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滚动变形机构,该机构包括顶点单元A,顶点单元B和第Ⅰ支链、第Ⅱ支链和第Ⅲ支链,第Ⅰ支链的两端分别通过十字轴12与顶点单元A、B活动连接,第Ⅱ支链和第Ⅲ支链都以相同的方式通过十字轴12与顶点单元A、B活动连接,且驱动电机11安装在每条支链的中部以保证机构的对称性。该机构的自由度为3,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变形能力,可以利用机构的变形实现向前移动和转向,从而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的环境。
权利要求
1.滚动变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顶点单元A,顶点单元B和第Ⅰ支链、第Ⅱ支链和第Ⅲ支链,所述的顶点单元A与顶点单元B的结构和尺寸相同,第Ⅰ支链、第Ⅱ支链和第Ⅲ支链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所述的顶点单元A包括半球块1和中心对称布置在半球块三角形凸台侧面的U形件2、U形件3与U形件4;
所述的半球块1上有个三角形的凸台1a和三个凹槽1b,U形件2、U形件3与U形件4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三角形凸台1a的侧壁上;
所述的第Ⅰ支链连接在顶点单元A的U形件2和顶点单元的U形件5上,第Ⅰ支链的连杆10的U形端与顶点单元A的U形件5通过十字轴12活动连接,连杆8的U形端与顶点单元B的U形件2通过十字轴12活动连接;
第Ⅱ支链和第Ⅲ支链连接顶点单元A与顶点单元B的方式与第Ⅰ支链连接两个顶点单元的方式相同;
第Ⅱ支链连接在顶点单元A的U形件3和顶点单元的U形件6上;
第Ⅲ支链连接在顶点单元A的U形件4和顶点单元的U形件7上;
通过上述三条支链和顶点单元A,B的连接,构成滚动变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Ⅰ支链,其特征在于:第Ⅰ支链包括,连杆8,连杆10,电机壳9和电机11;
所述的连杆8的两侧分别为圆端和U形端,圆端中心开有通孔,U形端两侧开有通孔,且U形端通孔的轴线8a与圆端的轴线8b正交。在连杆8的圆端分别设置有电机固定孔81和电机壳固定孔82;
所述的连杆10的两侧分别为圆端和U形端,圆端中心开有通孔,U形端两侧开有通孔,且U形端通孔的轴线10a与圆端的轴线10b正交;
电机11与连杆8通过孔81固定连接,电机壳9与连杆8通过孔82固定连接,连杆10通过紧定螺钉与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以保证连杆8与连杆10 U形端的轴线8a、8b在同一平面内,且同时与连杆8、10的圆端轴线8b、10b正交,通过上述连接构成第Ⅰ支链。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滚动变形移动机构。该装置可应用于机器人在特殊环境下的探测。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CN101973319公开了一种六面体步行机构。该机构由两个十字杆和四条支链组成,每个十字杆分别于四个支链的一端连接,由两个电机驱动,当只有一个电机通电时,滚动六面体机构的运动方式与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方式相同。当要转换方向时,将机构回复到正方体形态,停止当前运动的电机,将另一电机通电,从而实现方向的变换。但此机构变形较小,驱动电机不易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出一种具有较强变形能力的多面体移动机构,能够容易的实现滚动以及转向功能,提高机构的移动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具有三条支链的并联机构,每条支链上安装有一个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安装在支链的中部以保证机构的对称性。利用该机构的变形实现机器人的移动和转向。其具体方法如下:
该机构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和三条支链,所述的上平台与下平台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的三条支链的结构和尺寸相同。每条支链的两端分别通过十字轴与上、下平台连接,从而形成具有三条支链的并联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滚动变形机构采用三支链的并联机构,该机构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且机构的自由度为3,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变形能力,可以实现向前移动和转向,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 整体机构图;
图2 半球块1结构示意图
图3 顶点单元A装配示意图
图4 顶点单元B装配示意图
图5 连杆8结构示意图
图6 连杆10结构示意图
图7 第Ⅰ支链剖视图
图8 第Ⅰ支链装配示意图
图9 第Ⅰ支链与顶点单元A和顶点单元B装配示意图
图10 整体机构运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滚动变形机构,该机构包括顶点单元A,顶点单元B和第Ⅰ支链、第Ⅱ支链和第Ⅲ支链,所述的顶点单元A与顶点单元B的结构和尺寸相同,第Ⅰ支链、第Ⅱ支链和第Ⅲ支链的结构和尺寸相同,如图1所示。
所述的顶点单元A包括半球块(1)和三个U形件(2,3,4),其连接关系如下:如图2所示,半球块(1)上有个三角形的凸台(1a)和三个凹槽(1b)。如图3,所述的三个U形件(2,3,4)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三角形凸台(1a)的侧壁上。
所述的顶点单元B包括半球块(1)和三个U形件(5,6,7),其连接关系如下:如图4所示,半球块(1)上有个三角形的凸台(1a)和三个凹槽(1b)。 所述的三个U形件(5,6,7)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三角形凸台(1a)的侧壁上。顶点单元B的结构和尺寸与顶点单元A相同。
第Ⅰ支链包括:连杆(8),连杆(10),电机壳(9)和电机(11)
如图5所示,连杆(8)的两侧分别为圆端和U形端,圆端中心开有通孔,U形端两侧开有通孔,且U形端通孔的轴线(8a)与圆端的轴线(8b)正交。在连杆(8)的圆端分别设置有电机固定孔(81)和电机壳固定孔(82)
如图6所示,连杆(10)的两侧分别为圆端和U形端,圆端中心开有通孔,U形端两侧开有通孔,且U形端通孔的轴线(10a)与圆端的轴线(10b)正交
第Ⅰ支链的连接关系如下:如图7图8所示,电机(11)与连杆(8)通过孔(81)固定连接,电机壳(9)与连杆(8)通过孔(82)固定连接,所示的电机壳的尾端或侧段可以开若干通孔一边布线(图中未标示),连杆(10)通过紧定螺钉与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连接构成第Ⅰ支链。
整体机构包括:顶点单元A,顶点单元B,第Ⅰ支链,第Ⅱ支链和第Ⅲ支链。其连接关系如下:如图9所示,第Ⅰ支链的连杆(10)的U形端与顶点单元A的U形件(5)通过十字轴(12)活动连接,连杆(8)的U形端与顶点单元B的U形件(2)通过十字轴(12)活动连接;第Ⅱ支链的连杆(10)的U形端与顶点单元A的U形件(6)通过十字轴活动连接,连杆(8)的U形端与顶点单元B的U形件(3)通过十字轴(12)活动连接;第Ⅲ支链的连杆(10)的U形端与顶点单元A的U形件(7)通过十字轴活动连接,连杆(8)的U形端与顶点单元B的U形件(4)通过十字轴(12)活动连接,通过上述连接构成滚动变形机构。
具体使用方法:如图10所示整体机构通过三条支链夹角变化来实现整体机构的滚动,机构运动的步骤为(a)—(b)—(c)—(d),步骤(a):机构通过第Ⅰ支链、第Ⅱ支链和顶点单元A支撑于地面;步骤(b):在第Ⅲ支链驱动电机的作用下,第Ⅲ支链连杆(8)和连杆(10)的夹角变大,整体机构实现变形;步骤(c):由于机构的变形,使整体机构的重心向顶点单元B的一侧移动,当超过临界点时,整体机构发生翻转,变为第Ⅰ支链、第Ⅱ支链和顶点单元B支撑于地面;步骤(d):第Ⅲ支链驱动电机反向转动,使第Ⅲ支链连杆(8)和连杆(10)的夹角再变小,完成滚动移动。
滚动变形机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