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IPC分类号 : G01M7/02,G01H15/00

申请号
CN201310045716.9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3-02-05
  • 公开号: 103149002A
  • 公开日: 2013-06-12
  • 主分类号: G01M7/02
  • 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上垫片和下垫片设于支撑钢架内,预紧装置从顶部穿过支撑钢架,与上垫片接触;下垫片放置在支撑钢架的底部,与上垫片对应;所述的力传感器穿过支撑钢架的底部和下垫片,到达下垫片的顶部,且力传感器的底部与激振器相连,激振器和支撑钢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试件、上试件置于上垫块和下垫块之间,在上垫块、上试件、下试件、下垫块彼此的接触面处连接有磁性薄吸板,所述的磁性薄吸板的上方或下方设有涡流传感器;且涡流传感器与磁性薄吸板有间隙,在上试件、下试件的外表面还设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的涡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分别与信号处理装置相连。

权利要求

1.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包括预紧装置、支撑钢架、上垫块、涡流传感器、磁性薄吸板、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激振器、工作台、下垫块、下试件、上试件、涡流位移传感器支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垫片和下垫片设于支撑钢架内,预紧装置从顶部穿过支撑钢架,与上垫片接触;下垫片放置在支撑钢架的底部,与上垫片对应;所述的力传感器穿过支撑钢架的底部和下垫片,到达下垫片的顶部,且力传感器的底部与激振器相连,激振器和支撑钢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试件、上试件置于上垫块和下垫块之间,在上试件、下试件上设置多个磁性薄吸板与多个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的磁性薄吸板的上方或下方设有涡流传感器;且涡流传感器与磁性薄吸板有间隙,所述的涡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分别与信号处理装置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流传感器由一个支架装配体固定,且涡流传感器通过螺栓与支架装配体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架装配体固定于工作台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流传感器与位移信号放大器相连;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相连;所述的激振器与功率放大器相连,所述的位移信号放大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功率放大器分别与动态信号分析仪相连,所述的动态信号分析仪与计算机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为刚性工作台,所述的预紧装置为预紧螺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钢架、激振器、支架装配体与工作台的连接面处设有橡胶减震材料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制备不同材料、不同加工方式、不同表面粗糙度的上试件和下试件;

(2)由下至上安装测试装置,先完成激振器在刚性工作台上的安装与固定,然后安装支撑钢架,在支撑钢架内由下至上地依次安放下垫块、下试件、上试件及上垫块;

(3)在上试件、下试件多个位置布置多个磁性薄吸板与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以测得上下试件多个位置处的位移、加速度信号;

(4)将涡流传感器安装在支架装配体上,且使涡流传感器与磁性薄吸板的上方,调节涡流传感器上的螺母以调整其与所测磁性薄吸板间距,以便更好测量;

(5)通过激振器激励,同时记录各个传感器的相应信号;

(6)对各传感器信号进行后处理,得到法向动态特性参数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信号后处理过程如下:

(1)由信号系统输出简谐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由激振器对下试件施加简谐载荷f(t);

(2)建立测试装置中试件及结合面的动力学模型;将结合面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其中mx为下试件质量,Kj为结合面的等效刚度,Cj为结合面等效阻尼,δj(t)为结合面处位移,其中 即取两个结合面处所测位移值的平均值,δj1(t)为吸附在下试件表征结合面位移的磁性吸板位移量;δj2(t)为吸附在下试件表征结合面位移的磁性吸板位移量;f(t)为激振器所施加在下试件上的简谐激振力,fj(t)为等效到结合面处的简谐力,下试件与结合面共同组成了二阶线性有阻尼质量-弹簧系统;

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mxa+Cjδj·(t)+Kjδj(t)=f(t)---(1)

令:

fj(t)=Cjδj·(t)+Kjδj(t)---(2)

且近似为fj(t)=Fm cosωt    (3)

其中:mx为下试件质量;a为下试件加速度;Cj为结合面阻尼;Kj为结合面刚度;δj(t)为结合面处位移; 为结合面处速度,由位移求导而得;f(t)为激振器所施加在下试件上的简谐激振力,fj(t)为等效到结合面处的简谐力;Fm为结合面处所受激振力幅值;ω为激振力的频率;由于激励为简谐函数,故稳态响应即结合面处位移也是简谐函数,且具有相同的ω,故有

式(4)中δm为结合面位移幅值, 为相位差;ω为激振力的频率;

将式(4)带入式(2)、(3)整理可得,

即:

由于f(t)、δj与α均可测,即在式(6)、(7)、(8)中Fm与δm已知,但 未知;故Kj和Cj的求解过程中, 的求解是重点;运用Kelvin-Voight模型应变能有关结论,

Cj=Kj·ψ2π·ω---(10)

带入式(9),得

式(11)中ψ为Kelvin-Voight模型中的耗能系数,其计算式为

ψ=2EdnEpln+Epun---(12)

式(12)中 为一个加、卸载循环中的耗能, 为加载过程中的应变能, 为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制造业对设备加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机械装备的性能是一个重要课题。导致机械装备加工性能复杂的一个因素就是其结构存在各种结合面,对机床而言,结合面阻尼占整个机床阻尼的90%左右,而结合面接触刚度占机床总体刚度的60%-80%。所以,弄清结合面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弥足重要,研究结合面的法向动态特性参数即法向接触刚度和阻尼,是提高制造装备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现代机械设备分析多是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由于结合面的刚度、阻尼特性极其复杂,目前主要通过实验方法识别,然后建立包含结合面拟合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再分析有限元模型在各种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可大大提高分析效率。

所以设计能有效识别结合面法向动态参数的测试装置是首要任务,是建立真实、准确的有限元模型的基础。同时需要在测试装置上采集试件多个位置的位移、加速度等数据,作为实际参照,修正有限元模型,使之尽量准确,方便后续分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包括预紧装置、支撑钢架、上垫块、涡流传感器、磁性薄吸板、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激振器、工作台、下垫块、下试件、上试件、涡流位移传感器支架装配体,所述的上垫片和下垫片设于支撑钢架内,预紧装置从顶部穿过支撑钢架,与上垫片接触;下垫片放置在支撑钢架的底部,与上垫片对应;所述的力传感器穿过支撑钢架的底部和下垫片,到达下垫片的顶部,且力传感器的底部与激振器相连,激振器和支撑钢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试件、上试件置于上垫块和下垫块之间,在上试件、下试件上设置多个磁性薄吸板与多个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的磁性薄吸板的上方或下方设有涡流传感器;且涡流传感器与磁性薄吸板有间隙,所述的涡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分别与信号处理装置相连。

所述的涡流传感器由一个支架装配体固定,且涡流传感器通过螺栓与支架装配体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架装配体固定于工作台上。

所述的涡流传感器与位移信号放大器相连;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相连;所述的激振器与功率放大器相连,所述的位移信号放大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功率放大器分别与动态信号分析仪相连,所述的动态信号分析仪与计算机相连。

所述的工作台为刚性工作台,所述的预紧装置为预紧螺栓。

在所述的支撑钢架、激振器、支架装配体与工作台的连接面处设有橡胶减震材料。

所述的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制备不同材料、不同加工方式、不同表面粗糙度的上试件和下试件;

(2)由下至上安装测试装置,先完成激振器在刚性工作台上的安装与固定,然后安装支撑钢架,在支撑钢架内由下至上地依次安放下垫块、下试件、上试件及上垫块;

(3)在上试件、下试件多个位置布置多个磁性薄吸板与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以测得上下试件多个位置处的位移、加速度信号。

(4)将涡流传感器安装在支架装配体上,且使涡流传感器与磁性薄吸板的上方,调节涡流传感器上的螺母以调整其与所测磁性薄吸板间距,以便更好测量;

(5)通过激振器激励,同时记录各个传感器的相应信号;

(6)对各传感器信号进行后处理,得到法向动态特性参数值。

所述的传感器信号后处理过程如下:

(1)由信号系统输出简谐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由激振器对下试件施加简谐载荷f(t);

(2)建立测试装置中试件及结合面的动力学模型;将结合面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其中mx为下试件质量,Kj为结合面的等效刚度,Cj为结合面等效阻尼,δj(t)为结合面处位移(其中 即取两个结合面处所测位移值的平均值,δj1(t)为吸附在下试件表征结合面位移的磁性吸板位移量;δj2(t)为吸附在下试件表征结合面位移的磁性吸板位移量),f(t)为激振器所施加在下试件上的简谐激振力,fj(t)为等效到结合面处的简谐力,下试件与结合面共同组成了二阶线性有阻尼质量-弹簧系统;

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mxa+Cjδj·(t)+Kjδj(t)=f(t)---(1)]]>

令:

fj(t)=Cjδj·(t)+Kjδj(t)---(2)]]>

且近似为fj(t)=Fmcosωt    (3)

其中:mx为下试件质量;a为下试件加速度;Cj为结合面阻尼;Kj为结合面刚度;δj(t)为结合面处位移; 为结合面处速度,由位移求导而得;f(t)为激振器所施加在下试件上的简谐激振力,fj(t)为等效到结合面处的简谐力。Fm为结合面处所受激振力幅值;ω为激振力的频率;由于激励为简谐函数,故稳态响应即结合面处位移也是简谐函数,且具有相同的ω,故有

式(4)中δm为结合面位移幅值, 为相位差;ω为激振力的频率;

将式(4)带入式(2)、(3)整理可得,

即:

由于f(t)、δj与α均可通过传感器测得,即在式(6)、(7)、(8)中Fm与δm已知,但 未知。故Kj和Cj的求解过程中, 的求解是重点;本发明运用KelvinVoight模型应变能有关结论:

Cj=Kj·ψ2π·ω---(10)]]>

带入式(9),得

式(11)中ψ为Kelvin-Voight模型中的耗能系数,其计算式为

ψ=2EdnEpln+Epun---(12)]]>

式(12)中 为一个加、卸载循环中的耗能, 为加载过程中的应变能, 为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这三个参数通过实验获得,在实验过程中重复多次进行加载、卸载过程,根据结合面处涡流传感器记录的位移随激振力变化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加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图,如图8所示。根据图8中所示各物理量含义, 为一个加、卸载循环中的耗能, 为加载过程中的应变能, 为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F0为预紧后的作用力;δj0为施加预紧作用力后的结合面初始位移量;Fm为激振器施加的简谐激振力的幅值;Δδj为结合面在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的位移差;横轴为结合面接触位移,纵轴为结合面上的接触压力,再经过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方法属于现有技术),求得ψ值,带入式(11)即可求得 值,再带入式(7)、(8),即可分别求得法向动态刚度与阻尼值。

在本发明中,分别测量上下试件多个部位的位移、加速度值,为后续有限元模型的准确建立提供实验对照数据。

图中δ1(t)、δ′1(t)、δ2(t)、δ′2(t)分别为上下试件不同部位的位移测量值,as为上试件的加速度测量值。通过记录上下试件多个部位的参数值,为后续仿真分析过程中修正模型提供了实验数据对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测量装置简单易行,测量方法新颖有效;(2)既可以测接触体的实际法向动态参数,又可以根据测量接触面积而转化为单位面积上的法向动态参数。(3)为后续仿真分析中修正有限元模型提供多个位置实验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图1装置整体主视图;

图2装置整体侧视图;

图3上下试件及结合面的结构图;

图4上下试件及结合面的动力学模型示意图;

图5多个涡流位移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图6测试系统示意图;

图7粗糙结合面受力、位移示意图;

图8Kelvin-Voight模型应变能示意图。

图中:1.预紧螺栓、2支撑钢架、3上垫块、4涡流传感器、5磁性薄吸板、6加速度传感器、7力传感器、8激振器、9减振橡胶材料、10刚性工作台、11下垫块、12下试件、13上试件、14支架装配体、15结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预紧螺栓1、支撑钢架2、上垫块3、涡流传感器4、磁性薄吸板5、加速度传感器6、力传感器7、激振器8、减振橡胶材料9、刚性工作台10、下垫块11、下试件12、上试件13、涡流位移传感器支架装配体14。其中预紧螺栓通过与支撑钢架2连接对上垫块3施加作用力,为上试件13和下试件12接触提供预紧力。上试件13位于上垫块3的正下方,下试件12的正上方,加速度传感器6靠磁力吸附在下试件12表面。下试件12放在下垫块11正上方,然后下垫块11放在支撑钢架2上。激振器8通过激振杆和下垫块11对下试件12施加作用力,由力传感器7测得相应激振力。激振器8与支撑钢架2通过减振橡胶材料9,采用螺栓连接与刚性工作台10固定在一起。涡流位移传感器支架装配体14支撑各涡流位移传感器完成对各相配磁性薄吸板的位移测量,其中结合面15处磁性薄吸板位移表示结合面15位移,用来计算法向动态特性参数,其他部位磁性薄吸板表示相应部位的位移,在后续仿真研究中作为实验对照修正有限元模型。涡流位移传感器支架装配体14同样通过减振橡胶材料9采用螺栓连接与刚性工作台10固定在一起。激振力由动态信号分析仪输出,通过功率放大器经激振器8施加到下试件11上,其大小通过力传感器7测得。激振器8同样通过减振橡胶材料9采用螺栓连接与刚性工作台10固定在一起。装置整体装配后的主视图、侧视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上述测试装置测量动态特性参数的方法如下:

所述的结合面15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制备不同材料、不同加工方式、不同表面粗糙度的上试件13和下试件12;

(2)由下至上安装测试装置,先完成激振器8在刚性工作台10上的安装与固定,然后安装支撑钢架2,在支撑钢架2内由下至上地依次安放下垫块11、下试件12、上试件13及上垫块3;

(3)在上试件13、下试件12多个位置布置多个磁性薄吸板5与多个加速度传感器6,以测得上试件13、下试件12多个位置处的位移、加速度信号。

(3)将涡流传感器4安装在支架装配体14上,且使涡流传感器4与磁性薄吸板5的上方,调节涡流传感器4上的螺母以调整其与所测磁性薄吸板5间距,以便更好测量;

(3)通过激振器8激励,同时记录各个传感器的相应信号;

(4)对各传感器信号进行后处理,得到法向动态特性参数值。

传感器信号的计算过程如下:

(1)由信号系统输出简谐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由激振器8对下试件12施加简谐载荷f(t);

(2)建立测试装置中试件及结合面15的动力学模型图表示如图3图4所示;将结合面15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其中mx为下试件12质量,Kj为结合面15的等效刚度,Cj为结合面15等效阻尼,δj(t)为结合面15处位移(其中 即取两个结合面15处所测位移值的平均值),f(t)为激振器8所施加在下试件12上的简谐激振力,fj(t)为等效到结合面15处的简谐力,下试件12与结合面15共同组成了二阶线性有阻尼质量-弹簧系统;

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mxa+Cjδj·+Kjδj=f(t)---(1)]]>

令:

fj=Cjδj·+Kjδj---(2)]]>

且近似为fj=Fm cosωt    (3)

式(3)中Fm为结合面15处所受激振力幅值;由于激励为简谐函数,故稳态响应即结合面15处位移也是简谐函数,且具有相同的ω,故有

式(4)中δm为结合面15位移幅值, 为相位差;将式(4)带入式(2)、(3)整理可得,

即:

由于f(t)、δj与α均可通过传感器测得,即在式(6)、(7)、(8)中Fm与δm已知,但 未知。故Kj和Cj的求解过程中, 的求解是重点;本发明运用Kelvin-Voight模型应变能有关结论:

Cj=Kj·ψ2π·ω---(10)]]>

带入式(9),得

式(11)中ψ为Kelvin-Voight模型中的耗能系数,其计算式为

ψ=2EdnEpln+Epun---(12)]]>

式(12)中 为一个加、卸载循环中的耗能, 为加载过程中的应变能, 为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这三个参数通过实验获得,在实验过程中重复多次进行加载、卸载过程,根据结合面15处涡流传感器记录的位移随激振力变化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加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图,如图8所示,根据图8中所示各物理量含义, 为一个加、卸载循环中的耗能, 为加载过程中的应变能, 为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F0为预紧后的作用力;δj0为施加预紧作用力后的结合面15初始位移量;Fm为激振器8施加的简谐激振力的幅值;Δδj为结合面15在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的位移差;横轴为结合面15接触位移,纵轴为结合面15上的接触压力,再经过数学计算求得ψ值,带入式(11)即可求得 值,再带入式(7)、(8),即可分别求得法向动态刚度与阻尼值。

在本发明中,分别测量上试件13和下试件12多个部位的位移、加速度值,为后续有限元模型的准确建立提供实验对照数据。

图中δ1(t)、δ′1(t)、δ2(t)、δ′2(t)分别为上试件13和下试件12不同部位的位移测量值,as为上试件的加速度测量值。通过记录上试件13和下试件12多个部位的参数值,为后续仿真分析过程中修正模型提供了实验数据对照。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