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H01B3/30,C08K3/22,C08L101/00,H01B3/00,H01B7/02
专利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抑制因局部放电所致的绝缘体劣化的、优异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本发明为含有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
权利要求
1.一种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
所述树脂为选自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及聚酯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勃姆石氧化铝为纳米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勃姆石氧化铝的含量为0.1~60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用于耐逆变器浪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被用于逆变器控制的电气设备。
6.一种绝缘清漆,其含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和溶剂。
7.一种电沉积涂料,其含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和溶剂。
8.一种固化物,其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形成。
9.一种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将勃姆石氧化铝进行预凝胶化的工序;和
将预凝胶化后的勃姆石氧化铝与树脂混合的工序。
10.一种电线,其是包含导体和形成于所述导体的外周上的由单层或多层构成的绝缘被膜的电线,
所述绝缘被膜的至少一层包含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
11.一种旋转电机,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线。
12.一种绝缘膜,其具有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形成的绝缘层。
13.一种绝缘涂层,其具有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形成的绝缘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局部放电性优异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上述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绝缘清漆、电沉积涂料、固化物、电线、旋转电机、绝缘膜及绝缘涂层。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节能意识的提高,进行逆变器控制的电气设备(例如空调、冰箱、荧光灯、电磁烹调器等家电、汽车、电车、电梯等)正在增加。逆变器控制是通过使用逆变器的可变电压和/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源而进行电动发动机等的速度控制的一种控制方式。逆变器为有效的可变速电压控制装置,其通过数kHz~数百kHz的高速开关元件来控制,在施加电压时产生高压的浪涌电压。
作为形成此种进行逆变器控制的电气设备线圈的材料,一般使用在导体上设有绝缘被覆的漆包线等绝缘电线。在此种绝缘电线中,有时因随着逆变器控制产生急剧的过电压(逆变器浪涌)而发生局部放电。局部放电是指在绝缘体中、或者在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微量的孔隙(空隙)中产生微弱的电火花(放电现象)。若在绝缘电线产生局部放电,则存在绝缘体由此被破坏而以至最终无法保持绝缘状态的绝缘破坏的风险,有时使绝缘电线的寿命变得极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427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040528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OSHIBA REVIEW(日文原文:東芝レビュー)Vol.59No.7(2004)
非专利文献2:太田司、饭田和生,“影响环氧复合体的耐电压寿命的氢氧化镁的效果(日文原文:エポキシ複合体の耐電圧寿命に及ぼす水酸化マグネシウムの効果)”,2014,IEEJ Transactions on Fundamentals and Materials,Vol.134,No.5,pp.327-33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此种因局部放电而使绝缘体劣化的原因,考虑如下:1)因局部放电的带电粒子的碰撞而切断树脂主链,使绝缘材料劣化;2)因局部放电而升高局部温度,使绝缘材料熔化或化学分解;3)因局部放电而产生臭氧等二次产物,使绝缘材料劣化。
作为抑制因局部放电而使绝缘体劣化的方法,已知有各种方法。
在上述三个要因中,关于1),已知有通过将填料分散混合到树脂中来抑制因局部放电而切断树脂主链的方法(称作阻挡效果(barrier effect))。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球状的二氧化硅粒子作为填料,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平板状的层状硅酸盐(阳离子交换性粘土)。然而,通过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抑制1),但是无法应对2)及3)。尤其在电压高的情况下,抑制因局部放电而使绝缘体劣化的效果不充分。
在专利文献2及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方法:通过将氢氧化镁等金属氢氧化物作为填料进行分散混合,从而在填料暴露于局部放电时会放出水来抑制因局部放电所致的放热。根据该方法,可以抑制2),同时还可以降低因温度上升所致的3)的二次产物的生成。
但是,例如,金属氢氧化物的阻挡效果比专利文献1的球状二氧化硅粒子或非专利文献1的层状硅酸盐小,即对1)的效果差。另外,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存在促进所混合的树脂劣化的风险。进而,在非专利文献2的使用氢氧化镁等的方法中,由于只是混合已凝集的粉体,因此使分散状态存在不均,为了得到充分的效果,需要增加填料的填充量。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使用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碳酸盐的方法中,虽然使用极微小的填料,且改善了分散状态,但是发生凝集,使效果不充分。
这样,因局部放电所致的绝缘体劣化会引起绝缘破坏,这些问题现在仍未得到充分解决,需要开发具有更优异的耐局部放电性的绝缘体。另外,因局部放电所致的绝缘破坏的问题不仅存在于电线中,而且也存在于电动发动机的相间绝缘纸等绝缘膜;被覆发动机线圈的外层而进行固定的绝缘清漆;发电机、变压器、开闭装置等电力设备的绝缘用电线;变压器、开闭装置等电力设备的填充模绝缘构件等中。因此,需要开发能够应用于宽泛用途的绝缘体的、优异的耐局部放电用材料。
予以说明,本发明中的绝缘破坏是指:在施加于绝缘体的电压达到某一限度以上时,绝缘体发生电性破坏,丧失绝缘性,而可流通电流的现象。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所有的上述原因1)~3)而提供可以抑制因局部放电所致的绝缘体劣化的、优异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优异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树脂组合物的绝缘清漆、电沉积涂料、固化物、电线、旋转电机、绝缘膜及绝缘涂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含有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从而成为耐局部放电性优异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另外,本发明人等发现: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可以适合抑制因由逆变器浪涌产生的局部放电所致的绝缘体劣化。进而,本发明人等还发现:在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制造中,通过经过将勃姆石氧化铝进行预凝胶化的工序,从而使耐局部放电性更优异。
本发明是基于这些见解进一步反复研究而完成的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所列举方案的发明。
项1.一种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含有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
项2.根据项1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勃姆石氧化铝为纳米粒子。
项3.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树脂为选自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酯酰亚胺树脂及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项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勃姆石氧化铝的含量为0.1~60质量%。
项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用于耐逆变器浪涌。
项6.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其被用于逆变器控制的电气设备。
项7.一种绝缘清漆,其含有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和溶剂。
项8.一种电沉积涂料,其含有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和溶剂。
项9.一种固化物,其由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形成。
项10.一种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是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勃姆石氧化铝进行预凝胶化的工序;和将预凝胶化后的勃姆石氧化铝与树脂混合的工序。
项11.一种电线,其是包含导体和形成于上述导体的外周上的由单层或多层构成的绝缘被膜的电线,上述绝缘被膜的至少一层包含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
项12.一种旋转电机,其使用了项11所述的电线。
项13.一种绝缘膜,其具有由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形成的绝缘层。
项14.一种绝缘涂层,其具有由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形成的绝缘层。
项15.一种用途,其是含有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的树脂组合物的用于抑制因局部放电所致的劣化的用途。
项16.一种绝缘性制品,其包含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所述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含有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耐局部放电性优异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树脂组合物的绝缘清漆、电沉积涂料、固化物、电线、旋转电机、绝缘膜及绝缘涂层。另外,通过使用该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从而可以实现发动机或发电机等旋转电机的线圈、相间绝缘纸等绝缘膜、被覆发动机线圈的外层而进行固定的绝缘清漆、变压器、开闭装置等电力设备的绝缘构件的长寿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例的耐局部放电性评价的试验方法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实施例的耐局部放电性评价的试验方法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实施例的耐局部放电性评价的试验方法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实施例的耐局部放电性评价的试验方法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实施例6的绝缘涂层的直至对施加电压产生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用于耐局部放电,其特征在于,含有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以下,对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进行详细叙述。
(勃姆石氧化铝)
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包含勃姆石氧化铝。
勃姆石氧化铝为羟基氧化铝(AlOOH)或氧化铝水合物(Al2O3·H2O)。勃姆石氧化铝根据结晶化度、结晶尺寸、结晶结构的不同而分成拟结晶性勃姆石和微结晶性勃姆石,但是,在本发明中均可无限定地使用。
拟结晶性勃姆石也称为模拟勃姆石或拟勃姆石,通常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积、大孔及孔容积,且比重低,结晶尺寸比微结晶性勃姆石小,以结晶单位进行比较时,含有较多水合水分子。
微结晶性勃姆石具有高结晶化度、较大的结晶尺寸、非常小的表面积,且比重高。
本发明中使用的勃姆石氧化铝均无区别的包含拟结晶性勃姆石和微结晶性勃姆石两者。
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包含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因此发挥耐局部放电性优异的特性。虽然该机理的详细情况未必明确,但是例如可以考虑如下。
即认为:若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勃姆石氧化铝暴露于局部放电,则放出水来有效地吸收热能量。因此推测可有效地抑制因局部放电的热能量(温度上升)所致的树脂劣化。
另外认为:勃姆石氧化铝具有放出水的特征,因此抑制因局部放电所致的放热。其结果可以抑制温度上升,推测还会有效地抑制臭氧等二次产物的产生。
另外,由于勃姆石氧化铝放出水后也成为氧化铝,因此推测会继续维持高阻挡效果。进而,勃姆石氧化铝成为氧化铝时,与接近的粒子凝集、结合,即使在因局部放电而侵蚀表面的一部分树脂成分后,残留的层也会成为牢固的氧化铝层,推测会继续维持高阻挡效果。
作为上述勃姆石氧化铝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板状、棒状或针状等公知的形状,但是,在使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耐局部放电性更优异的方面,优选为板状粒子。
上述勃姆石氧化铝优选为纳米粒子。纳米粒子为纳米尺寸的粒子,具体而言,是指平均粒径为1nm~1μm左右的粒子。
另外,对于上述纳米粒子而言,例如在上述勃姆石氧化铝为平板状结构的情况下,也包含横向或厚度中的至少一方为1nm~1μm左右的粒子。
作为上述勃姆石氧化铝的平均粒径,从使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耐局部放电性更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1nm~5μm,更优选5nm~500nm。上述平均粒径为使用基于激光衍射的散射式粒度测定装置(MICROTRAC)测定得到的粒度分布中的累积值为50%时的粒径。
作为上述勃姆石氧化铝的长宽比(长径/短径),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4~100,进一步优选为5~100。若勃姆石氧化铝的长宽比为2以上,则将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涂布于导体上时,通过使勃姆石氧化铝沿着与因局部放电所致的侵蚀相对的方向规则地排列,从而可以扩大所覆盖的导体的面积,可以进一步提高耐局部放电性的效果。
予以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上述长宽比是指: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以5000倍的倍率观察到的粒子的长径与短径的比率(长径/短径)。即,在板状粒子的勃姆石氧化铝的情况下,是指粒径的平均值除以板厚的平均值所得的值,其是至少100个勃姆石氧化铝的板状粒子的粒径的平均值除以板厚的平均值所得的值。在此所说的板状粒子的粒径相当于具有与板状粒子位置的主面面积相同的面积的圆形状的直径。另外,在棒状或针状粒子的情况下,是指针(棒)的长度除以针(棒)的直径所得的值。
作为本发明中的勃姆石氧化铝,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在本发明中可以应用的勃姆石氧化铝的市售品,可列举例如川研精密化学公司制“ALUMINASOL 15A”、“ALUMINASOL10A”、“ALUMINASOL 10D”、日产化学制AS-520等。
上述勃姆石氧化铝可以是经过表面修饰后的勃姆石氧化铝。上述勃姆石氧化铝的表面修饰例如可以通过采用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的表面有机化处理等公知的方法来进行。作为优选的表面修饰剂,可列举硅烷偶联剂等。
作为上述勃姆石氧化铝的含量,在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0.1~60质量%,更优选为1~60质量%。若勃姆石氧化铝的含量为0.1~60质量%,则可以制成耐局部放电性更优异的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勃姆石氧化铝的含量的进一步优选的下限为2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勃姆石氧化铝的含量的进一步优选的上限为5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
(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树脂,只要是一般被用于绝缘材料且不阻碍在树脂中的勃姆石氧化铝的分散的树脂,则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聚酯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氟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醚醚酮树脂、氟树脂、聚醚砜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酯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聚苯硫醚树脂、酚醛树脂、木质素树脂、聚乳酸树脂、聚二环戊二烯树脂、聚三环戊二烯树脂或将它们中的2种以上的树脂组合的组合物。
其中,从能够使勃姆石氧化铝良好地分散、并且使耐局部放电性进一步提高的观点出发,作为上述树脂,优选选自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酯酰亚胺树脂及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树脂,进一步优选选自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酯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及聚醚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树脂。
作为树脂的含量,在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中,优选为30~99质量%,更优选为60~95质量%。
(其他成分)
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包含上述的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包含其他成分。
作为其他成分,可列举例如一般公知的、其他树脂或无机填料等、电绝缘用树脂组合物中所使用的添加剂等。作为上述添加剂,可列举例如:烷基酚树脂、烷基酚-乙炔树脂、二甲苯树脂、香豆酮-茚树脂、萜烯树脂、松香等增粘剂;多溴二苯醚、四溴双酚A等溴系阻燃剂;氯化石蜡、全氯环癸烷等氯系阻燃剂;磷酸酯、含卤磷酸酯等磷系阻燃剂;硼系阻燃剂、三氧化二锑等氧化物系阻燃剂;酚系、磷系、硫系的抗氧化剂;包含二氧化硅、层状硅酸盐、氧化铝、氧化镁、氮化硼、氮化硅或氮化铝等的无机填料;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颜料、交联剂、交联助剂、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等一般的塑料用配合成分;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在电绝缘用树脂组合物中可含有例如0.1~10质量%的这些添加剂。
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的勃姆石氧化铝、树脂及根据需要的添加剂利用一般公知的方法进行混合来制造。混合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热。作为混合方法,可列举例如使用捏合机、加压捏合机、混炼辊、班伯里混合机、双螺杆挤出机、自转公转混合机、均质混合机等一般公知的混合装置进行混合的方法。
勃姆石氧化铝可以在与树脂混合之前预先进行粉碎。通过进行粉碎,从而使勃姆石氧化铝的粒径变小,并且使粒径一致,因此在与树脂混时可以使勃姆石氧化铝良好地分散到树脂中,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所得的树脂组合物的耐局部放电性。作为进行粉碎的方法,可列举例如使用球磨机、棒磨机、胶体磨(Mass Colloider)、干式喷射磨机、均质机、湿式喷射磨机等一般公知的粉碎装置的方法。
作为将勃姆石氧化铝与树脂混合并复合化的方法,可以将勃姆石氧化铝直接分散混合到树脂中,但是,优选在制作使勃姆石氧化铝分散于有机溶剂或水而成的预凝胶后将其与树脂分散混合。
通过制作上述预凝胶后与树脂混合,从而能够将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以勃姆石氧化铝更良好地分散的形态复合化。
即,作为制造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优选具有以下工序:
工序(1),将勃姆石氧化铝进行预凝胶化;和
工序(2),将预凝胶化后的勃姆石氧化铝与树脂混合。
通过在将勃姆石氧化铝与树脂混合之前预先将勃姆石氧化铝进行预凝胶化,从而在与树脂混合时可以使勃姆石氧化铝更良好地分散到树脂中,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所得的树脂组合物的耐局部放电性。
在工序(1)中,作为将勃姆石氧化铝进行预凝胶化的方法,可列举使勃姆石氧化铝分散于有机溶剂或水中的方法。
作为使勃姆石氧化铝分散的有机溶剂,可列举例如: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乙醇、丙醇等极性溶剂;在这些极性溶剂中添加水得到的混合溶剂等。
在进行预凝胶化的情况下,相对于有机溶剂、水或混合溶剂100质量份,优选添加1~100质量份的勃姆石氧化铝并使其分散。作为分散方法,例如可以利用混合机等公知的搅拌装置来进行。予以说明,搅拌速度等分散条件根据溶剂进行适当选择。
接着,在工序(2)中,将预凝胶化后的勃姆石氧化铝与树脂混合。作为将预凝胶化后的勃姆石氧化铝与树脂混合的装置,可列举上述的一般公知的混合装置。另外,优选在混合时进行脱泡。予以说明,混合的条件根据溶剂进行适当选择。
在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具有在工序(2)所得的预凝胶化后的勃姆石氧化铝与树脂的混合物中进一步混合其他成分的工序。
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耐局部放电性优异。因此,可以适合用作要求耐局部放电性的绝缘体的绝缘材料。另外,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尤其可以适合抑制因由逆变器浪涌产生的局部放电所致的绝缘体劣化。因此,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被优选用于耐逆变器浪涌用途中。
另外,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优选被用于逆变器控制的电气设备(发动机等)。作为将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用于逆变器控制的电气设备的方法,可列举例如将使用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来被覆导体所得的绝缘电线、使用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所形成的绝缘片应用于电气设备的方法等。
由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固化物也同样具有优异的耐局部放电性。固化物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即,使用固化性树脂作为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树脂,并根据需要使用固化剂而使本发明的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固化。
作为上述固化性树脂,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在上述的树脂一项中所列举的树脂中进行热固化的树脂或进行紫外线固化的树脂等公知的固化性树脂。作为固化剂,可以配合所使用的固化性树脂而从公知的固化剂中进行适当选择。固化方法可以对应于所使用的固化性树脂而从干燥、加热或紫外线照射等公知的固化手段中进行适当选择。
作为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应用例,可列举例如绝缘清漆、电沉积涂料等。例如,使用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清漆或电沉积涂料,并使用其来被覆导体等构件的表面,由此可以赋予优异的耐局部放电性。
通过含有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和溶剂,从而可以制成耐局部放电性优异的绝缘清漆。
作为溶剂,只要是以往用于绝缘清漆的公知的有机溶剂,则并无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水;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甲基脲、六乙基磷酸三酰胺、γ-丁内酯等极性有机溶剂;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草酸二乙酯等酯类;二乙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丁基溶纤剂)、二乙二醇二甲基醚、四氢呋喃等醚类;己烷、庚烷、苯、甲苯、二甲苯等烃类;二氯甲烷、氯苯等卤代烃类;甲酚、氯酚等酚类;吡啶等叔胺类;甲醇、乙醇、丙醇等醇类等。这些溶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与溶剂的配合比例,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在能够作为绝缘清漆进行应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通常只要以绝缘清漆中的不挥发性成分的比例达到5~60质量%的方式配合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和溶剂即可。
通过含有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和溶剂,从而可以制成耐局部放电性优异的电沉积涂料。
作为溶剂,只要是以往用于电沉积涂料的公知的溶剂,则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水;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酰胺系溶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甲氧基丙醇、苄醇等醇系溶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甘油、丙二醇、二丙二醇、甲基丙二醇等多元醇系溶剂;二甲基醚、二乙基醚、二丙基醚、二丁基醚、四氢呋喃、二乙二醇、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三乙二醇等醚系溶剂;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丙二醇甲基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2-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丁基溶纤剂乙酸酯、γ-丁内酯、γ-戊内酯、δ-戊内酯、γ-己内酯、ε-己内酯、α-甲基-γ-丁内酯等酯系溶剂;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酮、环戊酮、环己酮、苯乙酮等酮系溶剂;碳酸二乙酯、碳酸丙二醇酯等碳酸酯系溶剂;己烷、庚烷、辛烷、苯、甲苯、二甲苯等烃系溶剂;苯酚、间甲酚、对甲酚、3-氯苯酚、4-氯苯酚等酚系溶剂;以及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甲基亚砜、环丁砜、松节油、矿油精(mineral spirit)、石脑油系溶剂等。这些溶剂可分别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树脂,可以使用以往用于电沉积涂料的公知的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与溶剂的配合比例,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在能够作为电沉积涂料进行应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通常只要以电沉积涂料中的不挥发性成分的比例达到1~60质量%的方式配合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和溶剂即可。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其他应用例,可列举使用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作为绝缘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电线、旋转电机、绝缘膜或绝缘涂层等。即,本发明还为一种绝缘性制品,其包含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所述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含有勃姆石氧化铝和树脂。作为此种绝缘性制品,可列举电线、旋转电机、绝缘膜或绝缘涂层。
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可以应用于绝缘电线。通过应用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作为电线的绝缘体,从而可以制成耐局部放电性优异的绝缘电线,并且可以提高电线的绝缘寿命。
即,本发明还为一种电线,其是包含导体和形成于上述导体的外周上的由单层或多层构成的绝缘被膜的电线,上述绝缘被膜的至少一层包含上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
作为上述导体的材料,可列举例如铜、铝、银等金属材料。
上述绝缘被膜由形成于上述导体的外周上的单层或多层构成。在本发明的电线中,上述绝缘被膜的至少一层包含上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
作为上述绝缘被膜中的其他层,可列举例如由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或聚酯酰亚胺树脂等形成的层。
本发明的电线例如可以通过将包含上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分散液等涂布在导体的表面上或被覆导体的其他层上、并利用烘烤等形成绝缘被膜来制造。
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可以应用于旋转电机。
即,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为使用上述电线的旋转电机。
作为旋转电机,可列举例如发动机、发电机(generator)等。
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应用于绝缘膜。即,本发明的绝缘膜为具有由上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形成的绝缘层的绝缘膜。
绝缘膜可以是由一层构成的绝缘膜,也可以是具有基材和在上述基材上的上述绝缘层的绝缘膜。
由一层构成的绝缘膜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制造,即,利用挤出成形将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成形为片状来进行制造的方法;或者,将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溶解或分散于溶剂后涂布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基材上,再根据需要使其加热、干燥或固化而形成绝缘层,之后剥离上述基材的方法等。
作为上述绝缘膜的厚度,优选列举2μm~300μm,更优选列举5μ~200μm。若不足2μm,则存在制造绝缘膜时产生缺陷的风险。若超过300μm,则存在损害作为绝缘膜的柔软性的风险。
另外,具有基材和在上述基材上的绝缘层的绝缘膜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制造,即,将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溶解或分散于溶剂后涂布于基材上,再根据需要使其加热、干燥或固化而形成绝缘层,由此进行制造。
作为上述基材,可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树脂等。
在具有基材和绝缘层的绝缘膜的情况下,作为绝缘层的厚度,优选列举2μm~300μm,更优选列举5μm~200μm。若不足2μm,则存在在制造绝缘膜时产生缺陷的风险。若超过300μm,则存在损害作为绝缘膜的柔软性的风险。
作为基材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2~300μm,优选列举5~200μm。
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应用于电子基板等中使用的阻焊层等绝缘涂层。即,本发明的绝缘涂层为具有由上述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或其固化物形成的绝缘层的绝缘涂层。
上述绝缘涂层的厚度优选为2μm~300μm,更优选为5μm~200μm。若不足2μm,则存在绝缘涂层的制造时产生缺陷的风险。若超过300μm,则无法得到与使用量相称的效果,不经济。
本发明的绝缘涂层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制造,即,使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加热熔融而涂布于电子基板等涂布对象物的表面,进行成形而形成绝缘层的方法;将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作为电沉积涂料,利用电沉积在涂布对象物上形成绝缘层的方法;或者,将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将其涂布于涂布对象物,并根据需要使其加热、干燥或固化而形成绝缘层的方法等,由此进行制造。
另外,在填充于基材的间隙而并非表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制成模构件。
作为上述涂布对象物的材料,可列举铜、铝、银等金属材料。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耐局部放电性,因此通过应用于需要耐局部放电性的绝缘体,从而可以实现绝缘构件的长寿命化。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
(1-1.勃姆石氧化铝预凝胶的制作)
将勃姆石氧化铝水分散液(川研化学公司制“ALUMISOL 15A”、14.8质量%、平均粒径20nm、长宽比50)10.0g及N-甲基-2-吡咯烷酮(NMP)8.5g放入塑料制密闭容器中,利用自转公转混合机(THINKY公司制、“ARE-310”)运行3分钟混合模式(2000rpm),进行搅拌,得到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预凝胶总体的比例为8.0质量%的预凝胶。
(1-2.聚酰胺酸清漆的制作)
在具备搅拌机和温度计的1L四口烧瓶中投入4,4’-二氨基二苯基醚73.2g和NMP832g,边搅拌边升温至50℃使其溶解。接着,在溶解物中缓缓地添加均苯四酸酐40g和联苯四甲酸二酐51g。添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得到下述式(I)所示的芳香族聚酰胺酸以16.4质量%的浓度溶解于作为第1液体的NMP中而成的聚酰胺酸清漆。
[化1]
[式(I)中,n为2以上的整数。]
(1-3.绝缘清漆的制作)
将上述1-1中制作的勃姆石氧化铝预凝胶(勃姆石氧化铝8.0质量%)4.9g及上述1-2中制作的聚酰胺酸清漆45.0g(芳香族聚酰胺酸7.4g、NMP37.6g)放入塑料制密闭容器中,利用自转公转混合机(THINKY公司制、“ARE-310”)运行5分钟混合模式(2000rpm)、5分钟脱泡模式(2200rpm),进行搅拌,得到含有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绝缘清漆。所得的绝缘清漆中,不挥发性成分相对于分散液总体的比例为15.6质量%,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上述不挥发性成分总体的比例为5.0质量%。
(1-4.绝缘膜的制作)
使用槽深度设定为550μm的刮刀涂布机将上述1-3中得到的绝缘清漆涂布于形状为长方形的厚度100μm的PET膜上。在将PET膜保持水平的状态下,在强制送风式烘箱中依次以70℃下15分钟、90℃下45分钟、130℃下10分钟的温度条件进行干燥,在PET膜上形成绝缘膜。将该绝缘膜从PET膜脱离后,依次以150℃下10分钟、200℃下10分钟、250℃下10分钟、300℃下60分钟的条件进行热处理,得到包含勃姆石氧化铝和聚酰亚胺树脂的绝缘膜。予以说明,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膜总体的含量为5.0质量%,厚度为42μm。
<实施例2>
(2-1.勃姆石氧化铝预凝胶的制作)
将板状勃姆石氧化铝乙醇分散液(10.0质量%、平均粒径20nm、长宽比4)10.0g及N-甲基-2-吡咯烷酮(NMP)10.0g放入塑料制密闭容器中,利用自转公转混合机(THINKY公司制、“ARE-310”)运行3分钟混合模式(2000rpm),进行搅拌,得到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预凝胶总体的比例为5.0质量%的预凝胶。
(2-2.聚酰胺酸清漆的制作)
在具备搅拌机和温度计的5L四口烧瓶中投入4,4’-二氨基二苯基醚400g和NMP4104g,边搅拌边升温至50℃使其溶解。接着,在溶解物中缓缓地添加均苯四酸酐220g和联苯四甲酸二酐280g。添加结束后搅拌1小时,得到上述式(I)所示的芳香族聚酰胺酸以18.0质量%的浓度溶解于作为第1液体的NMP中而成的聚酰胺酸清漆。
(2-3.绝缘清漆的制作)
将上述2-1中制作的勃姆石氧化铝预凝胶(勃姆石氧化铝5.0质量%)7.6g及上述2-2中制作的聚酰胺酸清漆40.0g(芳香族聚酰胺酸7.2g、NMP32.8g)放入塑料制密闭容器中,利用自转公转混合机(THINKY公司制、“ARE-310”)运行5分钟混合模式(2000rpm)、5分钟脱泡模式(2200rpm),进行搅拌,得到含有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绝缘清漆。所得的绝缘清漆中,不挥发性成分相对于分散液总体的比例为15.9质量%,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上述不挥发性成分总体的比例为5.0质量%。
(2-4.绝缘膜的制作)
使用槽深度设定为500μm的刮刀涂布机将上述2-3中得到的绝缘清漆涂布于形状为长方形的厚度100μm的PET膜上。在将PET膜保持水平的状态下,在强制送风式烘箱中依次以70℃下15分钟、90℃下45分钟、130℃下10分钟的温度条件进行干燥,在PET膜上形成绝缘膜。将该绝缘膜从PET膜脱离后,依次以150℃下10分钟、200℃下10分钟、250℃下10分钟、300℃下60分钟的条件进行热处理,得到包含勃姆石氧化铝和聚酰亚胺树脂的绝缘膜。予以说明,所得绝缘膜的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膜总体的含量为5.0质量%,厚度为45μm。
<实施例3>
(绝缘膜的制作)
在实施例2的(2-4.绝缘膜的制作)中,将刮刀涂布机的槽深度设定为470μm,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得到绝缘膜。予以说明,所得绝缘膜的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膜总体的含量为5.0质量%,厚度为41μm。
<实施例4>
(绝缘膜的制作)
在实施例2的(2-4.绝缘膜的制作)中,将刮刀涂布机的槽深度设定为450μm,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得到绝缘膜。予以说明,所得绝缘膜的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膜总体的含量为5.0质量%,厚度为38μm。
<实施例5>
(5-1.勃姆石氧化铝预凝胶的制作)
将板状勃姆石氧化铝乙醇分散液(10.0质量%、平均粒径20nm、长宽比4)1.0g及乙醇19.0g放入塑料制密闭容器中,利用自转公转混合机(THINKY公司制、“ARE-310”)运行3分钟混合模式(2000rpm),进行搅拌,得到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预凝胶总体的比例为0.5质量%的预凝胶。
(5-2.电沉积涂料的制作)
在具备搅拌机和温度计的300mL四口烧瓶中投入聚酰亚胺电沉积涂料((株)PI技术研究所制“Q-ED-X0809”、聚酰亚胺树脂8.8%)200g,边搅拌边利用微量注射器用10分钟注入上述5-1中制备的勃姆石氧化铝预凝胶(0.5质量%)17.8g,得到含有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的电沉积涂料。所得的电沉积涂料中,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全部不挥发成分总体的比例为0.5质量%。
(5-3.绝缘涂层的制作)
就采用电沉积涂料的绝缘涂层而言,以不锈钢制容器作为阴极、并且以实施了用于形成电沉积被膜的镀镍处理的铜板作为阳极来进行制作。在不锈钢制容器中投入上述5-2中制备的电沉积涂料,边搅拌边以电压为30V、通电时间为60秒的条件进行电沉积,从电沉积涂料中慢慢地拉起铜板。将上述铜板悬挂于强制送风式烘箱中并依次以100℃下10分钟、200℃下10分钟、250℃下10分钟的温度条件进行干燥,得到形成有绝缘涂层的铜板。所得的绝缘涂层中,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不挥发性成分的比例为0.5质量%,厚度为35μm。
<实施例6>
(绝缘涂层的制作)
利用与实施例2的(2-3.绝缘清漆的制作)同样的方法制作绝缘清漆。接着,在实施例2的(2-4.绝缘膜的制作)中,不使用PET膜,而在铝箔280μm上将刮刀涂布机的槽深度设定为550μm,除此以外,与上述2-4同样地涂布绝缘清漆。而且,不使绝缘被膜从铝箔脱离,进行与上述2-4同样的热处理,在铝箔上形成绝缘涂层。予以说明,所得绝缘涂层的勃姆石氧化铝相对于全部不挥发成分的含量为5.0质量%,厚度为50μm。
<比较例1>
(聚酰亚胺绝缘膜的制作)
使用槽深度设定为500μm的刮刀涂布机将实施例1中制作的聚酰胺酸清漆涂布于形状为长方形的厚度100μm的PET膜上。在将PET膜保持水平的状态下,在强制送风式烘箱中依次以70℃下15分钟、90℃下45分钟、130℃下10分钟的温度条件进行干燥,在PET膜上形成聚酰亚胺膜。将该聚酰亚胺膜从PET膜脱离后,依次以150℃下10分钟、200℃下10分钟、250℃下10分钟、300℃下60分钟的条件进行热处理,得到包含聚酰亚胺树脂的绝缘膜。予以说明,所得的绝缘膜的厚度为45μm。
<比较例2>
(胶体二氧化硅预凝胶的制作)
将胶体二氧化硅(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制、“Snowtex N”、浓度20.4%、平均粒径13nm)2.1g和NMP1.7g放入塑料制密闭容器中,利用自转公转混合机(THINKY公司制、“ARE-310”)运行3分钟混合模式(2000rpm),进行搅拌,得到二氧化硅相对于预凝胶总体的比例为11.4质量%的预凝胶。
(含二氧化硅的清漆的制作)
将所制作的胶体二氧化硅预凝胶(二氧化硅11.4质量%)3.8g及利用与实施例1的(1-2.聚酰胺酸清漆的制作)同样的方法合成的聚酰胺酸清漆50.0g(聚酰胺酸8.2g、NMP41.8g)放入塑料制密闭容器中,利用自转公转混合机(THINKY公司制、“ARE-310”)运行5分钟混合模式(2000rpm)、5分钟脱泡模式(2200rpm),进行搅拌,得到均匀的含二氧化硅的清漆。所得的清漆中,二氧化硅相对于不挥发性成分总体的比例为5.0质量%,不挥发性成分相对于分散液总体的比例为16.0质量%。
(含二氧化硅的绝缘膜的制作)
使用槽深度设定为550μm的刮刀涂布机将所得的含二氧化硅的清漆涂布于形状为长方形的厚度100μm的PET膜上。在将PET膜保持水平的状态下,在强制送风式烘箱中依次以70℃下15分钟、90℃下45分钟、130℃下10分钟的温度条件进行干燥,在PET膜上形成含二氧化硅的膜。将该膜从PET膜脱离后,依次以150℃下10分钟、200℃下10分钟、250℃下10分钟、300℃下60分钟的条件进行热处理,得到包含二氧化硅和聚酰亚胺树脂的绝缘膜。所得的绝缘膜中,二氧化硅相对于膜总体的含量为5.0质量%,厚度为48μm。
<比较例3>
在比较例1中,将刮刀涂布机的槽深度设定为550μm,除此以外,利用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法形成绝缘膜。所得的膜的厚度为50μm。
<比较例4>
在比较例1中,将刮刀涂布机的槽深度设定为500μm,除此以外,利用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绝缘膜。所得的膜的厚度为44μm。
<比较例5>
在比较例1中,将刮刀涂布机的槽深度设定为450μm,除此以外,利用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绝缘膜。所得的膜的厚度为34μm。
<比较例6>
(胶体二氧化硅预凝胶的制备)
将胶体二氧化硅(日产化学工业公司制、“Snowtex O”、浓度20.5%、粒径10~15nm、)5g和NMP5g放入塑料制密闭容器中,利用自转公转混合机(THINKY公司制、“ARE-310”)运行3分钟混合模式(2000rpm),进行搅拌,得到二氧化硅相对于预凝胶总体的比例为10.3质量%的预凝胶。
(含二氧化硅的清漆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胶体二氧化硅预凝胶(二氧化硅10.3质量%)5.52g及利用与实施例2的(2-2.聚酰胺酸清漆的制作)同样的方法制作的聚酰胺酸清漆60.0g(聚酰胺酸10.8g、NMP49.2g)放入塑料制密闭容器中,利用自转公转混合机(THINKY公司制、“ARE-310”)运行5分钟混合模式(2000rpm)、5分钟脱泡模式(2200rpm),进行搅拌,得到均匀的含二氧化硅的清漆。所得的清漆中,二氧化硅相对于不挥发性成分总体的比例为5.0质量%,不挥发性成分相对于分散液总体的比例为17.3质量%。
(含二氧化硅的绝缘膜的制作)
使用槽深度设定为450μm的刮刀涂布机将所得的含二氧化硅的清漆涂布于形状为长方形的厚度100μm的PET膜上。在将PET膜保持水平的状态下,在强制送风式烘箱中依次以70℃下15分钟、90℃下45分钟、130℃下10分钟的温度条件进行干燥,在PET膜上形成含二氧化硅的膜。将该膜从PET膜脱离后,依次以150℃下10分钟、200℃下10分钟、250℃下10分钟、300℃下60分钟的条件进行热处理,得到包含二氧化硅和聚酰亚胺树脂的绝缘膜。所得的绝缘膜中,二氧化硅相对于膜总体的含量为5.0质量%,厚度为45μm。
<比较例7>
在比较例6中,将刮刀涂布机的槽深度设定为400μm,除此以外,利用与比较例6同样的方法制作绝缘膜。所得的膜的厚度为40μm。
<比较例8>
在比较例6中,将刮刀涂布机的槽深度设定为370μm,除此以外,利用与比较例6同样的方法制作绝缘膜。所得的膜的厚度为35μm。
<比较例9>
(绝缘涂层的制作)
就采用电沉积涂料的绝缘涂层而言,以不锈钢制容器作为阴极、并且以实施了用于形成电沉积被膜的镀镍处理的铜板作为阳极来进行制作。在不锈钢制容器中投入聚酰亚胺电沉积涂料((株)PI技术研究所制“Q-ED-X0809”、聚酰亚胺树脂8.8%)200g,并且在不锈钢制容器中投入所制备的电沉积涂料,边搅拌边以电压为30V、通电时间为60秒的条件进行电沉积,从电沉积涂料中慢慢地拉起铜板。将上述铜板悬挂于强制送风式烘箱中,依次以100℃下10分钟、200℃下10分钟、250℃下10分钟的温度条件进行干燥,得到形成有绝缘涂层的铜板。所得的绝缘涂层的厚度为35μm。
<比较例10>
在比较例1中,在制作绝缘膜时,不使用PET膜,而在铝箔280μm上将刮刀涂布机的槽深度设定为550μm来涂布绝缘清漆。另外,不使绝缘被膜从铝箔脱离,以与比较例1同样的条件进行热处理,在铝箔上形成绝缘涂层。所得的绝缘涂层的厚度为50μm。
<比较例11>
在比较例6中,在制作绝缘膜时,不使用PET膜,而在铝箔280μm上将刮刀涂布机的槽深度设定为500μm来涂布绝缘清漆。另外,不使绝缘被膜从铝箔脱离,以与实施例6同样的条件进行热处理,在铝箔上形成绝缘涂层。所得的绝缘涂层的厚度为50μm。
<耐局部放电性的评价1>
(绝缘膜的耐局部放电性试验)
利用参考“放电手册”(电气学会放电手册出版委员会编、2003年)的“3片重叠电极系试样”的以下试验方法对实施例1及比较例1及2中制作的绝缘膜进行了评价。
作为具体的试验方法,如图1所示,以自下而上依次为电极5、金属板4、绝缘膜3(厚度50±10μm)、5mmφ开孔GAP形成用聚酰亚胺膜2(60μm)、电极1的顺序夹入绝缘膜,在GAP形成用聚酰亚胺膜2的开孔部6产生局部放电,测定直至绝缘膜发生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测定装置使用绝缘破坏耐电压试验机(安田精机理作所制)。以电压为局部放电开始电压以上的4kV且频率为60Hz的条件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就实施例的绝缘膜而言,与比较例的绝缘膜相比,直至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较长,耐局部放电性优异。
<耐局部放电性的评价2>
(绝缘膜的耐局部放电性试验)
利用以下的试验方法对实施例2~4及比较例3~4中制作的厚度不同的绝缘膜进行了评价。由于直至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会根据厚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考虑了厚度的因素。
作为具体的试验方法,如图2所示,从下方起,在铝板11上涂布少量导电性润滑油10,并贴附绝缘膜9。再利用铜管7的自身重量加压金属球(1mmφ)8和绝缘膜9,以不使铜管7移动的方式进行固定。将铜管7和铝板11与电源连接,由此将金属球8设定为高电压电极,将铝板11设定为低电压电极。由此在金属球与绝缘膜之间产生局部放电,测定直至绝缘膜发生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测定装置使用绝缘破坏耐电压试验机(No.175、安田精机理作所制)。
以电压为局部放电开始电压以上的3.5kV且频率为60Hz的条件进行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可知:就添加了勃姆石氧化铝的实施例的绝缘膜而言,与比较例3~5的未添加勃姆石氧化铝的绝缘膜相比,直至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较长。进而,与比较例6~8的添加了胶体二氧化硅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膜相比,寿命也较长。
<耐局部放电性的评价3>
(采用电沉积涂料的绝缘涂层的耐局部放电性试验)
利用以下的试验方法对实施例5及比较例9中制作的采用电沉积涂料的绝缘涂层进行了评价。作为具体的试验方法,如图3所示,自下方起,在不锈钢制基座14上设置利用电沉积形成绝缘涂层12的镀镍处理铜板13。从其上方起依次放置金属球(2mmφ)8、铜管7,并利用它们的自身重量加压,以不使铜管7移动的方式进行固定。将铜管7和镀镍处理铜板13与电源连接,由此将金属球8设定为高电压电极,将镀镍处理铜板13设定为低电压电极。由此在金属球与绝缘涂层之间产生局部放电,测定直至绝缘涂层发生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测定装置使用上述绝缘破坏耐电压试验机。以电压为局部放电开始电压以上的2.5kV且频率为60Hz的条件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由表3可知:就实施例5的分散有勃姆石氧化铝的绝缘涂层而言,与比较例9的未添加填料的绝缘涂层相比,直至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较长,耐局部放电性优异。
<耐局部放电性的评价4(V-t特性评价)>
(绝缘被膜的耐局部放电性试验)
利用以下的试验方法对实施例6、比较例10及比较例11中制作的绝缘涂层进行了评价。
作为具体的试验方法,如图4所示,从下方起,在不锈钢制基座14上设置利用浇铸法在铝箔上形成有绝缘涂层12的铝箔16。使金属球(2mmφ)8的下端位于绝缘涂层12上方200μm而形成间隙15。通过将铜管7和铝箔16与电源连接,从而将金属球8设定为高电压电极,将铝箔16设定为低电压电极。由此在金属球下端与绝缘涂层的间隙之间产生局部放电,测定直至绝缘涂层12发生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测定装置使用上述绝缘破坏耐电压试验机。
就添加了勃姆石氧化铝的实施例6的绝缘涂层而言,在3kV的施加电压下,未能观测到绝缘破坏。因此,通过以4.06kV~5.22kV的电压进行试验,从而计算被推定为以3kV的施加电压进行试验时的直至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其结果如图5所示。另外,未添加填料的比较例10和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物的比较例11分别以3kV进行了1点试验。以频率为60Hz的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由表4可知:就添加了勃姆石氧化铝的实施例6的绝缘涂层而言,与比较例10、11的绝缘涂层相比,在高施加电压下直至绝缘破坏为止的时间较长,因此耐局部放电性优异。另外,由如图4那样表示V-t特性的图表还可知:在添加勃姆石氧化铝的情况下,与未添加填料、添加二氧化硅的情况相比,寿命明显延长。
符号说明
1电极
2GAP形成用膜
3绝缘膜
4金属板
5电极
6开孔部
7铜管
8金属球(2mmφ)
9绝缘膜
10导电性润滑油
11铝板
12绝缘涂层
13镀镍处理铜板
14不锈钢制基座
15间隙
16铝箔
耐局部放电用电绝缘树脂组合物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