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F02B75/00,F02B77/00,F01L13/00,F02D13/02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燃烧缸、进气门、进气门驱动机构与燃烧缸内的活塞,活塞包括活塞连接部以及转动活塞部,所述转动活塞部通过其一侧的转动活塞凸点在燃烧室内转动;进气门驱动机构包括进气连杆、楔形块、离心轮结构及楔形块挡板,通过楔形块与进气连杆的滑动连接调节进气连杆的总长,其中楔形块又通过与飞轮传动连接的离心轮结构驱动。本发明通过双燃烧室的结构,使得燃烧缸内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更为均匀,使燃烧更为充分;并在发动机高速转动时提高发动机燃烧缸的进气量,在发动机低速转动时降低燃烧缸的进气量,从而大大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与燃油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包括燃烧缸、进气门、进气门驱动机构与燃烧缸内的活塞,所述燃烧缸内有两个燃烧室,分布在燃烧缸内活塞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中部的活塞连接部以及所述活塞连接部两端的转动活塞部,所述转动活塞部与活塞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燃烧缸两侧对称设有条形槽,所述活塞连接部通过其两侧的条形槽固定连接一对平行的活塞连杆,且所述活塞连杆沿所述条形槽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条形槽两侧的燃烧缸内壁设有缸内螺旋凹槽,所述转动活塞部外侧设有与所述缸内螺旋凹槽大小对应的转动活塞凸点,所述活塞连杆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
所述燃烧缸两端均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门与所述进气口对应设置,所述进气门驱动机构包括进气连杆,所述进气连杆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合的两段式杆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杆连接进气连杆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杆连接进气门,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设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包括大端面、小端面及两侧的楔形块斜面,且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均设有与楔形块斜面对应的接触面,所述大端面后触接一离心轮结构,所述离心轮结构包括中间转轴、与中间转轴弹性连接的至少两块圆弧块,所述中间转轴与发动机飞轮传动连接,所述大端面与圆弧块外端面触接,所述小端面前设有一楔形块挡板,且小端面对应所述楔形块挡板的楔形面,所述楔形块在离心轮结构和楔形块挡板之间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连杆通过卡槽与活塞连接部卡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活塞部通过T型凹槽与活塞连接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的活塞连杆之间连接有一横杆,所述横杆连接曲柄连杆机构的曲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连杆驱动机构包括进气凸轮轴齿轮、进气凸轮轴及进气凸轮,其中所述进气凸轮设于进气凸轮轴上,所述进气凸轮轴通过进气凸轮轴齿轮驱动,所述进气连杆通过进气凸轮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斜面设有T型滑槽,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对应所述T型滑槽设有T型滑动连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块与中间转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圆弧块,另一端连接于一套杆,所述套杆固定套设在所述中间转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轴上固定有齿轮,且所述齿轮通过啮合传送带连接发动机飞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
背景技术
传统汽油发动机燃料做功部分一般只占燃烧总能量的30%左右,即汽油发动机热效率在 30%左右;柴油发动机热效率稍高,在40%左右。另外,35%左右的能量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被带走,其余大约35%的能量被发动机废气带走。如果能够提高发动机燃烧室的燃烧做功效率,就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如何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是一直以来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通过双燃烧室以及其内的活塞的结构,使得燃烧缸内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更为均匀,从而使燃烧更为充分;并能在发动机高速转动时提高发动机燃烧缸的进气量,在发动机低速转动时降低燃烧缸的进气量,从而大大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与燃油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包括燃烧缸、进气门、进气门驱动机构与燃烧缸内的活塞,所述燃烧缸内有两个燃烧室,分布在燃烧缸内活塞的两端,所述活塞包括中部的活塞连接部以及所述活塞连接部两端的转动活塞部,所述转动活塞部与活塞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燃烧缸两侧对称设有条形槽,所述活塞连接部通过其两侧的条形槽固定连接一对平行的活塞连杆,且所述活塞连杆沿所述条形槽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条形槽两侧的燃烧缸内壁设有缸内螺旋凹槽,所述转动活塞部外侧设有与所述缸内螺旋凹槽大小对应的转动活塞凸点,所述活塞连杆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
所述燃烧缸两端均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门与所述进气口对应设置,所述进气门驱动机构包括进气连杆,所述进气连杆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合的两段式杆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杆连接进气连杆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杆连接进气门,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设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包括大端面、小端面及两侧的楔形块斜面,且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均设有与楔形块斜面对应的接触面,所述大端面后触接一离心轮结构,所述离心轮结构包括中间转轴、与中间转轴弹性连接的至少两块圆弧块,所述中间转轴与发动机飞轮传动连接,所述大端面与圆弧块外端面触接,所述小端面前设有一楔形块挡板,且小端面对应所述楔形块挡板的楔形面,所述楔形块在离心轮结构和楔形块挡板之间滑动。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连杆通过卡槽与活塞连接部卡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转动活塞部通过T型凹槽与活塞连接部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平行的活塞连杆之间连接有一横杆,所述横杆连接曲柄连杆机构的曲轴。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气连杆驱动机构包括进气凸轮轴齿轮、进气凸轮轴及进气凸轮,其中所述进气凸轮设于进气凸轮轴上,所述进气凸轮轴通过进气凸轮轴齿轮驱动,所述进气连杆通过进气凸轮驱动。通过进气凸轮能够驱动进气连杆使得进气门完成开闭过程。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楔形块斜面设有T型滑槽,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对应所述T型滑槽设有T型滑动连接头。通过该种结构能够使得楔形块和进气连杆的滑动连接结构更为牢固,防止转速过快情况下,楔形块脱离进气连杆。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圆弧块与中间转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圆弧块,另一端连接于一套杆,所述套杆固定套设在所述中间转轴上。采用套杆连接,更为方便将所有的圆弧块集中于一套杆上进行安装,既能方便安装又便于维修。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中间转轴上固定有齿轮,且所述齿轮通过啮合传送带连接发动机飞轮。通过该种结构连接飞轮,方便调整飞轮与中间转轴的传动比,同时具有较好的传动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种发动机,当其一端燃烧室内气体燃烧时,膨胀气体把活塞推向另一端,另一端的燃烧室内气体被压缩,当活塞到达极限位置后,此燃烧室内气体也点火燃烧,再将活塞推向另一端以此循环往复。燃烧缸两侧设有条形槽,当活塞处于极限位置时,活塞的边缘未到达条形槽处,以防止燃烧室漏气,在活塞的往复运动过程中,转动活塞凸点沿着缸内螺旋凹槽运动驱动着转动活塞部转动,从而使得燃烧室内的可燃气体混合更为均匀;
(2)该种发动机,进气门驱动机构中,通过中间转轴带动圆弧块转动,而圆弧块根据中间转轴的转速高低来改变其离心半径。当转速增大时,离心力增大,克服弹力,使圆弧块远离中间转轴,离心轮半径增大,推动楔形块在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滑动,从而使进气连杆的总长伸长,进气口变大,燃烧缸内进入更多新鲜空气。若发动机转速低,燃烧无需进去太多量的新鲜空气,因此离心轮结构转速也低,离心力小,离心轮半径就小,故推动少量楔形块插入进气连杆,进气连杆另一侧有楔形块挡板,当进气口变小时,进气连杆远离进气门运动,楔形块小端面无法通过楔形块挡板与进气连杆之间的空间,随着进气连杆的移动,此时楔形块挡板的楔形面会把楔形块压回去,从而使得进气连杆变短,进气门得以完全关闭,防止漏气。下次循环,若转速高,进气连杆可在离心轮结构推动楔形块的情况下再次伸长,从而有效的调整发动机燃烧室的进气量。
因此,本发明能够通过有效的调整发动机燃烧室的进气量,以及改善燃烧室内的可燃气体的混合均匀度,从而提升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燃烧缸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进气门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楔形块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进气连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离心轮结构处的示意图。
其中,1—进气门,2—燃烧缸,3—进气连杆,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T型滑动连接头,4—楔形块,41—大端面,42—小端面,43—T型滑槽,5—中间转轴,6—圆弧块,7—飞轮,8—楔形块挡板,9—楔形面,10—进气凸轮轴齿轮,11—进气凸轮轴,12—进气凸轮,13—弹簧,14—套杆,15—齿轮,16—啮合传送带,103—燃烧室,104—活塞连接部,105—转动活塞部,106—条形槽,107—活塞连杆,108—缸内螺旋凹槽,109—转动活塞凸点,110—横杆,111—曲轴,11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包括燃烧缸 2、进气门1、进气门驱动机构与燃烧缸2内的活塞,所述燃烧缸2内有两个燃烧室103,分布在燃烧缸2内活塞的两端,所述活塞包括中部的活塞连接部104以及所述活塞连接部104 两端的转动活塞部105,所述转动活塞部105与活塞连接部104转动连接,所述燃烧缸2两侧对称设有条形槽106,所述活塞连接部104通过其两侧的条形槽106固定连接一对平行的活塞连杆107,且所述活塞连杆107沿所述条形槽106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条形槽106两侧的燃烧缸2内壁设有缸内螺旋凹槽108,所述转动活塞部105外侧设有与所述缸内螺旋凹槽108大小对应的转动活塞凸点109,所述活塞连杆107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连接发动机动力输出轴;
所述燃烧缸2两端均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门1与所述进气口对应设置,所述进气门驱动机构包括进气连杆3,所述进气连杆3为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组合的两段式杆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杆31连接进气连杆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杆32连接进气门1,所述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之间设有楔形块4,所述楔形块4包括大端面41、小端面42及两侧的楔形块斜面,且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均设有与楔形块斜面对应的接触面,所述大端面41 后触接一离心轮结构,所述离心轮结构包括中间转轴5、与中间转轴5弹性连接的至少两块圆弧块6,所述中间转轴5与发动机飞轮7传动连接,所述大端面41与圆弧块6外端面触接,所述小端面42前设有一楔形块挡板8,且小端面42对应所述楔形块挡板8的楔形面9,所述楔形块4在离心轮结构和楔形块挡板8之间滑动。
在本实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连杆107通过卡槽112与活塞连接部104卡接固定。
在本实例中,所述转动活塞部105通过T型凹槽与活塞连接部104转动连接。
在本实例中,所述平行的活塞连杆107之间连接有一横杆110,所述横杆110连接曲柄连杆机构的曲轴111。发动机可以通过该种结构把活塞的动力以曲轴111转动的形式输出。
在本实例中,所述进气连杆驱动机构包括进气凸轮轴齿轮10、进气凸轮轴11及进气凸轮12,其中所述进气凸轮12设于进气凸轮轴11上,所述进气凸轮轴11通过进气凸轮轴齿轮10驱动,所述进气连杆3通过进气凸轮12驱动。通过进气凸轮12能够驱动进气连杆3使得进气门完成开闭过程。
在本实例中,所述楔形块4斜面设有T型滑槽43,所述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对应所述T型滑槽43设有T型滑动连接头33。通过该种结构能够使得楔形块4和进气连杆3的滑动连接结构更为牢固,防止转速过快情况下,楔形块4脱离进气连杆3。
在本实例中,所述圆弧块6与中间转轴5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13一端连接所述圆弧块6,另一端连接于一套杆14,所述套杆14固定套设在所述中间转轴5上。采用套杆14连接,更为方便将所有的圆弧块6集中于一套杆14上进行安装,既能方便安装又便于维修。
在本实例中,所述中间转轴5上固定有齿轮15,且所述齿轮15通过啮合传送带16连接发动机飞轮7。通过该种结构连接飞轮7,方便调整飞轮7与中间转轴5的传动比,同时具有较好的传动效率。
在本实例中,所述圆弧块6共有三块,并沿中间转轴5周向均匀设置。使得离心轮结构在推动楔形块4的过程中更为平滑。
基于上述,该种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当其一端燃烧室103内气体燃烧时,膨胀气体把活塞推向另一端,另一端的燃烧室103内气体被压缩,当活塞到达极限位置后,此燃烧室103 内气体也点火燃烧,再将活塞推向另一端以此循环往复。燃烧缸2两侧设有条形槽106,当活塞处于极限位置时,活塞的边缘未到达条形槽106处,以防止燃烧室103漏气,在活塞的往复运动过程中,转动活塞凸点109沿着缸内螺旋凹槽108运动驱动着转动活塞部105转动,从而使得燃烧室103内的可燃气体混合更为均匀;
该种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在进气门驱动机构工作时,通过中间转轴5带动圆弧块6转动,而圆弧块6根据中间转轴5的转速高低来改变其离心半径。当转速增大时,离心力增大,克服弹力,使圆弧块6远离中间转轴5,离心轮半径增大,推动楔形块4在所述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之间滑动,从而使进气连杆3的总长伸长,进气口变大,燃烧缸2内进入更多新鲜空气。若发动机转速低,燃烧无需进去太多量的新鲜空气,因此离心轮结构转速也低,离心力小,离心轮半径就小,故推动少量楔形块4插入进气连杆3,进气连杆3另一侧有楔形块挡板8,当进气口变小时,进气连杆3远离进气门运动,楔形块4小端面42无法通过楔形块挡板8与进气连杆3之间的空间,随着进气连杆3的移动,此时楔形块挡板8的楔形面9 会把楔形块4压回去,从而使得进气连杆3变短,进气门1得以完全关闭,防止漏气。下次循环,若转速高,进气连杆3可在离心轮结构推动楔形块4的情况下再次伸长,从而完成进气调节的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双燃烧室且充分混合可燃气体的可调进气发动机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