便运输携带与存放。本实用新型在折叠过程中,先将电动车折叠成在滑行状态时(如图6所示),此时只需将车龙头2上的折叠锁扣21(如图7、8所示)打开,折叠车龙头2,与车底板1固定,就转换为最终折叠状态(如图7、8所示);可将完全折叠后的电动车斜着提起,前轮单轮着地,类似于拖拉的行李箱对电动车进行拖拉。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倚靠、坐靠、自由滑行、推行以及折叠这五种功能,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以来调整电动车所提供的这五种工作模式,即使用者可以骑行的过程中可实现倚靠和坐靠的方便自由转换,无需停车,随心可调;并且在停车后可以转换成滑板车或者手推车。

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