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

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

IPC分类号 : D21F13/00

申请号
CN201921827335.5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9-10-29
  • 公开号: 211006149U
  • 公开日: 2020-07-14
  • 主分类号: D21F13/00
  • 专利权人: 邵阳学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涉及造纸装置技术领域,该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晾晒绳,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内壁与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一端贯穿圆筒并延伸至圆筒的正面,圆杆的另一端贯穿圆筒并延伸至圆筒的正面,且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圆筒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晾晒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卷筒的侧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立柱、圆筒、晾晒绳、第一支撑架和万向轮,解决了目前在实际的晾晒纸张过程中,固定晾晒绳两端的物体有限,这就导致较多刚制作出来的纸张无法晾晒,影响纸张制造进度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晾晒绳(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筒(4),所述圆筒(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收卷筒(5),所述收卷筒(5)的内壁与圆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杆(6)的一端贯穿圆筒(4)并延伸至圆筒(4)的正面,所述圆杆(6)的另一端贯穿圆筒(4)并延伸至圆筒(4)的正面,且圆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圆筒(4)的右侧开设有通孔(8),所述晾晒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卷筒(5)的侧面,所述晾晒绳(3)缠绕在收卷筒(5)的表面,所述晾晒绳(3)的另一端贯穿通孔(8)并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2)上,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所述第一固定板(9)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架(11),所述第二固定板(10)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架(12),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轴座(14),所述轴座(14)的内壁与圆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5),两个所述连接板(15)的右侧均开设有凹槽(16),两个所述凹槽(16)的内壁均与第二立柱(2)的表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卡(17),且金属卡(17)位于两个连接板(15)之间,所述第二立柱(2)通过金属卡(17)与第一立柱(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18),四个所述加强板(18)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侧面固定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虽然如今的造纸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这种古法造纸术依然在民间流传着,也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有技术中,在古法造纸过程中,需要先将刚制造出来的纸张用木框进行初步晾晒,之后通过木框晾晒的纸张已经逐渐失去水分,因为木框数量有限,因此需要将初步晾晒的纸张进行再次晾晒,而目前一般采用将绳子的两端固定在不动的物体上,之后将初步晾晒的纸张用夹子夹在晾晒绳上,但是在实际的晾晒过程中,固定晾晒绳两端的物体有限,这就导致较多刚制作出来的纸张无法晾晒,影响纸张制造的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具备便携、便于铺设、可随时使用的优点,以解决目前在实际的晾晒纸张过程中,固定晾晒绳两端的物体有限,这就导致较多刚制作出来的纸张无法晾晒,影响纸张制造进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便携、便于铺设、可随时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晾晒绳,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内壁与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一端贯穿圆筒并延伸至圆筒的正面,所述圆杆的另一端贯穿圆筒并延伸至圆筒的正面,且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圆筒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晾晒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卷筒的侧面,所述晾晒绳缠绕在收卷筒的表面,所述晾晒绳的另一端贯穿通孔并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上,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的内壁与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立柱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均与第二立柱的表面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立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卡,且金属卡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立柱通过金属卡与第一立柱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四个所述加强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侧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立柱、圆筒、晾晒绳、第一支撑架和万向轮,使用时,先使金属卡与第一立柱分离,第一立柱底部的两个第一支撑架支撑在地面上不动,握住第二立柱并向右拉动第二立柱,凹槽与第二立柱分离,万向轮在地面滚动,晾晒绳的右端固定在第二立柱上,第二立柱向右运动从而拉动晾晒绳,缠绕在收卷筒上的晾晒绳开始放卷,直至晾晒绳放卷完成,之后将万向轮锁住,将制作出来的纸张放在晾晒绳上通过夹子夹住即可进行晾晒,使用时只需握住第二立柱并拉动第二立柱,利用万向轮移动即可完成整个晾晒架的铺设,通过万向轮不用将第二立柱抬着进行移动,铺设过程简便,可随时使用,生产制造出来较多的纸张便可通过该晾晒架进行晾晒,整个晾晒架不使用时通过金属卡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在一起,便可对整个晾晒架进行转运,较为便携,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固定在一起便于转运,达到了便携、便于铺设、可随时使用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在实际的晾晒纸张过程中,固定晾晒绳两端的物体有限,这就导致较多刚制作出来的纸张无法晾晒,影响纸张制造进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筒位置处俯视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架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卡位置处俯视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位置处俯视截面图。

图中: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晾晒绳;4、圆筒;5、收卷筒;6、圆杆;7、把手;8、通孔;9、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1、第一支撑架;12、第二支撑架;13、万向轮;14、轴座;15、连接板;16、凹槽;17、金属卡;18、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晾晒绳3,第一立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筒4,圆筒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收卷筒5,收卷筒5主要将晾晒绳3进行收卷以及放卷,收卷筒5的内壁与圆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收卷筒5可跟随圆杆6转动,圆杆6的一端贯穿圆筒4并延伸至圆筒4的正面,圆杆6的另一端贯穿圆筒4并延伸至圆筒4的正面,且圆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7,把手7为摇把,整个晾晒架使用完成之后,先握住第二立柱2,使万向轮13向左滑动,当第二立柱2运动至凹槽16位置处时,转动把手7即可将晾晒绳3进行收卷,收卷完成之后将金属卡17卡在第一立柱1上即可将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固定在一起,圆筒4的右侧开设有通孔8,晾晒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卷筒5的侧面,晾晒绳3缠绕在收卷筒5的表面,晾晒绳3的另一端贯穿通孔8并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2上,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9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架11,两个第一支撑架11不仅增加了与地面的支撑面积,而且还可以充当配重块,使得晾晒绳3晾晒的纸张时,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不会倾倒,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均呈H形,第二固定板10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架12,两个第二支撑架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3。

具体的,圆筒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轴座14,轴座14的内壁与圆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轴座14相当于轴承,用来将圆杆6在轴线方向固定住并且使圆杆6径向转动更平顺。

具体的,第一立柱1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5,两个连接板15的右侧均开设有凹槽16,两个凹槽16的内壁均与第二立柱2的表面活动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当第二立柱2运动至两个凹槽16位置处时,在两个凹槽16之间将金属卡17卡在第一立柱1上。

具体的,第二立柱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卡17,且金属卡17位于两个连接板15之间,第二立柱2通过金属卡17与第一立柱1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金属卡17可发生金属形变,利用形变将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卡在一起。

具体的,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板18,四个加强板18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侧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位于第一立柱1上的两个加强板18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架11固定,位于第二立柱2上的两个加强板18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架12固定,增加它们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先使金属卡17与第一立柱1分离,第一立柱1底部的两个第一支撑架11支撑在地面上不动,握住第二立柱2并向右拉动第二立柱2,凹槽16与第二立柱2分离,万向轮13在地面滚动,晾晒绳3的右端固定在第二立柱2上,第二立柱2向右运动从而拉动晾晒绳3,缠绕在收卷筒5上的晾晒绳3开始放卷,直至晾晒绳3放卷完成,之后将万向轮13锁住,将制作出来的纸张放在晾晒绳3上通过夹子夹住即可进行晾晒,使用时只需握住第二立柱2并拉动第二立柱2,利用万向轮13移动即可完成整个晾晒架的铺设,通过万向轮13不用将第二立柱2抬着进行移动,铺设过程简便,可随时使用,生产制造出来较多的纸张便可通过该晾晒架进行晾晒,整个晾晒架不使用时通过金属卡17将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固定在一起,便可对整个晾晒架进行转运,较为便携且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固定在一起便于转运,从而实现便携、便于铺设、可随时使用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立柱1、圆筒4、晾晒绳3、第一支撑架11和万向轮13,解决了目前在实际的晾晒纸张过程中,固定晾晒绳3两端的物体有限,这就导致较多刚制作出来的纸张无法晾晒,影响纸张制造进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古法造纸用纸的晾晒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