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锅炉及其燃烧系统

锅炉及其燃烧系统

IPC分类号 : F23C5/08,F23C7/02,F23D1/00,F23K3/02,F23N1/02

申请号
CN202021859802.5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8-31
  • 公开号: 212319688U
  • 公开日: 2021-01-08
  • 主分类号: F23C5/08
  • 专利权人: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及其燃烧系统,包括:分离器、一次风粉管路、乏气利用管路和多层浓淡燃烧器;分离器包括:分离本体,其设置有与一次风粉管路相连通的入口、与多层浓淡燃烧器相连通的第一出口以及能与乏气利用管路相连通的第二出口;多层浓淡燃烧器包括:具有气固分离作用的连通机构,其一端与第一出口相连通,与连通机构的另一端相连通且在沿着重力方向设置有多个相隔离的流通腔体,以及至少部分位于流通腔体的调节件,调节件至少能调节多层浓淡燃烧器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的流通面积;乏气利用管路包括用于控制乏气利用管路通断的第一乏气出口阀。本实用新型能根据负荷需求灵活调整煤粉浓度,且保证燃烧器的稳燃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一次风粉管路、乏气利用管路和多层浓淡燃烧器;

所述分离器包括:分离本体,所述分离本体设置有与所述一次风粉管路相连通的入口、与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相连通的第一出口以及能与所述乏气利用管路相连通的第二出口;

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包括:具有气固分离作用的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与所述连通机构的另一端相连通且在沿着重力方向设置有多个相隔离的流通腔体,以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流通腔体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至少能调节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的流通面积;

所述乏气利用管路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乏气利用管路通断的第一乏气出口阀,当所述第一乏气出口阀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所述分离器分离后的部分风粉流经所述乏气利用管路能流向炉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气利用管路包括与所述分离器的第二出口连接的主管段,所述第一乏气出口阀设置在所述主管段上,在沿着乏气流动路径上,所述乏气利用管路还包括至少一条支管,所述支管能直接或间接地将乏气导入炉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包括与所述主管段相连通的乏气再循环支管,所述乏气再循环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段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且所述乏气再循环支管与所述流通腔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调节件的下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包括与所述主管段相连通的乏气导向支管,所述乏气导向支管的一段与所述主管段相连接,另一端为用于将乏气导向炉膛的乏气直燃喷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分离器的第一出口至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的入口之间的转弯入口段,所述分离器的流通腔体整体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转弯入口段的整体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预定夹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系统还包括二次风主路和与所述二次风主路相连通的二次风支路,所述二次风主路的出口端为二次风喷口;

所述二次风支路的一端与所述二次风主路相连通,另一端至少与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位于最下方的流通腔体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主路中设置有混合器,所述二次风主路的末端为二次风喷口,所述主管段远离所述分离器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混合器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设置有第二乏气出口阀,当所述第二乏气出口阀打开时,自所述主管段、延伸段进入所述混合器的乏气与所述二次风主路进入所述混合器的风能混合后通过所述二次风主路的二次风喷口喷向炉膛。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包括位于最上方的极稀相层,以及位于所述极稀相层下方的稀相层,所述极稀相层与所述稀相层之间在靠近喷口的交界处设置有分离件。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气再循环支管支路上靠近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处设置有第一安全阀,在所述第一安全阀至所述主管段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阀。

10.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磨煤机,至少一个磨料的出口连接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燃烧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及其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火电机组呈现出结构性过剩、灵活性运行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为此,很多火力发电厂不得不考虑机组低负荷、超低负荷时锅炉的稳燃性能。

火电机组大量采用了直流煤粉燃烧器。具体的,一台磨煤机带一层四个燃烧器。使用时,燃烧器及磨煤机有多层,可通过投切一层或几层磨煤机和燃烧器来适应负荷的变化。

然而,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这种投切磨煤机和燃烧器层数的调节技术,受到了一次风管对一次风速要求的制约。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持一次风携带的煤粉不沉积,一次风速必须大于临界值。当机组负荷降低时,按照燃烧的需求,同时要求降低煤粉流量和一次风速。但是一次风速临界值的限制要求使得风速降到临界值后无法再降低,也就是说,一次风速始终需要保证大于或等于临界风速。在一次风速无法再降低的情况下,随着煤粉流量的减少,一次风量的占比(风量/(风量+煤粉量))越来越高,容易导致燃烧器熄火,即产生着火稳燃性能下降,甚至还会使得NOx排放量升高导致的环保性能逐渐下降问题。整体上,上述燃烧器的性能(包括着火稳燃性能、环保性能)的下限限制了锅炉负荷的调峰深度。对于调峰机组来讲,其调峰能力受到锅炉对于高低负荷适应能力的限制,最低运行负荷是机组调峰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燃烧器技术发展历史上,曾出现了PM燃烧器、宽调节比煤粉燃烧器、A-PM燃烧器,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负荷调节的下限。但这类调节技术属于被动调节,被动调节的燃烧器在当前火电机组的负荷变化范围内还显得不足,单个燃烧器的性能下限仍然限制着锅炉负荷的调峰深度。

目前,中国专利CN108413387A,提供了一种煤粉锅炉双向双分级燃烧技术。该技术是在浓淡型燃烧器上加上了调节通流面积的挡板,提高锅炉的低负荷稳燃能力。但是,实用新型人经过分析发现该专利存在如下缺陷:通过设置挡板后,不仅没有降低一次风量的占比,而且由于减少了流通截面积,会导致风速大幅度提高,整体上使得燃烧器的稳燃能力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及其燃烧系统,能根据负荷需求灵活调整煤粉浓度,且保证燃烧器的稳燃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燃烧系统,包括:分离器、一次风粉管路、乏气利用管路和多层浓淡燃烧器;

所述分离器包括:分离本体,所述分离本体设置有与所述一次风粉管路相连通的入口、与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相连通的第一出口以及能与所述乏气利用管路相连通的第二出口;

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包括:具有气固分离作用的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与所述连通机构的另一端相连通且在沿着重力方向设置有多个相隔离的流通腔体,以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流通腔体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至少能调节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的流通面积;

所述乏气利用管路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乏气利用管路通断的第一乏气出口阀,当所述第一乏气出口阀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所述分离器分离后的部分风粉流经所述乏气利用管路能流向炉膛。

进一步地,所述乏气利用管路包括与所述分离器的第二出口连接的主管段,所述第一乏气出口阀设置在所述主管段上,在沿着乏气流动路径上,所述乏气利用管路还包括至少一条支管,所述支管能直接或间接地将乏气导入炉膛。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包括与所述主管段相连通的乏气再循环支管,所述乏气再循环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段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且所述乏气再循环支管与所述流通腔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调节件的下游。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包括与所述主管段相连通的乏气导向支管,所述乏气导向支管的一段与所述主管段相连接,另一端为用于将乏气导向炉膛的乏气直燃喷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分离器的第一出口至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的入口之间的转弯入口段,所述分离器的流通腔体整体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转弯入口段的整体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预定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系统还包括二次风主路和与所述二次风主路相连通的二次风支路,所述二次风主路的出口端为二次风喷口;所述二次风支路的一端与所述二次风主路相连通,另一端至少与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位于最下方的流通腔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风主路中设置有混合器,所述二次风主路的末端为二次风喷口,所述主管段远离所述分离器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混合器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设置有第二乏气出口阀,当所述第二乏气出口阀打开时,自所述主管段、延伸段进入所述混合器的乏气与所述二次风主路进入所述混合器的风能混合后通过所述二次风主路的二次风喷口喷向炉膛。

进一步地,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包括位于最上方的极稀相层,以及位于所述极稀相层下方的稀相层,所述极稀相层与所述稀相层之间在靠近喷口的交界处设置有分离件。

进一步地,所述乏气再循环支管支路上靠近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处设置有第一安全阀,在所述第一安全阀至所述主管段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阀。

一种锅炉,包括:多个磨煤机,至少一个磨料的出口连接有如上任一所述的燃烧系统。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燃烧系统,使用时,一次风粉通过一次风粉管路流向分离器,煤粉含量非常低的风粉作为乏气被分离出来。当将煤粉含量非常低的部分风粉从一次风粉中分离出来后,能够有效减少风量的占比。并且该种方式由于没有直接缩小风粉的流通面积,因此不会增加风粉的流速,不会影响多层浓淡燃烧器的稳燃性能。

分离器浓缩后的煤粉气流流过经有一定倾角的转弯入口段,按照浓度的不同,分别通向多层浓淡分离燃烧器对应的流通腔体中,其中,在该多层浓淡燃烧器的极稀相层安装有调节通流面积的调节件(挡板),用于在低负荷时进行通流面积调节,从而可以保持燃烧器喷口气固两相流的流速和火焰的刚度,提高了燃烧的效果。

此外,在多层次浓淡燃烧器的极稀相层,位于该挡板的下游还连通有一个乏气导向支管;在机组低负荷时,经过分离器分离出的一部分乏气经乏气再循环支管重新回到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中,用于吹扫对应的流通腔体和乏气再燃,同时喷出的乏气能够对邻近区域喷出的火焰产生作用力,防止邻近区域的火焰回火到最上方的流通腔体(极稀相层)。

在面对着浓相层的转弯段壁面上,还设置有一个二次风支路入口。通过该二次风支路将二次风引入浓相层,可以防止浓相层的煤粉浓度过高,在流通腔体中沉积以及燃烧不充分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对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锅炉的使用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一次风粉管路;

2、分离器;

3、转弯入口段;

4、多层浓淡燃烧器;40、一次风喷口;41、浓相层;42、稀相层;43、极稀相层;

5、挡板;

6、乏气再循环支管;

7、第一开关阀;

8、第一安全阀;

9、乏气导向支管;90、乏气直燃喷口;91、第二开关阀;

10、混合器;

11、二次风主路;

12、二次风喷口;

13、二次风支路;

14、第二安全阀;

15、第三开关阀;

16、第一乏气出口阀;

17、第二乏气出口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2,本申请说明书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燃烧系统,该燃烧系统可以应用在气固两相混合流体的燃烧领域,例如煤粉燃烧领域,当然该燃烧系统还可以应用在其他气固两相混合流体的场景。本申请说明书中,以煤粉燃烧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其他场景可以类比参照,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本申请所提供的燃烧系统主要包括:分离器2、一次风粉管路1、乏气利用管路和多层浓淡燃烧器4。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器2可以包括:分离本体。该分离本体设置有与所述一次风粉管路1相连通的入口、与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4相连通的第一出口以及能与所述乏气利用管路相连通的第二出口。

具体的,该分离器2的形式可以包括:旋风分离器2、百叶窗分离器2、槽型分离器2等。其中,旋风分离器2分离作用非常好,甚至可将气固两相流完全分开。由于在本申请中,并不需要将气固两相完全分离,因此对于分离效果过好的旋风分离器2不太适用本实用新型。而百叶窗分离器2的分离效果相对于旋风分离器2而言,分离作用差些。气固两相流(即煤粉和风)进入该百叶窗分离器2后,可以按照固体颗粒含量的不同被分为不同的流体,例如可以被分为稀相和浓相流体两股流体;并且浓相不至于过分浓(固体颗粒含量过高)。因为过浓反而会导致煤粉缺氧难以燃烧。优选的,该分离器2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出风量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更佳地使用机组负荷调节的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一次风粉管路1的一端与分离器2的入口相连接,另一端与磨煤机出口相连接,从而将磨煤机出口流出的一次风粉导入分离器2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层浓淡燃烧器4可以包括:具有气固分离作用的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与所述连通机构的另一端相连通且在沿着重力方向设置有多个相隔离的流通腔体,以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流通腔体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至少能调节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4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的流通面积。

其中,该多层浓淡燃烧器4可以通过具有气固分离作用的连通机构与分离器2的第一出口相连通,从而将从分离器2的第一出口流出的气固流体按照固体颗粒浓度不同进行分层,以导入对应的各个流通腔体中。例如,所述分离器2的第一出口至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入口之间设置转弯入口段3,所述分离器2的流通腔体整体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转弯入口段3的整体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预定夹角。其中,该预定夹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而作相应的设计,整体上,通过设置该具有预定夹角的转弯入口段3,用于保证进入各个相隔离的流通腔体时,煤粉与风的占比沿着重力方向依次递增,并且防止处于较低位置的流通腔体中的煤粉浓度不至于过高。

该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具体层数(即流通腔体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作适应性设计,例如,可以为2层、3层甚至更多层。如图1或图2所示,该多层浓淡燃烧器4可以包括沿着重力方向分别的:极稀相层43、稀相层42、浓相层41。每层流通腔体的入口端与转弯入口段3相连接,用于承接经过转弯入口段3分离后的风粉,出口端设置有一次风喷口40,用于将风粉喷向炉膛进行燃烧。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至少部分流通腔体中可以设置有调节件。该调节件至少能调节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4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的流通面积。例如,如图1或图2所示,该调节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极稀相层43。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不排除该调节件能可活动地同时设置在极稀相层43和稀相层42。具体的,该调节件可以为挡板5的形式。该挡板5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流通腔体中,从而改变流通腔体的流通面积。具体的,该多层浓淡燃烧器4还可以设置有用于驱动该挡板5的驱动机构,当需要减少流通腔体的个数时,可以通过该驱动机构改变挡板5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流通腔体的封堵。其中,该驱动机构可以通过转动或移动的方式驱动挡板5,该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和驱动方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乏气利用管路包括用于控制乏气利用管路通断的第一乏气出口阀16。当所述第一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所述分离器2分离后的部分风粉流经所述乏气利用管路能流向炉膛。

经过分离器2分离出的气流称为乏气。该部分气流是一次风粉经过分离器2分离后得到的部分煤粉含量非常低的风粉。当将煤粉含量非常地的部分风粉从一次风粉中分离出来后,能够有效减少风量的占比。并且该种方式由于没有直接缩小风粉的流通面积,因此不会增加风粉的流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乏气利用管路可以包括与所述分离器2的第二出口连接的主乏气管段。所述第一乏气出口阀16设置在所述主乏气管段上,用于控制该主乏气管段的开闭。在沿着乏气流动路径上,所述乏气利用管路还包括至少一条支管,所述支管能直接或间接地将乏气导入炉膛。

其中,对于支管间接将乏气导入炉膛的实施方式,所述支管包括与所述主管段相连通的乏气再循环支管6。所述乏气再循环支管6的一端与所述主管段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4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

在机组低负荷时,经过分离器2分离出的一部分乏气经乏气再循环支管6重新回到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中,例如,如图1或图2中的极稀相层43,用于吹扫极稀相层43和乏气再燃,同时喷出的乏气能够对邻近区域(例如浓相层41、稀相层42的一次风喷口40处)喷出的火焰产生作用力,防止邻近区域的火焰回火到极稀相层43。

该乏气再循环管路上设置有两个阀门。其中,靠近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阀门为第一安全阀8,该第一安全阀8具体可以为截止阀或逆止阀门,用于截断流体甚至防止煤粉反流。远离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阀门为第一开关阀7,主要用于控制该乏气再循环管路的通断。当然,该第一开关阀7的具体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其可以为电气的开关阀,在收到电控信号后能自动打开或关闭,此外其也可以为手动调节的开关阀,通过操作其操作部,可以实现该乏气再循环管路的流通面积调节。

其中,对于支管直接将乏气导入炉膛的实施方式,所述支管包括与所述主管段相连通的乏气导向支管9。乏气导向支管9的一段与所述主管段相连接,另一端为用于将乏气导向炉膛的乏气直燃喷口90。在该乏气导向支管9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91,该第二开关阀91主要用于控制该乏气导向支管9的通断。具体的,该第二开关阀91的形式可以参照上述第一开关阀7的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燃烧系统还包括:二次风主路11和与所述二次风主路11相连通的二次风支路13。所述二次风主路11的出口端为二次风喷口12;所述二次风支路13的一端与所述二次风主路11相连通,另一端至少与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4位于最下方的流通腔体相连通。

该二次风支路13上也可以设置有两个阀门。其中,靠近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阀门为第二安全阀14,该第二安全阀14具体可以为截止阀或逆止阀门,用于截断流体甚至防止煤粉反流。远离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阀门为第三开关阀15,主要用于控制该二次风支路13的通断。当然,该第三开关阀15的具体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其可以为电气的开关阀,在收到电控信号后能自动打开或关闭,此外其也可以为手动调节的开关阀,通过操作其操作部,可以实现该乏气再循环管路的流通面积调节。

优选的,该第三开关阀15为开度可调节的调节阀。二次风除通过二次风主路11流向二次风喷口12之外,可以利用该二次风支路13将二次风通向多层浓淡燃烧器4煤粉浓度较高的流通腔体(例如浓相层41)附近的调节阀,通过调节阀阀的开闭状态或开度调节,将一定的流量的风导入对应的流通腔体(例如浓相层41),从而用于调节浓相层41的煤粉浓度,以防止浓相层41的煤粉浓度过高,在流通腔体中沉积以及燃烧不充分。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风主路11中设置有混合器10。所述二次风主路11的末端为二次风喷口12,所述主管段远离所述分离器2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混合器10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设置有第二乏气出口阀17。当所述第二乏气出口阀17打开时,自所述主管段、延伸段进入所述混合器10的乏气与所述二次风主路11进入所述混合器10的风能混合后通过所述二次风主路11的二次风喷口12喷向炉膛。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器2对一次风粉进行分离,浓缩煤粉时分离出的处于极稀相状态的乏气有3条流向,一条流向是通往乏气再循环支管6,回到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调节挡板5下游的极稀相层43,一条流向是通过乏气导向支管9通往乏气直燃喷口90,一条流向是通过混合器10与二次风进行混合,流向二次风喷口12。乏气导向支管9和混合器10所在的乏气延伸段支路为乏气的两条不同流路,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打开一条,以将多余的乏气输送到炉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层浓淡燃烧器4包括位于最上方的极稀相层43,以及位于所述极稀相层43下方的稀相层42,所述极稀相层43与所述稀相层42之间在靠近喷口的交界处设置有分离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该多层浓淡燃烧器4为三层浓淡燃烧器为例,其极稀相层43和稀相层42的出口交界处,可以设置有一个分离件。该分离件主要用于防止浓相和稀相燃烧喷出的火焰窜向极稀相喷口,将极稀相喷口烧坏。此外,该分离件还可以用于防止烟气回流,提高稳燃性能。具体的,该分离件可以为呈Y型的分离锥的形式,当然,该分离件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使用时,磨煤机出口的一次风粉通过一次风粉管路1流向分离器2,以煤粉含量非常低的风粉作为乏气分离出。当将煤粉含量非常地的部分风粉从一次风粉中分离出来后,能够有效减少风量的占比。并且该种方式由于没有直接缩小风粉的流通面积,因此不会增加风粉的流速,不会影响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稳燃性能。

分离器2浓缩后的煤粉气流流过经有一定倾角的转弯入口段3,按照浓度的不同,分别通向多层浓淡分离燃烧器对应的流通腔体中,其中,在该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极稀相层43安装有调节通流面积的调节件(挡板5),用于在低负荷时进行通流面积调节,从而可以保持燃烧器喷口气固两相流的流速和火焰的刚度,提高锅炉的稳燃能力和燃烧效果。此外,在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极稀相层43,位于该挡板5的下游还连通有一个乏气导向支管9;在机组低负荷时,经过分离器2分离出的一部分乏气经乏气再循环支管6重新回到位于最上方的流通腔体中,例如,如图1或图2中的极稀相层43,用于吹扫极稀相层43和乏气再燃,同时喷出的乏气能够对邻近区域(例如浓相层41、稀相层42的一次风喷口40处)喷出的火焰产生作用力,防止邻近区域的火焰回火到极稀相层43。

在面对着浓相层41的转弯段壁面上,还设置有一个二次风支路13入口。通过该二次风支路13将二次风引入浓相层41,可以以防止浓相层41的煤粉浓度过高,在流通腔体中沉积以及燃烧不充分等问题。

基于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燃烧系统,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燃烧系统的锅炉。该锅炉还设置有多台磨煤机。对于每台磨煤机而言,其可以设置有上述实施方式的燃烧系统,此外,也可以针对磨煤机中的几台设置燃烧系统,具体的该燃烧系统的配置可以根据机组负荷情况进行相应的选取和设置,本申请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所提供的设置有该燃烧系统的锅炉能够较好的适应机组低负荷的工况,从而扩大了锅炉负荷的调峰深度。

在机组负荷降低时,可首先降低磨煤机的出力;此外,通过多层浓淡燃烧器4可在小范围内被动实现着火热需求的减少、挥发分浓度的提高、局部放热强度的强化,从而被动实现燃烧器的稳燃;进一步的,可通过调节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挡板5,调节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开度、并利用分离器2及乏气利用乏气再循环支管6、乏气导向支管9、混合器10分离出一部分多余一次风,继续配合减小燃煤量的降负荷需求;当机组负荷继续降低时,可通过减少磨煤机的使用数量及相应的燃烧器的使用层数来达到低负荷下的燃料调节要求。

整体上该燃烧系统,一方面可通过多层浓淡燃烧器4在小范围内被动适应负荷的降低,另外一方面可通过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挡板5和乏气再循环支管6、乏气导向支管9和混合器10主动调节燃烧系统稳燃性能,从而在主动和被动的层次都可以适应机组负荷的降低。

如图3所示,基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锅炉,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锅炉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当发电负荷高于第一预设值时,通过调节磨料机的出力和风机的风量,调节燃料量的投入和一次风、二次风的流量,以匹配机组负荷;

步骤S12:当发电负荷低于第二预设值时,通过调节磨料机的出力,调节浓淡多层燃烧器的调节件和/或分离器2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乏气出风量比例,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步骤S14:当发电负荷低于第三预设值时,调节磨煤机的使用数量、燃烧器的层数以及相应比例的一次风、二次风的流量,以匹配机组负荷,所述第三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发电负荷较高时,高于第一预设值时,可以首先考虑调节各个磨煤机的出力从而调节燃料量的投入。具体的,该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磨煤机出力的调节能力、一次风速的下限等实践后综合确定,该数值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限定。例如,该第一预设值可以为7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电负荷降低到一定程度,例如高于第一预设值而高于第二预设值时,已经影响到一次风速的下限时,可通过调节浓淡多层燃烧器的极稀相的挡板5和调节分离器2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的乏气出风量比例,进行变负荷适应性调整;该第二预设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景而综合确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电负荷低于第二预设值,例如降低至接近该多层浓淡燃烧器4的使用下限时,通过调节磨煤机的使用数量及燃烧器的层数,进行变负荷调节。

整体上,针对不同的发电负荷情况,通过上述三种方式进行调节,能够较好的适应机组低负荷的工况,从而扩大了锅炉负荷的调峰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锅炉及其燃烧系统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