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凝组合装置,包括与进水管连接的复合管路,以及多个冷凝装置,多个冷凝装置均用以生成气体,复合管路用以与多个冷凝装置中的一个或全部连接,多个冷凝装置呈可依次连通设置,以使进水管中的冷却介质进入多个冷凝装置而冷却多个冷凝装置中的气体。复合管路用以与多个冷凝装置中的一个或全部连接,当复合管路与多个冷凝装置全部连接时,多个冷凝装置呈并联设置,使进入冷凝装置中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每个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一致,当复合管路与多个冷凝装置中的一个连接时,使多个冷凝装置呈可依次连通形成串联,适用于对不同冷凝装置中的冷凝效果不做要求的冷凝实验。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凝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进水管连接的复合管路,以及多个冷凝装置,所述多个冷凝装置均用以生成气体,所述复合管路用以与所述多个冷凝装置中的一个或全部连接,所述多个冷凝装置呈可依次连通设置,以使所述进水管中的冷却介质进入所述多个冷凝装置冷却所述多个冷凝装置中的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和烧瓶,所述冷凝管沿上下向延伸,且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以与所述复合管路或者相邻的所述冷凝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出口设有用以排出所述冷凝管内的水的排水管,所述烧瓶与所述冷凝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烧瓶内存有液体,用以在受热时将所述液体转化为所述气体而进入所述冷凝管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设于所述冷凝管的下端,所述出口设于所述冷凝管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冷凝装置分别与所述复合管路对应连接,以形成并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冷凝装置依次连接,以形成串联,且其中一个所述冷凝装置与所述复合管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路包括:
进水支管,用以与所述进水管连接;
总管,与所述进水支管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出水支管,设有多个,且呈间隔地与所述总管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上设有多个管接头,所述进水支管和所述多个出水支管与所述多个管接头对应连接,所述多个管接头均呈可开闭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管接头均为软管接头,所述进水支管和所述多个出水支管通过乳胶软管与所述软管接头对应连接,所述软管接头处对应设有管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需要使用冷凝装置的实验中,常常是多个冷凝装置同时工作,而现有的实验过程中,多个冷凝装置通常采用头尾串联的方式,而形成串联的整个管路的冷却介质在经过多个冷凝装置热交换后,每一个冷凝装置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比前一个冷凝装置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要高,导致多个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不一致,进而可能影响到回流时间、回流效率和实验结果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冷凝组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实验过程中,头尾串联的多个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凝组合装置,包括用于与进水管连接的复合管路,以及多个冷凝装置,所述多个冷凝装置均用以生成气体,所述复合管路用以与所述多个冷凝装置中的一个或全部连接,所述多个冷凝装置呈可依次连通设置,以使所述进水管中的冷却介质进入所述多个冷凝装置而冷却所述多个冷凝装置中的气体。
可选地,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和烧瓶,所述冷凝管沿上下向延伸,且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用以与所述复合管路或者相邻的所述冷凝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出口设有用以排出所述冷凝管内的水的排水管,所述烧瓶与所述冷凝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烧瓶内存有液体,用以在受热时将所述液体转化为所述气体而进入所述冷凝管中。
可选地,所述入口设于所述冷凝管的下端,所述出口设于所述冷凝管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多个冷凝装置分别与所述复合管路对应连接,以形成并联。
可选地,所述多个冷凝装置依次连接,以形成串联,且其中一个所述冷凝装置与所述复合管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复合管路包括:
进水支管,用以与所述进水管连接;
总管,与所述进水支管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出水支管,设有多个,且呈间隔地与所述总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总管上设有多个管接头,所述进水支管和所述多个出水支管与所述多个管接头对应连接,所述多个管接头均呈可开闭设置。
可选地,所述多个管接头均为软管接头,所述进水支管和所述多个出水支管通过乳胶软管与所述软管接头对应连接,所述软管接头处对应设有管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复合管路用以与多个冷凝装置中的一个或全部连接,当复合管路与多个冷凝装置全部连接时,多个冷凝装置呈并联设置,使进入冷凝装置中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每个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一致,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实现,当复合管路与多个冷凝装置中的一个连接时,使多个冷凝装置呈可依次连通形成串联,适用于对不同冷凝装置中的冷凝效果不做要求的冷凝实验,此结构可节省空间和装置材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凝组合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需要使用冷凝装置的实验中,常常是多个冷凝装置同时工作,而现有的实验过程中,多个冷凝装置通常采用头尾串联的方式,而形成串联的整个管路的冷却介质在经过多个冷凝装置热交换后,每一个冷凝装置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比前一个冷凝装置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要高,导致多个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不一致,进而可能影响到回流时间、回流效率和实验结果等。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凝组合装置100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组合装置100包括与进水管连接的复合管路1,以及多个冷凝装置,多个冷凝装置均用以生成气体,复合管路1用以与多个冷凝装置中的一个或全部连接,多个冷凝装置呈可依次连通设置,以使进水管中的冷却介质进入多个冷凝装置而冷却多个冷凝装置中的气体。
本实施例中,复合管路1用以与多个冷凝装置中的一个或全部连接,当复合管路1与多个冷凝装置全部连接时,多个冷凝装置呈并联设置,使进入冷凝装置中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每个冷凝装置的冷凝效果一致,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实现,当复合管路1与多个冷凝装置中的一个连接时,使多个冷凝装置呈可依次连通形成串联,适用于对不同冷凝装置中的冷凝效果不做要求的冷凝实验,此结构可节省空间和装置材料。
进一步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2和烧瓶23,冷凝管2沿上下向延伸,且设有入口21和出口22,入口21用以与复合管路1或者相邻的冷凝管2的出口22连接,出口22设有用以排出冷凝管2内的水的排水管,烧瓶23与冷凝管2的下端相连通,烧瓶23内存有液体,用以在受热时将液体转化为气体而进入冷凝管2中。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复合管路1实现诸如多个索氏提取实验同时进行,其中,在多个冷凝装置形成串联时,可将一个冷凝装置的排水管连接至相邻的冷凝装置的入口21,方便安装拆卸,节省了实验材料。
进一步地,入口21设于冷凝管2的下端,出口22设于冷凝管2的上端,可适当地延长冷却介质在冷凝管2中的停留时间,加强冷凝效果。
进一步地,复合管路1包括进水支管11、总管以及出水支管12,进水支管11与进水管连接,总管与进水支管11的另一端连接,出水支管12设有多个,且呈间隔地与总管连接。
本实施例中,复合管路1中的进水支管11、总管以及出水支管12均呈可拆卸设置,可根据冷凝装置的实际数量选择出水支管12的数量,方便现场组装。
进一步地,总管上设有多个管接头,进水支管11和多个出水支管12与多个管接头对应连接,多个管接头均呈可开闭设置。
本实施例中,管接头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卡套式、扣押式等,方便现场组装,提升了本冷凝组合装置100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多个管接头均为软管接头,进水支管11和多个出水支管12通过乳胶软管3与软管接头对应连接,软管接头处对应设有管箍。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多个冷凝装置形成并联时,其各自的入口21与复合管路1中的出水支管12的距离应当相等,以保证进入冷凝管2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一致,而乳胶软管3十分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多个冷凝装置分别与复合管路1对应连接,以形成并联,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冷凝装置分别与复合管路1中的出水支管12对应连接,当出水支管12的数量多于冷凝装置时,可使用螺母等将对应的管接头封闭。
进一步地,多个冷凝装置依次连接,以形成串联,且其中一个冷凝装置与复合管路1连接,当不需要保证进入不同冷凝管2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一致时,只需要串联即可,将多个出水支管12拆掉,或者将其末端封闭,再通过各冷凝管2的排水管形成串联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冷凝组合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