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IPC分类号 : C22C1/05,C22C1/10,C22C26/00,C22C9/00,C22C27/04

申请号
CN201910161894.5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9-03-04
  • 公开号: 109680177B
  • 公开日: 2019-04-26
  • 主分类号: C22C1/05
  • 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照梯度复合材料中各层所需的W与Cu的质量比,称取各层所需的W粉和Cu粉原料,混匀获得各层所需的W‑Cu复合粉,且在Cu含量最高的W‑Cu复合粉中同时添加通过盐浴镀方法制得的镀W金刚石颗粒,最后将各层原料依次平铺、压制、烧结,即获得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本发明将镀W金刚石加入W‑Cu梯度复合材料的高铜层中,利用金刚石极高的热导率,提高了W‑Cu梯度复合材料的整体热导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金刚石颗粒、W粉、NaCl和BaC12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将所述混合物料置于加热炉中,在N2-H2混合气体保护下加热至900~1200℃,保温10~60min;所得产物冷却后,经清洗、烘干处理,得到镀W金刚石颗粒;

(2)按照梯度复合材料中各层所需的W与Cu的质量比,称取各层所需的W粉和Cu粉原料,分别加入V型混料机中混合均匀,获得各层所需的W-Cu复合粉;

且在Cu含量最高的W-Cu复合粉中同时添加所述镀W金刚石颗粒作为原料,混合均匀,获得镀W金刚石/W-Cu复合粉;镀W金刚石颗粒的添加量占Cu含量最高的W-Cu复合粉质量的1~20wt%;

(3)按Cu含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在成型模具中分层平铺各层的W-Cu复合粉,并在最上层平铺镀W金刚石/W-Cu复合粉,然后将其在200~500MPa压力下压制成形,得到层状生坯;层状生坯的层数范围为3~20层,相邻层之间Cu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为5~30wt%;

(4)将所述层状生坯置于烧结炉中,在H2保护气氛下加热至1000~1300℃烧结60~240min,随炉冷却,即得到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刚石颗粒的粒度为50~200μm,W粉的粒度为0.5~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金刚石颗粒和W粉的质量比为5~20:1,NaCl和BaC12的质量比为1:2~20,金刚石颗粒和W粉的混合粉与NaCl和BaC12的混合盐的质量比为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W-Cu复合粉中Cu含量的变化范围是0~100wt%、W含量的变化范围是100~0wt%。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W-Cu功能梯度材料一端是高熔点、高硬度的W或低含Cu的W-Cu,另一端是高导热导电和较好塑性的Cu或高含Cu的W-Cu,由于其具有低热膨胀,高导热、导电和高强度等方面的优点,能够满足大功率微波器件以及电子器件中热沉材料的性能要求。周张键等制备了5层W-Cu梯度复合材料(质量比为100%W、75%W-25%Cu、50%W-50%Cu、25%W-75%Cu和100%Cu),该梯度材料的微观形貌中无裂纹、孔洞等缺陷存在,表现出较好的热力学性能,热导率为113W·m-1·K-1(Zhang-Jian Zhou,Juan Du,Shu-Xiang Song,et al.Microstructuralcharacterization of W/Cu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produced by a one-stepresistance sintering method[J].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07,428:146-150.)。王涂根制备了W-20Cu/W-35Cu/W-50Cu三层梯度热沉材料,其相对密度达到95%,具有较为理想的显微组织和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表观热导率达到151.4W·m-1·K-1(王涂根.W-Cu三层梯度热沉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功能材料.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7.30-37)。

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封装系统朝着高密度化、微型化、功能化方向发展,使电子封装设备热能密度增大、工作温度升高,必须在短时间内将热量传递出去,否则将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正常使用,降低其使用寿命。W-Cu梯度复合材料在用作电子封装的热沉材料时,热导率的提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金刚石的热导率高达2200W·m-1·K-1,同时具有低的热膨胀系数(0.86×10-6/℃)和低的密度(3.52g·cm-3)。李建伟等利用粉末覆盖烧结法成功在金刚石表面镀覆W,并采用气体压力熔渗法制备金刚石/Cu复合材料,当镀覆温度为1050℃、保温15min时,镀层厚度为2000nm,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最高可达670W·m-1·K-1(李建伟,张海龙,张少明,张洋,王西涛.金刚石表面镀钨对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6,47(1):1034-1037.)。张纯等首先将金刚石进行镀W处理,然后在镀W金刚石外进行化学镀Cu处理,将制备得到的双镀层粉末进行真空热压烧结得到镀W金刚石/Cu复合材料,其热导率最高可达721W·m-1·K-1(Chun Zhang,Richu Wang,Zhiyong Cai,et al.Effects of duallayercoatings on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diamond/Cu compositesprepared by vacuum hot pressing[J].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15,277:299-307.)。将镀W金刚石添加入梯度W-Cu复合材料的高铜层中,制备得到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将有望进一步提高W-Cu梯度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使其更好得满足电子封装材料对热量传输的要求。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旨在改善W-Cu梯度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金刚石颗粒、W粉、NaCl和BaC12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将所述混合物料置于加热炉中,在N2-H2混合气体保护下加热至900~1200℃,保温10~60min;所得产物冷却后,经清洗、烘干处理,得到镀W金刚石颗粒;

(2)按照梯度复合材料中各层所需的W与Cu的质量比,称取各层所需的W粉和Cu粉原料,分别加入V型混料机中混合均匀,获得各层所需的W-Cu复合粉;

且在Cu含量最高的W-Cu复合粉中同时添加所述镀W金刚石颗粒作为原料,混合均匀,获得镀W金刚石/W-Cu复合粉;

(3)按Cu含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在成型模具中分层平铺各层的W-Cu复合粉、镀W金刚石/W-Cu复合粉,然后将其在200~500MPa压力下压制成形,得到层状生坯;

(4)将所述层状生坯置于烧结炉中,在H2保护气氛下加热至1000~1300℃烧结60~240min,随炉冷却,即得到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金刚石颗粒的粒度为50~200μm,W粉的粒度为0.5~10μm。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金刚石颗粒和W粉的质量比为5~20:1,NaCl和BaC12的质量比为1:2~20,金刚石颗粒和W粉的混合粉与NaCl和BaC12的混合盐的质量比为1~2:1。

进一步地,步骤(2)中,W-Cu复合粉中Cu含量的变化范围是0~100wt%、W含量的变化范围是100~0wt%。

进一步地,步骤(2)中,镀W金刚石颗粒的添加量占Cu含量最高的W-Cu复合粉质量的1~20wt%。

进一步地,步骤(3)中,层状生坯的层数范围为3~20层,相邻层之间Cu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为5~30w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通过对金刚石进行盐浴镀W处理获得表面镀W金刚石颗粒,可以改善金刚石和Cu之间的润湿性,增强界面结合,提高材料的致密度。

2、本发明的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将镀W金刚石添加到W-Cu梯度复合材料的高铜层中,利用金刚石高的热导率,改善了W-Cu复合材料的热量传输性能,提高了W-Cu梯度复合材料的整体热导率。

3、本发明的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有效地缓和了W、Cu之间因热膨胀系数不匹配产生的热应力。

4、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能耗少、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区域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下述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质量比10:1的金刚石颗粒与W粉放入研钵中,并加入质量比1:10的NaCl和BaC12混合盐,均匀混合,得混合物料,其中金刚石和W粉的混合粉与NaCl和BaC12混合盐的质量比范围是1:1。然后将混合物料置于微波炉中,在N2-H2混合气体(N2-H2体积比为85%:15%)保护下加热到1150℃并保温20min;所得产物冷却后,经清洗、烘干处理,得到镀W金刚石颗粒;

(2)称取质量比分别为20%:80%、30%:70%、40%:60%的Cu粉和W粉,同时在质量比为40:60的W-Cu混合粉中加入5%wt的镀W金刚石,然后将其分别在V型混料机中混合8h,得到W-Cu复合粉和镀W金刚石/W-Cu复合粉;

(3)按Cu含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在成型模具中依次平铺Cu与W质量比为20%:80%、30%:70%的W-Cu复合粉,最后再在最上层铺上镀W金刚石/W-Cu复合粉,接着在300MPa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层状生坯;

(4)将层状生坯置于烧结炉中,在H2保护下1200℃烧结120min,即得到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

图1是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元素面扫描图,其中(a)为扫描图,(b)~(d)分别为(a)相应区域的元素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Cu元素在每层中的质量比依次为41.8%、31.1%、21.2%。在高铜层出现明显的碳峰,在扫描电镜中可以明显看出金刚石分布在高铜层中。

经测试,本实施例所得产物的致密度为95.21%,热导率为197W/(m·K)。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质量比10:1的金刚石颗粒与W粉放入研钵中,并加入质量比1:10的NaCl和BaC12混合盐,均匀混合,得混合物料,其中金刚石和W粉的混合粉与NaCl和BaC12混合盐的质量比范围是1:1。然后将混合物料置于微波炉中,在N2-H2混合气体(N2-H2体积比为85%:15%)保护下加热到1150℃并保温20min;所得产物冷却后,经清洗、烘干处理,得到镀W金刚石颗粒;

(2)称取质量比分别为20%:80%、30%:70%、40%:60%、50%:50%的Cu粉和W粉,同时在质量比为50%:50%的W-Cu复合粉中加入5%wt的镀W金刚石,然后将其分别在V型混料机中混合8h,得到W-Cu复合粉和金刚石/W-Cu复合粉;

(3)按Cu含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在成型模具中依次平铺Cu与W质量比为20%:80%、30%:70%、40%:60%的W-Cu复合粉,最后再在最上层铺上镀W金刚石/W-Cu复合粉,接着在300MPa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层状生坯;

(4)将层状生坯置于烧结炉中,在H2保护下1200℃烧结120min,即得到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

经表征,本实施例所得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中,Cu元素在每层中的质量比依次为22.1%、30.4%、39.2%、47.6%,且在高铜层分布有金刚石。

经测试,本实施例所得产物的致密度为95.83%,热导率为218W/(m·K)。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镀W金刚石/W-Cu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