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IPC分类号 : B62B7/04,B62B9/10,B62B9/12,B62B9/22,B62K9/00

申请号
CN202020618137.4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4-22
  • 公开号: 211995804U
  • 公开日: 2020-11-24
  • 主分类号: B62B7/04
  • 专利权人: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利摘要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属于婴儿车技术领域,结构上由支撑座、小轮、支撑架、往复板、摇篮、保护箱、物品箱、前轮、后轮、支撑柱板、操作杆和传动机构连接组成,通过调节挂挡把手,使后拨挡片作用于第一、二离合器上,通过踩踏脚蹬驱动关联齿轮可实现婴儿车的骑行;通过调节挂挡把手,使前拨档片作用于第三离合器,通过踩踏脚蹬驱动关联齿轮即可实现摇篮的前后晃动;松开前拨档片和后拨档片,通过踩踏脚蹬实现空转锻炼的功能;通过驱动操作杆,可实现婴儿车前轮的转向;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普通婴儿车的使用需求下,实现了一车多用,丰富了婴儿车的使用功能,进一提高了婴儿车的使用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由支撑座(10)、小轮(9)、支撑架(5)、往复板(2)、摇篮(4)、保护箱(3)、物品箱(6)、前轮(13)、后轮(14)、支撑柱板(7)、操作杆(1)和传动机构(12)连接组成;

所述小轮(9)连接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0)的下方,所述支撑座(10)的上方设有座椅(11);所述支撑架(5)的上部外侧通过折叠销(16)与所述支撑座(10)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5)上部的内侧设有滑槽,所述往复板(2)两侧面上固定设有滚动轴(40),所述滚动轴(40)滑动连接在支撑架(5)内侧的滑槽中,所述摇篮(4)固定设置在所述往复板(2)的上方,所述往复板(2)的底面上设有保护箱(3),所述往复板(2)的底面上连接设有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的中部设有滑槽(41),所述固定板(42)的两头均设有限位滑杆(43),所述支撑架(5)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板(7),所述支撑柱板(7)的外侧连接设有前轮(13)和后轮(14),所述支撑柱板(7)的上方设有物品箱(6),所述传动机构(12)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板(7)的内侧;

所述传动机构(12)由脚蹬(15)、齿轮、齿条(26)、拨档片、传动杆(31)、离合器、传动叶片(21)、转向连杆(27)和挂挡把手(8)连接构成,所述操作杆(1)设置在所述后轮(14)的轮轴处,所述操作杆(1)的底部连接设有第一齿轮(39),所述前轮(13)的轮轴上设有转向连杆(27),所述转向连杆(27)的中部固定设有齿条(26),所述齿条(26)上啮合设有第二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39)与第二齿轮(25)之间连接设有连杆(28),所述脚蹬(15)所在的轴上设有第三齿轮(38),所述第三齿轮(38)底部啮合设有第四齿轮(37),所述第四齿轮(37)所在轴的轴端上设有第五齿轮(35),所述第五齿轮(35)上啮合设有第六齿轮(36),所述第六齿轮(36)所在轴的两端设有第一离合器(17)和第二离合器(33),所在轴上还设有第七齿轮(34),所述第七齿轮(34)上啮合设有第八齿轮(32),所述第八齿轮(32)所在轴的轴端连接设有第九齿轮(30),所述第九齿轮(30)上啮合设有第十齿轮(29),所述第十齿轮(29)上连接设有传动杆(31),所述传动杆(31)上连接设有第三离合器(24),所述第三离合器(24)外侧设有第十一齿轮(23),所述第十一齿轮(23)上啮合设有第十二齿轮(22),所述第十二齿轮(22)的中部连接设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的上部设有传动叶片(21),所述转轴(20)的顶端插入至所述滑槽(41)中,所述传动叶片(21)旋转设置在两根所述限位滑杆(43)之间,所述挂挡把手(8)设置在所述转轴(20)与所述操作杆(1)之间,所述挂挡把手(8)上连接设有前拨档片(19)和后拨档片(18),在所述挂挡把手(8)的推动下,所述前拨档片(19)实现与第一离合器(17)和第二离合器(33)的离合,所述后拨档片(18)实现与第三离合器(24)的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9)和第二齿轮(25)均为圆柱直齿轮,两齿轮的公称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38)、第四齿轮(37)、第五齿轮(35)、第六齿轮(36)、第七齿轮(34)、第八齿轮(32)、第九齿轮(30)、第十齿轮(29)、第十一齿轮(23)、第十二齿轮(22)均为圆锥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杆(27)为双摇杆平面四连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8)的数量为2根,两根连杆(28)等长且相互平行,连杆(28)的杆端与第一齿轮(39)和第二齿轮(25)销轴连接,且每个轮面上的两个销轴相隔180°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叶片(21)为3叶片结构,每个叶片的叶尖呈椭圆弧结构,每个叶片的根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杆(43)的高度大于传动叶片(21)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与传动叶片(21)之间键连接固定,转轴(20)与滑槽(41)形成滑动间隙配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集锻炼、骑行、摇动和推行功能于一体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根据宝宝的成长、使用用途,婴儿车可以分成各种车型,随着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婴儿车的需求不断提高,婴儿车企业在动力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加大了设计和研发力度。尽管现在的婴儿车的品牌和种类十分的丰富,但市场上的婴儿车依旧是以传统的婴儿车为主,其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很多家庭均有闲置的婴儿车,甚至不止一辆,弃之可惜,不弃无用,浪费资源且占地方。

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2749333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骑行的婴儿车,包括可伸缩的中管,中管的一端连接有坐管和后管,坐管内套接有车座轴,车座轴上部连接有车座,坐管的下部连接有中轴,中轴的两端连接有脚踏板,后管远离中管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后轮,脚踏板与后轮通过链条连接;中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横管,横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前轮,每个前轮的两端连接有前叉,两个前叉的上端分别与U型竖管的两端连接,竖管的中部活动连接有T型车把,每个前叉的外部套有前管,两个前管之间连接有婴儿睡袋,整体结构上由自行车和婴儿睡床组合构成,能够实现骑行和推行,但无其他功能,使用功能单一。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6330003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具有骑行功能的婴儿推车,包括推车本体、婴儿车、婴儿车前轮、婴儿车后轮、传动杆、支撑杆、把手、手刹、连接杆、伸缩杆、座垫和伸缩调节旋钮,推车本体一侧设有婴儿车,婴儿车底部前端设有婴儿车前轮,婴儿车底部后端设有婴儿车后轮,婴儿车前轮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顶端上方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方设有把手,把手两侧表面均设有手刹,婴儿车表面一侧中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方设有座垫,座垫下方一侧设有伸缩调节旋钮,通过把手控制婴儿车前轮的前进方向,从而达到转弯的目的,通过手刹在骑行过程中进行减速处理,通过伸缩杆和伸缩调节旋钮对座垫的高度进行调节,达到合适的骑行高度,增加了骑行的安全性,通过驱动轮和脚踏可以进行脚踏骑行,从而提供动力,达到骑行的目的,通过储物柜可以在户外散步时,对婴儿所需的物品和玩具进行携带,但其主要功能是便于推行,使用功能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增加。

综上所述,市面上的婴儿车基本都是通过推行或骑行,功能非常单一,因此对现有婴儿车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以丰富其使用功能,增加其使用价值,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婴儿车使用功能单一等不足,提出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在满足普通婴儿车的使用需求下,还可方便的实现婴儿车的摇晃、推行、骑行、锻炼功能,实现了一车多用,丰富了婴儿车的使用功能,进一提高了婴儿车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由支撑座、小轮、支撑架、往复板、摇篮、保护箱、物品箱、前轮、后轮、支撑柱板、操作杆和传动机构连接组成;

所述小轮连接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下方,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有座椅;所述支撑架的上部外侧通过折叠销与所述支撑座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上部的内侧设有滑槽,所述往复板两侧面上固定设有滚动轴,所述滚动轴滑动连接在支撑架内侧的滑槽中,所述摇篮固定设置在所述往复板的上方,所述往复板的底面上设有保护箱,所述往复板的底面上连接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两头均设有限位滑杆,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板,所述支撑柱板的外侧连接设有前轮和后轮,所述支撑柱板的上方设有物品箱,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柱板的内侧;

所述传动机构由脚蹬、齿轮、齿条、拨档片、传动杆、离合器、传动叶片、转向连杆和挂挡把手连接构成,所述操作杆设置在所述后轮的轮轴处,所述操作杆的底部连接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前轮的轮轴上设有转向连杆,所述转向连杆的中部固定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连接设有连杆,所述脚蹬所在的轴上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底部啮合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所在轴的轴端上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上啮合设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所在轴的两端设有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在轴上还设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上啮合设有第八齿轮,所述第八齿轮所在轴的轴端连接设有第九齿轮,所述第九齿轮上啮合设有第十齿轮,所述第十齿轮上连接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连接设有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外侧设有第十一齿轮,所述第十一齿轮上啮合设有第十二齿轮,所述第十二齿轮的中部连接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部设有传动叶片,所述转轴的顶端插入至所述滑槽中,所述传动叶片旋转设置在两根所述限位滑杆之间,所述挂挡把手设置在所述转轴与所述操作杆之间,所述挂挡把手上连接设有前拨档片和后拨档片,在所述挂挡把手的推动下,所述前拨档片实现与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离合,所述后拨档片实现与第三离合器的离合。

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圆柱直齿轮,两齿轮的公称直径相同。

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第十二齿轮均为圆锥齿轮。

所述转向连杆为双摇杆平面四连杆机构。

所述连杆的数量为2根,两根连杆等长且相互平行,连杆的杆端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销轴连接,且每个轮面上的两个销轴相隔180°设置。

所述传动叶片为3叶片结构,每个叶片的叶尖呈椭圆弧结构,每个叶片的根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限位滑杆的高度大于传动叶片的厚度。

所述转轴与传动叶片之间键连接固定,转轴与滑槽形成滑动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结构上由支撑座、小轮、支撑架、往复板、摇篮、保护箱、物品箱、前轮、后轮、支撑柱板、操作杆和传动机构连接组成,通过调节挂挡把手,使后拨挡片作用于第一、二离合器上,通过踩踏脚蹬驱动关联齿轮可实现婴儿车的骑行;通过调节挂挡把手,使前拨档片作用于第三离合器,通过踩踏脚蹬驱动关联齿轮即可实现摇篮的前后晃动;松开前拨档片和后拨档片,通过踩踏脚蹬实现空转锻炼的功能;通过驱动操作杆,可实现婴儿车前轮的转向;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普通婴儿车的使用需求下,实现了一车多用,丰富了婴儿车的使用功能,进一提高了婴儿车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中往复板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操作杆1、往复板2、保护箱3、摇篮4、支撑架5、物品箱6、支撑柱板7、挂挡把手8、小轮9、支撑座10、座椅11、传动机构12、前轮13、后轮14、脚蹬15、折叠销16、第一离合器17、后拨档片18、前拨档片19、转轴20、传动叶片21、第十二齿轮22、第十一齿轮23、第三离合器24、第二齿轮25、齿条26、转向连杆27、连杆28、第十齿轮29、第九齿轮30、传动杆31、第八齿轮32、第二离合器33、第七齿轮34、第五齿轮35、第六齿轮36、第四齿轮37、第三齿轮38、第一齿轮39、滚动轴40、滑槽41、固定板42、限位滑杆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婴儿车由支撑座10、小轮9、支撑架5、往复板2、摇篮4、保护箱3、物品箱6、前轮13、后轮14、支撑柱板7、操作杆1和传动机构12连接组成。

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婴儿车,小轮9连接设置在支撑座10的下方,支撑座10的上方设有座椅11;支撑架5的上部外侧通过折叠销16与支撑座10连接固定,支撑架5上部的内侧设有滑槽,往复板2两侧面上固定设有滚动轴40,滚动轴40滑动连接在支撑架5内侧的滑槽中,摇篮4固定设置在往复板2的上方,往复板2的底面上设有保护箱3,往复板2的底面上连接设有固定板42,固定板42的中部设有滑槽41,固定板42的两头均设有限位滑杆43,支撑架5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板7,支撑柱板7的外侧连接设有前轮13和后轮14,支撑柱板7的上方设有物品箱6,传动机构12设置在支撑柱板7的内侧。

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婴儿车,传动机构12由脚蹬15、齿轮、齿条26、拨档片、传动杆31、离合器、传动叶片21、转向连杆27和挂挡把手8连接构成,操作杆1设置在后轮14的轮轴处,操作杆1的底部连接设有第一齿轮39,前轮13的轮轴上设有转向连杆27,转向连杆27的中部固定设有齿条26,齿条26上啮合设有第二齿轮25,第一齿轮39与第二齿轮25之间连接设有连杆28,脚蹬15所在的轴上设有第三齿轮38,第三齿轮38底部啮合设有第四齿轮37,第四齿轮37所在轴的轴端上设有第五齿轮35,第五齿轮35上啮合设有第六齿轮36,第六齿轮36所在轴的两端设有第一离合器17和第二离合器33,所在轴上还设有第七齿轮34,第七齿轮34上啮合设有第八齿轮32,第八齿轮32所在轴的轴端连接设有第九齿轮30,第九齿轮30上啮合设有第十齿轮29,第十齿轮29上连接设有传动杆31,传动杆31上连接设有第三离合器24,第三离合器24外侧设有第十一齿轮23,第十一齿轮23上啮合设有第十二齿轮22,第十二齿轮22的中部连接设有转轴20,转轴20的上部设有传动叶片21,转轴20的顶端插入至滑槽41中,传动叶片21旋转设置在两根限位滑杆43之间,挂挡把手8设置在转轴20与操作杆1之间,挂挡把手8上连接设有前拨档片19和后拨档片18,在挂挡把手8的推动下,前拨档片19实现与第一离合器17和第二离合器33的离合,后拨档片18实现与第三离合器24的离合。

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第一齿轮39和第二齿轮25均为圆柱直齿轮,两齿轮的公称直径相同;第三齿轮38、第四齿轮37、第五齿轮35、第六齿轮36、第七齿轮34、第八齿轮32、第九齿轮30、第十齿轮29、第十一齿轮23、第十二齿轮22均为圆锥齿轮;转向连杆27为双摇杆平面四连杆机构;连杆28的数量为2根,两根连杆28等长且相互平行,连杆28的杆端与第一齿轮39和第二齿轮25销轴连接,且每个轮面上的两个销轴相隔180°设置;传动叶片21为3叶片结构,每个叶片的叶尖呈椭圆弧结构,每个叶片的根部通过圆弧过渡连接;限位滑杆43的高度大于传动叶片21的厚度;转轴20与传动叶片21之间键连接固定,转轴20与滑槽41形成滑动间隙配合。

如图1-3所示,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功能一:锻炼身体,踩踏脚蹬15带动第三齿轮38转动,第三齿轮38与第四齿轮37啮合,第四齿轮37通过轴带动第五齿轮35转动,第五齿轮35带动第六齿轮36转动,第六齿轮36与第七齿轮34同轴转动,由第七齿轮34带动第九齿轮30转动,由第九齿轮30带动第十齿轮29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空转。

功能二:车子行走,拨动挂挡把手8,使后拨档片18控制第一离合器17和第二离合器33啮合,在功能一的基础上,通过离合器带驱动后轮行走。

功能三:控制摇篮前后摇动,踩踏脚蹬15带动第三齿轮38转动,第三齿轮38与第四齿轮37啮合,第四齿轮37通过轴带动第五齿轮35转动,第五齿轮35带动第六齿轮36转动,第六齿轮36与第七齿轮34同轴转动,由第七齿轮34带动第九齿轮30转动,由第九齿轮30带动第十齿轮29转动,从而使传动杆31转动,拨动挂挡把手8使前拨档片19控制第三离合器24啮合,由传动杆31带动第十一齿轮23转动,第十一齿轮23与第十二齿轮22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转轴20转动,由转轴20带动传动叶片21旋转,传动叶片21在两根限位滑杆43之间旋转,带动往复板2左右往复运动,从而使摇篮4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功能四:普通婴儿车推行,调节折叠销16使小轮9、支撑座10、座椅11组成的后半部分整体旋转180°折叠,拨动挂挡把手8控制前拨档片19和后拨档片18分别与第一离合器17、第二离合器33、第三离合器24分离,即可实现婴儿车的安全推行。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