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C01B37/06,C01B37/00,C01B39/08,B82Y30/00,B82Y40/00,B01J29/89,C07D303/04,C07D301/12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廉价法亚微米级钛硅分子筛TS‑1的制备方法,所述的TS‑1分子筛在廉价体系中合成过程中引入了羟基自由基助剂和引发剂,晶化后可以得到亚微米级颗粒大小的钛硅分子筛。本发明的分子筛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钛硅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硅源、模板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凝胶A;
(2)将钛源与络合剂混合后,滴加至凝胶A中,搅拌得到凝胶B;
(3)将羟基自由基助剂与引发剂和矿化剂按顺序加入到凝胶B中,得到硅钛凝胶C;
(4)将硅钛凝胶C装入到晶化釜中,于150-210℃下晶化20-120h;得到晶化产物经常规的过滤分离、烘干、焙烧即得到钛硅分子筛TS-1;
所述C凝胶中的物质组成的摩尔比为:SiO
所述模板剂为四丙基溴化铵(TPABr)、四丙基氯化铵(TPACl)、四丙基氟化铵(TPAF)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源为硅溶胶、白炭黑、正硅酸四乙酯、正硅酸四甲酯、正硅酸四丙酯和正硅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源为硅溶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剂为四丙基溴化铵(TPAB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钛源为正钛酸四乙酯、正钛酸四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三氯化钛、四氯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钛源为正钛酸四丁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络合剂为异丙醇、乙酰丙酮、乙醇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羟基自由基助剂为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异丙苯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硫酸亚铁(FeSO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化剂为氨水、甲胺、乙胺、正丙胺、乙二胺、二乙胺、己二胺、正丁胺中的至少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催化剂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烯烃环氧化工艺含钛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HPPO工艺是过氧化氢直接氧化丙烯至环氧丙烷工艺的简称,该工艺使用的催化剂为钛硅分子筛TS-1,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从1983年,US4410501专利首次报道了TS-1分子筛的合成,它具有和ZSM-5分子筛相同的MFI拓扑结构,由于Ti4+离子取代规律分子筛骨架中的Al3+离子,处在TS-1表面的、具有四配位能力的Ti4+离子,具有接受电子对的潜能,对H2O2具有独特的吸附活化性能,可以对多种有机化合物进行选择性氧化,其中苯酚的羟基化、环己酮的氨氧化和烯烃的环氧化已用于工业生产。
经典法生产的TS-1采用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该方法得到的产品因为颗粒较小,在丙烯环氧化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后来的廉价法生产的TS-1采用四丙基溴化铵(TPABr)为模板剂,由于得到的TS-1分子筛晶粒较前者大,因此在丙烯环氧化方面的性能的表现也低于前者。为此在廉价体系中制备高活性的纳米级别的TS-1,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专利文献CN108793182A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钛硅分子筛的制备及应用,该方法使用一种全新的钛源在廉价法的体系进行钛硅分子筛的合成,最后得到的是颗粒尺寸为微米级的TS-1分子筛。还有文献报道,通过采用添加纳米晶种或者纳米TS-1合成母液的办法,来达到在廉价法体系中得到小晶粒(颗粒大小为300-600nm)TS-1的目的,因此,研究出一种以廉价法合成高活性TS-1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硅分子筛TS-1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TS-1在丙烯环氧化反应中性能表现不低于经典法得到的分子筛。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烯烃环氧化工艺含钛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硅源、模板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凝胶A;(2)将钛源与络合剂混合均匀后,滴加至凝胶A中,搅拌均匀得到凝胶B;(3)将羟基自由基助剂与引发剂和矿化剂按顺序加入到凝胶B中,得到硅钛凝胶C;(4)将硅钛凝胶C装入到晶化釜中,于150-210℃下晶化20-120h;得到晶化产物经常规的过滤分离、烘干、焙烧即得到钛硅分子筛TS-1。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的硅源为硅溶胶、白炭黑、正硅酸四乙酯、正硅酸四甲酯、正硅酸四丙酯和正硅酸四丁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的模板剂为四丙基溴化铵(TPABr)、四丙基氯化铵(TPACl)、四丙基氟化铵(TPAF)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的钛源为正钛酸四乙酯、正钛酸四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三氯化钛、四氯化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的络合剂为异丙醇、乙酰丙酮、乙醇中的一种;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羟基自由基助剂为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异丙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硫酸亚铁(FeSO4)、氯化亚铁(FeCl2)、硝酸亚铁(FeNO3)、磷酸亚铁(Fe3(PO4)2)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矿化剂为氨水、甲胺、乙胺、正丙胺、乙二胺、二乙胺、己二胺、正丁胺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硅钛凝胶C内各物质的摩尔比为SiO2:TiO2:TPA+:羟基自由基助剂:引发剂:矿化剂:H2O=1:0.0125-0.03:(0.2-0.45):(0.00015-0.0085):(0.0095-0.012):(1.7-3.8):(20-40),优选为1:0.02-0.033:(0.25-0.4):(0.0002-0.008):(0.001-0.01):(1.8-3.5):(25-30)。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廉价体系中,通过加入羟基自由基助剂与引发剂,得到在经典法体系中才出现的性能优异的100-200nm晶粒大小的TS-1分子筛。
(2)本发明通过加入羟基自由基助剂与引发剂,促进矿化剂在水中解离出更多的OH-离子,使得体系中出现TPA++OH-—TPAOH的情况,使得在采用TPABr为模板剂的廉价法生产的TS-1体系中,同样可以得到与采用TPAOH为模板剂的经典法制得的纳米级钛硅分子筛,而且其在丙烯环氧化中表现出的催化性能优异。从而大大降低了TS-1的合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1制备的钛硅分子筛TS-1-A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对比例2制备的钛硅分子筛TS-1-B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对比例3制备的钛硅分子筛TS-1-C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对比例4制备的钛硅分子筛TS-1-D的扫描电镜图。
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钛硅分子筛TS-1-E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比例1
根据专利US4410501提供的方法,将45.5g正硅酸乙酯加入带夹套的三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加入1.5g钛酸四乙酯,再加入80g25%的四丙基氢氧化铵溶液,常温下搅拌1h后,升温至80℃,除醇1h。用去离子水将合成凝胶体积补充至150mL,将所得溶液装入晶化釜中,在175℃下晶化10d,晶化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在550℃焙烧6h,得到的TS-1,将其编号为TS-1-A。
对比例2
将45gSiO2含量为30%的硅溶胶加入带夹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6gTPABr和165g水,常温下搅拌0.5h后得到硅凝胶;将1.5g钛酸四丁酯溶于2.0g乙酰丙酮中,搅拌15min后得到钛凝胶,将钛凝胶滴加到硅溶胶中,搅拌0.5h;最后加入14g正丁胺,搅拌1h,将所得溶液装入晶化釜中,在175℃下晶化3d,晶化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在550℃焙烧6h,得到的TS-1,将其编号为TS-1-B。
对比例3
将45gSiO2含量为30%的硅溶胶加入带夹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6gTPABr和165g水,常温下搅拌0.5h后得到硅凝胶;将1.5g钛酸四丁酯溶于2.0g乙酰丙酮中,搅拌15min后得到钛凝胶,将钛凝胶滴加到硅溶胶中,搅拌0.5h;加入0.2g 30%wt H2O2水溶液,最后加入14g正丁胺,搅拌1h,将所得溶液装入晶化釜中,在175℃下晶化3d,晶化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在550℃焙烧6h,得到的TS-1,将其编号为TS-1-C。
对比例4
将45gSiO2含量为30%的硅溶胶加入带夹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6gTPABr和165g水,常温下搅拌0.5h后得到硅凝胶;将1.5g钛酸四丁酯溶于2.0g乙酰丙酮中,搅拌15min后得到钛凝胶,将钛凝胶滴加到硅溶胶中,搅拌0.5h;加入溶于10g水中的Fe2SO4(0.03g),最后加入14g正丁胺,搅拌1h,将所得溶液装入晶化釜中,在175℃下晶化3d,晶化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在550℃焙烧6h,得到的TS-1,将其编号为TS-1-D。
实施例1
将45gSiO2含量为30%的硅溶胶加入带夹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5.6gTPABr和165g水,常温下搅拌0.5h后得到硅凝胶;将1.5g钛酸四丁酯溶于2.0g乙酰丙酮中,搅拌15min后得到钛凝胶,将钛凝胶滴加到硅溶胶中,搅拌0.5h;之后依次加入0.2g 30%wt H2O2水溶液和溶于10g水中的Fe2SO4(0.03g),最后加入14g正丁胺,搅拌1h,将所得溶液装入晶化釜中,在175℃下晶化3d,晶化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在550℃焙烧6h,得到的TS-1,将其编号为TS-1-E。
图1为钛硅分子筛TS-1-A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钛硅分子筛TS-1-B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钛硅分子筛TS-1-C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钛硅分子筛TS-1-D的扫描电镜图。
图5为钛硅分子筛TS-1-E的扫描电镜图。
由图中结果可见,只有TS-1-A与TS-1-E的颗粒尺寸相差不多,为纳米级产品;TS-1-B、TS-1-C与TS-1-D的颗粒尺寸差不多为微米级产品。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TS-1-E,由于在廉价体系中引入羟基自由基助剂和引发剂后,可以得到在经典体系中才能得到的100-200nm的TS-1分子筛的产品。而不添加自由基助剂和引发剂是不能得到的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将硅溶胶替换为白炭黑、正硅酸四乙酯,组分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晶化之后,经过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TS-1样品,编号TS-1-F、TS-1-G。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将模板剂四丙基溴化铵替换为四丙基氯化铵、四丙基氟化铵,组分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晶化之后,经过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TS-1样品,编号TS-1-H、TS-1-I。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1,将钛酸四丁酯替换为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和钛酸四丙酯,组分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晶化之后,经过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TS-1样品,编号TS-1-J、TS-1-K。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1,将络合剂替换为异丙醇、乙醇,组分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晶化之后,经过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TS-1样品,编号TS-1-L、TS-1-M。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1,将自由基助剂替换为叔丁基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异丙苯,组分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晶化之后,经过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TS-1样品,编号TS-1-N、TS-1-O。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1,将引发剂替换为氯化亚铁(FeCl2)、硝酸亚铁(FeNO3)、磷酸亚铁(Fe3(PO4)2),组分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晶化之后,经过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TS-1样品,编号TS-1-P、TS-1-Q和TS-1-R。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1,将矿化剂替换为氨水、甲胺、乙胺、正丙胺、乙二胺、二乙胺、己二胺,组分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晶化之后,经过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TS-1样品,编号TS-1-S、TS-1-T和TS-1-U、TS-1-V、TS-1-W和TS-1-X、和TS-1-Y。
实施例9
将0.2gTS-1分子筛加入到120ml的不锈钢间歇反应釜中,加入40ml 3.0mol/L的H2O2甲醇溶液,反应温度维持在40℃,丙烯压力为0.6Mpa,反应时间为1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并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取上层清夜,采用碘量法滴定浓度并用色谱分析产物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TS-样品的环氧化性能数据
由表中结果可见,由于羟基自由基助剂与引发剂的加入,可以在廉价体系中合成出在经典法中才能出现的100-200nm颗粒大小的催化剂,而且其催化性能完全可以与经典法相媲美,而不加入羟基自由基助剂与引发剂是不能实现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于烯烃环氧化工艺含钛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