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它包括电源输入接口、电源模块、控制芯片、驱动模块和输出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芯片的电源端和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接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检测出点火线圈是否故障,提高了检测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接口(1)、电源模块(2)、控制芯片(3)、驱动模块(4)和输出接口(5),所述电源输入接口(1)与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2)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芯片(3)的电源端和驱动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3)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4)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4)的输出端与输出接口(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2)包括稳压器(6)、二极管D1、电解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5、电阻R1、电阻R3,所述控制芯片(3)为LD6083B芯片,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输入接口(1)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3第一端、稳压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稳压器(6)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1正极、电容C2第一端、电阻R1第一端、LD6083B芯片的1脚、驱动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电阻R1第二端与LD6083B芯片的3脚、电阻R3第一端电连接,电源输入接口(1)的负极输入端、电容C3第二端、稳压器(6)的接地端、电解电容C1负极、电容C2第二端、电阻R3第二端、LD6083B芯片的2脚都接地,LD6083B芯片的4脚与电容C5第一端电连接,电容C5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器(6)为78M06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4)包括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3、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2,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稳压器(6)的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第一端电连接,电阻R2第二端与LD6083B芯片的8脚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第一端电连接,电阻R4第二端与电阻R5第一端、二极管D3阳极电连接,电阻R5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D2阳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2阴极接地,二极管D3阴极与二极管D4阳极电连接,二极管D4阴极与输出接口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4)还包括电容C4,电容C4第一端与LD6083B芯片的7脚电连接,电容C4第二端与二极管D3阳极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LD6083B芯片的6脚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线圈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汽油发动机使用点火线圈,在压缩上止点时,用来点燃混合气使其完成做功冲程,当今大部分汽车点火线圈,采用整体式点火线圈,即线圈的驱动功率三极管与线圈做成一体。点火线圈内部,驱动功率三极管损坏、线圈绝缘电阻下降等等因素都会引起点火失败。
目前由于没有用于检测点火线圈的便捷设备,在当前汽车维修过程中,通常采用替换法排查有故障的点火线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其能够快速检测出点火线圈是否故障,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包括电源输入接口、电源模块、控制芯片、驱动模块和输出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芯片的电源端和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接口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整体式点火线圈的正负极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电源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的电压经过电源模块转换后给控制芯片、驱动模块供电,控制芯片控制驱动模块输出电压到输出接口。检测时,将输出接口与整体式点火线圈内部的驱动功率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输出接口施加电压到驱动功率三极管的基极,使驱动功率三极管导通,如果点火线圈有火花冒出,则说明点火线圈正常,否则说明点火线圈故障。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稳压器、二极管D1、电解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5、电阻R1、电阻R3,所述控制芯片为LD6083B芯片,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输入接口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3第一端、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稳压器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1正极、电容C2第一端、电阻R1第一端、LD6083B芯片的1脚、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电阻R1第二端与LD6083B芯片的3脚、电阻R3第一端电连接,电源输入接口的负极输入端、电容C3第二端、稳压器的接地端、电解电容C1负极、电容C2第二端、电阻R3第二端、LD6083B芯片的2脚都接地,LD6083B芯片的4脚与电容C5第一端电连接,电容C5第二端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稳压器为78M06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3、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2,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稳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第一端电连接,电阻R2第二端与LD6083B芯片的8脚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第一端电连接,电阻R4第二端与电阻R5第一端、二极管D3阳极电连接,电阻R5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D2阳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2阴极接地,二极管D3阴极与二极管D4阳极电连接,二极管D4阴极与输出接口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电容C4,电容C4第一端与LD6083B芯片的7脚电连接,电容C4第二端与二极管D3阳极电连接。用于电压倍增。
作为优选,LD6083B芯片的6脚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用于检测通过三极管Q1的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检测出点火线圈是否故障,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连接图。
图中:1、电源输入接口,2、电源模块,3、控制芯片,4、驱动模块,5、输出接口,6、稳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如图1所述,包括电源输入接口1、电源模块2、控制芯片3、驱动模块4和输出接口5,电源模块2包括稳压器6、二极管D1、电解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5、电阻R1、电阻R3,稳压器为78M06芯片,驱动模块4包括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3、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2、电容C4,控制芯片3为LD6083B芯片;
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输入接口1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3第一端、稳压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稳压器6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1正极、电容C2第一端、电阻R1第一端、LD6083B芯片的1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电阻R1第二端与LD6083B芯片的3脚、电阻R3第一端电连接,电源输入接口1的负极输入端、电容C3第二端、稳压器6的接地端、电解电容C1负极、电容C2第二端、电阻R3第二端、LD6083B芯片的2脚都接地,LD6083B芯片的4脚与电容C5第一端电连接,电容C5第二端接地;
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第一端电连接,电阻R2第二端与LD6083B芯片的8脚电连接,电容C4第一端与LD6083B芯片的7脚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第一端电连接,电阻R4第二端与电阻R5第一端、二极管D3阳极、电容C4第二端电连接,电阻R5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D2阳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2阴极接地,二极管D3阴极与二极管D4阳极电连接,二极管D4阴极与输出接口5电连接;
LD6083B芯片的6脚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整体式点火线圈的正负极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电源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外部电源输入的电压经过电源模块转换后给控制芯片、驱动模块供电,控制芯片控制驱动模块输出电压到输出接口。检测时,将输出接口与整体式点火线圈内部的驱动功率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输出接口施加电压到驱动功率三极管的基极,使驱动功率三极管导通,如果点火线圈有火花冒出,则说明点火线圈正常,否则说明点火线圈故障。
可以将点火线圈测试装置设置在测试笔上,输出接口与测试笔的笔尖电连接,当笔尖与驱动功率三极管的基极接触时,输出接口与整体式点火线圈内部的驱动功率三极管的基极实现电连接。
一种点火线圈测试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